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赵利;王燕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艾滋病产妇利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并分析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因素。方法本次研究严格按照知情同意,保密的原则在一个密封,安静,舒适的咨询室内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182例HIV感染孕产妇中,孕前确诊HIV阳性122例,孕期发现37例,产时发现15例,产后发现8例。70例的产妇孕前进行过抗病毒治疗(X2=0.511,P=0.475>0.05),144例怀孕时进行过抗病毒治疗(X 2=26.849,P<0.0001)。84.6%的新生儿服用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X2=21.026,P<0.0001),91.2%婴儿采用了人工喂养方式(X 2=80.692,P<0.0001),182例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中25例确诊为HIV阳性。结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能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通过为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减少儿童的艾滋病新发感染。对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应予以充分重视,并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玛丽娅木·阿迪里;地力夏提·亚克甫;王磊;热孜燕;马贵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导乐仪与硬膜外麻醉两种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450例,随机分为导乐仪组、麻醉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导乐仪组应用导乐仪镇痛,麻醉组应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照组按产科的常规处理和观察。观察三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评分、产后2h内出血量并作比较。结果麻醉组镇痛效果优于导乐仪组,导乐仪组产程时间短于麻醉组,导乐组活跃期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组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评分、产后2 h内出血量、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仪镇痛能明显降低分娩疼痛,缩短活跃期时间,对产妇、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硬膜外麻醉镇痛技术镇痛效果明显较好,适合用于潜伏期长而疲惫不堪、对分娩疼痛极敏感的产妇。
作者:杨仪心;劳力;李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临床上对有保留价值的残根残冠修复时,需用桩核修复牙齿的抗力性和固位性,防止基牙牙根的折断和冠修复体的脱落。桩核的材料种类繁多,国内常用的是金属铸造桩核,由于金属桩存在易腐蚀、美观性能差、易根折等缺点,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腐蚀性和美观性的玻璃纤维桩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我们通过与金属铸造桩核的临床对比观察,分析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
作者:曾文;秦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是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管理权限,对其所属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品德、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进行考察,做出评价,并以此作为员工晋升、聘任、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工资待遇等的依据[1]。对医院而言,医院绩效是医院的业绩和效率,是医院经营和管理状况的客观反映,医院绩效管理系统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2,3]。员工考核作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常规工作,随着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成为医院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管理,优化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内容[4]。为科学衡量与评定全体员工完成岗位职责任务的能力与效果,对每位员工参与医疗教育服务工作质量、水平与持续改进情况等进行量化考核与客观评价,实现有效的激励与约束,切实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全院员工的能力和作风建设,更好地发挥医院服务于社会的职能,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考核制度,科学的开展员工考核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院根据国家关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要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有关政策以及医院迎接国际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简称“JCI”)评审实际情况,对员工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等进行思考,加以改进并实施。
作者:赵静;杨璐;张建新;冷志伟;张益民;温浩;姚华;陈瑛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动态监测脓毒血症患者动脉血乳酸浓度,探讨血乳酸及其清除率对脓毒血症患者病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6月收住我院ICU的74例脓毒血症患者,采用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按患者的预后将脓毒血症伴有动脉血乳酸水平升高(≥2.0 mmoL/L)的患者根据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36例)和存活组(38例),比较两组动脉血乳酸监测指标(动态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死亡组入ICU后0、6、24、48和72 h的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达标率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6、24 h乳酸清除率≥10%的比例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动脉血乳酸水平及6 h乳酸清除率是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脓毒血症患者动脉血乳酸浓度增高及6h低乳酸清除率患者预后不良,动态监测动脉乳酸水平是判断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和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良好指标。
作者:王利平;凌格;杨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甲钴胺胶囊联合银杏叶片对晚期青光眼视功能保护作用,从而为临床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保护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用甲钴胺胶囊联合银杏叶片(试验组)和未用药物治疗(对照组)的40例眼压已控制的晚期青光眼患者用药前和用药6月后视力、眼压、视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以及杯盘比、盘沿面积、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试验前后视野的平均缺损、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幅值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甲钴胺胶囊联合银杏叶片对于眼压已控制的晚期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海燕;张翠荣;缪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临床特点,探讨分层治疗方案选择。方法选取初诊APL患者43例,分为中低危组和高危组,中低危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72 h后)实施诱导缓解,高危组采用ATRA联合亚砷酸(As2O3)及化疗(24小时内)实施诱导缓解,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43例初诊APL患者,中低危组29例,高危组14例。高危组APL患者中,早期死亡3/14例(21.4%)高于中低危组3/29例(10.3%),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6/14例(42.9%)高于中低危组4/29例(13.8%),维早酸综合征(4/14例,28.6%)高于中低危组0/29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5/14例(45.5%)高于中低危组0/29例,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高危组APL患者治疗中应警惕DIC、维早酸综合征、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等。②APL患者应分层治疗,针对高危患者可考虑ATRA 联合As2O3及化疗(24 h内)方案治疗。
作者:陈瑢;石雨薇;哈力达·亚森;赵芳;帕提古力·阿不力孜;Abulizi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能窄谱光子联合药物治疗外阴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外阴湿疹患者8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arnation光子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三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10.2±3.6)d,对照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13.1±5.4)d。实验组患者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高能窄谱光子联合药物治疗外阴湿疹的效果令人满意,且该方法使用简单,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珉名;董玲;邬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医院病案复印工作是病案管理工作和医院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年来病案不仅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教学和科研,而且在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伤保险、商业保险、慢性疾病鉴定、伤残鉴定、司法鉴定、医疗纠纷以及患者转院治疗及复诊时均作为重要的证据[2],病案信息资料的可利用性及不可替代的法律作用日益明显。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多数精神病人需要进行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司法鉴定、办理低保、病退、报销等。就我院而言,2010年1~12月份病案复印20人次、约复印4800份,2014年1月~12月病案复印30人次,约复印21600份,病案复印份数增幅达350%[3],病案复印越来越频繁,复印的数量越来越大,病案复印服务中医患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处理好病案复印服务中医患矛盾,是病案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作者:梁红卫;杨清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本科学生结束4年医学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后,参加各中心的临床实习可以帮助学生从医学理论正常过渡到临床医学实践,逐步掌握临床思维和技能,加深对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逐步运用到临床诊治实践中,从而掌握临床各科系统化、规范化的诊疗能力,为以后成为独立的临床医生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刘成;赵利;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空心钉联合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3例距骨颈骨折采用踝关节前内侧、前外侧切口或双切口入路,复杂距骨骨折结合内踝截骨后用空心钉联合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对23例病例随访1~3年,未发生切口处皮肤坏死及感染。疗效根据美国足踝协会后足评分系统评定:优8例(34.8%),良9例(39.2%),可3例(13%),差3例(13%)。优良率74%。结论空心钉联合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疗效优良、治疗费低;对复杂距骨颈骨折采用内踝截骨入路,可以大大提高距骨复位的质量,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后期缺血性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磊;丛伟;白宝林;司春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由于病程长、医疗负担重的特点,对患者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检查率为37.5%,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已日趋严重,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1]。而家属作为患者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患者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本研究选取住院的125名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
作者:姜萍;陈义;曹晓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我院自2011年03月~2014年12月,为482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实行了取石(摘息肉)保胆术。目前是新疆地区常规开展取石(摘息肉)保胆术较多的医院。自2011年3月开始此项手术时选用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进行取石(摘息肉)保胆术,逐渐改进术式,优化流程,引进经皮肾镜取代输尿管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待购进ChiAO胆道镜手术会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冯立明;夏建江;田成刚;帕塔尔江;秦建领;张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依据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疾病临床路径,于1996年引入我国[1],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临床路径是指一组人员针对某一种疾病建立标准化治疗方案及时间相对固定的实施程序[2],临床路径管理的实践有降低住院日、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等优点[3]。因此,临床路径管理也越来越被患者及社会认可。鼻中隔偏曲为我院耳鼻喉科临床路径管理疾病,自2011年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以来,临床路径患者住院日被有效的控制在6~7d内,使得诊疗、护理工作程序化,减少重复劳动,能够指导护士主动、有预见性的开展工作,提高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及满意度[4]。但由于临床路径疾病患者住院日程短,治疗过程紧凑,护士又因轮休,无法保证每一位临床路径患者在住院期间每一天都有自己的责任护士在岗,而导致临床路径患者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完整性欠佳。通过实施路径式健康教育可以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5]。
作者:吴娜;许青;丁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分型、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治疗的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经显微手术治疗的48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手术过程及术后并发症,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48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中,肿瘤SimpsonⅠ级全切除24例(50%),SimpsonⅡ级切除17例(35.4%),SimpsonⅣ切除7例(14.6%)。对39例患者进行了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4个月至5年,其中预后良好30例,预后不良9例(包括死亡2例)。结论合理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术中应用显微手术技术妥善保护和处理颅神经、静脉窦、脑干等重要结构,可大大提高小脑幕脑膜瘤的切除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西宪;阿布都海白尔·阿布都瓦依提;朱国华;党木仁;麦麦提力·米吉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1饲鸽者肺饲鸽者肺(pigeon breeder's disease,PBD)属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xtrinsic allergic alveolitis,EAA)或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HP),是敏感个体反复吸入鸽子的分泌排泄物后在远端支气管及肺泡发生超敏反应引起的肺部疾病[1]。PBD是反复接触鸽子的皮毛、排泄物等动物蛋白后出现的过敏性炎症,可在肺部出现渗出、肉芽肿性改变,长期接触可出现肺纤维化及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
作者:王金芳(综述);杨晓红(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M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的疗效。方法对MICU开放气道的26例危重患者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治疗,并对其血气分析,痰培养阳性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纤维支气管检查治疗有效率为80%,痰培养阳性率为76%,治疗后患者PaO2,SaO2,PH均明显改善,而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MICU人工气道开放的危重患者中,可明显改善通气和预后,且安全。
作者:迪力木拉提·阿不来提;买尔哈巴;薛克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复杂性等特点[1]。因此,急诊护士具备全面专业的急救知识、精湛的急救技能才能确保急诊科护理质量与安全,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如何增强医护人员专业急救意识和提升技能,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是医疗界当前需要思考和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2]。我院护理部合理的安排了理论及实践技能的培训方案并对学员全程督导评估,严格考核并对考核成绩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今后急救专科护士的理论+实践+综合素质的培训大纲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胡玲;周芳;李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愈加重视战胜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续生命。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医学教育又是医学发展的源泉和基石,良好医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将直接影响医学人才培养、医疗技术资源的拓宽和整个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近年来在呼吸内科门诊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浅析相关的医学教育体会。
作者:陈丽萍;赵桂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新疆3所三甲医院劳动用工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促进新疆三甲医院劳动用工管理水平的提升。方法采用现状调查法调取3所医院相关数据,运用TOPSIS法对劳动用工现状进行评价。结果劳动用工得分高的是C医院,B医院次之,得分低的是A医院。结论劳动用工是和谐劳动人事关系的基础,医院只有把基础夯实,才能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
作者:郭晓梦;李晖;刘金宝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