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灌流联合甲泼尼龙、环磷酰胺救治百草枯中毒患者24例的临床体会

苏友丽其其格

关键词:血液灌流, 甲泼尼龙, 环磷酰胺, 救治, 百草枯, 中毒患者, 有机磷农药中毒, 死亡率, 除草剂, 特效解毒药, 严格限制, 临床医生, 客观原因, 应用, 首例, 农村, 口服, 国家, 毒性
摘要:百草枯(paraquat,PQ)曾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除草剂之一,但其对人毒性极大,且无特效解毒药,目前已被20多个国家禁止或者严格限制使用,但因客观原因,在我国农村仍是较常甩的除草剂之一,百草枯中毒已成为继有机磷农药中毒之后的第2位农药中毒.百草枯中毒自1966年首例报道以来,以高死亡率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据报道口服百草枯中毒死亡率可达90%以上[1].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新疆不同文化程度人口的死亡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新疆人口死亡水平与文化程度的关系,以及分性别、城乡、地区等不同文化程度与死亡水平间的差异.方法:利用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运用人口平衡方程对数据进行调整,分析文化程度与死亡水平的关系.结果:全区受教育程度6岁及以上人口死亡的总趋势为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粗死亡率越低,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不同受教育程度死亡率呈现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南疆高于北疆、乡村高于城市的特点.人口粗死亡率都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结论:普及教育以及提高教育水平对降低死亡率、延长平均寿命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薛茗月;张学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现代应用型肿瘤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现代的医学发展趋势是多学科相互渗透、跨学科与边缘学科的发展,肿瘤学正好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同时以其专业性、交叉性、复合性与系统性又有别于其他的医学专业.随着目前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更加完善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及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传统的肿瘤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显得过于狭窄和单一了,不能再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求,所以对肿瘤学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不但要适应社会进步与医学模式转变,还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层次的肿瘤学临床医师,从而服务众多的肿瘤患者,达到延长肿瘤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帕尔哈提·沙依木;艾克热木·玉苏甫;艾孜买提·热合木吐拉;刘林;王海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观察

    泪小管断裂是眼部顿挫伤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20~50岁的青壮年,常由于醉酒、车祸、打架、摔伤等原因所致.我院从2009年3月~ 2013年12月共收治了50例各种眼外伤所致的泪小管断裂患者,采用了两种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明;秦牧;曹向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新形势下地州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探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有发生,2003年的“非典”流行给我国经济带来重大损失,2009年的H1N1禽流感也造成部分群众恐慌影响社会安定,2014年以来H7N9禽流感已累计上报177例(死亡47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公共卫生工作也面临新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多重挑战.

    作者:李玲;张峻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水飞蓟宾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致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后肝功能异常的住院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水飞蓟宾片70 mg,一日三次口服,对照组给予护肝宁片1.25 g,一日三次口服.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2周临床症状和血生化指标即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结果:总有效率:94%对照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的作用,对治疗抗精神病药物造成的肝损害疗效肯定.

    作者:张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HPV阴性阳性宫颈癌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na PanillmoaVirus,HPV)感染及宫颈癌发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等.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100例研究对象中,HPV呈阳性的患者有82例(82.0%),HPV呈阴性患者18例(18.0%).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可得各种影响因素之中,文化程度、性伴侣数、避孕、职业是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对宫颈癌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判断的时候,可以积极的对患者的进行高危HPV检测.但对HPV阴性患者也需要警惕.

    作者:伊力努尔·沙比提;阿迪拉·斯依提;谢会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血压的高患病率已成为了全球性的难题.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睡眠质量也较正常人差[1],不良的睡眠会进一步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加重病情.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要民族,也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本文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住院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睡眠的影响,为提高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科学的护理依据.

    作者:木克热木·阿布都热合曼;热衣拉·艾力尤甫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宫内官颈同时妊娠不同结局病例报告两例

    随着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人群增多,双胎妊娠及多胎妊娠的人群不断增加,同时妊娠的形式也出现其复杂性.我院接受IVF-ET治疗过程中的患者两例出现宫内官颈同时妊娠,现将其不同结局报告如下:病历一患者柳女士,42岁,汉,G0 P0 A0.以“不育19年余”为主诉来院就诊.1990年结婚,婚后未分居以体外排精方式避孕至1995年,解除避孕后至今未孕.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动机性访谈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但完全可以控制,其控制不仅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治疗,而且依赖于患者坚持长期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但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患者会因各种障碍或理由而不能付诸行动,因此找到一个恰当而又有效的方式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健康教育者的当务之急.

    作者:贾磊;王惠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赛肤润对皮肤压疮预防效果的Meta分析

    压疮是机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致使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多发生在体质虚弱、长期卧床及术后制动的患者.近年来,已成为危机老年患者及手术患者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受神经支配的皮肤可基本耐受5h及以上时间的缺血,但组织在持续受压2h以上,就能产生不可逆损害[1].如何预防压疮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作者:蔡新妤;牛晓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2006~2012年阿勒泰地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病例分析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长期以来,结核病是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不但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和沉重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将2006~2012年阿勒泰地区268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性别,职业、年龄、首次就诊时间,临床症状,X线胸片病变部位分布,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阳性结果,痰菌阴转情况,合并症、并发症、疫情转归等进行综合分析,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赛力克·阿克热木别克;艾明·夏普开依;努尔孜帕·力亚孜;阿依奔·库鲁开;年四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探讨APACHE Ⅱ评分对预测ICU急危重患者预后的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对预测ICU急危重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入的内科急危重症患者398例.分别于入院后24小时内对每位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及计算死亡风险率.且计算各分数段及总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预测结果的有效性.结果:①存活组APACHE Ⅱ评分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分段间预测病死率均显著差异(P<0.01).评分值>15分至>25分分数段,实际病死率由26.2%升至70.9%和预测病死率由(21.1±4.3)升至(85.3±5.2)%;评分与实际病死率有显著正相关(P<0.01),与预测病死率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APACHE Ⅱ评价系统在判断ICU急危重症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当有A-PACHE Ⅱ评分分值>15分时,患者实际与预测死亡率均接近30%,预测死亡特异性达到80%以上.以A-PACHE Ⅱ评分分值15分作为出入ICU标准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义强;李永生;王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心理资本量化与护士离职意愿关系的调查研究

    如何缓解护士职业倦怠、降低护士离职率是我国各级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研究表明,离职意愿能预测员工的离职行为,而心理资本较高员工的离职意愿(Turnover Intention)较低[1].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包括效能感、希望、韧性和乐观4个能够相互协同作用的心理学核心要素,是可测量、可开发的个体资本[1,2],因此成为积极组织行为学(Positive Organization Behavior,POB)研究热点.近年研究表明,通过量化护士心理资本状况,可为提升护士心理资本、降低离职意愿提供应对策略[3].

    作者:王瑛;丁素梅;宋云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肺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诊疗分析(附19例报告)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诊疗及预后,提高肺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例术后经病理明确诊断的肺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例,结合文献复习,对肺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组织来源、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病理类型以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本组19例,均行手术治疗,开胸手术15例,胸腔镜探查术4例,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6个月~120个月,无死亡,无复发,无转移.结论:肺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较为少见,缺乏特异性表现,常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免疫组化分析,完整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长期密切随访非常重要.

    作者:刘虎;宗亮;王雪丽;张铸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强化安全策略对幼儿X线检查的安全效果观察

    目的:经过对放射科工作人员强化安全防护策略,并观察其对提高患者配合性、减少辐射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指导以后的辐射防护工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放射科拍片的患儿198例作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6~8月期间对放射科工作人员安全防护策略进行强化,将研究对象分为强化前后两组,并比较两组幼儿行X线检查中的配合程度,拍片成功次数,拍片平均时间及其对减少幼儿辐射起的作用.结果:①实验组患儿配合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实验组患儿拍片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拍片所用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安全策略可提高幼儿行X线检查时的配合性、并可减少拍片次数及拍片时间,从而达到优化性、剂量限制性原则,可以有效减少X射线对患儿的伤害.

    作者:彭辉;杨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糖尿病(DM)的预后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也与血糖波动性密切相关.血糖波动性越大,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1].传统的7点指尖血糖检测不能非常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患者血糖变化规律,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它以直观的图谱和数字的形式记录皮下组织液的葡萄糖变化,没有监测盲点,消除了大部分单次测量的随机偏差,特别是对夜间血糖变化进行监测,能够有效发现低血糖,尤其可发现无症状低血糖,对用药剂量的及时调整和疗效评估有明显作用.

    作者:谢爱霞;吴胜利;潘巧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孕前优生医学健康检查4336例结果分析

    出生缺陷影响着家庭的幸福与和谐,也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婴儿死亡和儿童疾病的主要原因,且严重影响存活者的生命质量,是目前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出生缺陷发生目前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遗传因素,约占25%;二是环境因素,约占10%;这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再加上原因不明者,约占65%[1].

    作者:刘皎阳;张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的观察及护理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严重创伤或感染后,同时或序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为临床常见和病死率很高的危重病.尽管MODS的治疗强调早期进行ICU监护,但死亡率并无明显下降.MODS患者两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为50%~60%,而四个或四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者,死亡率几乎达到100%.因此,研究MODS的有效治疗措施,已成为现代医学十分迫切的任务.

    作者:陈文涛;韩素英;杨勤;陈攀;古丽米热·艾买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昌吉州农民工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浅析

    为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工,解决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上的盲点和漏洞,我们组织力量,对全州流动人口中农民工计划生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农民工文化水平低、防病治病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难以落实、生殖健康得不到保障等难点和热点问题突显.实施综合治理,开展均等化的服务管理,加强动态监测和重点研究等措施越来越显得重要.

    作者:王中才;赵玉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两种术式治疗阴道穹窿脱垂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经腹阴道骶前固定术与经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阴道穹窿脱垂围手术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对象为2010年2月~2012年6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经POP-Q分度为Ⅲ/Ⅳ度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脱垂行手术治疗的中老年女性患者24例,行经腹阴道骶前固定术13例(ASCP组),经腹腔镜阴道骶前固定术11例(LSCP组).术后6周、6个月及1年对两组患者随访.从而评价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LSCP组术出血量少于ASCP组,平均住院天数比ASCP组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LSCP组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尿路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较ASCP组少见,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相当,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阴道穹窿脱垂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热孜婉古丽·吾布力;玛依努尔·尼牙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