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莹;舒铭;王豪
目的:通过分析不育症患者的解脲支原体(Uu)的药敏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87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进行支原体培养、计数、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回顾性统计分析 Uu 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Uu 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加替沙星都有很高的敏感率,敏感率高达90%以上,甲砜霉素、克林霉素、司帕沙星的敏感率较低。结论对于男性不育症 Uu 感染的患者,加替沙星、交沙霉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临床应积极进行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并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洁;彭彩玲;李洪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 XT-4000i 血细胞分析仪(简称 XT-4000i)在体液细胞计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份至2014年2月份住院患者体液标本113份,将收集的标本1 h 内分别在 XT-4000i 血细胞分析仪上和手工检测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并将 RBC 值分为3个浓度水平 L1:100~1000×106/L;L2:1001×106~100000×106/L;L3:>100000×106/L, WBC 分为2个浓度水平 L1:1~50×106/L;L2:>50×106/L 并对2种检验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XT-4000i 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检测 RBC、WBC 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31、0.996、0.865、0.942和0.988。结论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在临床体液细胞计数中应用。
作者:陈俊杰;石睿;徐梅;陈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脑型糖原磷酸化酶(GPBB)在结、直肠肿瘤中表达时间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本院40例结、直肠癌标本和18例结、直肠不典型增生腺瘤标本,用自制的特异抗人脑型糖原酸化酶抗体和 P53抗体,研究 GPBB 和 P53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GPBB 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0%,显著高于结直肠不典型增生腺癌,并且在其中,重庆不典型增生腺瘤和乳头状腺瘤中先于 P53基因表达。结论 GPBB 是在癌和癌前病变表达的酶,因此可作为预示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生物标记酶。
作者:汤菲;安黎云;贾克然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与 CA125联合检测在早期卵巢癌筛查中应用的评价,并检测 HE4在健康人群中随年龄增长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雅培 i2000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500例不同年龄段的健康妇女的 HE4值和68例卵巢肿瘤患者的 HE4和 CA125值。结果50岁以上和50岁以下健康妇女的 HE4结果有显著差异(P <0.05);卵巢肿瘤患者 HE4+CA125组检测的灵敏度为87.8%,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组 HE4组的77.6%及 CA125组的69.4%;HE4+CA125组检测的阴性预测值为93.3%,也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组 HE4组的88.3%及 CA125组的87.1%。结论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的 HE4参考范围应单独制定;HE4能提高早期上皮性卵巢癌诊断的准确率,HE4+CA125组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能力。
作者:赵素萍;汪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和温度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用肝素钠和 EDTA-K2抗凝管分别采集医院体检人群血液标本0.5 mL:即刻或在不同温度下放置不同时间,分别推片自然干燥后,瑞-姬氏染色镜检,计数每张血片中的异常红细胞(包括棘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球形红细胞、锯齿状红细胞等)百分数(%)。结果肝素钠和 EDTA-K2抗凝管血液标本,异常红细胞百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素钠和 EDTA-K2抗凝管血液标本在不同温度下放置不同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肝素钠和 EDTA-K2抗凝血液标本在不同温度下放置不同时间,对红细胞形态有较大影响。
作者:李霞;王进;周锐;彭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教育部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1]。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关注素质与技能培养规格,强调高素质与高技能协调发展与融合的一类充实型立体人才。其中技能主要指向专业职业技能,包括专业岗位所要求的操作技能、操作规范,合理、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及相应辨析专业问题的能力,进而的专业创新能力的发展等;而高素质主要指与职业发展相关的综合素质,包括职场变化及需求的顺应能力,就业、再就业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信息敏锐扑捉能力等。
作者:曹丽琰;童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厦门地区α-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及突变类型和频率。方法采用导流杂交 PCR 方法检测血样中α-地中海贫血3个α-地中海贫血缺失基因、2个α-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结果在585例患者中,共检测出55例α-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阳性检出率为9.40%,2例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阳性检出率为0.34%。结论厦门地区α-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比例较高,占阳性标本的96.5%,基因突变型较少。
作者:邸玥莹;张玲;王厚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 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收集糖尿病肾病组102例、单纯糖尿病组78例和健康对照组72例,检测血清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和 D-二聚体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3项指标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糖尿病组 D-二聚体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和 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文静;王清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临床 EDTA 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EDTA-PTCP)样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为 EDTA-PTCP 寻找一种可靠的检测血小板的方法,从而寻找一种 EDTA-PTCP 的有效的处理方法和手段,为实验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针对检验工作中遇到的 EDTA-PTCP 样本,分别采用手工法、EDTA-K2、枸橼酸钠、EDTA-K2+氟化钠(NaF)方法对 EDTA-PTCP 进行检测,分析比较3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临床检验工作中,部分血小板减少是由于 EDTA-K2导致血小板聚集引起的。针对临床血小板减少的样本需进行复查,复查方法可采用手工法、枸橼酸钠、EDTA-K2+氟化钠(NaF)方法均可,如果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复检时,需在10 min 内完成检测。结论各实验室可针对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复查方法。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多克隆丙种免疫球蛋白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球蛋白定量、血尿蛋白电泳、血清及尿本周氏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及其他试验,对患者标本进行同时检测确认。结果从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检出血清为 IgG、IgM、IgA、KAP 和 LAM 及尿液 KAP 和 LAM 同时显多克隆增殖的多克隆丙种免疫球蛋白血症。结论多克隆丙种免疫球蛋白血症往往出现在慢性炎症者有并发症时。
作者:杨辛;陈奇;吴颖稚;林洁;范君;张庆五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查和 DNA 定量分析法在女性宫颈病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参与对比的879例妇女用宫颈刷取材,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 DNA 染色。对巴氏染色片做液基细胞学检查,并对 DNA 染色片进行全自动扫描诊断。结果对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病变程度在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意义不明以上病例和全自动 DNA 倍体分析系统检测见异倍体细胞部分病例,建议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28例妇女做了病理活检。以细胞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出细胞 DNA 定量分析法在 ASCUS 以上宫颈病变的检出率。结论细胞 DNA 定量分析法与液基细胞学检查组合应用,能明显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对我国女性宫颈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雪梅;徐薇;耿建祥;张秀梅;仲玉英;蔡为民;梅静;徐海燕;赵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状况,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 ELISA 法检测 TP 抗体,TP 抗体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复检,确认阳性者再作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结果高危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4.30%,梅毒感染者中 RPR 阳性率为58.18%;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组性别梅毒抗体阳性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都区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率高,性病门诊就诊者、劳教收容人员感染率均高于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者;21~40岁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应加强高危人群监测,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从而有效遏制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宋金卿;袁中行;纪康;王荣堂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 D[25(OH)D]的水平状况,以及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来该院就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共137例,其中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7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36例,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16例和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14例。使用罗氏电化学技术检测其血清25(OH)D 的水平,比较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5(OH)D 是否存在差异,同时统计分析不同种类疾病25(OH)D 水平正常、不足和缺乏的比例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OH)D 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6),RA 组显著高于其他组;RA、SLE、SS 和 AS 组的25(OH)D 缺乏的比例分别为29.6%、52.8%、62.5%和57.1%,SLE、SS 和 AS 组显著高于 RA 组(P<0.05)。结论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OH)D 缺乏比较普遍,需加强维生素 D 补充。
作者:赵中建;蒋理;张巧娣;徐华国;凌芸;谢而付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MDR)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菌株来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的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等各种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200株,其中 MDR 菌株51株,占25.5%。分离出的 MDR 菌株分布在呼吸内科病房(80.4%)、外科病房(17.9%)。痰标本分离的 MDR 菌株占64.7%,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19.6%,尿液占11.8%。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情况严重,耐药率为100.0%;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多黏菌素 E 耐药率较低,依次为28.9%、29.4%、25.0%、30.4%、34.5%、34.5%和8.3%;对其余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39.0%~58.3%。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菌14株,检出率为7.0%。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更加严重,各种细菌之间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吴朝阳;黄婷;谭穗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在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该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241例中老年体检者,测定腰椎正位骨密度,根据不同骨密度分为正常骨量组(n=66)、骨量减少组(n=58)、骨质疏松组(n =63)、严重骨质疏松组(n =54),检测所有入选者的空腹血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对生化指标值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TRACP5b、B-ALP 及 IGF-1水平在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严重骨质疏松组别与正常骨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TRACP5b、B-ALP 的水平随着骨量的降低而升高(P <0.05),而血清IGF-1水平随着骨量的降低而降低(P <0.05)。结论检测血清 TRACP5b、B-ALP 及 IGF-1水平有助于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古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比较目前常用的4种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即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乳胶法(TP-AD)在梅毒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对587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标本,先用 TP-ELISA 进行筛查,对查出的121例阳性标本同时做 TP-AD、TPPA 与 RPR 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870例标本用 TP-ELISA 法检出阳性121例,检出率为2.06%。121例阳性标本同时做 TPPA、RPR 及TP-AD 检测,TPPA 检出阳性119例,符合度为98.34%;RPR 检出阳性49例,符合度为40.41%;TP-AD 检出阳性113例,符合度为93.39%。以 TPPA 的检测结果为标准,经过统计学处理,TPPA 与 TP-AD 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PPA与 RPR 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4种方法各有适用性,TP-ELISA 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大批孕、产妇及健康人群的体检。TPPA 特异性好、准确性高,适用于确诊,RPR 适用于梅毒活动期患者的监测与疗效观察。TP-AD 与 ELISA 法比较,敏感性略差,特异性好可用于没有特定仪器时的筛查。
作者:尹静;徐贵江;刘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女性宫颈细胞中39种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基因型别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434例女性宫颈细胞标本中提取39种 HPV DNA,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其细胞进行39种 HPV 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其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434例女性宫颈细胞标本中检出 HPV 阳性者175例,总的 HPV 感染率40.32%(175/434)。其中单一 HPV 感染105例,阳性检出率为24.19%(105/434),多重 HPV 感染70例,阳性检出率为16.13%(70/434)。单一 HPV 感染中 HPV18型为31例,阳性检出率为17.71%(31/175),是主要的感染型别;其次是 HPV16型,共12例,其阳性检出率为6.86%(12/175),HPV52型,为11例,其阳性检出率为6.29%(11/175)。多重 HPV 感染中,HPV6+54型、HPV18+52型和 HPV51+68型各2例,各占多重感染的2.86%(2/70),它们是多重 HPV 感染的主要型别。结论HPV16型、18型、52型、6+54型、18+52型和51+68型感染是女性宫颈细胞的主要感染类型。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适合临床开展 HPV 分型诊断和行 HPV 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随着 HPV 检测型别的增加,HPV 感染率也随之增加,其基因组合型别更趋多样化。
作者:龙秀荣;夏林;耿建祥;王宏景;王旭波;蔡为民;仲玉英;梅静;赵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信息。可靠性除了检验科的保证外,同时还需要护理人员的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血液抽取的方式和方法,也是对检验结果的一个很重要的质量保证。作者对护理人员抽取检验标本时易导致检验结果异常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减少因护理抽血时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检验结果异常,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作者:樊意;胡绍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方法收集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6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其分布情况以及16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75.3%);ICU 病区检出率高(49.3%),其中多重耐药菌占81.2%(65/80);ICU 病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 ICU 病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和 ICU 病区的消毒隔离,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俞善春;葛冰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2种不同化学发光系统(安图 ADC CLIA 400和西门子 centaur xp)测定肿瘤标记物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在安图化学发光仪 ADC CLIA 400和西门子 centaur xp 化学免疫发光仪中进行50例标本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分析比较结果。结果用2种化学发光法对血清标本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种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个项目在2种检测系统之间各相关系数均小于0.836,提示2种方法相关性较好。西门子 centaur xp 化学免疫发光仪检测肿瘤标记物的准确性,重复性高于安图化学发光仪 ADC CLIA 400。结论西门子 centaur xp 化学免疫发光仪检测肿瘤标记物优于安图化学发光仪 ADC CLIA 400。
作者:常培叶;赵乌云;郄燕;冯丹;杜立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