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王萍;郭炜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病区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各主要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病区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临床分离菌株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33.3%),呼吸道标本检出率高(90.0%);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剂均耐药.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情况为严重,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送检标本的菌株耐药率高于其他科室.监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对预防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尿毒症合并尿路细菌感染的病原菌的现状及体外耐药性,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尿毒症住院患者582例,其中39例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尿毒症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7%,以肠杆菌科19株(48.7%)和肠球菌属16株(41.0%)为主;肠杆菌科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68%~100%),对哌拉西林/他佐巴坦、亚安培南耐药率低(5%);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63%~100%).结论 尿毒症患者尿路细菌感染率高,且耐药严重;尿毒症患者注意预防尿路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晓强;黄松音;钟日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尿8-OHdG水平.结果 DM组非DN、早期DN及临床DN亚组24h尿8-OHdG水平分别为(19.4±10.5)、(36.1±24.2)和(83.5±53.7)ng/mgC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2.2±8.3)ng/mgCr,且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正相关.结论 ELISA检测DN患者尿8-OHdG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24 h尿8-OHdG水平检测对于判断DN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张哲梅;张兴旺;周淑红;居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黏质沙雷菌(SM)产各种β-内酰胺酶(β-lase)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头孢硝噻吩试验检测32株SM所产β-lase,多底物纸片法(协同法、拮抗法)、AmpC酶检测法分类检测其所产各种β-lase.结果 32株SM菌株中,5株药敏试验全敏感(非产酶菌),27株至少对1种β-内酰胺类抗菌剂耐药,且该27株头孢硝噻吩试验阳性,即产β-lase,总产酶率84.4%(27/32);27株产酶菌中,2株产青霉素酶,22株产广谱酶,3株产ESBLs(2株单产ESBLs,1株复合产ESBLs和AmpC),未检出产头孢菌素酶、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结论 SM产β-lase比例较高,且多数为产广谱酶菌株.
作者:傅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检测脑外伤患者血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浓度,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轻、中、重型脑外伤患者各2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20例脑振荡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应急期、水肿期、功能康复期采集患者血清和脑脊液,采用ELISA法检测MBP和BDNF,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应急期、水肿期的血清、脑脊液MBP浓度随损伤程度而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脑脊液MBP浓度与病程密切相关,应急期、水肿期的血清、脑脊液MBP浓度均明显高于康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脑脊液MBP水平随CT图像改变而变化,颅内血肿越大,MBP水平越高,脑挫裂伤高于硬膜外血肿.不同组别患者血清、脑脊液BDNF检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脑外伤患者不同时期血清、脑脊BDNF检测结果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 血清、脑脊液MBP是判断脑外伤损伤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指标,可作为脑外伤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客观依据.
作者:刘和录;韩杰辉;窦宇红;许瑞娜;宋同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胸腹水抗酸杆菌的实用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比较FQ-PCR法、涂片染色法及罗氏培养法检测80例结核性胸腹水标本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涂片染色法阳性率为11.25%,FQ-PCR法为4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39 1,P<0.05);以罗氏培养法为金标准,FQ-PCR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6.43%、82.69%、75.00%、97.73%和87.5%.结论 FQ-PCR法检测胸腹水抗酸杆菌优于涂片染色法,与罗氏培养法的符合率较高,可明显提高检验水平,能够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
作者:孙庆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简称UF-1000i分析仪)细菌计数的准确度及在门诊患者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仪器的重复性、线性、携带污染率;取疑为尿路感染门诊患者新鲜尿液标本105份,用UF-1000i分析仪测定,结合干化学结果,与尿细菌培养结果分析比较.结果 仪器的重复性、线性、携带污染率均在要求的范围内,UF-1000i分析仪细菌计数与尿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尿液白细胞计数,与培养结果符合率达到94.4%.结论应用UF-1000i分析仪进行尿液细菌计数结合白细胞计数结果,可用于尿路感染快速诊断,但不能完全取代尿细菌培养法.
作者:钟日辉;黄松音;李文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甘肃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患者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PCR法检测532例慢性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并同时测定其肝功能.结果 532例不同临床类型慢性HBV感染者中,B型168例(31.58%),C型320例(60.15%),B/C混合型32例(6.02%),未分型12例(2.25%).甘肃地区慢性HBV感染者中,以C基因型为主,其次为B基因型,部分以B/C混合型存在.感染C基因型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B型感染者,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其清蛋白水平低于B型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甘肃地区病毒性肝炎以C基因型为主,以C基因型为主,其次为B基因型,部分以B/C混合型存在.
作者:李彩东;吴斌;田鹏飞;段正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2008~2010年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及其配套试剂对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8~2010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严重,对阿米卡星、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达6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则比鲍曼不动杆菌要严重,在56%~64%之间,而后者在42%~56%之间.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 临床分离的多数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多重耐药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或与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用可作为用药参考,有利于降低耐药率.
作者:黄源春;蔡应木;王佩芬;张娟;姚芬;谢燕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抗瓜氨酸肽或蛋白抗体(ACPAs)、白细胞介素(IL)-10和IL-18在类风湿因子(RF)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收集RF阴性的RA患者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40例和RF阴性骨关节炎(OA)患者44例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角蛋白抗(AK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ti-Sa、抗环瓜氨酸(CCP)多肽抗体、IL-10和IL-18.结果 AKA、anti-Sa和抗CCP抗体在RF阴性RA、SLE和OA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3.9%、50.0%和64.3%,抗CCP抗体阴性、RF阴性RA患者IL-10水平低于抗CCP抗体阳性、RF阴性RA患者(P<0.05),而IL-18则相反(P<0.05).结论 ACPAs检测有助于提高RF阴性RA患者的诊断率.早期的炎症因子失衡可能与RA早期病变有关.IL-10、IL-18检测对于抗CCP抗体阴性、RF阴性临床可疑RA患者具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周厚清;吴瑾滨;董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在Partec CyFlow Space流式细胞仪上采用不同设门方法计数CD34+造血干细胞结果的差异.方法 采集经骨髓动员的患者外周静脉血标本30例,在分别采用同型对照设门法和国际血液治疗与移植工程协会(ISHAGE)推荐设门法设置流式细胞仪后进行标本测定.结果 两种设门法标本计数结果具有相关性(r=0.990),但ISHAGE设门法的计数结果低于同型对照设门法(P<0.05).回收试验显示,ISHAGE设门法计数不同细胞浓度标本的预期值与回收值的相关系数为0.998 9;对3种细胞浓度重复检测的变异系数为2.2%~3.8%.结论 两种设门法计数CD34+细胞的相关性较好,但ISHAGE设门法更能反映造血干细胞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且无需同型对照抗体,节约试剂,更适合临床常规使用.
作者:杨玉琮;程小丽;陈葳;尤元义;李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淋巴结结核病的细针针吸细胞学分期.方法对该院2000~2009年经细针针吸细胞学诊断的淋巴结结核病患者诊断结果进行动态分析,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根据对患者诊断结果的动态分析,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资料,可将淋巴结结核分为组织细胞期、增殖期、移行期、干酪期和恢复期.结论 淋巴结结核病的细针针吸细胞学分期符合疾病发生、发展客观规律,有利于提高诊断率,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动态观察以及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国云;黄银娥;王明珍;张本泽;吴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KP)是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致病菌,易导致肺部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疾病,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笔者对本院2008年5月至2010年11月所分离的285株KP对18种抗菌剂的耐药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KP对常用抗菌剂耐药性变化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艳;王萍;郭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清蛋白(UmAlb)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56例T2DM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ysC、肌酐(SCr)及UmAlb水平.结果 患者组血清CysC、SCr及Um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血清CysC、UmALB、SCr阳性率分别为68%、52%和7%.结论 血清CysC、UmAlb是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作者:张丽琴;张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本院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1月本院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130份静脉导管培养阳性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54株,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48.05%,其中又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主,占54.79%;革兰阴性杆菌占分离菌的37.66%,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37.93%;真菌占14.29%.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球菌.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静脉导管的相关性感染的监测,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根据药敏结果选取抗菌药物.
作者:赖艳榕;彭湘明;刘少娟;梁颖菌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冷链运输对体检人群血糖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B两组体检人群血糖含量,A组人群采样后及时分离血清,1 h内完成检测;B组人群采样后4 ℃冷链运输箱保存,经4 h车程运回实验室后分离血清检测血糖含量.结果 两组体检人群的年龄、性别、血糖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链运输4 h后检测的血糖值可以为体检所接受.
作者:李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同时阳性的血清学模式与HBV DNA 的关系,并探究其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分析法筛选出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标本,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确认,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HBV DNA含量.结果 在选取的HBsAg和抗-HBs双阳性的56人中,共出现4 种HBV血清学模式:(1)HBsAg、抗-HBs、抗-Hbe、抗-HBc 阳性模式占42.8%,HBV DNA阳性率41.6%;(2)HBsAg、抗-HBs、HBeAg、抗-HBc阳性模式占30.4%,HBV DNA阳性率70.5%;(3)HBsAg、抗-HBs、HBcAb阳性模式占25%,HBV DNA 阳性率21.4%.(4)HBsAg、抗-HBs、HBeAg 、抗-Hbe、抗-HBc阳性模式占1.8%,HBV DNA阳性率100%.56 例样本中,有27例血清HBV DNA 检测阳性,阳性率为48.2%.结论 HBsAg和抗-HBs 双阳性伴HBeAg阳性者,血清中有较高水平的HBV DNA.HBsAg 和抗-HBs 双阳性并不代表疾病好转.
作者:王珍光;邓芝云;郭建巍;马骢;荣扬;刘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16例ACVD患者和50例健康者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D-二聚体,用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测定Hcy.结果 急性期ACVD患者D-二聚体和Hcy含量明显升高(P<0.05);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比较,D-二聚体和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和Hcy联合检测,可为ACVD的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诊疗依据.
作者:赫艳梅;张玉香;张喜梅;陈瑞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实验诊断学>是医学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也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既涉及基础知识,又直接与临床课程相关,被比喻为医学生进入临床医学殿堂的阶梯.因此,教好<实验诊断学>课程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2].实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与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水平密切相关[3].<实验诊断学>实验课对学生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薛黎;何超;张朝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阐述血液分析仪的方法确认和性能验证.方法 主要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 H26-A文件相关内容,并结合具体实际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血液分析仪的方法确认内容包括精密度、线性、空白限、检测下限、定量下限、携带污染率等;血液分析仪的性能验证与方法确认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别于确认.结论 对血液分析仪进行方法确认和性能验证是检测结果准确可比的重要保证.
作者:胡丽涛;王薇;王治国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