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120例的人性化护理

付礼芳;赵安珍

关键词:宫颈糜烂/外科学, 电外科手术, 人性化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Leep刀对120例官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在围手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 人性化护理中Leep刀术治疗官颈糜烂治疗时间短、出血少、治愈率高.结论 在Leep刀手术中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是顺利治疗宫颈糜烂的重要环节.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烧伤创面分泌物中培养出绿色气球菌1例分析

    绿色气球菌( Aerococcus viridans)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属于条件致病菌,一般对人不致病.我院微生物室于2010-06-21从1例大面积重度硫酸烧伤患者创面渗出物中分离出绿色气球菌,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男,31岁.患者于2010-06-14工作中不慎掉入浓度为20%,温度为90℃的硫酸池中,患者立即自行爬出,估计接触时间约为2 min左右,脱去衣裤后,立即用自来水淋浴冲洗,烧伤面积约为80%左右,Ⅲ度面积约为60%,深Ⅱ度面积约为20%,入院后经抗体克治疗,48 h病情平稳.第5天患者创面渗出了白灰色的有恶臭的渗出物.检查:T 39.4℃,P 110次/min,R 30次/min,BP 100/60 mm Hg;血常规:WBC 14.5×109/L,N0.80,L0.20.于当天取创面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同时进行血液培养和尿液培养,创面分泌物分离培养出绿色气球菌,血液、尿液均无细菌生长.经用磺胺嘧啶银霜涂抹患处,去甲万古霉素输液治疗1周后,多次细菌培养未培养出病原菌.

    作者:刘文英;张瑞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高频超声对小乳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小乳癌的二维超声特征性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以期提高小乳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65个小乳腺肿瘤(≤1.5 cm)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血流状况,将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肿瘤的形态、高回声晕、包膜及微小钙化在良、恶性乳腺肿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形态不规则、微小钙化及高回声晕诊断小乳癌敏感性分别为80.7%、34.6%、46.1%,特异性分别为79.5、97.4%、97.4%.结论 肿瘤形态不规则、内部微小钙化及肿瘤边缘高回声晕是诊断小乳癌的可靠方法.

    作者:潘丽霞;李雪晶;高双;闫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乳腺颗粒细胞瘤病理误诊2例分析

    目的 总结乳腺颗粒细胞瘤临床误诊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2例乳腺颗粒细胞瘤术前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例乳腺颗粒细胞瘤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特殊性,镜下结构,细胞形态特殊,生长方式呈浸润性,免疫组化检查显示S-100、NSE(+),CEA(-).结论 乳腺颗粒细胞瘤较少见,临床、细胞学及冰冻、微波快速病理检查均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应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术前病理诊断,减少不必要的扩大手术.

    作者:叶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不良反应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为复合制剂,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过敏反应男,9月龄.因腹泻给予0.9%氯化钠溶液十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0 g+10%氯化钾3 ml静脉滴注,余液体10 ml时,患儿颜面部及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烦躁不安,呼吸急,口周发绀,即停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后,患儿症状缓解[1].

    作者:毕书祝;李健;韩新平;李成建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巧用输液器大针保护帽

    一次性输液器大针头(插入输液瓶端)保护帽通常被废弃,我们将保护帽用于氧气袋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方法 氧气袋充满氧气后,通常用调节器夹住氧气管使氧气不外漏.调节器反复使用容易松懈造成漏气,另外调节器反复挤压氧气管易造成氧气管损坏.将输液器大针保护帽带底的一端对着氧气管头,向管内塞入针帽长的1/2,氧气袋不漏气.

    作者:王秀芳;朱柏华;张李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石膏托固定外敷中药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69例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门急诊石膏托固定配合外敷膏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方法 在血肿内麻醉下行手法整复、中药“三七散”外敷加石膏托外固定,通过适时调整固定,指导功能锻炼,科学有效的整复后护理,促使骨折早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果 临床结果按Gatrland and 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本组369例,优288例,良69例,可12例,优良率96.7%.结论 经外敷膏药石膏托固定后,36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谭萍娟;王瑞红;郭侨悦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LASIK1486例的手术配合

    目的 通过对近视眼患者行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LASIK手术的配合来探讨有效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对1 486例手术患者术前做检查准备,术中积极配合维持仪器性能良好和环境稳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预计效果.结论 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LASIK手术治疗近视的手术配合在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杜长虹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32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治疗效果及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9-02-2010-10收治的32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32例手汗症患者手术后手汗现象消失,手术效果满意,平均住院(4.8±0.5)d痊愈出院.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效果满意,而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理护理及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加强呼吸道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岑小浴;李赛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以咯血为表现肺脓肿误诊1例分析

    对我院以咯血为表现肺脓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70岁.因反复咯血8个月入院,患者于2010-08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为鲜红色或痰中带血,每天十余次,每次量约10~15 ml,自觉发热,未测体温,无胸痛,无胸闷、心悸,无呕血、黑便,入住我科.入院后查血常规WBC 11.4×1012/L,N0.81,凝血功能正常,胸片回报双下肺纹理增强、模糊,考虑双下肺感染性病变,肺部肿瘤不排除.予抗炎(头孢他啶2.0g,2次/d静脉滴注)、止血、化痰及支持治疗3d,症状好转,入院后第6天再次出现频繁咯血,遂转往省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回报双下肺小斑片状高密度影,考虑双下肺炎变,血常规WBC6.4×1012/L,N0.73,结核抗体阴性,ESR 12 mm/h,凝血功能FIB 5.79 g/L,PT 16.5 s,TT 16.4 s,APTT 34.9 s,予抗炎(头孢哌酮/舒巴坦2.25 g,2次/d静脉滴注)、止血、化痰及支持治疗3d,症状好转出院,未再予继续治疗.

    作者:宋彩霞;祁小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焦虑评估与心理护理

    目的 针对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60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进行SAS焦虑量表评定,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还对患者和家属实施个性化的术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沟通、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值.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焦虑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值比较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护理在缓解患者手术前、后焦虑上效果优于一般常规护理,这对降低或解除患者的焦虑,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郑惠渊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血栓性浅静脉炎误诊为嗜酸性筋膜炎1例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属常见疾病,但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做出诊断,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现将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血栓性浅静脉炎误诊为嗜酸性筋膜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2岁.因右下肢肿胀、疼痛及行走受限4d于2010-12入院.4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下肢肿胀伴疼痛,行走受限.自行服用“青霉素、曲马多”等药,疼痛略微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以嗜酸性筋膜炎收入院.专科检查:右下肢肿胀明显,皮温偏高,触痛明显,皮下血管走行清晰可见,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扪及.辅助检查:血WBC 11.52×109/L,L0.188,M1.18×109/L(0.102),N 7.80×109/L.DIC常规示Fg4.71 g/L(正常值2.0~4.0 g/L),ATⅢ78.6%(正常值80%~120%),D-二聚体551.00 μg/L(正常值<246.4 μg/L).

    作者:王婷婷;刘宏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糖尿病350例的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护理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50例,通过集体和个体教育的形式,从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和心理四方面进行指导.结果 对接受教育的患者从糖尿病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心理状态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护理人员是做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

    作者:徐金凤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临床输血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以保证输血的不良反应降到低,确保患者的输血安全.输血科及临床医务人员,应遵循以下规章制度.

    作者:车丽敏;周勇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脂蛋白(a)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脂蛋白(a)是一种特殊独立的血浆脂蛋白,Lp(a)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低密度脂蛋白近年来已引起广泛关注.在1988年于芝加哥召开的国际[Lp(a)]专题会议上,Lp(a)被公认为是致A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在人体内不受饮食、运动、吸烟、年龄等因素影响,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人们发现Lp(a)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特别是Mclean等发现脂蛋白(a)与纤溶酶原( plasminogen,PLG)的结构具有高度同源性后,有关Lp(a)的性质、特点等以及它与血栓性疾病以及肾脏疾病关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脂蛋白(a)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与心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进一步确认,它作为一种独立的特殊脂蛋白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Lp(a)仍是当今脂蛋白研究中热门的内容之一.本文就其结构,功能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张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门诊患者急救措施的规范管理与实施效果

    目的 通过对门诊急救点的规范管理,强化门诊护士的现场急救能力培训,做好门诊患者突发病情时的抢救工作.方法 建立区域急救点,明确责任人,制定急救预案,强化护理人员急救能力训练.结果 实施规范管理后,在急救过程中,急救流程规范、顺畅,救治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均转危为安.结论 加强门诊急救流程的规范管理,提高门诊护士应对突发病情的急救意识和能力是门诊护理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叶苓;嵇慧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烧伤学龄前患儿与婴幼儿护理对照

    目的 如何使学龄前患儿与婴幼儿较自觉配合治疗、护理.方法 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结果 通过573例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护理.结论 患儿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作者:张育淑;孔悦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NICU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医院感染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 对NICU 2007-01-2009-02 121例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细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121例患者1 280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02株,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各种引流管、泌尿道等.其中G-菌占61.38%,以杆菌为主;G+菌占27.22%,以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占11.38%.结论 NICU医院感染主要以G-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为主,可能与侵入性操作、神经功能受损致生理功能受到抑制、颅内压高致频繁的呕吐导致误吸、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下降、广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吴胜梅;熊丽娇;张长凤;邓红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巧使浅静脉输液针变留置针

    本人在多年工作中试着将浅静脉输液针改变成套管针用于血管条件差或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暂停又要保持静脉通道的患者身上(如紧急情况下需要检查),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1准备无菌盘内备抽有肝素盐水约5 ml的注射器一支,肝素帽一个,套管针上的小卡子或曲别针一枚.患者按静脉输液操作常规输液准备.

    作者:蔡艺颖;李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基于PDCA循环的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现状

    恶性肿瘤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如何做好肿瘤的预防、治疗、预后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是各界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教育是诱导人们养成并保持有利于健康的生活,合理并明智地利用已有的保健设施,自觉自愿地从事改进个人和集体的卫生状况或环境的活动.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

    作者:唐燕青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老年性白内障194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特点、健康指导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19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经白内障囊外摘除十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病例在围手术期进行观察、分析、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及护理.结果 19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疗效满意、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耐心细致的观察、分析、掌握该人群特点、适时的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及护理,是确保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经手术治疗及护理达到满意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崔奇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