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79例女性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DNA定量分析法的对比研究

范雪梅;徐薇;耿建祥;张秀梅;仲玉英;蔡为民;梅静;徐海燕;赵雪

关键词:宫颈病变, 液基细胞学, DNA定量分析, 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
摘要: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查和 DNA 定量分析法在女性宫颈病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参与对比的879例妇女用宫颈刷取材,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 DNA 染色。对巴氏染色片做液基细胞学检查,并对 DNA 染色片进行全自动扫描诊断。结果对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病变程度在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意义不明以上病例和全自动 DNA 倍体分析系统检测见异倍体细胞部分病例,建议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28例妇女做了病理活检。以细胞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出细胞 DNA 定量分析法在 ASCUS 以上宫颈病变的检出率。结论细胞 DNA 定量分析法与液基细胞学检查组合应用,能明显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对我国女性宫颈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胆血症新生儿溶血症血清学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血清学检测结果并探讨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9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样进行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并分析 HDN 阳性率与血型、送检日龄、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总胆红素值等因素的关系。结果79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 HDN 患儿184例(23.12%),其中 ABO-HDN 176例,Rh-HDN 8例。796例患儿血样检测结果中游离试验阳性180例(22.61%),释放试验阳性184例(23.12%),直抗试验阳性140例(17.59%)。B 型血患儿 HDN 阳性率高于 A 型血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0,P <0.05)。HDN 阳性率与送检日龄密切相关,且日龄越大阳性检出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84例 HDN 阳性患儿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总胆红素值与 HDN 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HDN 阳性率较高,应尽早进行溶血三项试验,并可结合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总胆红素值来提高 HDN 检出率。

    作者:陈陆飞;吴坤海;刘琛;林鸿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分析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采取可行的消除对策。方法观察该院检验科门诊常规3例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血常规数据,分析该疾病对检验数据可能产生的影响及采取对策后数据的修正。结果室温条件下检测这3例患者的血常规时,仪器均提示血液有凝集,基本表现为红细胞计数(RBC)明显降低,血红蛋白(Hb)轻度降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升高明显,经37℃水浴后重新检测,RBC、Hb、MCH、MCHC 均恢复至正常参考区间。结论冷凝集素综合征可致患者外周血在低温条件下产生凝集现象,并可致检验数据异常,经37℃水浴后,数据可恢复正常。

    作者:关玲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龄孕妇血清学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分析

    目的:调查苏州地区高龄孕妇血清标志物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11至2013年本院高龄孕妇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抗体及优生四项(TORCH)各病原体感染率,并与适龄孕妇相比较。结果高龄孕妇血清 HBsAg、HCV、HIV、TP 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33%、0.14%、2.23%和0.00%;高龄孕妇血清 TORCH-IgM 抗体检测: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风疹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16%、0.13%、0.96%、1.28%;与适龄孕妇相比,乙型肝炎病毒 HBsAg 及 TP 抗体阳性率显著升高(P <0.05)。结论苏州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及梅毒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高龄孕妇应重视孕前及产前血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

    作者:张国平;吴冬生;吴元健;李美芬;许秋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深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和预存耐药变异的研究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临床慢性 HBV 感染患者的 HBV 基因型和预存耐药变异情况。方法应用 PCR 结合反向点杂交法检测244例临床慢性 HBV 感染血清样本的基因型和预存耐药变异情况。结果244例慢性 HBV 感染症状的患者中,共发现有3种 HBV 基因型,其中 B 型143例,占58.6%;C 型100例,占41%;D 型1例,占0.4%;244例慢性 HBV 感染症状的患者中,有38例检出 HBV 预存耐药变异,预存耐药变异的总检出率为15.57%,其中与拉米夫定耐药相关的为22例(9.01%),与阿德福韦酯耐药相关的为16例(6.56%)。结论深圳地区 HBV 基因型以 B、C 型为主,慢性 HBV 感染者其预存耐药率较高。对慢性 HBV 感染者进行 HBV 基因分型及预存耐药检测,对预测疾病进展及指导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灿峰;徐传彬;黄雪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57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2013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标本来源和科室来源的分布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规范用药及防止耐药性增加。方法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和判断标准(CLSI2010年版)进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579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011年分离到39株(占2.2%),2012年187株(占10.5%),2013年353株(占15.4%)。科室分布情况,以 ICU(271株)、呼吸科(104株)为主。各类标本分离阳性率来看,以痰(5.55%)为主,其次是伤口分泌物、脓液。耐药情况,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40.1%)低,可作为首选药物之一。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徐倩;郭卫真;刘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先兆子痫患者血浆ADMA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患者血浆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相关性,以及 ADMA、Hcy 水平与先兆子痫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1例先兆子痫患者血浆 ADMA 及血浆 Hcy 水平。以8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孕妇为对照。结果先兆子痫组血浆 ADMA 水平(0.625±0.186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0.524±0.106μmol/L)(P <0.05);先兆子痫组血浆 Hcy 水平(12.447±6.134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8.207±2.797μmol/L)(P <0.05)。先兆子痫组血浆 ADMA 水平与 Hcy 水平呈正相关(r=0.623,P <0.05)。结论先兆子痫患者的血浆中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是升高的,这说明 ADMA 和 Hcy 的升高与先兆子痫的发生、发展有关, ADMA、Hcy 可能是先兆子痫的危险因子。降低患者升高了的同型半胱氨酸和 ADMA 可能有助于治疗先兆子痫。

    作者:刘科鹏;张笠;柴虹;高武;韩跃武;徐攀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联合检测卵巢癌患者CA125、HE4、IL-8和SIL-2R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 CA125、HE4、IL-8和 SIL-2R 水平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法对33例卵巢癌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 CA125、HE4、IL-8和 SIL-2R 水平的进行测定,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 CA125、HE4、IL-8和 SIL-2R 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单项检测指标对卵巢癌的敏感性以 CA125高,而特异度则以 HE4高;而联合检测4项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9%和96.9%;另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HE4、IL-8和 SIL-2R 水平与 CA125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121、0.4982、0.6104,P <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标志物 CA125、HE4、IL-8和 SIL-2R 对卵巢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兰亚;陆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国家标准的性能评价

    目的:按照国家标准(YY/T0654-2008)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性能评价。方法按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国家标准(YY/T0654-2008)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ADVIA 2400进行杂散光、吸光度的准确性、吸光度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吸光度线性范围、标本携带污染率、加样准确度与重复性以及总蛋白(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尿素氮(BUN)等项目的重复性等检测。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ADVIA 2400杂散光检测值为6.2;吸光度在0.5和1.0处的误差分别为0.0029和0.0075;吸光度的稳定性为0.00052;吸光度的重复性(CV)为0.12%;吸光度线性范围0.0002~3.3057;标本携带污染率0.1%;加样准确度和重复性符合要求;重复性(CV)TP 为0.6%、ALT 为1.2%、BUN 为1.2%。结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各项检测均满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国家标准(YY/T0654-2008)。

    作者:曹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在体液细胞计数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 XT-4000i 血细胞分析仪(简称 XT-4000i)在体液细胞计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份至2014年2月份住院患者体液标本113份,将收集的标本1 h 内分别在 XT-4000i 血细胞分析仪上和手工检测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并将 RBC 值分为3个浓度水平 L1:100~1000×106/L;L2:1001×106~100000×106/L;L3:>100000×106/L, WBC 分为2个浓度水平 L1:1~50×106/L;L2:>50×106/L 并对2种检验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XT-4000i 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检测 RBC、WBC 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31、0.996、0.865、0.942和0.988。结论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在临床体液细胞计数中应用。

    作者:陈俊杰;石睿;徐梅;陈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microRNA在肺癌诊疗中的临床价值

    肺癌是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癌症死亡总数的23%[1]。肺癌主要分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0.4%,小细胞肺癌(SCLC)占16.8%。NSCLC 可进一步分为腺癌、鳞癌、大细胞肺癌、支气管肺泡癌。近10年来,尽管放化疗技术和手术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肺癌的病死率基本保持不变。目前,肺癌的早期诊断存在困难,患者被确诊时多已进入中晚期阶段。早期癌瘤一般有80%~90%的治愈率,而晚期癌的5年生存率一般均极低,早发现、早诊断是肺癌治疗的关键。因此,国内外学者都期待找出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的方法。

    作者:宋银丹(综述);张艳亮;段勇(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879例女性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DNA定量分析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查和 DNA 定量分析法在女性宫颈病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参与对比的879例妇女用宫颈刷取材,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 DNA 染色。对巴氏染色片做液基细胞学检查,并对 DNA 染色片进行全自动扫描诊断。结果对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病变程度在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意义不明以上病例和全自动 DNA 倍体分析系统检测见异倍体细胞部分病例,建议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28例妇女做了病理活检。以细胞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出细胞 DNA 定量分析法在 ASCUS 以上宫颈病变的检出率。结论细胞 DNA 定量分析法与液基细胞学检查组合应用,能明显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对我国女性宫颈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雪梅;徐薇;耿建祥;张秀梅;仲玉英;蔡为民;梅静;徐海燕;赵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常州地区过敏性鼻炎儿童吸入性过敏原分析

    目的:分析常州地区过敏性鼻炎患儿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及不同年龄组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德国敏筛过敏原检侧系统(Allergy Screen)测定473例0~12岁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 IgE 抗体水平。根据年龄分为婴幼儿组(0~3岁)、学龄前儿童(4~6岁)和学龄儿童(7~12岁),并比较不同年龄组过敏原阳性率及变化趋势。结果473例患儿过敏原阳性340例(71.9%),前三位过敏原分别是户尘螨(55.6%)、混合真菌(25.8%)和屋尘(18.8%),随年龄增长阳性率均呈升高趋势。其中户尘螨(χ2=21.061,P =0.000)、屋尘(χ2=15.111,P =0.000)和猫狗毛皮屑(χ2=7.597,P =0.022)组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一过敏原阳性率高(38.5%),第二位为双重过敏原阳性(23.7%)。单一过敏原阳性前三位与各类过敏原总体阳性排序相同。常见双重过敏原是户尘螨+屋尘组合,多重过敏原阳性率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99,P =0.001)。结论常州地区过敏性鼻炎患儿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混合真菌和屋尘为主,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组过敏原构成有差异,单一过敏原阳性常见,其次为双重过敏原阳性。

    作者:许小朋;史梅;史伟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研究

    目的:研究外周血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定量和定性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定性检测。结果以 CMIA 为参考实验,ELISA 法检测 anti-HBs 的 Se 、Sp 、J 、PV +、PV -分别为0.95、0.53、0.48、0.74、0.88,k =0.51;吸光度为0.4009时 Se 、Sp 、J 、PV +、PV -分别为0.50、0.95、0.45、0.93、0.43;对吸光度0.1043~0.4009范围外样本分析,ELISA 定性检测的 Se 、Sp 、J 、PV+、PV-分别为0.90、0.91、0.81、0.93、0.88,k =0.81。结论吸光度值0.105为 ELISA 检测结果判定的 Cut-off 值具有良好的检测灵敏度(Se =0.95)和较好的阴性预测值(PV-=0.88),ELISA 检测 Anti-HBs 阴性可认为 Anti-HBs 浓度小于10 mIU/mL 而不具有保护价值;当样本吸光度大于或等于0.4009时可认为 Anti-HBs 浓度大于或等于10 mIU/mL,具有保护意义;ELISA 检测 Anti-HBs 灰区范围主要是吸光度0.105~0.4009,应定量检测以判定 Anti-HBs 真实水平。

    作者:安哲;张妮;李思鹏;王香玲;李妙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解脲支原体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不育症患者的解脲支原体(Uu)的药敏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87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进行支原体培养、计数、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回顾性统计分析 Uu 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Uu 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加替沙星都有很高的敏感率,敏感率高达90%以上,甲砜霉素、克林霉素、司帕沙星的敏感率较低。结论对于男性不育症 Uu 感染的患者,加替沙星、交沙霉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临床应积极进行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并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洁;彭彩玲;李洪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肿瘤科护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

    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信息。可靠性除了检验科的保证外,同时还需要护理人员的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血液抽取的方式和方法,也是对检验结果的一个很重要的质量保证。作者对护理人员抽取检验标本时易导致检验结果异常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减少因护理抽血时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检验结果异常,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作者:樊意;胡绍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日本血吸虫重组质粒pGEX-Sj32的构建及其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Sj)重组质粒 pGEX-Sj32并研究其在大肠埃希菌 BL21中的表达效率。方法从该实验室保存的 BL21(pET28α-Sj32)重组菌中抽提质粒 pET28α-Sj32,PCR 扩增 Sj32抗原编码基因,定向克隆入穿梭载体 pGEX-1λT,构建重组质粒 pGEX-Sj32。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 BL21(DE3),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 和 Western blot 进行鉴定。结果 PCR 成功扩增出 Sj32编码基因,并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 pGEX-Sj32;SDS-PAGE显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8×103的重组蛋白,薄层扫描分析显示表达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1%;Western blot 显示重组蛋白可被日本血吸虫感染兔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日本血吸虫重组质粒 pGEX-Sj32,该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 BL21中得到了高效表达,且表达蛋白具有特异的抗原性。

    作者:谭建蓉;李文桂;张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Th1、Th2及Th17细胞因子谱在269例健康儿童中的表达分析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儿童不同年龄段血清中7种细胞因子水平,从而获得研究不同疾病状态下7种细胞因子变化的参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微球芯片(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技术和 Th1、Th2及 Th17细胞因子 CBA 分析试剂盒检测269例健康儿童血清中的7种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IFN-γ以及 IL-17A)水平。结果 Th1细胞分泌的 IL-2及TNF 在婴儿期及学龄期呈高表达趋势,在学龄前期和青春期呈低表达趋势,且 IL-2表达水平均高于 TNF;Th2细胞所分泌的 IL-4、IL-6、IL-10、TNF、IFN-γ及 Th17细胞 IL-17A 在不同年龄段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趋势。只有 IL-10、IFN-γ的表达在青春期不同性别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他年龄段不同性别的细胞因子分泌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 CBA 技术同时检测7种细胞因子具有所需样本量少、快速、简便的优点。建立健康儿童不同年龄段血清细胞因子谱表达水平,对于检测儿童疾病状态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怡;梁静;刘曙光;张瑞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儿童低淋巴细胞血症患者的细胞因子研究

    目的:研究儿童低淋巴细胞血症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方法56例3~14岁低淋巴细胞血症儿童作为患者组,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患者组的 IL-1、IL-6、IL-8和 TNF-α的水平分别为(0.096±0.012)ng/mL、(0.118±0.026)ng/mL、(0.388±0.069)ng/mL 和(1.256±0.245)n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组 CRP 水平为(5.7±2.8)mg/L,对照组 hs-CRP 水平为(4.8±2.6)mg/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儿童低淋巴细胞血症患者的炎症因子并不增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积极使用中药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蒋红飞;吴志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精神障碍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又称高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1932年由 De Vgneaud 发现,其结构式为 HSCH2(NH2) CO2 H。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在尿中被发现,继而1969年Mc Cully 先将重度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联系,至今在持续80余年的时间中,世界各地的学者将此指标的研究应用于医学的诸多方向,在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心血管、脑血管、中风、老年痴呆、脑梗死、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研究中都能寻到 Hcy 的影子。本文主要针对 Hcy 与精神科疾病关系的近期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平(综述);周元丽(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从高素质技能型检验人才的培养视角探索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开发思路

    教育部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1]。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关注素质与技能培养规格,强调高素质与高技能协调发展与融合的一类充实型立体人才。其中技能主要指向专业职业技能,包括专业岗位所要求的操作技能、操作规范,合理、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及相应辨析专业问题的能力,进而的专业创新能力的发展等;而高素质主要指与职业发展相关的综合素质,包括职场变化及需求的顺应能力,就业、再就业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信息敏锐扑捉能力等。

    作者:曹丽琰;童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