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艳
目的 研究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NA倍体和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2例GIST和10例食管平滑肌瘤组织的石蜡包埋块切片经过脱蜡水化,酶消化处理,制成单细胞悬液.同时,制备8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细胞悬液,用FCM分别检测DNA倍体和CD117表达.结果 GIST瘤组织细胞出现异倍体阳性率23.1%(12/52),其中极低度/低度危险组未出现异倍体,中度/高度危险组出现12例,两组异倍体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GIST瘤组织CD117均高表达,食管平滑肌瘤CD117弱表达,两组间CD117表达荧光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T极低度/低度危险组CD117荧光强度与中度/高度危险组相比,CD11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异倍体可提示GIST的中高危险度,FCM检测组织单细胞CD117表达可用于GIST的快速筛查.
作者:李琦;易光明;周铭;李军川;陈廷煊;袁丹波;杜昆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临床上各种感染性疾病中以病毒和细菌感染为常见,在感染性疾病诊断方面,目前主要根据一些传统的方法如体温变化、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作为参考,这些方法都是非特异性的.故目前尚缺乏一种快速、可靠的对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实验室鉴别诊断方法.降钙素原(PCT)是1种降钙素前体,新近发现血清PCT升高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PCT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价值.
作者:邓拥军;格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对成人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15例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测定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和CD64阳性率.结果 细菌感染组CD64阳性率(75.42%)高于非细菌感染组(39.67%,P<0.05);CD64阳性率为52.92%时,诊断细菌感染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82%.结论 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是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
作者:张晓微;赵丽;张羿;唐艳;易思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早孕妇女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术(IVT-ET)患者,以术后第14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阴性者为试验组A (30例),β-HCG>650.00 mIU/mL为试验组B (30例).以健康孕6周妇女为试验组C( 30例).测定各组IGF-Ⅰ、IGFBP-3.结果 试验组B血清IGF-Ⅰ、IGFBP-3含量低于试验组A(P<0.05);试验组C IGF-Ⅰ高于试验组A及试验组B(P<0.05);试验组C IGFBP-3与试验组A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高于试验组B(P<0.05);IGF-Ⅰ、IGFBP-3呈正相关(r=0.766 7).结论 IVT-ET术后14 d,孕妇血清IGF-Ⅰ、IGFBP-3含量均偏低;随孕期延长、胎盘形成,IGF-Ⅰ、IGFBP-3含量迅速增加.孕妇血清IGF-Ⅰ、IGFBP-3可用于预测胚胎发育、胎儿生长状况.
作者:陈载融;李菡;徐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内分泌科2011年7~12月住院的T2DM患者(T2DM组),以及相同数量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糖、叶酸、维生素B12.结果 T2DM组血清Hcy水平[(18.4±4.5)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1.2±2.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髙Hcy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3.70%与9.70%.以血清Hcy>15 μmol/L为标准,将T2DM组分成高Hcy组和正常Hcy组,2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4.29%、3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2DM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高Hcy与T2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作者:陈惠;涂文军;王屹;郑欣;于艳;冯永路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67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和32例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IgA、IgG、IgM检测.结果 哮喘组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失衡,IgA、IgG、IgM可能均参与了哮喘发病过程.
作者:王静静;姜国湖;冯金环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将比例法与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比较.方法 分别用比例法与绝对浓度法检测128株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的敏感性.结果 以比例法为标准,绝对浓度法检测4种药物的灵敏度分别为81.3%、90.9%、100.0%、30.4%,特异度分别为96.8%、95.0%、94.1%、97.1%.对SM敏感性的检测,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INH、RFP和EMB的检测,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开展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
作者:刘峰;闫晓芳;许文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F)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胶体金层析法和线性免疫分析法对420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患者进行抗CCP抗体和抗ENA抗体检测.结果 420例RF阳性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抗ENA抗体阴性者占52.4%(220/420),抗CCP抗体和抗ENA抗体(抗SS-A抗体)均为阳性者占0.4%(2/420),抗CCP抗体和抗ENA抗体均阴性者占21.4%(90/420).在抗CCP抗体阴性、抗ENA抗体阳性的患者中,抗 Sm抗体阳性14例,包括皮肌炎7例、系统性硬化病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抗U1RNP抗体阳性3例,均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抗SS-A抗体阳性68例,均为干燥综合征患者;抗SS-B抗体阳性25例,均为干燥综合征患者.结论 抗CCP抗体对RA具有较强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抗E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F仅可用于RA患者的初筛诊断.
作者:杨辛;吴颖稚;张庆五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3例胃癌组织标本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GST-π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GST-π基因相对表达值为0.56±0.27,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0.18±0.13)(t=5.30,P<0.05);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GST-π基因表达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5).结论 GST-π基因高表达可能导致胃癌产生多药耐药性,GST-π检测对制订化疗方案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胡秀学;刘跃;杜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罗格列酮(RM)对肌酐(Cr)苦味酸法测定的干扰及其机制.方法 将不同饱和度RM溶液加入Cr标准溶液中,采用苦味酸法对混合液进行Cr浓度检测;绘制RM溶液及其与苦味酸的反应产物吸收曲线,分析其干扰Cr检测的可能机制.结果 RM可导致Cr检测结果假性增高,干扰程度与RM浓度呈正相关(r2=0.996);RM溶液在苦味酸法Cr检测采用的510 nm波长附近无吸收峰,但RM与苦味酸的反应产物在480 nm处有吸收峰.结论 RM以造成肌酐检测结果假性增高,并呈良效依赖关系;应避免在患者服用RM后立即进行Cr检测,以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作者:李金密;高飞;陈开春;邓少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能水解肽链N端并由亮氨酸和其他氨基酸形成肽键的酶,广泛分布于肝、胰、肾等组织[1],当这些组织发生病变时,均可出现血清LAP升高.现就LAP的临床应用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胡芳;司平;袁剑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UF-1000if分析仪)显微镜复检规则.方法 随机选取1 500例患者新鲜尿液标本,分别用UF-1000i分析仪、尿沉渣计数盘对进行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用N-600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尿液干化学分析,并对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UF-1000i分析仪主要指标的检测结果均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导致不同程度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结论 UF-1000i分析仪对有形成分的检测仅为过筛试验,有必要建立显微镜复检规则,从而保证尿液常规检测的质量.
作者:孙世忠;翁亚贤;王玉琴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能独立存活的无细胞壁的病原微生物,是小儿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有文献报道近年来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逐年上升[1],其阳性率与季节有关[2-4].肺炎支原体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为此笔者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来本院儿科及病房就诊的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泽慧;王蕾;马思思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地区.截止2009年,中国HBV携带者有1.3亿、感染者约9 300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约2 000万,肝癌发病数占全球的55%[1].提高乙肝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迫切需要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合理化选择和应用.目前,HBV标志物(HBV-M)主要有血清学标志物和核酸标志物两大类.
作者:许金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随着临床实验室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检测范围不断扩大,检验项目不断增多,如何科学的管理临床实验室,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快速、可靠的诊断依据,优化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来适应社会需求的改变,法制及规章制度的要求已经成为临床实验室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基于千兆局域网,本院建立了检验信息服务网站,现已运行1年多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曹源;胡成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技术(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等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GICA、ELISA、TRFIA、ECLIA分别检测145例HBV感染患者以及70例正常体检者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以ELISA为参考方法,评价GICA、ELISA、TRFIA等3种方法与ECLLA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GICA、ELISA、TRFIA等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ECLIA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或者极强的一致性,TRFIA与ECLI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佳,ELISA次之,GICA差.结论 GICA、ELISA、TRFIA、ECLIA等4种方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具有较好的一致性,TRFIA、ECLIA适用于HBV感染患者的疗效判断,ELISA适用于HBV感染患者的初筛.
作者:董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该院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0全年住院患者送细菌培养的标本6 950份(非重复),经细菌鉴定后,采用K-B法和MIC法进行耐药性检测,并随机抽取7月份26个非手术科室130份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致病菌检出率为28.63%(1 990/6 950),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6.98%(1 333/1 990),革兰阳性球菌占33.02%(657/1 990),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肠埃希菌(Ecoli)、铜绿假单胞菌(Pae)、肠球菌(Enterococcu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肺炎克雷伯菌(Kpn)、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和鲍曼不动杆菌(Aba).Ecoli、Kpn 对IPM、MEM、TZP、SCF、AK、FOX耐药率较低;Pae对IPM、MEM、CIP、FEP较敏感;Aba对IPM、SCF耐药率分别为39.13%和36.23%;Pma 对SXT、MH、LEV 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VA、TEC、LZD、F、SXT、C、RD较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Sau.结论 该院2010年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应将经验治疗转为病原治疗,以减少耐药菌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平;金炎;郭凤琴;张淼;范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液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已有生育男性健康者50例(对照组);男性不育症患者100例(不育组),根据精子常规参数检测结果分为参数正常不育组及参数异常不育组.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分析精液常规和运动参数,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末端标记法检测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结果 参数正常不育组和参数异常男性不育组精子DFI均高于对照组(P<0.05),参数异常不育组精子DFI高于参数正常不育组(P<0.05);不育组精子DFI与精子密度、正常形态率、活动率、存活率、a级和b级精子活力及精子运动参数(直线速度、曲线速度、平均路径速度和侧摆幅度)呈不同程度负相关(P<0.05),与c级和d级精子活力呈正相关(P<0.05),与精子直线性、前向性、摆动性和鞭打频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 精子DFI是可用于评估精液质量和男性生育能力的理想指标.
作者:龚道元;李子萍;庄锡伟;郝兴霞;康梅;黄勇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深圳市龙岗区门诊腹泻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方法 采集2010年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常规病原菌培养,通过生化反应和血清凝集试验进行鉴定和分型,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从1 027份粪便样本中,检出各种病原菌248株,检出率24.15%,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占55.24%,副溶血弧菌占35.48%,沙门氏菌占8.06%,志贺氏菌占1.21%.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志贺氏菌流行无季节性,副溶血性弧菌在夏秋季节流行为主,沙门氏菌在夏秋冬季节流行为主.结论 龙岗区细菌性腹泻主要病原菌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性弧菌.
作者:王辉;马焕丽;邱燕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该院2011年肺炎支原体(MP)检测情况.方法 采用被动明胶颗粒凝集法对2011年该院疑为MP感染的患者进行血清MP抗体检测,并将结果根据季节、性别、年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年检出MP阳性者631例,阳性率15.99%.春季MP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共检出MP阳性者291例,阳性率19.36%,男性共检出MP阳性者340例,阳性率1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少年组(7~17岁)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感染的发病与季节、性别、年龄有密切关系,成年人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应考虑将MP检测列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