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薛秀云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参数在淋巴细胞增殖及反应性增生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128例、淋巴瘤患者100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35例、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RL)患者34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5例。分别用 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进行外周血血细胞分析,记录相应淋巴细胞参数值,并对其进行疾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比较分析;以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 曲线)评价各淋巴细胞参数在筛选淋巴细胞增殖及反应性增生疾病患者中的作用。结果高荧光淋巴细胞(HFL):对照组0.008±0.008,淋巴瘤组0.016±0.058,MM 组0.019±0.063,RL 组0.040±0.070,CLL 组0.388±0.158,RL 组和 CLL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细胞百分率(LY%):对照组34.4%±5.9%,淋巴瘤组26.6%±13.1%,MM 组31.0%±13.1%,RL 组29.2%±15.4%,CLL 组44.5%±38.5%,淋巴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淋巴细胞结构参数-X(LY-X):对照组833.5±22.7,淋巴瘤组867.9±28.5,MM 组867.9±26.6,RL 组859.2±27.8,CLL 组894.0±65.4,除 CLL 组外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淋巴细胞结构参数-Y(LY-Y):对照组659.6±23.0,淋巴瘤组669.4±43.5,MM 组665.9±37.1,RL 组665.9±40.0,CLL 组778.4±152.1,淋巴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Y-X 筛选淋巴细胞增殖及反应性增生疾病患者 ROC 曲线 AUC=0.819,截断值(cut-off 值)为842.5时敏感度为80.5%,特异度为60.1%。结论淋巴细胞参数,尤其是 LY-X 能敏感地反应淋巴细胞的形态变化,有助于筛选淋巴细胞增殖及反应性增生疾病患者。
作者:徐卫益;胡海莹;汤冬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建立实验室危急值时,应考虑体现临床救治过程中与生命体征密切相关的检验项目,尽量做到合理有度[1]。锂盐中毒时会引起神经、心血管、代谢和内分泌、消化、泌尿和血液系统等多方面的改变[2],严重者可昏迷,并伴有心、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美国有74.7%的实验室将血锂浓度作为危急值需要及时传报[3]。因而建立血清锂的危急值是合适的,有利于指导临床工作的开展。而如何建立合理地危急值,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和资料检索作出了初步的探索,为进一步通过实验室研究和临床沟通更为合理的确定危急值奠定基础。
作者:杨曹骅;陈静宜;文国学;吴尚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Sj)重组质粒 pGEX-Sj32并研究其在大肠埃希菌 BL21中的表达效率。方法从该实验室保存的 BL21(pET28α-Sj32)重组菌中抽提质粒 pET28α-Sj32,PCR 扩增 Sj32抗原编码基因,定向克隆入穿梭载体 pGEX-1λT,构建重组质粒 pGEX-Sj32。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 BL21(DE3),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 和 Western blot 进行鉴定。结果 PCR 成功扩增出 Sj32编码基因,并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 pGEX-Sj32;SDS-PAGE显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8×103的重组蛋白,薄层扫描分析显示表达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1%;Western blot 显示重组蛋白可被日本血吸虫感染兔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日本血吸虫重组质粒 pGEX-Sj32,该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 BL21中得到了高效表达,且表达蛋白具有特异的抗原性。
作者:谭建蓉;李文桂;张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的生物学因素与小儿脂肪泻的关系。方法通过收集遂宁市中心医院门诊婴幼儿患者的新鲜粪便标本145例,包括轮状病毒腹泻与细菌性肠炎2组患者。145例婴幼儿患者标本中75例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型腹泻,74例是由各种炎性反应引起的感染型腹泻。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标本组设为观察组,由各种炎性反应引起的腹泻标本设为对照组。利用胶体金法和显微镜镜检观察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结果用显微镜镜检发现脂肪泻呈阳性44%,而白细胞镜检呈阳性(+~++)则只有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对照组中,发现脂肪泻呈阳性为7%,而白细胞镜检成阳性(+~++)为71%(P <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引起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因中,轮状病毒感染是夏、秋、冬季常见的病因,轮状病毒感染可导致患儿脂肪泻。因此,患儿脂肪泻时检测粪便轮状病毒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邓劲松;刘友迎;龚国忠;蒲芮;胡然;蒲泽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外周血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定量和定性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定性检测。结果以 CMIA 为参考实验,ELISA 法检测 anti-HBs 的 Se 、Sp 、J 、PV +、PV -分别为0.95、0.53、0.48、0.74、0.88,k =0.51;吸光度为0.4009时 Se 、Sp 、J 、PV +、PV -分别为0.50、0.95、0.45、0.93、0.43;对吸光度0.1043~0.4009范围外样本分析,ELISA 定性检测的 Se 、Sp 、J 、PV+、PV-分别为0.90、0.91、0.81、0.93、0.88,k =0.81。结论吸光度值0.105为 ELISA 检测结果判定的 Cut-off 值具有良好的检测灵敏度(Se =0.95)和较好的阴性预测值(PV-=0.88),ELISA 检测 Anti-HBs 阴性可认为 Anti-HBs 浓度小于10 mIU/mL 而不具有保护价值;当样本吸光度大于或等于0.4009时可认为 Anti-HBs 浓度大于或等于10 mIU/mL,具有保护意义;ELISA 检测 Anti-HBs 灰区范围主要是吸光度0.105~0.4009,应定量检测以判定 Anti-HBs 真实水平。
作者:安哲;张妮;李思鹏;王香玲;李妙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教育部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1]。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关注素质与技能培养规格,强调高素质与高技能协调发展与融合的一类充实型立体人才。其中技能主要指向专业职业技能,包括专业岗位所要求的操作技能、操作规范,合理、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及相应辨析专业问题的能力,进而的专业创新能力的发展等;而高素质主要指与职业发展相关的综合素质,包括职场变化及需求的顺应能力,就业、再就业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信息敏锐扑捉能力等。
作者:曹丽琰;童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信息。可靠性除了检验科的保证外,同时还需要护理人员的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血液抽取的方式和方法,也是对检验结果的一个很重要的质量保证。作者对护理人员抽取检验标本时易导致检验结果异常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减少因护理抽血时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检验结果异常,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作者:樊意;胡绍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MDR)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菌株来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的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等各种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200株,其中 MDR 菌株51株,占25.5%。分离出的 MDR 菌株分布在呼吸内科病房(80.4%)、外科病房(17.9%)。痰标本分离的 MDR 菌株占64.7%,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19.6%,尿液占11.8%。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情况严重,耐药率为100.0%;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多黏菌素 E 耐药率较低,依次为28.9%、29.4%、25.0%、30.4%、34.5%、34.5%和8.3%;对其余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39.0%~58.3%。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菌14株,检出率为7.0%。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更加严重,各种细菌之间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吴朝阳;黄婷;谭穗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 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收集糖尿病肾病组102例、单纯糖尿病组78例和健康对照组72例,检测血清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和 D-二聚体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3项指标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糖尿病组 D-二聚体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和 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文静;王清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季节性变化和儿童感染轮状病毒年龄分布情况。以便了解轮状病毒感染规律,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方法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结果由表1轮状病毒检测发现第四季度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度,第一季也有显著的升高趋势。呈秋季冬季节性分布。年龄分布趋势由表2可见2岁以内患病儿童轮状病毒阳性率较高,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的抵抗力也逐渐加强,感染轮状病毒的机会逐渐减小。结论轮状病毒感染致腹泻、呕吐、发热,由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致酸中毒,不及时纠正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所以临床上要注意在高发季节,年龄较小的腹泻儿童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非常重要。
作者:刘佩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比对分析国产抗-HCV ELISA(两步法)试剂的检测结果。方法利用上述国产试剂和进口试剂同时检测孝感地区无偿献血者样本6163例,并对检测结果呈反应性的样本采用第3代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 3.0)进行确认。结果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检测呈反应性的样本分别为36例和35例,同时检测呈反应性的样本为30例,经 RIBA 方法确认为阳性的样本分别为26例、25例和25例,阴性7例、9例和2例,不确定的样本分别为3例、1例和3例。结论选用国产抗-HCV ELISA 试剂(两步法)试剂搭配进口试剂检测抗-HCV 可以减少漏检和提高样品检出率。
作者:邓曦;杨毓明;郑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临床 EDTA 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EDTA-PTCP)样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为 EDTA-PTCP 寻找一种可靠的检测血小板的方法,从而寻找一种 EDTA-PTCP 的有效的处理方法和手段,为实验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针对检验工作中遇到的 EDTA-PTCP 样本,分别采用手工法、EDTA-K2、枸橼酸钠、EDTA-K2+氟化钠(NaF)方法对 EDTA-PTCP 进行检测,分析比较3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临床检验工作中,部分血小板减少是由于 EDTA-K2导致血小板聚集引起的。针对临床血小板减少的样本需进行复查,复查方法可采用手工法、枸橼酸钠、EDTA-K2+氟化钠(NaF)方法均可,如果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复检时,需在10 min 内完成检测。结论各实验室可针对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复查方法。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方法收集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6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其分布情况以及16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75.3%);ICU 病区检出率高(49.3%),其中多重耐药菌占81.2%(65/80);ICU 病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 ICU 病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和 ICU 病区的消毒隔离,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俞善春;葛冰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分析不育症患者的解脲支原体(Uu)的药敏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87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进行支原体培养、计数、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回顾性统计分析 Uu 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Uu 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加替沙星都有很高的敏感率,敏感率高达90%以上,甲砜霉素、克林霉素、司帕沙星的敏感率较低。结论对于男性不育症 Uu 感染的患者,加替沙星、交沙霉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临床应积极进行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并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洁;彭彩玲;李洪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血清学检测结果并探讨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9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样进行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并分析 HDN 阳性率与血型、送检日龄、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总胆红素值等因素的关系。结果79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 HDN 患儿184例(23.12%),其中 ABO-HDN 176例,Rh-HDN 8例。796例患儿血样检测结果中游离试验阳性180例(22.61%),释放试验阳性184例(23.12%),直抗试验阳性140例(17.59%)。B 型血患儿 HDN 阳性率高于 A 型血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0,P <0.05)。HDN 阳性率与送检日龄密切相关,且日龄越大阳性检出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84例 HDN 阳性患儿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总胆红素值与 HDN 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HDN 阳性率较高,应尽早进行溶血三项试验,并可结合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总胆红素值来提高 HDN 检出率。
作者:陈陆飞;吴坤海;刘琛;林鸿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同型半胱氨酸又称高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1932年由 De Vgneaud 发现,其结构式为 HSCH2(NH2) CO2 H。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在尿中被发现,继而1969年Mc Cully 先将重度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联系,至今在持续80余年的时间中,世界各地的学者将此指标的研究应用于医学的诸多方向,在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心血管、脑血管、中风、老年痴呆、脑梗死、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研究中都能寻到 Hcy 的影子。本文主要针对 Hcy 与精神科疾病关系的近期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平(综述);周元丽(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评价国内某公司同型半胱氨酸(Hcy)试剂性能指标,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奥林巴斯 Au640生化仪对 Hcy 试剂盒进行准确度、重复性、稳定性、线性范围等方法学评价。结果正常值质控和病理值质控测定相对偏倚分别为0.2%和4.9%,远小于试剂说明书要求的小于15%;批内变异百分率分别为2.6%和2.3%,小于试剂说明书要求的小于5%;天间变异百分率分别为4.4%和4.1%,小于试剂说明书要求的小于10%。在0~66μmol/L 浓度范围内,复相关系数 r2为0.997,说明预期值与测量值之间相关性极好;斜率 b1=0.9799,在0.97~1.03范围内,从经验上判断,斜率与1之间无差异,截距 b0=0.1518,与0之间无差异,表明该试剂在实验所涉及的浓度范围内(0~66μmol/L)检测结果呈线性。结论国内某公司 Hcy 试剂各方面性能指标优异,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张立敏;胡金川;魏金凤;李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儿童低淋巴细胞血症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方法56例3~14岁低淋巴细胞血症儿童作为患者组,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患者组的 IL-1、IL-6、IL-8和 TNF-α的水平分别为(0.096±0.012)ng/mL、(0.118±0.026)ng/mL、(0.388±0.069)ng/mL 和(1.256±0.245)n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组 CRP 水平为(5.7±2.8)mg/L,对照组 hs-CRP 水平为(4.8±2.6)mg/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儿童低淋巴细胞血症患者的炎症因子并不增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积极使用中药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蒋红飞;吴志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肺癌是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癌症死亡总数的23%[1]。肺癌主要分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0.4%,小细胞肺癌(SCLC)占16.8%。NSCLC 可进一步分为腺癌、鳞癌、大细胞肺癌、支气管肺泡癌。近10年来,尽管放化疗技术和手术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肺癌的病死率基本保持不变。目前,肺癌的早期诊断存在困难,患者被确诊时多已进入中晚期阶段。早期癌瘤一般有80%~90%的治愈率,而晚期癌的5年生存率一般均极低,早发现、早诊断是肺癌治疗的关键。因此,国内外学者都期待找出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的方法。
作者:宋银丹(综述);张艳亮;段勇(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采取可行的消除对策。方法观察该院检验科门诊常规3例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血常规数据,分析该疾病对检验数据可能产生的影响及采取对策后数据的修正。结果室温条件下检测这3例患者的血常规时,仪器均提示血液有凝集,基本表现为红细胞计数(RBC)明显降低,血红蛋白(Hb)轻度降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升高明显,经37℃水浴后重新检测,RBC、Hb、MCH、MCHC 均恢复至正常参考区间。结论冷凝集素综合征可致患者外周血在低温条件下产生凝集现象,并可致检验数据异常,经37℃水浴后,数据可恢复正常。
作者:关玲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