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诊断价值

胡秀荣;彭勇

关键词:腰椎椎体, 终板骨软骨炎, 椎体终板, 患者, 磁共振诊断, 椎间盘退变, 治疗及预后, 准确诊断, 影像表现, 腰部疼痛, 明确诊断, 临床, 收集, 继发, 骶尾
摘要:椎体终板炎又称为椎体终板骨软骨炎常继发于椎间盘退变,且常见于腰椎、胸腰及骶尾移行段。是造成患者腰部疼痛的原因之一,临床明确诊断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极为重要。本文收集经磁共振诊断椎体终板软骨炎患者41例,回顾性分析其磁共振的影像表现,旨在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实验前相关因素对测定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

    目的:探讨凝血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对凝血检测项目的影响,以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的情况下进行PT、APTT、TT、Fib的检测。结果 APTT和TT放置4 h后测定结果与放置2 h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5 min与离心10、15 min相比,PT与APTT测定结果显著降低(P<0.05),严重溶血会使TT测定值明显延长(P<0.05)。结论凝血检测项目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试验应规范操作,才能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阿尤甫·牙生;李欣;牟新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气囊止血带不同压力的使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影响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气囊止血带不同压力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采用止血带压力为260 mmHg;B组:采用止血带压力为280 mmHg;C组:采用止血带压力为300 mmHg。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患侧膝关节肿胀情况、术后疼痛等级评分、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与总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3d止血带处疼痛小于B、C组患者;B、C组患者无明显差异;A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胀程度明显小于B、C两组患者,而B、C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A组患者术后7 d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B、C两组患者,而术后14 d及术后1月三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无差异;三组患者术后膝关节KSS评分无差异。结论 TKA手术中合理使用止血带可以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期功能恢复。

    作者:汪洋;马骏;李国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ltus,GDM)新诊断标准实施前后2年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率、孕妇及围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09年12月~2011年12月采用妇产科学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旧标准)的5720例孕妇及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采用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标准(新标准组)的596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组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及母儿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新标准GDM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旧标准,而母儿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旧标准。结论通过GDM新诊断标准能及早发现GDM患者,及时控制血糖,降低母儿并发症,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何冬梅;孙炜星;袁淑梅;杨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白细胞减少症rhG-CSF治疗后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及风险探讨

    目的:探讨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rhG-CSF治疗中的风险。方法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 rhG-CSF注射治疗后骨髓粒细胞形态可有明显变化。结论 rhG-CSF升白细胞治疗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临床用药一定要谨慎把握。

    作者:戴晓宁;赵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肩关节后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探讨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28~67岁,平均48岁。左侧4例,右侧6例。车祸伤4例,摔伤6例。均在伤后6~14 d内就诊。所有患者均诉肩部疼痛,患肢呈内收内旋位,不能外展、外旋,有弹性固定,但Dugas征阴性。

    作者:梅仁富;谌洪亮;程树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Logistic回归方程对阿苯达唑两种剂型药物治疗囊性包虫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评价阿苯达唑两种剂型药物治疗囊性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2008年十年收治的阿苯达唑脂质体和阿苯达唑片治疗的共269例囊性包虫病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通过一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入组病例218例。依据随访记录的可能对临床疗效产生影响的各项指标,应用SPSS13.0及PEMS3.1医学统计软件包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深入分析。结果影像学疗效结果评价显示阿苯达唑脂质体组与阿苯达唑片剂组比较,3个月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9.581,P=0.00001),将两个治疗组作为疗效的影响因素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也显示,两个治疗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06,P<0.001, OR<1,95%CI:0.119~0.428)。结论阿苯达唑脂质体及阿苯达唑片剂均是有效的抗包虫药物,Logistic回归方程的结果结合影像学疗效评价显示阿苯达唑脂质体疗效优于阿苯达唑片剂。

    作者:李海涛;宋涛;邵英梅;阿依甫汗·阿汗;吐尔干·艾力;温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讨降钙素原在部分细胞内与细胞外细菌感染中的区别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细胞内细菌及细胞外细菌感染者中的区别。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例细胞内细菌感染者及181例细胞外细菌感染者的PCT的检出率及其血清浓度,了解PCT在细胞内细菌及细胞外细菌感染者中的检出情况。结果200份细胞内细菌感染者,PCT阳性55份,检出率27.5%。181例细胞外细菌感染者,PCT阳性156份,检出率86.18%,经χ2检验分析,P=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5例细胞内细菌感染者检测到PCT的值为(0.25±0.30)ng/ml,156例细胞外细菌感染者检测到PCT的值为(4.16±7.31)ng/ml,经t’检验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内细菌感染者及细胞外细菌感染者,PCT阳性率及血清含量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

    作者:郭向东;郭伟;曹丽;阿曼古;闫鹏;张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奥氮平在109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副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109例,其中器质性精神障碍有43例,非器质性精神障碍共66例。所有109例患者均给予奥氮平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6周和治疗后10周,采取PANSS量表测定精神状态,采取TESS量表测定治疗副作用,测定并记录体重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比,治疗2周、6周、10周的PANSS总分、P分、N分、G分明显地低于治疗前(P<0.05)。非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治疗剂量显著高于脑器质性病人(t=4.230,P=0.000)。器质性患者治疗疗效为93.0%,非器质性患者为86.4%,所有109例病人的治疗总疗效为88.9%。经过奥氮平治疗后患者会出现血脂升高、乏力、便秘、流涎以及心电图异常等各种不良反应。与治疗前对比,治疗2周、6周、10周的体重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确切,但会对患者的体重和血脂量产生影响。

    作者:张建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健康干预对哈萨克族高血压老年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流行广泛的疾病,同时又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被称为“无声杀手”。新疆作为高寒地区,饮食中食盐、牛羊肉的摄入量较高,因此一直以来都是全国高血压病的高发区。

    作者:李娜;周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流动儿童保健现况和需求分析

    乌鲁木齐市水区处在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流动人口约30多万,其中流动儿童1万余人。为了解乌鲁木齐市水区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和服务需求,2014年1~3月我课题组对水区六道湾街道办和七道湾街道办辖区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李雪莉;陈虹;向卉;王艳萍;高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CK、CK-MB的表达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中CK、CK-MB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39例,检测血清中的CK、CK-MB水平,并与正常人血清CK、CK-MB水平进行比较,经过治疗后再次检测血清中的CK、CK-MB;结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CK、CK-MB水平及CK-MB/CK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K、CK-MB水平以及CK-MB/CK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CK、CK-MB及CK-MB/CK较正常人偏高,提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可能存在明显的心肌损伤,可以作为诊断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作者:牛灵;刘甚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生儿锁骨骨折36例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常见的产伤性骨折,锁骨骨折占新生儿产伤骨折的第1位[1],临床工作中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的相关因素很多,现将分娩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的相关因素做临床分析。

    作者:武建利;汪洋;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司匹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钙网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肿瘤细胞凋亡及肿瘤细胞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人的肝癌细胞系HepG2作为目标细胞,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培养目标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活性,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肿瘤细胞钙网蛋白表达量。结果5μmol/ml,10μmol/ml,15μmol/ml浓度下的阿司匹林培养的肿瘤细胞,其对应的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7.9%±1.65%,33.25%±3.77%,61.25%±3.86%,同时,对应肿瘤细胞钙网蛋白的表达量呈递增趋势。结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钙网蛋白的表达量,从而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王镀津;赵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数字化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肿块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肿块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钼靶X线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结果术前钼靶X线分级(BI-RADS-Mammography),经病理证实27例恶性肿瘤中4~5级者19例,恶性病灶诊断准确率:70.37%;409例良性病灶中2~3级者305例,良性病灶诊断准确率:74.57%。结论钼靶X线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仍存有局限性。

    作者:张建军;丁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临床上较为少见,随着剖宫产率升高,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发病率有所增高,若在临床诊断不明时,盲目行手术或药物流产可能导致患者大出血,严重时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危机患者生命。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对我院近年来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晓玲;龚建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讨情景剧本在特需病房实习护生培训中的应用

    特需病房是全科性综合病房,病种复杂,内、外、妇、儿、肿瘤一应俱全,治疗方案千差万别;患者年龄跨度大,其服务对象在身份、文化及语言习惯等方面与普通病房相比有很明显的差异;有高级知识分子、领导阶层、外国人,也有受教育甚少的暴发户、私企业主、工薪族,故对护理服务要求是非单一性的。实习护生在特需病房实习,因临床实战经验不足,普遍存在环境适应及应急能力差、不善于观察病情、轻视基础护理、缺乏沟通能力[1]的问题,易发生患者拒绝接受实习护生提供护理服务的现象,使临床护生带教工作难以开展。我科为提高特需病房实习护生的实战技能,对88名实习护生进行不同的培训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潘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根管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68例临床分析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首选的方法。现镍钛根管治疗器械在根管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根管治疗术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由于种种原因,根管治疗术后患者出现局部肿胀、咬合痛、自发痛等并发症时常发生,从而导致根管治疗术的失败。为明确原因本收集68例(68颗牙)根管治疗术后而出现并发症的病例,对发生原因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蔡立水;易洪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梅毒血清学不同检测方法的评价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1]。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本病几乎侵害全身各个器官,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其临床表现极其复杂,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梅毒的诊断结果对病情的判断就显得至关重要[2]。目前临床上常用诊断梅毒的实验室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等,本文旨在对2009年~2014年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用ELISA方法筛查出的185例阳性标本进行分析,以探讨梅毒各检测方法的差异。

    作者:李建明;牛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间斑寇蛛毒素的临床研究与进展

    间斑寇蛛(Latrodectus tredecimguttatus spiders)以“黑寡妇”闻名于世,是世界剧毒蜘蛛之一[1],该蜘蛛能释放剧毒毒素,蜘蛛的螫肢(上腭)刺破人的皮肤后,毒液可经螯肢侵入人体引起中毒。被其蛰伤后会引起全身剧痛,并且会发生肝、脑、肾、心、肺等单个或多个脏器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甚至死亡[1-5]。近些年来,在新疆各地区频繁出现间斑寇蛛蛰伤人畜事件,因此间斑寇蛛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者从间斑寇蛛的分布及特征开始,对间斑寇蛛毒素的采集方法、成分、活性和功能以及蛰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防治逐渐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对这些方面进行了综述,为以后更好的研究间斑寇蛛毒素和间斑寇蛛的防治奠定基础。

    作者:刘娟娟;董新玲;孙辉;寇晓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应用于胰肾联合移植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围术期监护1例

    糖尿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部分Ⅱ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有效方法[1]。同时近年来,在我国推广公民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的背景下,我院消化血管外科中心胰腺外科2014年4月对1例Ⅱ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实施了DCD胰肾联合移植手术(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现通过总结本例临床诊治及护理体会,结合文献分析以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及移植效果。

    作者:余鸿;谢秀华;丁晓兰;王理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