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对护理科研论文管理的做法与成效

黄顺红;吴鲤霞;邹佩珍

关键词:护理学, 论文, 学位
摘要:目的:提高医院护理科研论文的撰写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护理人员发生论文的情况,总结护理科研论文管理做法与成效.结果:2007/2008年论文发表数量较2005/2006年增长38.9%,人均论文数增长6%,统计源及核心期刊同比增长35.7%,人均统计源及核心期刊增长9%.结论:采取加大培训力度、搭建交流平台、成立科研论文管理小组等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护理科研论文的数质量.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8例的护理

    胸腔镜是近年来我科开展的一项胸部微创新技术,它具有创伤小、对肺功能影响小,避免开胸术所致的一些不良反应、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笔者2005-03/2009-07共主管了18例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叶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评析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在ISO体系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成立护理文书管理小组,确立小组工作职责、实施计划,抽查同期动态、终末护理文书各1 641份.结果:护理文书质量实施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文书质量管理起到了监督、促进、提高的作用.

    作者:黄权;卿晓棠;钱立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产科病房的风险管理体会

    加强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是避免护理纠纷和减少差错发生的重要环节,也是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内容.结合本院的护理工作,体会如下.

    作者:成敏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生在静脉采血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静脉采血是护生临床实践的一项重要技术操作.对于初次进行静脉采血操作的护生来说,要把书本上的理论转化为实践需要一个过程.初次操作由于没有实践经验,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现将在静脉采血操作带教中护生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汇总如下(采用一次性蝶翼双向采血针和负压采血管).

    作者:刘玉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探讨

    我们针对门诊患者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等特点,以现代的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用科学的方法对门诊患者的健康问题开展健康教育,取得一定效果.现将健康教育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质量持续改进在减少输液患者亮红灯的运用

    为了提高我科全体护理人员的质量改进参与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2008-03/2009-03我科为了减少输液患者亮红灯的现象,进行了持续质量改进,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琳;邹静;金泽凤;陈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手指足趾静脉穿刺成功的护理

    老年患者尤其是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由于静脉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肌肉松弛,血管不易固定,以及回血缓慢,凝血较快等特点[1],给输液穿刺带来难度,我们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选择手指足趾小静脉作为输液部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汉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我院属精神专科医院,这就要求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患于未然.现将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焦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影响院前老年人静脉穿刺的原因和对策

    院前急救对于危重患者,要在短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以保证在短时间内快速输入液体和药物[1].然而老年人血管的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和充盈度的改变,可导致静脉穿刺难度加大.为了提高院前急救老年人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笔者认真查找穿刺失败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提高了操作质量和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赵伟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白内障术后干眼46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术后干眼原因及护理.方法:对46例(54只眼)老年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6例(54只眼)术后干眼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做好老年白内障术后的健康指导可减少术后干眼的发生.

    作者:张喜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差错82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提出对策.方法:对82例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错误执行和遗漏执行医嘱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表现形式,占57.31%;查对不严、责任心缺乏是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占60.96%;年资在5 a以下的护士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48.78%;上午和夜间时段差错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7.56%、24.39%).结论:针对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管理者应抓住易发生差错的重点环节、关键时间、特殊人员进行管理.

    作者:文玉兰;徐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我国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

    新毕业护士(以下简称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专业毕业后教育的重要阶段,关系到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肖菊青等[1]认为,对新护士进行有计划、分阶段的医院内培训,其近期收效是能够减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隐患,减少护患纠纷,保证护理服务质量;从长远来看,能充分调动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整体素质,为其今后业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大部分地区或医院已经开展了护士毕业后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旨在对现有规范化培训进行综述,为今后培训提供依据与参考.

    作者:赵丽萍;安志洁;颜妍;王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穴位注射治疗皮肤病瘙痒78例的护理

    目的:观察曲安奈得联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皮肤病瘙痒的效果.方法:78例患者采用双侧足三里、曲池穴位注射曲安奈得20 mg、维生素B12 2 ml、2%利多卡因1 ml,第1、2、3次每次间隔3 d,第4、5次间隔7 d,症状消失后巩固1~2次.结果:注射4周后,总有效率为96%,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曲安奈得联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可发挥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增强疗效,治疗中还应加强护理,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才能使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灵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人工气道的管理体会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口鼻腔或气管切开置人套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机械通气的实施,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笔者对人工气道的优缺点和管理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韩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呼吸机设备租赁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针对呼吸机租赁业务的实际需要,实施以租借为基础的系统化集中管理,以满足租借需要.方法:介绍呼吸机管理系统的使用功能.结果:为操作者提供简洁、方便的操作流程,减轻了操作者的信息录入.结论:提高了呼吸机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

    作者:赵会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症监护病房仪器的管理与维护探讨

    目前我国ICU正处于一个新兴和发展的阶段,与国外的ICU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在国外的ICU,有专门负责各种监护治疗仪器使用的治疗师,还有专门负责仪器维修和保养的工程师.据美国FDA统计,美国在1991/1992年中,因医疗仪器设备而引发的严重医疗事故共56 220起,死亡3 838起[1].而我国在仪器管理方面,大多停留在护士长兼管的水平上,由于护士长的行政事务繁多,加上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往往易造成仪器丢失和损伤,严重影响了ICU各项抢救工作的正常进行.现将我们如何做好ICU仪器管理与维护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慧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1例经两次尿激酶溶栓的治疗和护理

    我科2009-05-14收治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及时2次溶栓治疗,并配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胜妮;张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助产士血源性感染危险与职业防护探讨

    产房的助产士其工作是在一个特殊环境里,从事特殊护理的群体.其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决定着产房一线护士必须要面对各种职业危害,如致病微生物的侵袭、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等.特别是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是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如何有效地做好产房护士的职业防护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晓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5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回顾分析并总结5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积极处理合并症、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等,使其安全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并及时处理,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围术期采取系统化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晓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早产儿PICC置管于第一胸椎体水平1例的观察与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由于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可以消除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轻药物对静脉血管局部组织损伤,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我科于2009-02-17为一名早产儿实施了PICC置管术,X线终定位于第一胸椎体水平.通过精心护理,安全留置30 d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宁;秦妙玉;张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