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2年度某院患者无菌体液耐药性监测的调查

何秀丽;曹何;张晓恒;严立;张晓兵;阳苹;黄世峰;牛司强;孙珊;李兴钊;张莉萍

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体液, 抗菌药物, 抗药性, 微生物
摘要:目的 了解2012年度该院患者无菌体液的细菌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临床送检的无菌体液标本按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和ATB Express系统进行鉴定,测定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值,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分离菌株556株,革兰阴性菌316株(57%),革兰阳性菌226株(40%).常见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3%和21.1%;检出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4%).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属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的检出率分别为3.8%和3.8%.结论 及时监测病原菌的菌群种类、分布和耐药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沙市地区健康成人血清肌酐参考区间的调查

    目的 建立长沙地区健康成人血清肌酐(Scr)的参考区间.方法 将1 734例健康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及女性组,每组按年龄再分为18~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70岁组.采用Scr(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试剂盒及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上述人群的Scr浓度,根据统计结果划分95%参考区间.结果 男性体检者的Scr浓度明显高于女性(P<0.001),其95%参考区间为:56.3~91.0 μmol/L(18~30岁)、56.2~95.8 μmol/L(>30~70岁)、60.1~112.9 μmol/L(>70岁);女性体检者Scr的95%参考区间为:41.0~65.6 μmol/L(≤60岁)、44.7~86.2 μmol/L(>60岁).结论 建立长沙地区健康成人的Scr参考区间可为该地区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杨佳锦;黄猛;杨静静;穆萨;唐爱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白细胞介素17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HCV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HCV-RNA及IL-17,其余检测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肌酐.结果 HCV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CV组患者血清ALT、AST及HCV-RNA与血清IL-17水平显著相关(P<0.05).结论 IL-17可能参与了慢性丙型肝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作者:黄建宏;凌文辉;林心;禤彩云;郑通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国产邻苯三酚红试剂检测尿蛋白的性能验证

    目的 评估国产邻苯三酚红试剂测定尿蛋白的分析性能.方法 收集不同尿液蛋白浓度的新鲜尿液标本,采用不精密度、回收率、低检出限、线性范围以及临床可报告范围进行验证.结果 高、低2个浓度水平尿液样本总蛋白测定的批内CV值分别为2.34%及1.11%,批间CV值分别为3.21%及1.65%;平均回收率为97.5%,低检出限为0.367 mg/dL,在11~298 mg/d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大稀释倍数为20倍,临床可报告范围为11~5 960 mg/dL.结论 不精密度、回收率指标可满足临床要求,低检出限、线性范围、大稀释倍数及临床可报告范围可提供更好的质量保证,但高浓度标本需稀释处理.

    作者:曾雅琦;陈特;毕小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兔抗人KiSS-1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目的 制备兔抗人KiSS-1多克隆抗体.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出KiSS-1基因,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中,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采用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采用镍离子螯合琼脂糖凝胶(Ni2+-NTA)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以之为免疫原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体.结果 成功构建了KiSS-1原核表达载体pET28/ KiSS-1,高效表达并纯化KiSS-1蛋白,间接ELISA检测所制备抗体的效价为1:6 400.Western blot鉴定制备的抗体与KiSS-1蛋白能特异性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表明该抗体识别人卵巢癌组织中的天然KiSS-1.结论 成功制备了效价高、特异性较强的兔抗人KiSS-1抗体,为进一步探讨KiSS-1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晓峰;陈雪礼;涂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流感病毒亚型鉴定的两种方法比较

    目的 比较直接免疫荧光法(DFA)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流感病毒亚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评价2种方法在流感病毒亚型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DFA法和IFA法对90份流行性感冒患者及120份健康者的鼻炎分泌物、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DFA法检测腺病毒的阳性率为17%(36/210),IFA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6%(56/21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FA法检测的敏感性为54.6%,特异性为97.2%;IFA法检测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48.2%.二者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FA与IFA法检测流感病毒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宋月娟;哈小琴;冯强生;赵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p62、PCNA在结肠癌早期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p6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评估其在结肠癌早期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结肠癌p62、PCNA的表达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Western blot对血清中p62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结肠癌患者血清p62的阳性率为23.4%,明显高于结肠腺瘤血清和正常对照血清;64例结肠癌标本中有48例出现p62阳性表达,而PCNA在所有结肠癌中均可见阳性表达.结论 p62、PCNA检测对鉴别结肠癌的良、恶性,早期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乔维洲;刘卫红;徐维家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及临床表现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人巨细胞病毒(HCMV)-IgM和尿液HCMV-DNA检测对婴、幼儿HCMV感染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67例确诊为HCMV感染的婴、幼儿,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CMV-IgM及尿液HCMV-DNA.结果 HCMV感染的临床表现以肺炎和肝功能异常多见.67例确诊患儿中,血清HCMV-IgM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71.6%,尿液HCMV-DNA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88.1%.二者联合检测,其阳性检出率为95.5%.结论 血清HCMV-IgM和尿液HCMV-DNA联合检查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早期诊断.

    作者:徐新艳;赵艳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血清sB7-H4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B7-H4(sB7-H4)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30例慢性胃炎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sB7-H4水平,并分析胃癌患者血清sB7-H4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血清sB7-H4浓度为(48.26±12.32)ng/mL,显著高于胃炎组[(33.53±10.29)ng/mL]和对照组[(28.40±9.2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患者血清sB7-H4浓度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病理组织类型无关.结论 sB7-H4与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可作为胃癌诊疗的潜在血清标志物.

    作者:胡建慧;陈忠;毛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方法 选择18 400例无偿献血血液,献血者经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初筛,合格者抽取静脉血复检.HBsAg、抗HCV抗体、抗HIV抗体、抗TP抗体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检测采用速率法.检测由2个工作人员用不同厂家试剂对血液标本进行2次检测,2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或一阴一阳均判为血液报废.结果 2010年度血液总不合格率与2011、2012年度总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3,P<0.01).在检测不合格血液的报废率中,ALT占第1位,平均1.29%;抗TP抗体报废率占第2位,平均0.51%;HBsAg报废率占第3位,平均0.46%;再次是抗HIV抗体、抗HCV抗体.脂血占血液非检测原因报废的首位,平均8.25%.结论 血站应加强无偿献血宣传、献血前的咨询和初筛工作,建立固定的自愿献血队伍,加强质量管理和规范操作,减少血液的报废率.

    作者:倪晓丹;孟秀芹;王德付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血清抑制素A检测在子痫前期监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抑制素A检测在子痫前期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单胎初产妇462例,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子痫前期组(n=36)和正常妊娠组(n=426),上述孕妇均在孕24~28周、孕28~34周2个时间段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连续两步酶联免疫顺磁性微粒化学发光法(夹心法)测定血清抑制素A,检测下限为1 pg/mL,总不精密度小于5%.结果 孕24~28周,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抑制素A浓度为(834.5±361.2)p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396.6±212.3)pg/mL];孕28~34周,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抑制素A浓度为(1 033.6±377.2)p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526.7±261.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血清抑制素A浓度随妊娠进展逐渐升高.结论 孕妇血清抑制素A的测定对子痫前期的预警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邱谷;戴世荣;王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4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适用性探讨

    目的 比较4种常用的梅毒检测方法,针对不同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梅毒筛查方案.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4 879例患者(60岁以上918例,60岁及以下3 961例)血清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患者分别采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胶体金试验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TP-ELISA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TP-ELISA 对患者进行筛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梅毒阳性34例,60岁及以下77例,梅毒阳性共计111例;RPR、梅毒胶体金试验及TPPA分别检出62例、96例及102例阳性,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5.8%、86.5%及91.9%.结论 不同检测方法有其特殊临床诊断价值,应根据其适用性,合理选用梅毒检测方法,制定筛查方案.

    作者:彭慧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提升检验临床实习学生形态学能力的教学体会

    随着现代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实验室大型全自动分析设备和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项目的开发与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实验室临床服务能力.但是,传统形态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也是检验技术中的难点与重点[1].虽然近年来检验仪器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形态学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却没有得到加强,主要是由于实验室工作人员不重视形态学的学习及讲解带教,导致检验临床实习生的形态学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目前这种情况已引起学校和实习基地的高度重视[2].本科作为检验系的大教学基地,每年承担20余名学生的实习教学任务,形态学教学是实习带教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几年的工作总结,笔者体会到在提升自身形态学能力的同时,应充分重视形态学的教学实践与改进.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形态学知识的兴趣,增加形态学实践的机会,对提升学生的形态学能力具有明显效果,笔者采用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作者:夏云;赖利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倍半萜类化合物Chabranol对胃癌细胞BGC-823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倍半萜化合物Chabranol影响人低分化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自噬的可能机制,为Chabranol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检测Chabranol对BGC-823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GC-823的细胞周期;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其亚细胞结构;凋亡细胞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Chabranol对BGC-823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表现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Chabranol干预后,BGC-823细胞发生G1-S期阻滞、凋亡和自噬.结论 倍半萜化合物Chabranol对BGC-823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有可能成为治疗低分化胃癌的新药物.

    作者:刘欣跃;吕廷洪;李婧;陈刚;李阳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B型利钠肽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B型利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收集该院AMI患者50例作为AMI组,将同期体检提示为健康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AMI组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前检测血清tHcy、BNP;分别于发生AMI后2、24、48、72 h检测血清CRP水平.对照组健康者于同期检测上述指标.将tHcy>16.0 μmol/L,BNP>35.0 ng/L,CRP>0.6 g/L作为异常结果.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BNP、tHcy分别为(45.6±10.5)ng/L、(19.0±5.5)μmol/L;对照组健康者血清BNP、tHcy分别为(10.6±5.2)ng/L、(8.3±3.3)μmol/L.ANI组患者BNP与t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AMI组患者发生AMI后2、24、48、72 h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0.6±0.3)、(3.5±1.0)、(6.0±1.5)、(2.0±0.5)g/L,对照组健康者血清CRP水平为(0.3±0.3)g/L.AMI组患者发生AMI后各时间点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P可作为AMI病情严重程度及变化的重要指标,BNP、Hcy同时异常升高可作为AMI病情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桂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两种检测仪对妊娠期妇女糖化血红蛋白A1c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比较2种不同原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妊娠期糖化血红蛋白A1c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VARIANTⅡ糖化血红蛋白仪及PremierTM Hb9210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645例孕11周、380例孕32周孕妇及10 例新生儿脐带血糖化血红蛋白A1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VARIANTⅡ糖化血红蛋白仪离子交换HPLC法的精密度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2%,PremierTM Hb9210 糖化血红蛋白仪亲和层析HPLC法批内和批间CV<2%.VARIANTⅡ糖化血红蛋白仪及PremierTM Hb9210 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645例孕11周孕妇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检测380例孕32周孕妇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当糖化血红蛋白A1c≥5.4%时,两台仪器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亲和层析HPLC法能准确检测新生儿脐带血的糖化血红蛋白A1c含量,而离子交换HPLC法不能测出.结论 离子交换HPLC法及亲和层析HPLC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A1c能真实反映不同孕周孕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

    作者:侯雅萍;龚波;李海川;俞菁;章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血HCY、ET-1、BNP及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B型利钠肽(BNP)及D-二聚体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液进行Hcy、ET-1、BNP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血Hcy、ET-1、BNP、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ET-1、BNP、D-D二聚体单项检测及4项联合检测脑梗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00%、36.00%、34.00%、46.00%及98.00%.结论 血HCY、ET-1、BNP及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芸华;徐勤燕;潘秋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比较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ECLI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相关性,评价ECLIA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性能.方法 将87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作为RA组;另选择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5例,干燥综合征患者5例,骨性关节炎患者2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例,痛风患者12例作为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人群.将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血清合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及ECLIA检测215份血清标本的抗CCP抗体.结果 ECLIA法试剂盒的敏感度为71.26%,特异97.66%;ELISA法试剂盒敏感度为68.97%,特异性96.88%.分两种方法测定215份血清标本,2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的患者有61例,均为阴性的有147例.二者检测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96.74%.2种方法间有显著相关性(P<0.005).结论 ECLIA法检测抗CCP抗体试剂盒与ELISA法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良好.

    作者:李珍萍;郭庆昕;林宜昭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12年度某院患者无菌体液耐药性监测的调查

    目的 了解2012年度该院患者无菌体液的细菌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临床送检的无菌体液标本按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和ATB Express系统进行鉴定,测定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值,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分离菌株556株,革兰阴性菌316株(57%),革兰阳性菌226株(40%).常见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3%和21.1%;检出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4%).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属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的检出率分别为3.8%和3.8%.结论 及时监测病原菌的菌群种类、分布和耐药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何秀丽;曹何;张晓恒;严立;张晓兵;阳苹;黄世峰;牛司强;孙珊;李兴钊;张莉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耐药性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耐药性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方法 分离临床送检标本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微生物敏感性试验,采用半定量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 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329株,其分布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呼吸科(33.13%)、神经外科(12.16%)和普外科(9.73%),在痰液和血液中的构成比高.329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81株(24.62%),ESBL阴性菌株248株(75.38%),对3类以上抗菌药物耐药157株(47.72%).65.05%的肺炎克雷伯菌株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临床分离的各类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

    作者:朱冰;刘媛;邹自英;刘霞;曾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南川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分型的分析

    目的 探讨南川地区人群中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及构成比.方法 采用跨越断裂点PCR技术(gap-PCR)和反向斑点杂交(RDB)技术对南川地区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分析.结果 1 001例受检者中确诊为地中海贫血的患者390例(38.96%),其中,α地中海贫血171例(17.08%),β地中海贫血219例(21.88%).α地中海贫血常见的缺失类型为-sea/aa,其次为-3,7/aa、-4,2/aa;其构成比分别为74.27%、23.39%、1.75%.β地中海贫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为CD17型(88例),其次为CD41-42型(65例)、IVS-Ⅱ-654型(35例)、CD43型(15例)、-28型(8例)、-29型(3例)、CD17-28型(2例)、CD14-15型(1例)、CD71-72型(1例)、βE型(1例).α地中海贫血合并β地中海贫血15例.结论 南川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类型以-sea/aa及CD17型为主.

    作者:杨夕;汪文明;安刚;刘利航;张体永;陈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