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王进;周锐;彭春
目的:评估胱抑素 C 与具有代谢综合征无症状冠状动脉疾病的存在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01例肾功能正常具有代谢综合征而无症状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对血清胱抑素 C 和动脉硬化症(ACS)其他风险因子进行检测。结果胱抑素 C 在具有代谢综合征无症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并越严重胱抑素 C 相对越高,且与动脉硬化症其他风险因子成独立相关。结论胱抑素 C 可作为肾功能正常的有代谢综合征的无症状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严重性的指标。
作者:陈秋莹;舒铭;王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建立实验室危急值时,应考虑体现临床救治过程中与生命体征密切相关的检验项目,尽量做到合理有度[1]。锂盐中毒时会引起神经、心血管、代谢和内分泌、消化、泌尿和血液系统等多方面的改变[2],严重者可昏迷,并伴有心、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美国有74.7%的实验室将血锂浓度作为危急值需要及时传报[3]。因而建立血清锂的危急值是合适的,有利于指导临床工作的开展。而如何建立合理地危急值,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和资料检索作出了初步的探索,为进一步通过实验室研究和临床沟通更为合理的确定危急值奠定基础。
作者:杨曹骅;陈静宜;文国学;吴尚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比较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 C(CysC)、细胞角质蛋白(CYfra21-1)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法对33例肺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 CysC、CYfra21-1和 NSE 水平检测,并与35例健康人作比较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 CysC、CYfra21-1和 NSE 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 <0.01),患者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手术治疗3个月后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血清 CysC 水平与 CY-fra21-1和 NSE 水平呈正相关(r=0.6018,0.5966,P <0.01)。结论检测血清 CysC、CYfra21-1和 NSE 水平的变化,对肺癌患者预后评估和病情监测均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曹晋峰;周建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442株大肠埃希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为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 WHONET5.5及 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2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中段尿、分泌物,产 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61.3%。442株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敏感性较好,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高。产 ESBLs 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非产 ESBLs菌株。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为严峻,产 ESLBs 大肠埃希菌常表现出对多种不同类型抗菌药物耐药,治疗大肠埃希菌重症感染首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作者:范雪莲;林海标;黄惠伦;王淑媛;赖兆新;谭少葵;容永忠;王建兵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不同分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在无症状患者的发病异常率,提高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NT-proBNP>300 pg/mL 的153例住院患者结果回顾性分析,结合 NYHA 分级,评价各个年龄组无症状的心功能 I 级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 N 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心功能不全程度存在正相关,在无症状的心功能 I 级中处于判定标准和参考值之间的“灰区”有72.3%的异常率。结论 NT-proBNP对于合理评估 NYHA 分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处于判定标准和参考值之间的“灰区”结果,应当重视基础疾病,临床观察评价预后情况。
作者:冯强;张丽;延欢欢;刘建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评价肝浸液在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肝浸液对巧克力琼脂进行改良,配制改良培养基(LSBCh),并与标准巧克力琼脂(Choc)比较,统计分析2种培养基嗜血杆菌生长指数(GI 值)和分离率。结果 LSBCh 的 GI 值明显高于 Choc(P <0.01);对216例呼吸道标本检测,LSBCh 分离率(43.5%)较 Choc(8.3%)明显提高(P <0.01)。结论肝浸液能够很好促进嗜血杆菌生长发育,不仅菌落大,而且更易于识别,对提高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段雄波;刘青芹;郝娟;沈洋;胡秀伟;唐会娜;李金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对肿瘤临床治疗进行肿瘤分型、预后判定及指导的重要作用。方法抽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的109例肿瘤分为胃肠肿瘤组和转移肿瘤组2组,将其 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作总结。结果凭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能明确诊断出光学显微镜下形态学难以分型的肿瘤,包括一些疑难罕见肿瘤如胃肝样腺癌、神经内分泌癌(NEC 3级)、炎性纤维样息肉和输尿管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等。结论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能对肿瘤准确的分型、预后判定和临床治疗进行指导。
作者:何福果;曾勇;郭琳;刘正会;张远顺;徐开梅;万良斌;陈岩;雷乡涛;童阔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及周边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方法严格按照 WHO 技术规范要求,对596例男性患者的精液进行常规分析。结果596例受检患者中各观察参数全部达到 WHO 技术要求者207例(34.7%),一个或多个观察质量参数未达 WHO 要求有389例(65.3%),精子活力异常:a 级314例(80.7%)、a 级+b 级229例(占58.9%),液化时间异常123例(31.6%)精液量异常109例(28%),pH 值异常73例(18.8%),精子活率异常79例(20.3%),精子密度异常56例(14.4%)。结论本市及周边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参数异常主要表现在精子活动力下降,其于依次为液化时间、精液量、活动率异常、pH 值异常和精子密度异常。
作者:李家明;杨淑君;余永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厦门地区α-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及突变类型和频率。方法采用导流杂交 PCR 方法检测血样中α-地中海贫血3个α-地中海贫血缺失基因、2个α-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结果在585例患者中,共检测出55例α-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阳性检出率为9.40%,2例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阳性检出率为0.34%。结论厦门地区α-地中海贫血基因缺失比例较高,占阳性标本的96.5%,基因突变型较少。
作者:邸玥莹;张玲;王厚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比对分析国产抗-HCV ELISA(两步法)试剂的检测结果。方法利用上述国产试剂和进口试剂同时检测孝感地区无偿献血者样本6163例,并对检测结果呈反应性的样本采用第3代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 3.0)进行确认。结果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检测呈反应性的样本分别为36例和35例,同时检测呈反应性的样本为30例,经 RIBA 方法确认为阳性的样本分别为26例、25例和25例,阴性7例、9例和2例,不确定的样本分别为3例、1例和3例。结论选用国产抗-HCV ELISA 试剂(两步法)试剂搭配进口试剂检测抗-HCV 可以减少漏检和提高样品检出率。
作者:邓曦;杨毓明;郑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还不甚清楚,其各种亚型在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都有差异[1]。因此,不同患者可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甚至表现出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的症状。本院近期就收治1例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终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
作者:周雪情;胡松林;刘行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查和 DNA 定量分析法在女性宫颈病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参与对比的879例妇女用宫颈刷取材,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 DNA 染色。对巴氏染色片做液基细胞学检查,并对 DNA 染色片进行全自动扫描诊断。结果对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病变程度在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意义不明以上病例和全自动 DNA 倍体分析系统检测见异倍体细胞部分病例,建议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28例妇女做了病理活检。以细胞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出细胞 DNA 定量分析法在 ASCUS 以上宫颈病变的检出率。结论细胞 DNA 定量分析法与液基细胞学检查组合应用,能明显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对我国女性宫颈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雪梅;徐薇;耿建祥;张秀梅;仲玉英;蔡为民;梅静;徐海燕;赵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的生物学因素与小儿脂肪泻的关系。方法通过收集遂宁市中心医院门诊婴幼儿患者的新鲜粪便标本145例,包括轮状病毒腹泻与细菌性肠炎2组患者。145例婴幼儿患者标本中75例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型腹泻,74例是由各种炎性反应引起的感染型腹泻。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标本组设为观察组,由各种炎性反应引起的腹泻标本设为对照组。利用胶体金法和显微镜镜检观察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结果用显微镜镜检发现脂肪泻呈阳性44%,而白细胞镜检呈阳性(+~++)则只有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对照组中,发现脂肪泻呈阳性为7%,而白细胞镜检成阳性(+~++)为71%(P <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引起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因中,轮状病毒感染是夏、秋、冬季常见的病因,轮状病毒感染可导致患儿脂肪泻。因此,患儿脂肪泻时检测粪便轮状病毒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邓劲松;刘友迎;龚国忠;蒲芮;胡然;蒲泽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与 CA125联合检测在早期卵巢癌筛查中应用的评价,并检测 HE4在健康人群中随年龄增长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雅培 i2000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500例不同年龄段的健康妇女的 HE4值和68例卵巢肿瘤患者的 HE4和 CA125值。结果50岁以上和50岁以下健康妇女的 HE4结果有显著差异(P <0.05);卵巢肿瘤患者 HE4+CA125组检测的灵敏度为87.8%,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组 HE4组的77.6%及 CA125组的69.4%;HE4+CA125组检测的阴性预测值为93.3%,也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组 HE4组的88.3%及 CA125组的87.1%。结论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的 HE4参考范围应单独制定;HE4能提高早期上皮性卵巢癌诊断的准确率,HE4+CA125组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能力。
作者:赵素萍;汪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医院获得性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特点以及药敏试验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484例医院获得性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及药敏特点。结果484例医院获得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检出389株,占80.37%,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检出207株,占42.77%,革兰阳性球菌95株,占19.63%,革兰阴性杆菌与革兰阳性球菌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38,P =0.000,P <0.05)。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呈现增长态势;年龄分布51岁以上老人居多,占42.51%;药敏试验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较高,分别达96.6%、65.3%和49.3%、49.3%,亚胺培南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为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菌群,多重耐药常见,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不同取材方式对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妇科门诊1000例患者,每例患者分别以长柄刮板和棉拭子取后穹窿或阴道壁部分泌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后镜检,内容包括:线索细胞、滴虫、真菌、纤毛菌、革兰阴性(G-)双球菌。结果以长柄刮板提取的1000例标本,其检测结果为:线索细胞450例、滴虫120例、真菌150例、纤毛菌90例、G-双球菌10例、未见异常180例;以棉拭子提取的1000例标本,其检测结果为:线索细胞270例、滴虫20例、真菌100例、纤毛菌60例、G-双球菌5例、未见异常545例。结论在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染色检测时,应以长柄刮板进行取材,不宜以棉拭子提取,容易漏检。
作者:高强;杜娟兰;韩慧;杨红梅;王永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方法收集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6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其分布情况以及16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75.3%);ICU 病区检出率高(49.3%),其中多重耐药菌占81.2%(65/80);ICU 病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 ICU 病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和 ICU 病区的消毒隔离,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俞善春;葛冰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MDR)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菌株来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的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等各种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200株,其中 MDR 菌株51株,占25.5%。分离出的 MDR 菌株分布在呼吸内科病房(80.4%)、外科病房(17.9%)。痰标本分离的 MDR 菌株占64.7%,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19.6%,尿液占11.8%。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情况严重,耐药率为100.0%;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多黏菌素 E 耐药率较低,依次为28.9%、29.4%、25.0%、30.4%、34.5%、34.5%和8.3%;对其余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39.0%~58.3%。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菌14株,检出率为7.0%。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更加严重,各种细菌之间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吴朝阳;黄婷;谭穗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多克隆丙种免疫球蛋白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球蛋白定量、血尿蛋白电泳、血清及尿本周氏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及其他试验,对患者标本进行同时检测确认。结果从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检出血清为 IgG、IgM、IgA、KAP 和 LAM 及尿液 KAP 和 LAM 同时显多克隆增殖的多克隆丙种免疫球蛋白血症。结论多克隆丙种免疫球蛋白血症往往出现在慢性炎症者有并发症时。
作者:杨辛;陈奇;吴颖稚;林洁;范君;张庆五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比较目前常用的4种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即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乳胶法(TP-AD)在梅毒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对587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标本,先用 TP-ELISA 进行筛查,对查出的121例阳性标本同时做 TP-AD、TPPA 与 RPR 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870例标本用 TP-ELISA 法检出阳性121例,检出率为2.06%。121例阳性标本同时做 TPPA、RPR 及TP-AD 检测,TPPA 检出阳性119例,符合度为98.34%;RPR 检出阳性49例,符合度为40.41%;TP-AD 检出阳性113例,符合度为93.39%。以 TPPA 的检测结果为标准,经过统计学处理,TPPA 与 TP-AD 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PPA与 RPR 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4种方法各有适用性,TP-ELISA 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大批孕、产妇及健康人群的体检。TPPA 特异性好、准确性高,适用于确诊,RPR 适用于梅毒活动期患者的监测与疗效观察。TP-AD 与 ELISA 法比较,敏感性略差,特异性好可用于没有特定仪器时的筛查。
作者:尹静;徐贵江;刘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