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锐;张翀;赵翠生;叶萍
目的:研究低血红蛋白密度(LHD%)对宫颈癌合并缺铁性贫血(IDA)诊断的参考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4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铁代谢指标检测及全血细胞分析,计算出 LHD%,与健康组和已确诊的子宫肌瘤合并缺铁性贫血组的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 IDA 组 LHD%为(63±30)%,宫颈癌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组 LHD%为(32±15)%,均高于健康组(7±6)%、宫颈癌非铁缺乏组(22±21)%和宫颈癌非贫血组(16±10)%(P <0.05)。而子宫肌瘤 IDA 组与宫颈癌 IDA 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红细胞新参数 LHD%在对宫颈癌合并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有参考价值,LHD%升高可提示宫颈癌患者合并缺铁性贫血。
作者:何淑娅;宋晓玉;张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具有溯源性的2个生化检测系统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结果具有溯源性的国产检测系统之间偏倚的临床可接受性。方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以利德曼提供的生化检测系统为比较组,新成公司提供的生化检测系统为实验组,使用患者血清对2个检测系统的9个常见生化项目结果进行比对,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方程得到相对偏倚,以偏倚小于或等于 CLIA′88规定的1/2允许总误差为判定标准。结果2套检测系统9个项目经比对,葡萄糖(GLU)、尿酸(UA)、肌酐(Cr)、总蛋白(TP)、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可比性达到了要求,而尿素(Ure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清蛋白(ALB)可比性未达到要求。结论检测结果的溯源性主要由厂家完成,常规实验室应进行必要的验证试验,经比对试验可见国产的检测系统之间大部分项目可比性达到要求,部分项目可比性差或在一定的浓度处达不到要求。
作者:唐生尧;杜桂艳;曾守逵;李宗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与纤维蛋白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50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954例,女546例。选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29例,女171例。均行心肌酶谱、血脂、凝血功能及多种蛋白检测。结果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观察组患者 CK、CKMB、AST、LDH、α-HBDH、TC、TG、LDL-C、FIb、D-D、TT、FDP、LPa、cTnI、MYO、HCY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 HDL-C、APTT、INR、PT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冠心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酶谱指标、血脂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载脂蛋白、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异常表达。脂蛋白(a)与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患者中存在高表达,可为患者疾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平龙玉;杜立树;王际涛;熊伟;张曼俐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C)、淀粉样蛋白 A(SAA)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12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malb<25 mg/L)、早期糖尿病肾病组(malb 25~300 mg/L),选取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 CysC 和尿 malb 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 SAA 水平。同时检测血糖(GLU)、血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DM 患者2组 CysC、SAA、malb 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随着肾损伤的加重而升高;DM 患者两组 GLU、HbA1C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DM 患者血清 CysC 与SAA 水平随着尿 malb 的增加而升高。血清 CysC、SAA 和 malb 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 DN 肾损伤的检出率。
作者:蒋玲;秦继宝;冯小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血培养中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怀疑有血液感染的患者血标本,在 BD 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中培养,培养阳性者用 VITEK-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血培养共分离出细菌969株,革兰阳性菌540株,占55.7%;革兰阴性菌413株,占42.6%;真菌16株,占1.7%,所分离的病原菌中前3位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高度耐药,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敏感。结论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可以为临床抗菌治疗提供依据,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庆芳;陆桃红;朱晓丽;田凤喜;陈亚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原核表达 HBHAΔC 及 HBHAΔN 蛋白,比较 HBHA 系列蛋白活性。为进一步研究 HBHA 临床诊断价值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克隆 HBHAΔC 和 HBHAΔN 目的基因,用于大肠杆菌(E.coli)BL-21系统表达纯化。将蛋白通过 CL-6B 柱检测肝素结合能力。并加入到培养 BCG 的7H9液体培养基中,观察其诱导 BCG 聚集情况。结果 nHBHA,rHBHA 及HBHAΔN 蛋白均具有肝素结合能力。nHBHA、rHBHA 和 HBHAΔC 蛋白具备诱导 BCG 聚集的作用。结论成功获得 HBHA截短体蛋白;证实 HBHA 蛋白碳端参与肝素结合功能;蛋白氮端参与诱导 BCG 聚集反应。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 TB 感染分子机制及临床诊断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周珊;徐修礼;马越云;刘家云;程晓东;张倩;郝晓柯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实时 PCR 法和 PCR-反向点杂交法(PCR-RDB)检测 HPV 的一致性。方法收集109份女性生殖道样本,利用实时 PCR 法和 PCR-RDB 法分别检测 HPV 感染和基因型分布情况,不一致样本采用 PCR-悬浮芯片杂交法复检。结果83.5%(91/109)的样本两种方法结果一致(kappa=0.671),18例不一致样本 PCR-悬浮芯片杂交法复检显示7例与实时 PCR相符,11例与 PCR-RDB 相符;高、低病毒载量组间 PCR-RDB 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6,P =0.224)。结论实时 PCR 和 PCR-RDB 两法用于 HPV 检测一致性一般;HPV 病毒载量在103~108范围内时 PCR-RDB 法的阳性率较稳定。
作者:肖克林;严泽浩;罗茗月;麦光兴;陈熙;熊礼宽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对评价小儿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8例不同病因的急性心力衰竭(AHF)患儿和40例肺炎患儿、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以及5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受试组儿童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MD)和内皮素(ET-1)水平,并分析AMD、ET-1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组血浆AMD、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先天性心脏病组和肺炎组(P<0.05),先天性心脏病组和肺炎组血浆AMD、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心衰期血浆 AMD、ET-1水平显著高于心衰早期和恢复期(P<0.05),心衰早期血浆AMD、ET-1水平亦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心衰期AMD、EF-1水平与AHF患儿CI、LVEF呈明显负相关(r=-0.614,-0.793,-0.618,-0.547,P<0.05);心衰期各时段AHF患儿AMD变异率显著高于EF-1,各时段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ADM水平与AHF患儿心功能密切相关;通过测定血浆ADM水平,可以评估AHF患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马小风;高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危急值的分布情况,了解高原地区危急值的分布规律,为该院进一步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科室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报告的危急值项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分布规律。结果该院危急值报告发生率为0.29%,西宁地区血钾、血糖及血气 pH 值的危急值发生率在性别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内科系统血钾、血糖危急值报告数明显高于外科系统(P <0.01)。结论定期回顾分析危急值报告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
作者:张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染色体变异、畸变与男性生殖激素水平和精子生成的关系。方法对147例男性不育和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生殖激素和精液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染色体畸变组血清 FSH、LH 水平和无精子症发生率分别高于染色体变异组和正常组(P <0.05,P <0.01),血清 T 水平显著低于染色体变异组和正常组(P <0.05)。Y 染色体变异组血清 FSH 水平和少精子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常染色体变异组(P <0.05),两组无精子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性染色体畸变组血清 FSH、LH 水平和无精子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常染色体畸变组(P <0.05),血清 T 水平显著低于常染色体畸变组(P <0.05)。结论染色体变异、畸变与生殖激素紊乱和生精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性染色体变异和畸变导致男性血清 FSH、LH水平显著升高、T 水平显著降低可能是导致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刘浩;耿春惠;沈楷;黄永祥;张丽燕;陈爱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以离子色谱法为比对方法,评价电极法和硫氰酸汞法测定血清氯离子的正确度。方法用离子色谱法测定2011~2013年的 RELA 样本,27份新鲜单份血清和校准品中的氯离子,同时采用电极法和硫氰酸汞法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清中氯离子和校准品中的氯离子,测定结果依据 EP9-A2文件进行方法学比对进行评价。结果电极法和硫氰酸汞法与离子色谱法比对的直线方程分别为Y =1.0181X +2.2780,Y =0.6793X +34.222平均偏移分别为4.05%和1.59%。结论离子色谱法能准确测定血清中氯离子的含量。依据 EP9-A2文件,电极法与离子色谱法的正确度性能一致,硫氰酸汞法与离子色谱法的正确度性能不一致。为保证临床样本的准确测量,各厂家和临床界都急需建立常规检测项目的测量正确度评价方法来评价常规测量系统的正确度。
作者:沈敏;方亮;吴立山;屠敏敏;吴旦;周芸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后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12月该院确诊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血尿素(Urea)、血肌酐(SCr)、血尿酸(SUA)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 Urea、SCr 无明显变化,而 SUA 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1)。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的肾功能有不良影响。
作者:刘亚平;李继江;肖文焕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垫江地区2631例唐氏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孕妇孕中期血清 AFP、β-HCG、uE3标志物检测在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对2631例孕妇中期(孕14周至21周6 d)进行检测血清中 AFP、β-HCG、uE3,结合孕妇年龄、孕周、B 超胎龄、体质量、双顶径、孕次、产次、是否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以及相关疾病家族史等,采用仪器配套软件计算,进行风险概率评估,对提示高风险孕妇再进行染色体检查确认。结果2631例孕妇中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134例,占5.09%,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11例,占0.42%,开放性脊柱裂高风险33例,占1.25%。结论孕妇孕中期进行血清 AFP、β-HCG、uE3标志物筛查,对胎儿先天缺陷进行风险评估,可以作为产前筛查的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余晓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前后外周血循环 miR-21表达对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42例原发胃癌手术当日及术后1周抽取外周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以 U6为内参照基因,检测血浆 miR-21相对表达。结果患者胃癌术后血浆 miR-21表达与术前相比明显下调(P <0.01),总体相对表达量平均下降了28.2倍;并且发现,有肿瘤家族史的患者术后 miR-21表达上调,而无家族史的胃癌患者术后比术前血浆 miR-21表达平均下降22倍(P <0.05);实验结果还发现,随着患者分化程度由高向低的变化,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逐步上升,同时术后平均 miR-21表达由低向高转变,表现出 miR-21相对表达倍数在高、中、中低和低4个分化区上的分布,分别与淋巴结转移率在4个分化区上的分布呈相关性。结论循环外周血 miR-21检测对胃癌早期辅助诊断及术后恶性程度判断有临床意义。
作者:顾荣民;朱明;文旭;陈森清;李金田;马国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浆 VEGF、血清 AFP 与 CRP 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应用 ELISA法,化学发光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该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3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33例肝硬化(LC)患者进行了血浆 VEGF、血清 AFP 与 CRP 水平的测定,并与同期选取的32例健康者的测定结果作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血浆 VEGF 和血清 CRP 与肝硬化(LC)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VEGF 和 AFP 之间无相关性,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 HCC 诊断的敏感性(91.6%)和准确度(90.3%)肝细胞癌组患者血浆VEGF、血清 AFP 与 CRP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检测血浆 VEGF、血清 AFP 与 CRP 水平的变化,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疾病变化过程中,有一定的相关性,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监测中的意义。方法以孕24~28周的妇女妊娠糖尿病患者66例、糖耐量受损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7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1c)、葡萄糖筛查试验(GCT)的检测。结果妊娠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其检测阳性率为30.3%。结论糖化血红蛋可结合空腹血糖来初步诊断妊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并可作为妊娠糖尿病治疗效果观察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单独作为 GDM的诊断指标。
作者:邢正皓;陶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胱抑素 C 在肝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接收的5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肝衰竭观察组,另选取25位经我院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级和对照组内的研究对象于同日早上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观察组中有25例患者在治疗中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PE),以观察胱抑素 C 在血浆置换后前后的变化,观察组内另25例患者作为与对照组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体内胱抑素 C、肌酐(Cr)、总胆红素(T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及观察组患者在 PE 治疗前后胱抑素 C 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未进行 PE 治疗的患者,其胱抑素 C 及TB 水平比对照高,两组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内实行 PE 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胱抑素C 及 TB 水平较治疗前有减少,组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 Cr 及 PT 的对比上,对照组及观察组、PE 治疗前后的对比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胱抑素 C 的水平与 Cr 及 PT 的水平无相关性,与 Cr 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胱抑素 C 水平不但可以作为肝脏炎症坏死程度的指标,而且可以作为反映肝肾综合征早期敏感指标,在血浆置换中,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会影响胱抑素 C 的水平。
作者:吴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胱抑素 C(Cys-C)、尿Ⅳ型胶原(Ⅳ-C)、尿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利用生化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分析仪,分别测定49例早期糖尿病患者和28例健康人的 Cys-C、尿Ⅳ-C、尿NAG 和 mALB 数值,用 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ys-c、尿Ⅳ-C 和尿 NAG 的数值,Ⅱ组与Ⅰ组相比,Ⅱ组与健康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增高(P <0.01),Ⅰ组与正常组比较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组 Cys-C、尿Ⅳ-C 和尿 NAG 与 mALB 相关性分别为0.830、0.849、0.834。结论 Cys-c、尿Ⅳ-C、尿 NAG 可以分别测定肾脏不同部位的损伤,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方面灵敏度高,且与 mALB 有同等诊断价值,有助于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损害。
作者:王勇;李东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 Rh 系统2种抗体同时存在所致新生儿溶血病的试验诊断。方法母婴血型鉴定包括新生儿溶血病3项试验,即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结果患儿血液样本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阳性且鉴定为 IgG 抗-D 和 IgG 抗-C;产妇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阳性且鉴定为 IgG 抗-D 和 IgG 抗-C,血清中 IgG 抗-D 效价为32、IgG 抗-C 效价为8。结论对新生儿溶血病3项试验的结果要综合分析,必要时加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试验,避免因抗体的漏检而导致的漏诊。
作者:杜海林;伍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实验室检测在肾病中的应用价值,评估这些标记是否可以预测肾组织学病变,筛选出适合临床的佳检验组合。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3月117例肾活检患者主要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及实验室检查等指标,根据WHO 肾脏病理分级标准和 Katafuchi 半定量积分标准进行分级(Ⅰ、Ⅱ、Ⅲ、Ⅳ级)分组。比较分析各组血清胱抑素 C(Cys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清蛋白(mAlb)和24尿蛋白(U-TP)水平的差异性与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的关系;以及各项检测指标在不同分组中的相关性和统计学意义。结果病理分级第Ⅳ级的 NAG、α1-MG 和 CysC 与第Ⅰ、Ⅱ、Ⅲ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U-TP 和 mAlb 在反映肾脏疾疾时具有显著相关性(r=0.565,P =0.000);NAG 和α1-MG 在反映肾小管间质疾病时也具有显著相关性(r =0.509,P =0.000)。结论各项检测指标的检测结果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判断患者临床与病理病情进展,说明病情的严重情况;同时根据指标间的相关性和检测效能,筛选 Cys C、mAlb、α1-MG 3个指标联合检测,检测效能大大改进。
作者:蒋新华;马萍;王丽;权翠侠;王庆国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