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胸腹腔积液15例分析

郭磊;丁效国;杨丽

关键词:支原体感染, 胸腔积液, 腹水, 发病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与胸腹腔同时积液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指导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6月住院的15例支原体检查阳性合并胸、腹腔积液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以及B超检查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5例支原体感染致胸、腹腔积液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经治疗后复查B超胸、腹腔积液全部吸收,血沉及白细胞分类正常.平均住院12~21 d.结论支原体感染导致胸、腹腔积液临床并不少见,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所有病例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疗程短.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预后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伊宁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53例CAP患儿,采集相关信息,把治疗结果分级(治愈、好转、无效).SPSS 12.0统计软件做单因素卡方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和分析影响CAP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年龄<1岁,咳痰,1个月内使用过抗茵药物,合并心、肾或肝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经皮血氧饱和度(SaO2)<90%,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0.9,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血尿素氮(BUN)升高共9个CAP预后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1岁、1个月内使用过抗茵药物,BUN升高,经皮SaO2<90%是影响CA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儿CAP大部分可以治愈或好转,年龄<1岁、1个月内使用过抗茵药物、BUN升高、经皮SaO2<90%是影响CA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炎;刘国峰;周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胱抑素C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痛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免疫比浊法和色谱法分别对106例糖尿病患者血胱抑素C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患者相比,血清胱抑素C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胱抑素C水平呈低度正相关(R=0.21).结论: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有效调节血糖浓度,有助于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

    作者:孙谦;王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乌鲁木齐542名机关人员血糖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机关人员的血脂、血糖水平普遍偏高,新疆等西北地区人群的血脂、血糖水平则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在2013年乌鲁木齐机关人员体检中,我们发现高脂血症与糖尿病的患病率仍居高不下.现就此次血脂、血糖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接受血脂、血糖检测的542名机关人员均为居住在乌鲁木齐市的区、市行政机关在职和退离休的干部,男性495人,女性47人,年龄42~91岁,平均(67.2±11.3),其中,42~50岁58人,51 ~60岁195人,>60岁289人;汉族439人,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103人.

    作者:常峪文;杨媛;李惠梅;宋丽娟;韩萍;米吉提·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99mTc-MDP骨显像在多发性骨髓瘤与多发性骨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与多发性骨转移瘤99mTc-MDP骨显像的影像学特征,分析评估99mTc-MDP骨显像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40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进行99mTc-MDP骨显像检查,观察骨髓瘤和骨转移瘤病灶在全身骨骼系统的放射性分布情况及影像学特征,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显像共发现363个病灶,其中327个病灶表现为放射性浓聚,36个病灶表现为浓聚合并减低或缺损区.好发部位病灶数为肋骨251个(69.1%),其次为胸椎50个(13.8%)、腰椎21个(5.7%)、骨盆18个(5.0%),颅骨9个(2.5%),颈椎、胸骨分别5个(1.4%)和四肢骨4个(1.1%)较少见.肋骨上大部分表现为串珠样或散点状,多发性为主,少有条片状表现;在腰椎、胸椎上则以扁平横条状、点状多见.40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骨显像发现428个病灶,均表现为放射性浓聚,好发部位病灶数为肋骨99个(23.1%)、骨盆87个(20.1%)、腰椎85个(19.9%),其次为胸椎79个(18.5%)、四肢27个(6.3%),颅骨20个(4.7%)、胸骨17个(4.1%)、颈椎14个(3.3%)较少见.多发性骨转移瘤骨显像形态上多样化,多为团块状或不规则浓聚,并常表现为“超骨”显像.结论:99mTc-MDP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和多发性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晶;张建;杨小丰;张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全肺灌洗治疗急性煤灰吸入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大容量全肺灌洗(Whole lung lavage,WLL)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尘肺等疾病的有效手段,该手术可将沉积于肺泡的蛋白、矽尘、尘细胞、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等清除.但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急性大量煤灰吸入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无报道,本文回顾性研究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6例急性大量煤灰吸人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患者入组入组2008年5月30日~2009年3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6名患者,其中5名患者因睡眠时床边煤灰管道泄漏导致急性大量煤灰吸入,另1名患者因跌落入煤灰坑伴意识丧失10 min而导致急性大量煤灰吸入.

    作者:古丽娜兹;程亚君;靳玉梅;张铁琴;窦红;吴祖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比较(附126例)

    目的:比较IOL-Master与传统方法测量人工晶体度数的准确性,以了解其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0年11月至今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33人50眼,术前分别用IOL-Master、传统的超声生物测量仪和角膜曲率计测量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使用HofferQ公式、Holladay或SRK/T公式计算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术后3m检查患者屈光状态.结果:Zeiss IOLMaster和超声生物测量法,测得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3.51±4.84 mm和24.02±1.38 mm,两者对比差异无显著性(t=0.49,P=0.62);IOL Master和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曲率k1分别为43.28±1.69D、44.57±1.65D,两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2.71,P=0.01);IOL Master和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曲率k2分别为43.66±1.65D、44.29±1.97D,两者对比差异无显著性(t=1.22,P=0.22);两组病人术后3个月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分别为:≤±0.5D各占96%和66%,≤±1.0D各占100%和100%,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4.20,P=0.00).结论:IOL Master是一种高精确性、非接触性、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人工晶体度数测量工具.

    作者:牛清海;王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西医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类风湿关节炎(rhemnatoid arthritis,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多系统疾病.其病变特征是持续性的滑膜炎,通常累及对称的周围关节,引起关节软骨破坏和骨侵蚀,继而引起关节畸形.当前类风湿关节炎以其发病率高、病程长、对人体消耗大及致残率高而肆虐于全球[1].目前该疾病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病情较为复杂且易反复发作、甚至造成终身残疾,极大地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促进RA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西医护理则运用整体护理理念、辨证施护方法与传统护理技术相结合[3],对顽固性、慢性疾病有着较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RA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以观察对关节功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阿依努尔·斯德克;高翠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美沙拉嗪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或腹痛,同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特点的肠道功能性疾病.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肠道炎症和免疫反应、胃肠道动力异常、脑-肠轴异常、内脏高敏感性及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而且不同患者涉及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同.因为病因不明确,因此目前缺乏治疗IBS有效、理想的方案,为寻找IBS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我们的研究用美沙拉嗪联合美常安治疗IBS,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就治疗的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作者:沙惠;万绍疆;郭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MGMT、P53和Ki-67在新疆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MGMT、P53和Ki-67在胶质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胶质瘤组织中MGMT、P53蛋白和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用药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60例胶质瘤中,MGM1、P53和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65%(39/60)、53.33%(32/60)和51.67%(31/60);MGMT、P53和Ki-67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及肿瘤部位各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Ki-67在高级别脑胶质瘤中均有高表达率,均为63.89%,亦显著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P<0.05).结论:MGMT表达与胶质瘤级别无关,与用药及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判定胶质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测定MGMT、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对研究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刘亮;李文婷;夏海成;栾新平;孙哲;朱正权;杜山别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20例口腔疾患合并焦虑症状的个体干预研究

    口腔诊疗时患者因多种因素刺激和自身调节能力而产生紧张、忧虑乃至恐惧的特殊心里[1].在治疗这些具有相应症状的患者时,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治疗人员都面临着一些潜在棘手问题,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且对患者此后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其因口腔疾患再次就诊的能动性[2].本文对就诊的120例口腔疾患合并不同程度恐惧焦虑的患者评估后进行合理个体干预,以缓解患者情绪,克服恐惧焦虑的心理,达到治疗预期效果,并为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红彦;沈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加强医学装备安全管理降低医疗风险

    随着我国国力不断的增强,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优质、安全的医疗资源需求日益增大.同时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和根本利益,因此各级医院利用多种资金渠道,积极引进配置各种医学装备,部分医院配置的医学装备已占到固定资产的60%以上,使各级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新医学学科的成立与发展快速提升,推动了医疗技术进步.医疗设备是医院重要的物质基础.拥有现代化医疗设备的数量多少、质量优劣、档次高低,是衡量一所医院综合诊断、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医学装备已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甚至在医疗行业发展中,在突破瓶颈上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董明军;苏丽君;白轩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围产期窒息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的缺氧缺血性损伤,是小儿脑瘫和其他严重脑缺陷常见的原因之一,对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能够极大的改善患儿预后,并可以明显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1].磁共振检查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对脑灰白质的分辨异常清晰,而且具有无创、无X线辐射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往运用常规磁共振成像技术来评价HIE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其在早期发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上受到一定的限制[2,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目前唯一能够观察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性方法,对脑组织的缺氧缺血性病变非常敏感,可以较好的发现HIE的急性期和超急性期的脑损伤[1];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对出血性病变具有相当高的敏感性[4,5].本研究通过分析HIE在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及DWI、SWI序列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探讨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建;李晶;张继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65例胺碘酮与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用于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快室率房颤的症状较重,患者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且其并发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性大,患者发生脑卒的机会较无房颤者高出5~7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胺碘酮是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常规药物,对心脏多种离子通道均有抑制作用,能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属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心血管反应.在短时间内合理用药,及时有效地治疗心律失常,改善心衰,是临床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的关键.我院采用胺碘酮与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斌;乔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多项检测指标联合检测在早期异位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血清孕酮(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清激活素A(ACT A)、雌二醇(E2)联合检测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住院及门诊就诊的150例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将研究对象分为宫内早孕组(80例)和异位妊娠组(70例),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P、β-HCG及ACT A、E2.结果:异位妊娠组血清P、β-HCG、ACT A及E2值均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结论:血清P、β-HCG、ACT A及E2的测定可以成为早期异位妊娠的快捷诊断方法,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异位妊娠诊断准确率.

    作者:张勇;冯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9例运用胶囊内镜检查儿童小肠疾患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自本世纪初胶囊内镜的发明以来,小肠疾病的诊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目前,国内有许多报道证明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腹痛、慢性腹泻等小肠疾病,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但胶囊内镜对儿童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国内外报道很少.我科室对2006年12月~2013年11月就诊19例有适应征的儿童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2月~2013年11月就诊的19例儿童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7~14岁,平均年龄11.74岁;全部儿童均有临床症状:3例临床表现为便血、黑便或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临床均诊断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8例不明原因腹痛,其中1例曾出现不全肠梗阻;8例慢性腹泻.

    作者:何晓勇;何小明;李玲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定期尿激酶封管对糖尿病肾病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效果

    随着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增加,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建立已成为此类病人血管通路的重要补充形式[1].而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是影响导管使用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为有效预防导管功能不良,探讨定期尿激酶封管法和纯肝素封管法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导管的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13年9月~ 2014年2月,采用随机对照的的研究方法,选择使用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透析超过3个月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53例,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4h,其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65.3+14.2)岁.

    作者:王春莲;金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疆医科大学输血医学高等教育思考

    现代医学的发展开始于ABO红细胞血型系统的发现,从1900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系统,输血医学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现在输血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科学-输血学.输血学不仅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而且和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科,如生物化学、低温生物医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学、病毒学、医用高分子学和卫生管理学等相互交叉和渗透[1].今天,输血医学医学已不单单是血库技术与血液成分采集与应用.输血医学已包括新的经血传播病原体的研究、临床相关疾病诊断与防治(如新生儿溶血病、自免溶贫等)、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等,输血也原先从单一的血液补充,发展成为集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的综合学科.

    作者:宋小川;刘斌;居敏;胡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婴儿听力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婴儿听力损伤的影响.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收诊的474例CMV感染患儿为感染组,同期住院非CMV感染患儿237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对研究对象进行听力筛查及评估,采集血液、尿液使用Elisa及PCR检测CMV IgM、DNA含量.结果:感染组听力损伤率远远大于对照组(χ2=21.1,P=0.00);感染患儿中BAEP异常组CMV病毒负荷量平均值高于BAEP正常组(P<0.05);BAEP正常组血液CMV IgM、DNA含量平均值均低于BAEP异常组(P< 0.05);BAEP异常组CMV lgM值与听力损伤严重程度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78,P=0.00);CMV病毒DNA相对表达量听力损伤严重程度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69,P=0.00).结论:婴幼儿感染CMV病毒会对听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血清Ig M检测及尿CMV-DNA含量可以作为听力受损的指标,但对损伤类型缺乏指导意义.

    作者:郑艳;沈妙文;吕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的51例病例分析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病,随着CT检查的普及,许多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脑梗死的意识障碍、精神症状、肢体偏瘫,眩晕等疾病常被误诊为急性脑梗死.我科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的3年间初步诊断急性脑梗死病例共1481例,其中误诊被修正诊断为其他疾病共51例.误诊率为3.43%.1 资料与方法共纳入病人51例,男性31,女性20例,年龄41~89岁,平均年龄53.7岁.病人来源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急诊科;纳入标准:脑CT检查除外脑出血,均为急性起病,病程在1h~7d不等,门急诊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病患.

    作者:白鹤;陈方方;胡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41例重症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早期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可以清除细胞因子和炎症递质,维持内环境稳定,阻止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由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方向发展,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可能与及时有效地清除细胞因子和炎症递质有关,明显降低了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改善了预后成为治疗重症胰腺炎的重要措施[1].我科近两年来应用CRRT抢救重症胰腺炎合并MODS患者4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收集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住重症医学科的应用CRRT抢救治疗41例重症胰腺炎合并MODS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0例;年龄31~69岁(平均41.9岁).

    作者:郭峻氚;陈东;向东明;肖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