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王燕慧;张灏;魏宏顺;孟晓冬;李琦;方岩;王静;王淑宏;裴一璇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率
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66例ACS患者作为ACS组,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ACS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均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对照组志愿者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口服,药品来源、剂量与ACS组相同.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上述受试者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对照组志愿者分别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以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4.27±16.37)%、(47.61±16.6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采用上述2种方法治疗,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7.70±15.07)%、(47.03±15.4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影响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二者无相互作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番禺区0~6岁儿童血红蛋白与血铅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番禺区0~6岁儿童血红蛋白(Hb)与血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 407例健康儿童,采用雅培CD1800三分类血球仪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其RBC、Hb、血细胞比容(HCT).根据是否存在铅中毒,将上述儿童分为铅中毒组、非铅中毒组.结果 铅中毒组与非铅中毒组儿童RBC、H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儿童Hb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Hb浓度与血铅浓度呈正相关(r=-0.061,P<0.05).结论 番禺区0~6岁儿童Hb与血铅水平存在相关性,铅中毒儿童比正常儿童更容易诱发贫血症状.

    作者:胡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孕期葡萄糖耐量试验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意义的探讨

    目的 探讨孕期葡萄糖耐量试验(GTT)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接受孕检的135例妇女,于24~28孕周时,孕妇口服葡萄糖50 g,并饮水150 mL,进行葡萄糖负荷试验(GCT),于1 h后检测血糖.GCT阳性的孕妇进行GTT,并检测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及口服葡萄糖液1、2 h后的血糖.观察并记录孕妇血清碱性磷酸酶(AKP)、丙氨酸转氨酶(ALT)、淀粉酶等生化指标.结果 孕妇口服葡萄糖后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空腹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正常的孕妇95例(70.37%),FPG 3.5~5.3 mmol/L,平均(4.34±0.37)mmol/L.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孕妇22例(16.30%),FPG 3.60~5.60 mmol/L,平均(4.43±0.46)mmol/L.GDM患者18例(13.33%),FPG 3.80~11.70 mmol/L,平均(5.31±1.54)mmol/L.口服葡萄糖1 h后,血糖正常的孕妇、GIGT孕妇及GDM患者的血糖分别为(8.01±1.04)、(8.83±1.08)、(11.35±2.13)mmol/L;口服葡萄糖2 h后,上述孕妇的血糖分别为(6.64±0.87)、(8.01±0.86)、(10.20±2.47)mmol/L.结论 孕检中GTT对GDM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修发;邹建话;江凡;庾伟坚;赖木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血清sB7-H4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B7-H4(sB7-H4)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30例慢性胃炎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sB7-H4水平,并分析胃癌患者血清sB7-H4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血清sB7-H4浓度为(48.26±12.32)ng/mL,显著高于胃炎组[(33.53±10.29)ng/mL]和对照组[(28.40±9.2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患者血清sB7-H4浓度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病理组织类型无关.结论 sB7-H4与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可作为胃癌诊疗的潜在血清标志物.

    作者:胡建慧;陈忠;毛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表现与鉴别

    地中海贫血是一组遗传性血液性疾病,它是由于一种或多种血红蛋白中珠蛋白链基因缺陷所造成的疾病[1].其临床表现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引起的,首先,由于α或β珠蛋白链生成减少导致成人血红蛋白主要成分合成不足,同时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下降;其次,由于其中一种珠蛋白链合成减少,导致正常情况下与其组合的另一种珠蛋白链相对过量,而相对过剩的珠蛋白并未形成正常球蛋白的肽链,而是相互积聚形成不稳定的四聚体,并在红细胞中沉淀,使红细胞生成受损或产生溶血[2].

    作者:张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未成熟粒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比较未成熟粒细胞计数(IG)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这2种实验室诊断方法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153例感染性疾病患者IG计数,并采用免疫荧光分析仪比较同期患者CRP水平.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者IG计数和CRP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升高,其中,细菌感染组IG计数和CRP阳性率分别为72.9%和69.4%,非细菌感染组阳性率分别为32.3%和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细菌感染组患者2种指标同时阳性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分别为64.7%和13.2%.结论 IG、CRP联合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诊断有很高的临床检测价值.

    作者:罗蓓;殷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合理选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于该院儿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18例,采用一次性吸痰器负压抽吸气管深部痰液并立即送检.细菌病原体的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Expression微生物鉴定仪API系统及鉴定板条,微生物敏感性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 Expression 鉴定仪及原厂配套的药敏试条,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 分离出的11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00.0%,对头孢菌素类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5.9%、11.0%;对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2%、11.9%、9.3%;对喹诺酮类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4.2%;对青霉素类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3%、11.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为89.0%;对多黏菌素E、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敏感率为100.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也有上升趋势,医疗机构应加强其耐药监测.

    作者:赖宇豪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基于Sinofiler检测系统的福建汉族群体遗传多态性研究

    目的 调查福建地区汉族群体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参数,同时评估Sinofile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在福建地区汉族群体中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inofile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检测500个福建地区汉族无关个体的15个STR 基因座的多态性,统计该群体各项遗传学参数.结果 15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HWE)定律.15个STR遗传标记均具有高度多态性,匹配概率为0.033~0.140,个体识别力为0.860~0.967,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70~0.85,非父排除率(PPE)为0.492~0.774,纯合度为0.110~0.261,杂合度为0.739~0.890.发现18个稀有等位基因.结论 Sinofiler检测系统的15个STR基因座在福建地区汉族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

    作者:纪凤卿;滕菁;赖力;韩丽丽;沈晓丽;浦晓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和监测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手工法及仪器法对85例肝硬化伴腹水患者进行腹水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计数,并将计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法分别对治疗前、后的PMN计数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干预48 h后,两种方法计数结果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PMN的差值为(0.95±4.25)×109/L.以手工法PMN计数超过250个/μL为SBP诊断标准,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诊断的灵敏性为100%,特异性为97%;48 h后PMN计数减少25%以上,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抗菌药干预是否有效的诊断灵敏性为93%,特异性为100%.结论 采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腹水PMN计数,不但能用于SBP诊断,而且能用于抗菌药干预效果的监测.

    作者:姚晓宾;盛家和;王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胸腔积液中CK19-2G2、CK18-3A9和间皮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初步探讨胸腔积液中细胞角蛋白新型片段CK19-2G2和CK18-3A9以及间皮素的测定对良、恶性胸腔积液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34例恶性和46例良性胸腔积液,应用板式化学发光分别检测胸腔积液中CK19-2G2、CK18-3A9和间皮素的水平;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胸腔积液中这三种标志物单独或联合检测时对良、恶性胸腔积液临床鉴别诊断价值;同时评估肾功能状况对胸腔积液中CK19-2G2、CK18-3A9和间皮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恶性组患者胸腔积液CK19-2G2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患者胸腔积液CK18-3A9和间皮素水平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19-2G2、CK18-3A9和间皮素单独测定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60、0.49,细胞角蛋白新型片段CK19-2G2和CK18-3A9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62,三个标志物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63;患者肾功能状况对胸腔积液中CK19-2G2、CK18-3A9和间皮素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胸腔积液中细胞角蛋白新型片段CK19-2G2测定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付兵;周虎;舒清博;涂建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乙型肝炎病毒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表达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HBV感染性克隆pHBV1.3与IGFBP7基因启动子pIGFBP7-Luc共转染HepG2细胞,并测定IGFBP7基因启动子pIGFBP7-Luc荧光素酶的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IGFBP7 mRNA和IGFBP7蛋白的表达.结果 转染pBlue-ks和pHBV1.3后,IGFBP7基因启动子pIGFBP7-Luc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为(265.7±20.8)RUL/μg和(955.4±39.8)RUL/μg;IGFBP7 mRNA和IGFBP7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HBV通过上调IGFBP7基因启动子活性来上调IGFBP7的表达.

    作者:祝成亮;李艳;汪付兵;刘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新形势下医院感染管理模式的探讨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医院感染的恶性事件,特别是安徽眼球事件、西安某附属医院新生儿感染暴发事件、山西某医院血透致20名患者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等,使人们深刻意识到医院感染的严重危害,它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院每个部门、每位医务人员息息相关.

    作者:覃安汝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羊布鲁杆菌菌血症患者1例

    布鲁杆菌是一类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它所引起的布鲁杆菌病为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本地区从事畜牧业的工作人员较少,发生布鲁杆菌感染的概率较小,当出现布鲁杆菌感染时,易漏诊和误诊[1].该文总结了1例布鲁杆菌菌血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诊断经验,为及时、有效发现和治疗布鲁杆菌感染提供资料.

    作者:张峰领;黎敏;鲁卫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水浴消解-碰撞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全血中重金属元素

    目的 建立水浴消解-八极杆碰撞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ORS-ICP/MS)测定全血中Cr、Ni、As、Se、Cd、Hg、TL、Pb 8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血液样本中加入硝酸,经水浴消解后,制备成测试液;采用八极杆碰撞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8种金属元素含量,应用标准曲线法和内标校正定量.结果 8种金属元素在测定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灵敏度高,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1~0.30 μg/L;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为90%~110%,对标准物质小牛血清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吻合.结论 水浴消解-八极杆碰撞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全血中重金属元素简便、快速,样品用量少,为人血浆中金属元素正常值范围的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刘裕婷;张志荣;于秋红;赵建忠;李洁;张玲;张来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长沙市地区健康成人血清肌酐参考区间的调查

    目的 建立长沙地区健康成人血清肌酐(Scr)的参考区间.方法 将1 734例健康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及女性组,每组按年龄再分为18~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70岁组.采用Scr(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试剂盒及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上述人群的Scr浓度,根据统计结果划分95%参考区间.结果 男性体检者的Scr浓度明显高于女性(P<0.001),其95%参考区间为:56.3~91.0 μmol/L(18~30岁)、56.2~95.8 μmol/L(>30~70岁)、60.1~112.9 μmol/L(>70岁);女性体检者Scr的95%参考区间为:41.0~65.6 μmol/L(≤60岁)、44.7~86.2 μmol/L(>60岁).结论 建立长沙地区健康成人的Scr参考区间可为该地区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杨佳锦;黄猛;杨静静;穆萨;唐爱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SCC和CYFRA21-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90例CKD患者作为CKD组,根据其血清肌酐值再分为高肌酐组(47例,血清肌酐超过93 μmol/L)及正常肌酐组(43例,血清肌酐为39~91 μmol/L),同期选择4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血清SCC、CYFRA21-1及肌酐的检测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及苦味酸法.结果 高肌酐组患者血清SCC、CYFRA21-1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肌酐组及对照组(P<0.05),正常肌酐组患者血清SCC、CYFRA21-1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KD组患者血清肌酐浓度与血清SCC、CYFRA21-1浓度呈正相关(rSCC=0.66,rCYFRA21-1=0.25,P<0.05).结论 血清SCC、CYFRA21-1水平可作为判断患者肾功能的指标.

    作者:陈建中;黄迪;张珏;何立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化学创新实验与医学检验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实验是旨在提升学员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而设立的项目[1],也是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训练学员信息收集、文献检索、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与处理等能力,大力提升科研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2-3].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还能发现一批创新人才苗子,并通过后期训练,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创新人才.本文根据作者指导学员创新实验的训练结果以及学员自身的心得体会,讨论了化学创新实验对医学检验专业学员科研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定林;朱晓博;蔡佳蕙;蒋尚;聂晓卿;季卫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建立

    目的 探讨在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实验过程中建立区域性国际敏感度指数(Local ISI)的方法.方法 在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仪上使用ISI Calibrate血浆建立INR标准曲线,进行回归分析,计算Local ISI和区域性平均正常PT(Local MNPT)值,并用INRValidte血浆验证INR值.结果 A、B、C、D ISI Calibrate血浆PT值分别为11.75、30.80、43.55、77.55 s.实验所得INR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 1.258 4X+2.412 7,Local ISI为0.79,Local MNPT为11.16,R2为0.999 5,斜率CV为0.6%.利用Local ISI和Local MNPT测定3种不同水平INRValidte血浆的PT-INR平均值分别为2.16、2.90、4.50.结论 利用Local ISI和Local MNPT值测定INRValidte血浆PT-INR具有可信性,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校正手段.

    作者:辛敬平;张红胜;鲁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孕中期孕妇血清sEng、sFlt-1联合检测预测子痫前期的探讨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孕妇孕中期血清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对子痫前期的预测.方法 选择孕25~28周的子痫前期孕妇29例作为子痫前期组,另选择同期妊娠结果正常的42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sEng、sFlt-1水平,并将检测结果与子痫前期的发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sEng、sFlt-1水平分别为(10.4±1.5)ng/mL、(1 020.3±115.1)ng/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0.6) ng/mL、(289.4±142.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Eng与sFlt-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7%、90.9%.结论 血清sEng、sFlt-1的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

    作者:赵小云;尚守亮;黄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66例ACS患者作为ACS组,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ACS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均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和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对照组志愿者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口服,药品来源、剂量与ACS组相同.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上述受试者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对照组志愿者分别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以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4.27±16.37)%、(47.61±16.6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采用上述2种方法治疗,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7.70±15.07)%、(47.03±15.4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影响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二者无相互作用.

    作者:王燕慧;张灏;魏宏顺;孟晓冬;李琦;方岩;王静;王淑宏;裴一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896例学龄前儿童血铅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血铅浓度与铅中毒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钟祥市城区学龄前儿童2 896例,将其按年龄分为2~<3岁组(n=693)、3~<4岁组(n=702)、4~<5岁组(n=726)及5~<6岁组(n=775).采用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儿童血铅浓度.结果 2 896例学龄前儿童血铅浓度为(49.62±20.12)μg/L,其中有393例儿童血铅不低于100 μg/L,占13.57%;不同年龄组间儿童血铅浓度与铅中毒百分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血铅浓度有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儿童血铅浓度及铅中毒百分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作者:卢璐;陈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