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玉溪市某特殊教育学校131例青少年耳聋患者耳聋基因分析

白雪晶;冯磊;徐文波;赵阳;罗风;罗旋

关键词:非综合性耳聋, 基因突变, 基因芯片
摘要:目的 分析玉溪市某特殊学校131例青少年非综合性耳聋患者的常见耳聋基因突变位点,为检测和治疗耳聋提供病因学依据.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玉溪市某聋哑学校131例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4个基因的9个位点:包括GJB2基因c.35 del G、c.176_191 del 6、c.235 del C、c.299 del AT;GJB3基因c.538C>T;SLC26A4基因c.2168A>G、c.IVS7-2A>G;线粒体12SrRNA基因的m.1494C>T、m.1555A>G位点.结果 携带遗传性耳聋相关突变基因的患者27例(28.3%,27/131).其中,GJB2突变者20例,包括c.176_191 del 6突变1例,为汉族;c.235 del C突变17例,其中10例为汉族,2例为彝族,5例为哈尼族;c.299 del AT突变2例,均为汉族.SLC26A4突变者8例,均为汉族,包括c.2168A>G突变4例,c.IVS7-2A>G突变4例;线粒体12SrRNA基因m.1555A>G位点突变2例,均为汉族,其他民族中未发现4个基因9个位点的突变对象.结论 青少年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以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为主要的致病基因,其中c.235 del C突变为常见突变位点,其次为c.IVS7-2A>G和c.2168A>G突变.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vWF水平与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流微栓子信号的关系

    目的 探讨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内皮因子(vWF)与其微栓子信号(MES)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和2017年6月住院与门诊颈动脉狭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32例与无症状患者28例.检测所纳入对象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和vWF:AgⅡ 水平,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经颅多普勒检测颅内外血流微栓子.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浆vWF:Ag、vWF:AgⅡ 和vWF:Ag/vWF:AgⅡ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组检出MES阳性的比例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S阴性的患者比例低于无症状组(54.5%vs.88.0%,P=0.034).MES阴性的有症状患者其血浆vWF:Ag、vWF:AgⅡ 和vWF:Ag/vWF:AgⅡ 水平显著高于MES阴性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服用阿司匹林和颈动脉狭窄程度>70% 的2个亚组中,有症状患者的血浆vWF:Ag、vWF:AgⅡ 水平显著高于无症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vWF:AgⅡ 因子可能是颈动脉狭窄内皮功能激活与损害的早期敏感指标,特别是对于MES阴性的无症状患者,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作者:赖祯平;李智生;韦云耀;李迁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血浆热灭活处理在Nijmegen法检测遗传性凝血因子 Ⅷ 抑制物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血浆样本热灭活处理在Nijmegen法检测遗传性凝血因子 Ⅷ(FⅧ)抑制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同时应用Nijmegen法及增加热灭活步骤的Nijmegen法检测52例中 、重型血友病A(HA)患儿血浆中FⅧ 抑制物滴度.以抑制物滴度 ≥0.60 BU判为阳性结果 ,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及抑制物滴度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抑制物阳性率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2例中间型HA患儿的血浆用原方法检测为阴性但热灭活处理后检测为阳性.两种方法检测的抑制物滴度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0.9908,P<0.0001).在两种方法检测均为抑制物阴性的患儿中,血浆热灭活处理组的抑制物滴度[0.37(0.17,0.48)BU]明显高于无热灭活处理组[0.12(0.02,0.34)B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抑制物阳性组,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待测血浆样本热灭活处理在Nijmegen法检测FⅧ 抑制物检测中的结果可信,且检测前增加血浆热灭活处理步骤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作者:李刚;刘怡;吴润晖;陈振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荧光PCR检测CYP2C19基因分型分析性能验证程序研究

    目的 探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YP2C19基因分型分析性能验证程序.方法 依据《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说明》对荧光PCR方法检测CYP2C19基因分型进行准确性 、精密度 、灵敏度 、特异度 、临界值和低检测限等的相关性能验证.结果 荧光PCR与测序法检测CYP2C19基因分型结果符合率为100%;荧光PCR检测CYP2C19基因分型精密度用CV表示,2G、2A、3G和3A反应体系FAM和ROX荧光通道结果CV均小于10%;以测序法结果为标准,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均为100%;验证cut off值2G反应体系 △Ct为0.95,2A反应体系 △Ct为0.84,均小于设定的cut off值5;验证的cut off值3G反应体系 △Ct为1.47,3A反应体系 △Ct为1.43,均小于设定的cut off值7;低检测限为10 ng/μL.结论 荧光PCR检测CYP2C19基因分型各项性能验证指标符合要求,可以在实验室内开展.

    作者:葛燕梅;樊苏逸;毛源;袁杭;曹鹏;张厚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高通量技术在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不依赖序列的单引物扩增技术结合Ion Torrent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重症肺炎患儿呼吸道肺泡灌洗液进行病毒病原体宏基因组检测的效果.方法 取临床重症肺炎患者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病毒基因组核酸DNA/RNA的提取,随机引物扩增建库后,进行Ion Torrent高通量测序分析,测序结果 进行本地blast分析筛选病毒序列,运用MetaVir数据库进行病毒归类分析.结果一共获得591593条序列读长,病毒序列3545条,占0.6%,其中主要病毒及序列有腺病毒1760条(49.6%),淋巴囊肿疾病病毒1422条(40.1%),Taterapox病毒65条(1.8%),智利巨型病毒37条(1.0%),云杉卷蛾雕背姬蜂病毒33条(0.9%),猫白血病病毒32条(0.9%),网状内皮组织增生证病毒30条(0.8%),RD114逆转录病毒18条(0.5%);呼吸道病原体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为腺病毒7型,提示患者腺病毒7型感染.结论 该研究初步建立的病毒宏基因组分析技术平台可用于呼吸道相关已知和未知病毒病原体鉴定.

    作者:张金李;冯翔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泸州市2010-2016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泸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从而减少血液报废 、保障输血安全.方法 收集泸州市2010-2016年244231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抗梅毒抗体(抗-TP),对不同年份 、性别 、年龄 、职业 、献血次数的指标不合格率进行分析.结果 泸州市2010-2016年5项指标检测不合格率为6.51%.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不合格率分别为4.32% 、0.83% 、0.12% 、0.08% 、1.15%.ALT、HBsAg、抗-HCV、抗-TP的不合格率在不同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ALT、HB-sAg、抗-HIV不合格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HBsAg、抗-HCV、抗-TP的不合格率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HBsAg、抗-HCV、抗-TP的不合格率在不同职业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献血者5项指标检测不合格率均高于重复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抗-TP是泸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献血前应做好相关指标初筛,针对不同人群献血者进行不同宣传,进一步确保血液质量.

    作者:郑旭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胰蛋白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胰蛋白酶是胰腺分泌后活化的一种酶 ,可以选择性地水解蛋白质中由赖氨酸或精氨酸的羧基所构成的肽链 ,进而分解为氨基酸 . 科学家们在豆类 、谷类 、油料作物等植物中发现了多种胰蛋白酶抑制剂 . 其中 ,植物来源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具有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免疫反应较弱 、原料来源广及价格低廉等优点 ,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 目前 ,临床上胰蛋白酶抑制剂已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 、防治脑缺血和脑水肿 、抑制宫缩及预防早产等 ,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 .

    作者:郑文骏;毛智翔;黄琳娟;姚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尿液中T HP、OPN与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尿液中塔-霍粘蛋白(T HP)及骨桥蛋白(OPN)水平与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7年1-6月于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泌尿系结石患者和健康无结石者的清晨空腹尿标本各65例,将其分为结石组和对照组.留取清晨空腹尿10 mL,采用酶联免疫分析试验测定T HP、OPN值,并对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石组患者尿液中T HP水平为(26.01±4.65)mg/L,OPN水平为(170.59±27.32)μ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1±2.42)mg/L、(192.70±16.44)μg/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T HP与OPN在尿液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5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尿液中T HP、OPN升高为泌尿系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泌尿系结石患者尿液中T HP、OPN与健康人群存在明显差异,二者代谢水平异常与泌尿结石的形成存在相关性.

    作者:闫晓煜;黄志红;孟胜兰;肖创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一期留置双J管治疗肾结石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评价输尿管软镜碎石术(URL)一期留置双J管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行URL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术前不放置双J管,观察组术前放置双J管.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净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镜鞘置入成功率分别为97.78%(44/45)和82.22%(37/45),软镜置入成功率分别为100.00%(45/45)和84.44%(38/45),两组镜鞘置入成功率和软镜置入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输尿管扩张术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0%vs.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L一期留置双J管可以显著提高肾结石患者置镜成功率,降低术中输尿管扩张术使用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张立冬;李辉;李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非疫区布鲁氏菌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目的 探讨布鲁氏菌病的流行 、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查等特征,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高新医院2011年1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发热 、多汗 、乏力 、血培养或穿刺液 、骨髓培养菌阳性,经细菌学鉴定均为布鲁氏杆菌.其他伴随症状和体征有咳嗽 、咳痰 、心慌 、头痛 、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 、肝功异常等.患者就诊科室有呼吸科 、内分泌科 、神经内科 、心内科.结论 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多样,非疫区城市医院临床医生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均应高度重视该病,对不明原因发热者应及早进行血培养检查和布鲁氏菌凝集试验,同时增强高危人群防护意识,防止暴发流行.

    作者:武爱荣;晋兴;黄波;曹义战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心肾贫血综合征患者N T-proBNP、钠离子的变化及二者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心肾贫血综合征(CRAS)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钠离子水平的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79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有无CRAS分为非CRAS组(n=509)、CRAS组(n=70).测量入院时的NT-proBNP、钠离子水平,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非CRAS组患者与CRAS组患者的NT-proBNP、钠离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非CRAS组 、CRAS组及全体患者中,NT-proBNP水平与钠离子水平均呈负相关(r=-0.319、-0.294、-0.358,P<0.001).结论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在重视NT-proBNP水平的同时也要注意钠离子的水平,二者可结合考虑,及时判断患者发生CRAS的可能性高低,并积极纠正低钠血症 、贫血 、肾功能不全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史云飞;王建榜;王西辉;吴娟;常盼;李鑫;任明岗;于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 、25-羟基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PT H)、钙 、磷 、镁与绝经年限及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138例(骨量正常组23例,骨量减少组55例,骨质疏松组60例)绝经后女性血清进行外周血骨代谢指标的检测及骨密度的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量减少组血清钙 、磷低于绝经后骨量正常组,β-CTx、PT H高于绝经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25-羟维生素D、PT H、钙 、镁低于骨质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与钙 、镁呈正相关(r=0.60、0.51,P<0.01),与 β-CTx、绝经年限呈负相关(r=-0.39,-0.58,P<0.01).结论 绝经后女性血清骨代谢指标变化明显,采用骨密度检测结合不同的骨代谢指标能更全面 、合理地评价绝经后女性的骨代谢平衡状态,有利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王瑛;沈建雄;王海英;夏丰;李冠武;史晓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手足口病儿童病情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儿童病情重症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儿科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550例.对入选的550例患儿进行分组,将非重症患儿423例分为普通组,重症患儿127例分为重症组,收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然后采取回顾性分析,通过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儿童手足口病重症化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呕吐 、口腔溃疡 、肌酸激酶升高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P>0.05);两组患儿神经传导异常 、抽搐 、年龄<3岁 、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颈抵抗 、精神状态差 、意识障碍 、血糖>9 mmol/L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经传导异常 、年龄<3岁 、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精神状态差及血糖水平>9 mmol/L,是儿童手足口病重症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神经传导异常 、年龄<3岁 、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精神状态差以及血糖水平>9 mmol/L,是儿童手足口病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对于出现这些症状的患儿要进行早期治疗,防止重症化的进一步恶化.

    作者:杜明红;周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血清IgE升高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升高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AI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63例AIP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gE、IgG、IgG4、补体 、球蛋白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及自身抗体水平,评估上述指标与AIP并发过敏性疾病或并发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在63例AIP患者中,IgE、IgG、IgG4、球蛋白异常的比例分别为58.7% 、58.7% 、74.6% 、61.9%,均超过50.0%;EOS% 升高 、C3降低 、C4降低 、自身抗体阳性 、并发过敏性疾病和并发糖尿病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5.4% 、31.7% 、34.9% 、25.4% 、15.9% 和47.6%.而在37例IgE增高的AIP患者中,其IgG、IgG4、球蛋白异常的比例分别为59.5% 、89.2% 、62.2%,均超过50.0%;EOS% 升高 、C3降低 、C4降低 、自身抗体阳性 、并发过敏性疾病和并发糖尿病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9.7% 、35.1% 、35.1% 、29.7% 、18.9% 和51.4%.IgE与IgG4呈正相关,与C4呈负相关(r=0.404、-0.294,P<0.05);IgE与EOS% 、C3无相关性(r=0.132,P=0.303;r=-0.255,P=0.080);IgE与IgG及IgG4之间无相关性(r=0.021,P=0.873;r=0.089,P=0.490).IgE在自身抗体阳性或阴性 、并发或未并发过敏性疾病,以及并发或未并发糖尿病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gE可能与过敏机制一起参与了AIP及胰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是潜在的诊断及监测AIP病情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杨静文;钱琤;胡红丽;郭杰;刘鹏;谷明莉;刘云;张薇薇;黄元兰;邓安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小儿推拿疗法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小儿推拿疗法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及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经口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推拿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 、IL-17、IL-23及TGF-β1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喘息 、咳嗽 、痰鸣音及哮鸣音积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和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FVC和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7、IL-23及TGF-β1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推拿法联合丙酸倍氯米松可显著降低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血清中IL-17、IL-23和TGF-β1水平,并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 、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宝静;王志东;周星;陈素萍;张美芳;张志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内分泌激素室内质量控制失控分析

    目的 通过探讨内分泌激素室内质量控制失控原因,制订实验室内标准化室内质量控制失控处理措施.方法 统计和分析2016年1-12月内分泌激素项目(促卵泡成熟激素 、黄体生成激素 、催乳素 、睾酮 、雌二醇 、促甲状腺激素 、黄体酮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游离甲状腺素 、胰岛素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 β 亚单位等)室内质量控制失控原因及验证纠正措施.结果 导致实验室内分泌激素室内质量控制失控的原因所占比例如下:人为因素占67.76%,试剂因素占14.95%,环境因素占1.40%,仪器因素占0.47%,其他因素占15.42%.结论 实验室应定时分析查找室内质量控制失控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检测结果更加稳定可靠.

    作者:杨伟;于瑞梅;张小涛;高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术前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评估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价值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CAR)对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84例NSCLC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AR的截断值,按截断值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分析两组NSCLC的总生存时间(O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NSCL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CAR=0.465为NSCLC患者的佳截断点;CAR高值组和低值组患者的性别 、体质量指数 、病理分型 、肿瘤分级 、肿瘤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值组预后差;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与OS相关的因素有年龄 、吸烟 、肿瘤分级 、肿瘤分期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CA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与OS相关的因素有吸烟 、肿瘤分级 、肿瘤分期 、CAR、GPS评分 、NLR.高水平CAR比低水平CAR增加了1.67倍的死亡风险(95%CI:1.19~2.36).结论 术前高水平CAR为NSCLC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王慧;尹良平;程丽;何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兰州地区儿童过敏原特异性IgE定量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兰州地区儿童过敏原特异性IgE定量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184例疑似过敏儿童进行食入及吸入过敏原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抗体检测,分析其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群患儿中的差别.结果 在1184例受试者中,96.62% 呈现出tIgE阳性,而36.15% 呈现出sIgE阳性.所有吸入性过敏原中,猫/狗毛皮屑检出率高(12.5%),其次是霉菌(9.12%);食入性过敏原中牛奶检出率高(6.76%),其次是蛋清(3.55%).常见过敏原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7,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艾蒿/豚草花粉和牛奶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艾蒿/豚草花粉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牛奶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过敏原阳性患儿中,1种过敏原阳性218例(50.93%),2~3种过敏原阳性178例(41.59%),4种及以上过敏原阳性32例(7.48%).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2,P=0.895).结论 兰州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猫/狗毛皮屑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为主,血清过敏原IgE测定有利于了解患儿的过敏状态,有助于过敏性疾病的诊断.

    作者:赵有利;潘云燕;张尚弟;张鑫;吴雪;肖春红;刘欣跃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PIVKA-Ⅱ 与AFP联合检测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样本中拮抗剂 Ⅱ 诱导的蛋白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05例肝癌患者(肝癌组)及194例肝硬化患者(良性肝病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血清样本,比较两组患者中PIVKA-Ⅱ 、AFP检测水平,分析各单项指标及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肝癌组PIVKA-Ⅱ 、AFP均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PIVKA-Ⅱ 阳性率为88.78%(182/205),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的19.59%(38/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9,P<0.05);AFP在肝癌组中阳性率为73.17%(150/205),高于良性肝病组的26.29%(51/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7,P<0.05).PIVKA-Ⅱ 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73~0.938,P<0.05),AFP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0.770~0.854,P<0.05),2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为0.921(95%CI:0.891~0.951,P<0.05).结论 PIVKA-Ⅱ 与AFP对肝癌均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欢;陆惠慧;徐令清;李介华;陈思静;黄茂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某院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昆明某院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的耐药现状.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临床拟诊断为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共7054例.对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分离 、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7054例标本中,分离得到409株SA,其中CA-MRSA共58株,占14.2%.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共351株,占85.85%.多重耐药菌株的总检出率为43.8%(179/409).所有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苄青霉素(92.2%)、红霉素(64.5%)和克林霉素(63.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 、奎奴普汀/达福普汀 、利奈唑胺 、利福平或替加环素的耐药现象.结论 该院分离的CA-MRSA主要表现为对不耐酶青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CA-MRSA的发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耐酶青霉素或第1代头孢菌素仍可作为治疗CA-MRSA感染的一线药物使用.

    作者:黄海林;王海平;祁洪娟;李小娟;苏敏;庄宇;杜廷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儿胆红素与尿蛋白水平的关系

    目的 探讨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其胆红素与尿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MCN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单纯应用泼尼松药物短期治疗14 d,再经24 h尿蛋白(24 hUpr)定量和晨尿蛋白定性试验,选取65例尿蛋白完全缓解患儿,观察治疗前 、治疗7 d、治疗14 d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清蛋白(ALB)和24 hUpr指标水平变化,比较其差异并对患儿胆红素与尿蛋白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5例患儿TC、TG和ALB水平在治疗7 d和14 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4 hUpr、TBIL和DBIL水平在治疗7 d和14 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24 hUpr与TBIL、DBIL呈负相关(r=-0.413,P=0.001;r=-0.293,P=0.023);治疗后14 d的24 hUpr与TBIL、DBIL呈负相关(r=-0.301,P=0.018;r=-0.285,P=0.029).结论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MCNS患儿尿蛋白和血清胆红素影响较大,且24 hUpr与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提示MCNS患儿尿蛋白丢失可能是导致机体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杨志娜;田卫东;贺东洋;龚俊华;梁忠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