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世勤;周晓璐;王竹英;杨眉;王茂玲;于慧芳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PBP2a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源性的鉴定.方法 根据基因文库登录的mecA基因的编码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寡核苷酸引物,将mecA基因的70~2 006 bp克隆至pET28a载体,转化E.coliBL21(DE3);经IPTG低温诱导表达后,利用镍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技术纯化目的蛋白;用抗PBP2a抗体鉴定纯化蛋白的免疫源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不合跨膜区的PBP2a原核表达载体,在低温诱导条件下获取的蛋白纯化后无杂蛋白;该蛋白能与商品化抗PBP2a单克隆抗体结合.结论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了高纯度的不合跨膜区的PBP2a蛋白,且该蛋白具有免疫源性,为进一步制备抗PBP2a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作者:金姝;邹玉涵;朱祖怀;闫佩毅;黄德魁;郑佐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EG沉淀法纯化鸡胚培养流感病毒尿囊液的工艺,对PEG-6000的浓度、沉淀时间、离心力进行优化,为流感病毒抗原和抗体制备提供了便捷的手段.方法 向流感病毒鸡胚尿囊液添加PEG后进行高速离心收集沉淀,检测纯化病毒液效价、病毒形态,以及卵清蛋白含量.结果 PEG浓度为4%,沉淀时间2h,离心力8 000 g条件下,病毒能完全沉淀,杂蛋白卵清蛋白含量低,病毒颗粒完整,浓缩液中病毒血凝效价为1∶10 240.以纯化病毒免疫山羊3次后,血清抗体滴度为1∶1 024且无交叉.结论 本研究初步证明优化后的PEG沉淀法对鸡胚培养流感病毒尿囊液中的病毒浓缩、纯化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戴宗祥;耿兴良;周健;马磊;郭晨;周竟贤;高清霞;张新文;姜述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与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法在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方法学差异,并评估性能差异.方法 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于1987年定义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依据,筛选1 50例患者.同时选取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用两种方法学进行检测,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 15.0进行对比分析.计算检测结果的阴性符合率、阳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及Kappa值.取高、低浓度标本验证GICA法重复性.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阴性符合率、阳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和Kappa值分别为100.0%、99.33%、99.67%和0.96;GICA法高浓度标本结果阳性数为10次,阳性率100%;低浓度标本结果阳性数为6次,阳性率为60%.结论 ELISA法和GICA法检测抗-CCP抗体结果一致性良好,而且GICA法操作简单,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整个实验过程仅需10 min,较为适合大批量的初筛检查.
作者:瞿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问题导向学习法(PBL)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自90年代引入我国后,迅速在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的多个学科领域掀起一股学习高潮,也成为医学教育改革和探索的热点话题[1-4].目前很多院校采用了PBL教学模式,但考核方式依然沿用传统的书面考试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是一个打击,使学生不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动探索新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5].PBL是一种集教学过程和结果于一体的教学方法[6],而将PBL应用于学生考试中的探索鲜有报道,本课题组将PBL应用于《临床检验基础》实验的考核中[7]进行了探索,随后又将其应用于《临床输血与检验》的实验考核中,为今后的考试改革积累经验.
作者:丁肖华;张晓琴;杜纪英;王凡平;王明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对广东地区流行的人类博卡病毒生物学特性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克隆得到人类博卡病毒全基因,并与国际流行株进行比对.方法 采用半巢式PCR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从临床呼吸道标本筛查确认人类博卡病毒感染阳性标本中,结合博卡病毒的全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点,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可配对成5对,通过3轮半巢式PCR方法特异性扩增人类博卡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再将其定向连接到克隆载体中后进行测序,然后向GenBank提交克隆的人类博卡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后并对人类博卡病毒全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成功克隆并向GenBank提交了3株人类博卡病毒全基因序列,登录号分别为GQ926981、GQ926982和GQ926983.3株人类博卡病毒全基因序列与GenBank里的序列比对,高度同源性达98%以上,均属于人类博卡病毒HBoV1型.结论 广东地区流行的人类博卡病毒基因与国际流行株基因比对无大的变异,可为人类博卡病毒相关蛋白的表达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何涛君;王琼;何英;黄烈;张银辉;林广裕;陆学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广东省南海地区育龄人群中常见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基因携带率及分布特征.方法 连续采集佛山市南海区37 962例计划怀孕夫妇的外周静脉血,以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 fL为地贫筛查血液学阳性指征,对筛查出的3 988例阳性样品进一步进行常见3种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型分析.结果 育龄人群中常见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携带率为0.47%,其中异常血红蛋白WS(HbWS)为0.19%,异常血红蛋白QS(HbQS)为0.17%,异常血红蛋白CS(HbCS)为0.11%;3种常见非缺失型α地贫的构成比依次为·HbWS 40.45%、HbQS 35.39%和HbCS 24.16%.结论 该研究首次阐明了广东省南海地区育龄人群中常见非缺失型α地贫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为本地区开展地贫干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作者:潘干华;申芫子;黄勇;刘国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学校入学新生尿吗啡、甲基安非他明的检测结果.方法 采集当日早晨新鲜尿液标本,用MOR/MAMP二合一试剂盒(胶体金法)联合检测.结果 初检者中有16例呈阳性反应,其中吗啡阳性反应者12例,甲基安非他明阳性反应者4例,调查询问情况后,排除干扰因素,一周后再次复查,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尿毒品检测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因素很多,除了一些药物外,饮食的影响也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卢秋菊;谷费菲;胡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人员能力评估是指通过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行为特征等进行系统而客观的衡量评价,确定人员的能力分布状况,并为实验室的培训、绩效考核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等工作的完善奠定基础[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中有相关要求,如:应在培训后评审每个员工执行指定工作的能力,之后定期评审.如需要,应再次培训并重新评审[1].实施能力评估的根本原则是根据每个岗位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以下根据本实验室的具体要求,对医学实验室员工能力评估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作者:陈晓丽;韦汝珍;程红革;董家书;戴盛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明确不同Wagner分级糖尿病足患者溃疡面病原菌特点并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方法 选择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患者257例,根据病情分为Wagner 1、2、3级.选取无糖尿病的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溃疡面细菌培养并检查上述4组人群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Wagner 1级患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2级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占49.4%,3级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占优势.l级患者内皮素(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素、抵抗素、瘦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级患者E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VEGF、内脂素、抵抗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患者ET、IGF-l、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1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水平较2级患者低(P<0.05),内脂素、抵抗素、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Wagner分级的进展,溃疡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且伴随着脂质代谢及内皮功能相关细胞因子紊乱的加重.
作者:张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性疾病,呈进行性发展.吸烟是COPD发病机制中重要因素,然而,吸烟者中只有15%~2o%发展成有症状的COPD,这表明不同个体对COPD的易感性是由基因决定的.通过探讨基因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的关系,寻找COPD的易感基因,为COPD高危人群的筛选、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尽管在寻求新的基因方面有些进步,但关于COPD的遗传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发现.考虑到当前研究的局限,该文通过讨论有效的方法和当前的研究成果来阐述和COPD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糖类蛋白125(CA125)的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5例健康女性、28例卵巢癌患者、41例卵巢良性疾病的患者,采集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HE4浓度;用罗氏411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25浓度.结果 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和HE4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和卵巢良性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组和卵巢良性疾病组CA125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4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单独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度为71.5%,特异度为83.5%;HE4单独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度为53.6%,特异度为95.2%;HE4+CA125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度为91.6%,特异度为83.6%.结论 HE4是卵巢癌检测的重要标志物,与CA125联合检测能够更准确的检测出卵巢恶性肿瘤,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王瑞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用于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亲和吸附法检测53例PHC患者(PHC组)、36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GPC3水平以及AFP-L3占总AFP的比例.结果 GPC3用于诊断PHC的佳临界值为283.5 ng/L,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0.881,95%置信区间0.815~0.947;诊断灵敏度56.6%,特异度89.4%;AFP-L3用于诊断PHC的佳界值为11.25%,ROC曲线下面积0.901,95%置信区间0.840~0.962;诊断灵敏度62.3%,特异度87.9%.PHC组血清GPC3以及AFP-L3的含量明显高于肝硬化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血清GPC3、AFP-L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患者GPC3与AFP-L3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r=0.613 3,P<0.01).与GPC3、AFP-L3单项检测相比,二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PHC诊断的灵敏度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单项检测各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C患者血清GPC3以及AFP-L3含量明显增高,二者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周助权;张民军;宋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血清学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与母体孕期血型抗体效价、患儿性别、母婴血型组合、患儿放散液抗体效价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156例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和溶血3项试验,放散试验结果阳性标本进一步检测血型抗体效价,同时收集患儿血清胆红素、母体孕期血型抗体效价、母婴血型组合、患儿性别及标本采集时间等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56例标本中有89例为ABO-HDN(57.05%),有1例为Rh HDN(0.64%);(2)HDN的发生与母亲孕期抗体效价相关(P<0.01)且抗体效价越高,HDN发生率越高;(3)患儿放散液抗体效价与其血清胆红素水平无相关性(P>0.05);(4)不同母婴血型组合的患儿HDN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型(30.12%)高于O-B型(26.92%);标本采集时间与HDN的检出率密切相关(P<0.01),随着出生时间延长,HDN检出率也随之减低.结论 (1)血清学溶血3项试验中放散试验的灵敏度高,是实验室判断新生儿溶血病准确的指标.(2)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随着孕妇血型抗体效价升高而升高.(3)出生后疑为HDN的新生儿应尽早采集标本送检.
作者:夏世勤;周晓璐;王竹英;杨眉;王茂玲;于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IL-17和IL-22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83例RA患者血清IL-17和IL-22含量,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RA患者血清IL-17含量[(33.10士0.86)pg/mL]和IL-22含量[(59.89±1.84) p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期RA患者血清IL-17含量[(35.47±1.07) pg/mL]显著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30.29±1.25)pg/mL](P<0.05),且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期RA患者和非活动期RA患者血清IL-22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活动期RA患者IL-22含量[(61.60±2.36)pg/mL]和非活动期患者IL-22含量[(58.44±2.74) p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F值阳性患者IL-17含量[(35.02±1.04) pg/mL]显著高于RF值阴性患者IL-17含量[(29.87±1.32)pg/mL](t=3.039,P=0.003);患者IL-22含量与RF值大小无关.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血清IL-17含量与RF值大小呈正相关,患者血清IL-22含量与RF值大小无相关性.活动期患者血清IL-17含量与IL-22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IL-17较IL-22在RA的发生、发展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志华;黄石;齐青松;张志安;张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肥胖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肥胖子宫肌瘤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非肥胖的子宫肌瘤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脂肪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内子宫内膜分泌期及增生期患者IL-6、IGF-1、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分泌期IL-6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IGF-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VEGF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增生期及分泌期血清内脂素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增生期及分泌期患者抵抗素、瘦素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内分泌期及增生期患者内脂素、抵抗素、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素与IGF-1、VEGF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IL-6无相关性(P>0.05).抵抗素与IGF-1、VEGF呈正相关(P<0.05),与IL-6无相关性(P>0.05).瘦素与IL-6、IGF-1呈正相关(P<0.05),与VEGF无相关性(P>0.05).结论 肥胖患者脂代谢紊乱是子宫肌瘤发生率高于非肥胖患者的重要原因.
作者:彭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性能评估.方法 检测RBC、WBC、BACT、EC、CAST的批内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和携带污染率.结果 UF500i对RBC、WBC、BACT、EC、CAST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均小于10%;准确度在仪器要求范围内;线性范围检测结果显示,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0 0;RBC携带污染率小于0.1%,BACT携带污染率小于0.05%.结论 UF500i各项性能精确,是目前理想的尿液沉渣分析仪.
作者:彭致平;黄明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Elecsys HBsAgⅡ确证试验在乙肝两对半定量不同模式同HBsAg处于临界及弱反应性标本检测中的1临床意义.方法 所有被检血清标本均来自该院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对128例不同模式两对半定量结果HBsAg处于临界及弱反应标本进行了Elecsys HBsAg确证试验及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HBsAg处于临界及弱反应标本检出的乙肝两对半模式有6种分别为模式一(HBsAg、HBeAb、HBcAb结果有反应性)58例;模式二(HBsAg、HBsAb、HBeAb、HBcAb有反应性)11例;模式三(HBsAg、HBsAb、HBcAb结果有反应性)8例;模式四(HBsAg、HBcAb结果有反应性)14例;模式五(HBeAb、HBcAb结果有反应性)23例;模式六(HBsAb、HBcAb结果有反应性)14例.各种模式HBsAg定量分析COI均值分别为1.97、2.15、2.05、2.17、0.89、0.88;与其确证试验结果相符率分别为77.59%(45/58) 、81.82%(9/11)、100.00% (8/8)、71.43%(10/14)、100.00%(23/23)和100.00%(14/14).结论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乙肝两对半定量时若HB-sAg处于临界及较低含量的弱反应性标本及感染模式不常见的标本需进行Elecsys HBsAgⅡ确证试验再次检测以防假阴性或假阳性出现.
作者:姚家奎;孙蓉;周林;张素华;成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龄及高脂血症与首发缺血性卒中后再发不同类型卒中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再发卒中患者980例.患者必须是首发缺血性卒中,对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酗酒、吸烟等情况进行收集并记录.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再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980例复发卒中患者中,出血性复发268例,年龄(63.11±3.26)岁,高血压151例(56.3%)、糖尿病144例(56.3%)、高血脂109例(40.7%)、心脏病101例(37.7%)、酗酒98例(36.6%)、吸烟87例(32.5%),缺血性卒中患者612例,年龄(67.25±2.67)岁、高血压298例(48.7%)、糖尿病198例(32.4%)、高血脂134例(21.9%)、心脏病191例(31.2%)、酗酒88例(14.4%)、吸烟77例(12.6%).高龄(t=2.139,P=0.021)和高血脂(t=4.607,P=0.030)为复发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及高脂血症是预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再发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高度重视,应采取积极的二级预防措施.
作者:周曼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基于液质联用的代谢组学研究平台对健康体检人员血小板激活前后血浆代谢轮廓进行分析,以寻找可用于监测和评估疾病病程的特征代谢物,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利用液质联用检测血小板激活对照组(A组)和激活组(B组)的代谢轮廓,构建主成分分析图和正交偏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图,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非参数检验,通过查询数据库,获取代谢物信息.结果 依据OPLS-DA模型中筛选具有区分意义的特征离子,以VIP>1,并且排除在VIP图和系数图上置信区间包含零的变量,共筛选出36个特征离子.通过差异表达物质离子在组间的相对倍数关系筛选10倍以上的物质17种.结论 发现的17种物质中,有些与脂类代谢有关,有些与细胞信号转导有关,有些了解尚少,这些物质的筛选可为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顾春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两种检测系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偏倚评估.方法 分别使用TOSOH G8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雅培AEROS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化学法检测40例血液样本的糖化血红蛋白,对两检测系统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检查离群点,计算线性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和预期偏倚评估.结果 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TOSOH G8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测定均值为7.31%,酶化学法(雅培AEROSET生化仪)的测定均值为7.07%,线性回归方程为Y=1.047 4X-0.587 2,r2=0.954 4,糖化血红蛋白可接受偏倚大于预期偏倚可信区间上限.结论 酶化学法与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相当,酶化学法结果可接受,可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李池慧;黄续炜;吴翡斐;施金俏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