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勒提取物体内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王婷婷;文志萍;王新春

关键词:罗勒, 提取物, 抗氧化, 体内
摘要:目的:研究罗勒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功能.方法:通过测定正常小鼠肝组织SOD、GSH - Px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研究罗勒提取物对正常小鼠体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罗勒提取物可显著增强正常小鼠肝组织SOD、GSH - Px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罗勒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内抗氧化功能.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金双歧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目的:感染性腹泻病是一组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疾病,尤其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治疗不当往往会造成不良后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9月到2009年9月期间门诊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腹泻的150例儿童,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8例,两药联用,口服金双歧片剂,<1岁,0.5克/次,3次/天;>1岁,1克/次,3次/天.温开水送服.利巴韦林冲剂,10 mg/kg/d,分3次口服.对照组72例,单用利巴韦林冲剂口服,将止泻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止泻时间:治疗组为(38.59±12.55)小时;对照组为(51.15±15.25)小时.结论:金双歧与利巴韦林联用,无论在显效、总有效率及止泻时间,均明显优于单用利巴韦林.

    作者:杨琦;丁效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肝纤维化定量诊断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肝脏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其病变严重程度对预后判断、治疗方法选择及干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肝组织活检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对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军;庄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地州级与县市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地州级与县市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为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护理发展规划及相关卫生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某地区4家地州级医疗机构和11家县市级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地州级医疗机构医护比为1∶1.27,床护比1∶0.30,县市级医护比1∶1.29,床护比为1∶0.38,均低于卫生部颁布标准.地州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占63.1%,县市级该比例为46.1%.地州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职称结构比县市级合理.地州级医疗机构30岁以下护理人员占护士总数的52%,县市级占60%.结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不足,护理人员学历和职称较低,队伍显年轻,专业发展后劲不足,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地州级与县市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的特点制定相关的政策.

    作者:于新萍;玛丽雅·木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罗勒提取物体内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罗勒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功能.方法:通过测定正常小鼠肝组织SOD、GSH - Px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研究罗勒提取物对正常小鼠体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罗勒提取物可显著增强正常小鼠肝组织SOD、GSH - Px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罗勒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内抗氧化功能.

    作者:王婷婷;文志萍;王新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我院9例颈部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部动脉狭窄的经验.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对我院9例颈部动脉狭窄>70%的患者,行颅外段颈部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其中1例颈内动脉高度狭窄患者使用保护伞装置后置入支架,2例进行球囊预扩张,6例在支架释放后扩张;其中2例发生颈动脉窦反应,1例发生高灌注综合征,给予控制血压及对症治疗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围手术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治疗.结果:9例患者共置入9枚支架,手术成功率100%,血流通畅,支架形态良好,颅内血供良好.随访半年血管未再发生狭窄.结论:颈部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部动脉狭窄的一种新兴、微创、有效及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疗效肯定,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石青;张驻军;陶会荣;张志明;艾尼瓦尔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转喻的认知基础及其实践意义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有力的认知机制和高效的认知手段.它根植于人们的基本经验之中,大量的转喻反映了人们普遍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转喻认知对话语的理解和语言发展起着重要地推动作用,对语言教学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作者:刘彦娟;宋顺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湿润烧伤膏涂抹鼻腔减轻无创呼吸机致鼻腔干燥的观察

    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涂抹鼻腔减轻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致使患者鼻腔黏膜干燥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使用无创呼吸机超过3天每天超过4小时的治疗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59岁至89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结果:实验组患者用无创呼吸机前,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涂抹鼻腔,使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减轻患者鼻腔干燥效果明显.结论:湿润烧伤膏涂沫鼻腔,患者的舒适度明显增加,鼻腔干燥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侯颖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边疆高龄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边疆高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边疆高领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眼科手术设备,对38例边疆高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发生角膜水肿11眼,8眼于3天内消退,3眼于7天内消退.手术后随访2个月,术后视力>0.3者34例,占89.5%,其中视力≥0.8者占78.9%.结论:边疆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安全的,可获得满意的复明效果.

    作者:李国庆;宋宪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联合术式气管造口术在困难气管切开术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开展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PDT)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15例有PDT的困难气管切开患者,先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OT)逐层分离至气管前筋膜可见或可触及气管环,然后再采取PDT置入气管套管.结果:15例困难气管切开患者顺利置管,手术所用时间较单独OT缩短,患者损伤减少.结论:联合OT能够扩大PDT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的适用范围.

    作者:唐广宁;景建军;侯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5~2009年某院住院病人来源情况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病人来源情况,提出改善病人来源结构的对策.方法:通过MKHIS系统数据库,以2005~2009年住院病人信息为研究对象进行数量及内容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某院住院病人来源结构存在集中度高、来源分散等不合理之处,需进一步加以完善.结论:采用多种策略吸引外地病人前来就医对改善病人来源结构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建新;郭晓景;马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规范消毒急救仪器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国内外ICU医护人员对急救仪器消毒的认知、监管力度、规范消毒的依从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研究干预措施,制定有效预防院内感染方案提供有力参考.

    作者:张宏英;王玉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运用真丝线段碎屑经导管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症状性子宫肌瘤均经影像学和专科检查确诊,并排除与症状相关的其他妇科疾病.栓塞双侧子宫动脉者14例,单侧者1例.栓塞材料选用真丝线段碎屑和明胶海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 ~24个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月经量增多、贫血及压迫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超声或CT检查示瘤体体积缩小,完全缓解(CR)3例,其中2例粘膜下肌瘤坏死脱落,部分缓解(PR) 12例.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对想保留子宫、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不愿手术者是佳选择.

    作者:刘小平;李燕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Her-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 -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er -2蛋白、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表达.结果:Her -2蛋白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 (20/44)、11.4%(5/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 -2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ER、PR明显相关(P均<0.05),而与患者年龄、月经情况无关(P均>0.05);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组Her -2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腋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HER-2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既可用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也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浸润转移的重要指标.

    作者:唐帆;马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均匀设计法优化阿苯达唑PLGA纳米粒制备工艺

    目的:均匀设计法优化阿苯达唑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 ABZ - PLGA - NPs)制备工艺.方法:以包封率、药物利用率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采用纳米粒沉淀法制备ABZ - PLGA - NPs,均匀设计U9(94)优化处方.结果:制得的ABZ - PLGA - NPs包封率为91.8%,药物利用率为5.17%,载药量为0.352%,平均粒径为127.7nm,Zata电位值为- 18.7my.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简便,重现性好,可制得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粒径分布理想的阿苯达唑- PLGA -纳米粒.

    作者:连文元;何承辉;邢建国;王新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Doehlert设计优化叶黄素微胶囊化制备处方的研究

    目的:Doehlert -效应面法优化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处方.方法:以高剪切-喷雾干燥法制备叶黄素微胶囊,以包封率、载药量及归一化值为评价指标,以芯材与壁材质量比,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及固形物含量为考察因素,Doehlert -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非线性方程拟合,效应面法确定佳处方配比.结果:二项式是描述各指标与因素之间的佳模型.优化处方制备微胶囊,叶黄素微胶囊平均载药量为1.88%,平均包封率为83.15%,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Doehlert -效应面法优化法筛选叶黄素微胶囊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法,制得水分散体的制备工艺简单,不涉及有机溶剂,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高,可用于药品和食品加工.

    作者:鲁萍;赵洁;王新春;尹俊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清热凉血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凉血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3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2例中完全缓解24例,基本缓解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中药清热凉血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伟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如何提高医学生内科临床实习质量

    内科临床实习是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因此高质量的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冯罡;赵德福;王晓丽;延芳;常向云;孙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术后两种防止再粘连方法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7月6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粘连程度均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防粘连的方法分别为球囊加透明质酸钠组(A组)和宫内置节育器加透明质酸钠组(置环组,B组).观察两组术后1、3个月其月经及宫腔形态恢复情况.结果:A组宫腔再粘连例数低于B组,治愈、有效、无效例数均高于B组.结论:球囊加透明质酸钠对预防宫腔再粘连效果明显.

    作者:赵霞;王英红;杨萍;王冲;刘兆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理质量控制在临床检验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在临床检验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针对常规检查项目血标本抽取,送检过程中溶血、抗凝血、标本成分改变、血标本稀释,采血时间的选择及护理人员对检验结果和临床意义缺乏认识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3月后评价临床检验结果.结果:护理质量控制后,血标本检验结果正确率显著高于质量控制前(P<0.05).结论:护理质量对提高血标本临床检验结果正确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常伟英;史春辉;韩丹青;杨辉;杨婷;李慧莲;徐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二级综合医院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探索

    通过对临床护理路径定义及理论基础、实施步骤、二级综合医院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存在的护理问题及现实意义等几方面进行阐述,提高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路径的认识,探索适合二级综合医院的临床护理路径.

    作者:陈雪芹;刘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