学术投稿

2011~2012年广州地区儿童腹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黄莲芬;刘海英;谢永强;钟华敏;周珍文

关键词:腹泻, 病原菌, 耐药性, 儿童
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细菌性腹泻主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11~2012年疑似细菌性腹泻患儿大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结果2011~2012年共检出儿童腹泻病原菌416株,其中沙门菌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白色念珠菌分别占53.61%、37.98%、5.29%、1.68%。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氨苄西林85.25%、复方磺胺甲噁唑54.28%、头孢噻肟44.70%、头孢曲松42.53%、氯霉素40.66%、头孢他啶23.55%、氨曲南23.36%、环丙沙星14.88%、头孢吡肟8.07%、头孢哌酮/舒巴坦7.9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42%、亚胺培南0.00%。结论广州地区儿童腹泻病原菌以沙门菌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为主;敏感性排名前5位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孕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妇女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自身抗体变化特征。方法按不同的孕期,将1500例孕妇早孕组、中孕组和晚孕组,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并与非妊娠健康女性进行比较。结果妊娠妇女血清FT3、FT4、TSH水平及 TPOAb、TGAb阳性率与非妊娠健康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妇女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高于非妊娠健康女性(P<0.05);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FT3、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FT4水平逐渐下降,TSH水平逐渐上升。晚孕组TGAb、TPOAb阳性率低于早孕组和中孕组(P<0.05)。结论不同孕期妊娠妇女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自身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应对孕妇定期进行甲状腺相关指标筛查。

    作者:赵集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标准化6δ方法性能决定图对生化项目性能的评价

    目的:采用标准化6δ方法性能决定图评价生化项目的分析性能。方法以室间质评的能力比对检验(PT )结果计算项目的偏倚百分比(bias%),以室内质控的变异结果计算项目的变异百分比(CV%),采用标准化6δ方法性能决定图评价17项生化指标的检测性能,并结合质量目标指数(QGI)分析不符合3δ要求的原因。结果17个项目中82%的项目性能符合3δ要求,钠离子(Na+)、氯离子(Cl-)性能较差,直接胆红素(DBil)性能为不可接受。结论标准化6δ方法性能决定图评价检测项目性能简便易行,值得在生化质量管理工作中使用。

    作者:汪旭强;张大勇;周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患者听力受损的高危因素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患者听力受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因手术中操作造成的听力受损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5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手术中听力受损者17例,发生率为11.33%,其中锤骨柄、手术时间、咽鼓管功能、电钻噪声、后鼓室胆脂瘤、迷路瘘管、耳硬化症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患者听力受损的危险因素,也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听力受损相关因素较为复杂,在临床上要加强防范。

    作者:何益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Beckman 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异常结果标本白细胞分类的可靠性评价

    目的:探讨美国Beckman Coulter L H75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结果标本白细胞分类的可靠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进行病情监测。方法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镜检法对单核细胞百分率(M O%)在15%~20%和大于20%的血液标本进行白细胞分类,通过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仪器法白细胞分类与人工分类是否一致,进而对仪器法的可靠性作出评价。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标本仪器法和手工分类法的5种白细胞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O%在15%~20%的血标本,仪器法和手工分类法分类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MO%>20%的血标本,仪器法所测MO%结果高于手工分类法(P<0.01),其他细胞两种分类方法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ckman Coulter LH75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结果正常的血标本白细胞分类准确,但对M O%>15%的血标本需手工复检。

    作者:李云婷;张晓琳;王丽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D-二聚体、cT nT 及心肌酶谱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肌钙蛋白 T (cTnT )及心肌酶谱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MI患者36例(AMI组)和体检健康者2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血浆D‐D、cTnT、心肌酶谱水平及其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AMI组D‐D、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中,cTnT、D‐D、心肌酶谱的阳性率分别为91.67%、69.44%、66.67%,cTnT阳性率明显高于D‐D和心肌酶谱(P<0.05)。血浆cTnT对AMI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D‐D和心肌酶谱(P<0.05)。结论与D‐D和心肌酶谱相比,cTnT对AMI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更好,临床上可多项联合检测提高检测准确性。

    作者:黄建锋;张小锋;陈丕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012~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AB)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对2012~2013年共计1190株AB临床分布特征、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0株AB主要分离自痰标本,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和呼吸内科。AB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到60%~80%,其中对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上升为显著,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有所下降。结论 AB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耐药性上升趋势明显。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株的产生和流行。

    作者:吴伟清;张彦鹏;李卓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指标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索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确诊的137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感染组72例、非细菌感染组65例;同期出生的63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研究组新生儿PCT、CRP及WBC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及WBC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PCT对细菌感染所致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RP与WBC ;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灵敏度。结论 PCT较CRP和WBC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PCT、CRP和WBC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运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450例患者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周浦地区过敏患者的食入性与吸入性过敏原情况,为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上海市周浦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4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患者进行食入性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抗体检测。结果450例患者以吸入性过敏原过敏为主,分别为屋尘螨和粉尘螨组合、狗上皮、猫毛、真菌混合、榆树花粉和梧桐花粉,其sIg 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33%、17.78%、17.56%、14.44%、12.44%和12.22%。食入性过敏原中以鸡蛋、蟹、花生、牛奶的sIg E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6.89%、12.67%、10.89%和10.44%。结论上海市周浦地区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较食入性过敏原高,建立常见过敏原的检测对临床患者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德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早期梅毒患者外周血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

    目的:通过检测早期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了解机体在梅毒早期感染时的细胞免疫状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9名志愿者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其中健康对照组20例,一期梅毒(PS )组10例,二期梅毒(SS)组15例,早期潜伏梅毒(ELS)组14例。结果早期梅毒各组CD3+、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3+是SS组高,PS组次之,ELS组第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为ELS组高,SS组次之,PS组第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为PS组高,SS组次之,ELS组第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梅毒细胞免疫有增强,这对清除 T P是非常有利的。

    作者:梁平;李喜英;陈宏;何晓丹;薛强东;饶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观察

    目的: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凝血功能的损伤状况。方法选择高HAPC患者69例,检测空腹血浆标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以生活在同海拔地的健康人群作为高原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APC患者Fbg、APTT、TT水平均高于高原对照组(P<0.05),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观察表明,综合治疗可促进HAPC患者凝血功能恢复正常。结论HAPC患者出血与凝血两个过程十分复杂,既包含生理性的适应过程,同时也包含着从生理适应到病理改变的演变过程。

    作者:石泉贵;冯东方;陈芳芳;石华英;童静;肖静;黄淮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2012~2014年分离的89株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特征、耐药酶检测结果及药敏实验检测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74.2%),主要来源于呼吸科病房(38.2%)。产酶菌株58株,占鲍曼不动杆菌的65.17%,不产酶菌株占34.83%,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27株,占产酶菌株的46.55%,产头孢菌素酶24株,占41.37%,产金属酶4株,占6.89%,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 )3株,占5.17%。产酶菌株对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不产酶菌株对三代头孢类药物较敏感。结论产β‐内酰胺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多重耐药株的产生和流行。

    作者:庞菲;郑光敏;李玮;霍建敏;杨建军;周国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研究

    目的:了解2011~2013年老年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 PI鉴定系统,对本院2011~2013年分离自老年患者各类临床标本的细菌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致病菌药敏实验检测,并对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3年,老年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分别为9.93%、11.56%、13.37%,3年均以重症监护病房检出率高;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美洛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小于30%。结论关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变迁,减少感染危险因素,可有效防止其耐药性增高。

    作者:陈键;陈世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评价 PC T 、CRP、WBC计数、N EU T%在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对比应用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在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除外急性感染)152例(糖尿病组),外科急性感染患者(包括烫伤感染、急腹症患者)62例(外科急性感染组),以及体检健康者11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各组CRP水平,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检测PCT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计数及NEUT%。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PCT和CRP水平、WBC计数及 NE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科急性感染组患者PCT和CRP水平、WBC计数及NEUT%均增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 PCT 和CRP水平、WBC计数及NEUT%升高更明显,更有诊断价值。

    作者:崔晓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AVE-763B尿沉渣分析仪WBC假阳性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AVE‐763B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白细胞(WBC)假阳性检测结果的原因。方法对分析仪检测的WBC阳性标本进行显微镜复检。结果740例阳性标本中,224例疑似假阳性,假阳性率为30.2%(224/740),其中145例可直接在分析仪编辑屏幕上重新正确分类,假阳性率减至10.7%(79/740)。结论造成WBC检测假阳性结果的因素较多。应增强识别假阳性图像的能力,同时结合显微镜复检,以进一步提高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丁雪晴;王洁珣;陈小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例恶性组织细胞病临床分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以下简称恶组)由组织细胞及其前身细胞异常增生所致,呈现系统性、全身性浸润的特征,是血液系统高度恶性的肿瘤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恶组主要特点是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器官或组织中出现广泛的恶性组织细胞灶性增生,常伴有血细胞被吞噬的现象。临床表现多样,以持续高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系统功能衰竭为主。本病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国内以急性型为多见,起病急骤,病程大都较短,多数在半年以内。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多见于20~40岁人群,男、女性患者比例约为(2~3)∶1。

    作者:薛姣;姜南艳;张艳;张惠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细菌分子生物学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细菌分型主要用于研究各菌株之间的克隆关系、确定感染源和感染途径、防止和控制病原菌的流行、预防交叉感染、明确致病力强的菌株和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等[1]。传统的细菌分型方法依赖于细菌表型特征鉴定,如生化反应、血清学特点等,存在分辨率低、重复性差、操作繁琐、耗时费力等局限性[2]。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分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病原菌流行病学研究、医院感染控制、公共卫生防治等领域,采用的技术较多,包括质粒指纹图谱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限制性内切酶技术等。选择合适的分型方法十分重要。本文就近年来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的原理、优势、局限性、应用及研究进展等综述如下。

    作者:龙琴(综述);刘靳波(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肺炎克雷伯菌科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2014年第1季度临床分离菌1578株,第2季度临床分离菌2051株,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实验,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所鉴定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证试验。结果第1季度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93株,占12.2%,其中产ESBLs菌株52株,占26.9%;第2季度检出肺炎克雷伯菌311株,占15.2%,其中产ESBLs菌株96株,占30.9%。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以呼吸科与重症监护病房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高,其次为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低。结论本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以呼吸科与IC U 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

    作者:蒋琳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012~2014年无偿献血者抗-HCV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盐城地区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 )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献血者抗‐HCV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HCV RNA。结果盐城地区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为0.07%(109/163782);109例抗‐HCV阳性者中,80例为单试剂阳性,29例为双试剂阳性;初次献血者抗‐HCV阳性80例,重复献血者抗‐HCV阳性29例;符合核酸检测要求的72例单试剂抗‐HCV阳性者均为 HCV RNA阴性。结论盐城地区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近三年献血者抗‐HCV阳性率没有变化,抗‐HCV单试剂阳性者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作者:耿雪芹;姜斌;周军兵;黄宏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被确诊为败血症的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测定血清CRP水平并同时检测白细胞(WBC )计数,进行血培养,对血培养阳性的患儿进行药敏实验。比较CRP、WBC、CRP+WBC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中,血培养阳性54例,CRP阳性49例,WBC阳性38例。CRP+WBC检测新生儿败血症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RP和WBC单独检测(P<0.05)。CRP+ WBC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1,高于CRP和WBC。结论 CRP联合WBC检测对于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史融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肝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钾对 TSGF检测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凝剂肝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对检测血标本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恶性肿瘤患者50例(恶性肿瘤组)和体检健康者50例(健康对照组),均采用肝素、EDTA‐K2、分离胶采集3份外周血,离心分离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恶性肿瘤患者 TSGF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与分离胶采血相比,肝素抗凝血 TSGF水平均偏低(P<0.05),EDTA‐K2抗凝血TSGF水平均偏高(P<0.05)。结论检测TSGF时尽量选用分离胶管采集血液标本。

    作者:邵迎春;杨慧;钱琤;王贝;丁庆莉;韩娟;刘亭亭;刘芳;任传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