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其1059G/C基因多态性

王建琼;张昱璠;牛华;高玉红;张芹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 基因型,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摘要: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能激活补体、促进吞噬并具有其他的免疫调控作用.大量的证据表明CRP是突发心血管事件的有力预测因子.然而,有关CRP基因多态性与其水平关系的研究甚少.现选择CRP1059G/C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研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浓缩尿蛋白电泳联合尿酶检测在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对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高血雎、糖尿病尿蛋白定性阴性至弱阳性患者及健康对照尿标本进行尿微量白蛋白(m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甙酶(NAG)、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定量测定,同时进行非浓缩尿的十二烷基磺酸钠一琼脂糖凝胶蛋白电泳(SDS-AGE),结粜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尿mALB及NAG、γ-G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SDS-AG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蛋白电泳阳性率分别为58.07%、53.45%.联合尿NAG检测阳性率分别提高至66.13%、56.90%.高血雎组尿蛋白多数出现肾小管性蛋白成份,其中肾小管型、混合型及肾小球型NAG水平显著高于蛋白未检出组(P<0.01).糖尿病组多数出现肾小球性蛋白成份,其中肾小管型、混合型NAG水平显著高于蛋白未检出组(P<0.01).结论 非浓缩尿蛋白电泳联合尿酶检测有助于判断肾损伤的部位及程度,是诊断高血压及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强的方法.

    作者:秦望森;邓予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抵抗a-干扰素治疗研究进展

    a-干扰素(IFN-a)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之一,它主要通过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诱导靶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和免疫调节作用来抑制并清除乙型肝炎(HBV).但临床上约有2/3的患者对IFN-a治疗无反应,使得应用IFN-a治疗HBV受到局限.现就此对HBV抵抗IFN-a作用机制的新研究进行作一综述.

    作者:杨凯;徐元宏;管世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液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3年来血液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索提供依据.方法 患者血培养标本经BaeT/Alert 3D血培养仪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法国梅里埃API系统进行鉴定,然后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985例标本培养阳性,其中革兰阳性菌233株,占23.7%;革兰阴性菌486株,占49.3%;真菌142株,占14.4%.药敏结果显示,G~+菌对青霉素类耐药严重,碳青霉烯类仍是治疗G~-菌感染的敏感药物.真菌对抗生素仍保持较高敏感率.结论 近3年本院血液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菌种多样化,有较高耐药率,提示应定期对血液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

    作者:龚雅利;刘春江;汤荣睿;王全喜;潘虹;府伟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两种方法测定ASO、C4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 探讨透射免疫比浊法与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ASO、C4定量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以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5点定标透射免疫比浊法为参比方法(X),德灵BU prospec特定蛋白分析仪的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为待评方法(Y),分别测定高、中值ASO血清各12例.高、中值C4血清各13例.结果 经分别平行测定不同水平ASO、C4的混合血清各20次,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和透射免疫比浊法的检测精密度均符合实验室要求(<5%),但前者的重复性(批内变异CV值均小于2%)较后者(CV均小于3%)好;两法分别测定高、中值ASO和高、中值C4定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高、中值ASO和中值C4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2,0.958、0.945,说明两法的相关性良好.而在高值C4两法的相关系数(r)则为0.888.结论 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测定法检测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较好生化检测方法.

    作者:李若林;邓雪莲;徐明辉;李泰阶;李山;秦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维护保养的体会

    本科于2005年购买了一台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不含ISE)在使用的3年中,除了光源灯老化定期更换外,均未更换任何部件,且仪器故障极少.仪器的正常运行,保证了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科室节省了开支,这除了仪器本身的质量性能先进外,也与我们对仪器合理科学的管理及日常细致入微的维护保养分不开的,现将我们在仪器日常使用中维护保养的一点实际经验介绍给大家,希望共同探讨.

    作者:司晓枫;胡红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网织红细胞检测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红细胞在骨髓中生成,至发育为成熟红细胞,经历了不同阶段:干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后发育为成熟红细胞.随着细胞的成熟,其颜色变化会逐渐从蓝色转变为含有更多血红蛋白成分的粉红色细胞,而其所含的核糖核酸(ribonueleic acid,RNA)成分也会相应减少.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有核红细胞刚刚失去核的阶段,仍属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浆内尚残留有嗜碱性RNA,经煌焦油蓝活体染色后,在包体内可见蓝色点状或网状结构.Ret是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判断骨髓红系造血情况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其检测方法既有传统的显微镜目测法,又有现代化的仪器计数法(如流式细胞仪、网织红细胞计数仪及血细胞分析仪).现对Ret的检测进展,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祝丙华;张金树;李安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与多重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假单胞菌中常见的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其对多种不同性质的抗生素高度耐药.复杂的主动排出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检测已发现铜绿假单胞菌中的7种主动外排系统,包括MexAB-OprM、MexCD-OprJ、MexEF-OprN、MexXY-OprM、Mex.IK-OprM、MexGHl-OpmD和MexVW-OprM.不同类型的外排系统在作用底物和调控机制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

    作者:廖蕴惠;宋秀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乡市1 73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变迁.方法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 731株,用23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 73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大于90%,其次为复方新诺明83.2%.耐药率大于70%的有奈替米星75.2%、氧氟沙星70.4%、四环素74.1%、氯霉素72.0%,耐药率小于30%的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头胞吡肟、哑胺培南、头孢他啶.12年间耐药性有普遍增高的趋势,2004年至2007年部分有所减缓,但2008年又有所回升.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已成为临床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它的耐药及多重耐药已非常严重.为提高抗菌治疗效果应连续监测本地区的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敏;申明凤;廖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特点和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GPS118药敏卡测定其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MRSA.对已筛选的12株MRSA,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进行基因型别分析.结果 12株MRSA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青霉素G和红霉素全部耐药;对氯洁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均出现8株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喹努普汀/达福普汀伞部敏感.RAPD将检测菌株分为3个型别(A~C)其中RAPD A型和B型是本院的主要流行菌株.结论 MRSA表现为多重耐药菌,本地区存在两种不同型别的MRSA流行克隆.

    作者:张保华;付光林;余桂香;吴和姻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游离甘油对血清甘油三酯测定结果影响的实验观察

    目的 探讨游离甘油对血清甘油三酯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血清标本和英国朗道公司两种不同水平的血清基质质控物,用两种不同方法的试剂盒同时上机检测甘油三酯.结果 当甘油三酯浓度超过2.0 mmol/L时,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浓度大于5.0 mmol/L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不同水平的质控物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随着总甘油三酯浓度的升高,游离甘油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甘油三酯浓度超过2.0 mmol/L时,好做游离甘油空白校正,避免给临床治疗带来误导.

    作者:陶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黏质沙雷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显色琼脂培养基的研制

    显色培养基能快速、明确鉴定菌种,是临床实验室实用的鉴定方法.黏质沙雷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两种常见的医院内致病菌,在其有典型色素时鉴定并不困难,但对无色素菌株要做更多的试验,耗费更多的时间.为此,研制了快速鉴定这两种常见致病细菌的显色琼脂培养基,只需把接种的显色培养基放人普通恒温培养箱中,35℃孵育24 h黏质沙雷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产生典型的色素,适合临床标本中的这两种细菌的直接分离鉴定,报道如下.

    作者:马翔;胡汉斌;易坤;李怡芬;徐五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3例

    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应用,对于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如何把现代化的检测与传统方法更好地结合,以便得到准确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峰;孟红伟;张宏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育男性精液中细菌感染率、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不育男性精液中细菌感染及耐约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患者进行精液常规和细菌学检查,统计精液细菌感染率、种类、耐药情况以及精液常规白细胞数与细菌的感染率关系.结果 不育男性精液中细菌感染率为47.3%(G~+菌占93.6%,G~-菌占6.4%).当精液常规白细胞数大于或等于5×106/mL时.细菌感染率高达93.6%;G~+菌中,表皮葡萄球葡、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为25.5%、17%、14.9%;耐约性方面,G~+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链霉素增效不敏感,平均耐药率接近100%,对万占霉素、四环素敏感,平均耐药率分别为14%和16%.结论 不育男性精液细菌感染率、耐药率较高,且细菌种类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张志峰;强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单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弊端分析

    HBsAg是诊断HBV的重要标志物.仅做HBsAg检测会增加HBsAg弱阳性结果的判断难度,现根据检测的HBV五项标志物的资料,对单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弊端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吴家新;钟红艳;王双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从灾害医学救援谈灾害检验医学的发展

    有史以来,人类社会不断遭受着地震、水灾、海啸等各种自然灾害的严重破坏,即便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仍显得无能为力,同时更面临恐怖活动、重大交通事故和各种生产安全事故等人为因素灾难的严重威胁.20世纪70~80年代,世界各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造成280万人失去生命,受影响的人口多达8.2亿.科学家预测在未来的20年,地球处于相对活跃期,加之人类活动对地球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可能增加,传统的医疗救护活动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灾害医学急救需求.1976年国际著名的麻醉科、内外科医生在德国美菌次(Meinz)发起并成立了急救和灾害医学俱乐部,之后不久就更名为世界急救和灾害医学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emergency and disaster medicine,WAEDM),标志着现代急救和灾害医学的开始~([1]).

    作者:张波;府伟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清Cys-C、β_2-MG、RBP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Cys-C、RBP、β~2-MG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即正常组、微量组、大量组,对90例观察组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同时进行了CysC、β~2-MG、RBP、BUN、Crea 5项目平行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微量组和大量组Cys-C、β~2-MG、RBP 3项目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增高,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量组阳性率分别为100%、100%、96.1%;微量组阳性率Cys C(92.3%)>β2-MG(84.6%)>RBP(66.6%)>Crea(46.1%)>BUN(28.2%).结论 血清Cys-C、β~2-MG、RBP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尤其以Cys-C为理想指标.

    作者:马勇;许吉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诊断宫颈病变

    目的 研究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联合阴道镜检对宫颈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1 407例患者进行TCT、阴道镜检查和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281例单独行阴道镜检和699例单独行TCT检查提示活检的,分别有39.50%和42.63%属CIN Ⅰ级以上病变;427例TCT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提示活检的,有86.42%属CIN Ⅰ级以上病变.结论 TCT检查结合阴道镜检定位活检可提高宫颈病变的准确诊断率.

    作者:陈宁静;涂干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清胆碱脂酶联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意义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胆碱脂酶(CHE)、外周血 T细胞亚群的特征及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160例慢性HBV感染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HE.结果 各型肝病患者CH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以肝硬化、重型肝炎降低为明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计数减少.并且随病情的进展逐渐降低.结论 血清CHE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对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肝细胞受损程度及病情分析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显劲;袁汉尧;钟琼;吕振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其1059G/C基因多态性

    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能激活补体、促进吞噬并具有其他的免疫调控作用.大量的证据表明CRP是突发心血管事件的有力预测因子.然而,有关CRP基因多态性与其水平关系的研究甚少.现选择CRP1059G/C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建琼;张昱璠;牛华;高玉红;张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现状及人才培养思考

    根据美国临床化学联合会的提议,医学检验工作者必须具备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分别为:基础理论知识、临床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技能~([1]).由此可见.新世纪的医学检验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只有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适应性强、有竞争实力的创造型人才.

    作者:姚春艳;张波;府伟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