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对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预防意义

漆珊燕;刘丽芳;龚雪萍;张伟忠

关键词:早产儿, 非营养性吸吮, 肠外营养, 胆汁淤积综合征
摘要:目的 探讨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对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预防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6至2015年6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中28~32周早产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32周早产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早产儿分为C、D两组,每组各50例.给予A、C组静脉营养补充能量,B、D组在A、C组基础上,加用非营养性吸吮.观察4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质量、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出现胆汁淤积时间,以及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汁淤积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C组与D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B组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低于A组,D组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B组患儿TBA、TBIL、DBIL、ALT水平均低于A组,D组患儿TBA、TBIL、DBIL、ALT水平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A、B两组患儿胆汁淤积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患儿胆汁淤积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的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综合征无明显预防作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胆汁胃蛋白酶原检测对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肠胆反流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胆汁胃蛋白酶原检测法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肠胆反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该院进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后胆道残石住院治疗的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口服99mTc标记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经鼻胆引流管收集后,采用放射活度测量仪测定放射性活度,采用Gal-G2-CNP底物法检测胆汁中胰酶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胆汁中胃蛋白酶原水平进行检测,对比胃蛋白酶原法与胰酶法诊断效能.结果 99mTc-DTPA检测结果显示,33例患者胆汁中检测到放射性活度,阳性检出率为47.83%.胰酶法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患者32例,阴性37例,4例为假阳性,5例为假阴性,检测灵敏度为84.85%,特异度为88.89%,诊断符合率为86.96%,误诊率11.11%,漏诊率15.15%.胃蛋白酶原法检测结果显示,33例阳性,36例阴性,2例为假阳性,2例为假阴性,诊断灵敏度为93.94%,特异度为94.44%,诊断符合率为94.20%,误诊率5.55%,漏诊率6.06%.胃蛋白酶原法符合率、灵敏性、特异度均高于胰酶法.结论 胆汁胃蛋白酶原检测可作为内镜下诊断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肠胆反流的可靠方法,效果较胰酶法好,为临床检测肠胆反流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莫翠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对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预防意义

    目的 探讨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对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预防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6至2015年6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中28~32周早产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32周早产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早产儿分为C、D两组,每组各50例.给予A、C组静脉营养补充能量,B、D组在A、C组基础上,加用非营养性吸吮.观察4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质量、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出现胆汁淤积时间,以及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汁淤积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C组与D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B组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低于A组,D组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B组患儿TBA、TBIL、DBIL、ALT水平均低于A组,D组患儿TBA、TBIL、DBIL、ALT水平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A、B两组患儿胆汁淤积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患儿胆汁淤积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的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综合征无明显预防作用.

    作者:漆珊燕;刘丽芳;龚雪萍;张伟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麻醉深度与小儿术后躁动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与小儿术后躁动的关系.方法 选取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小儿手术患者112例,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几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56例,术中BIS维持在40~49;观察组患儿56例.术中BIS维持在50~59.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认知功能情况、Ramsay镇静评分、苏醒情况、拔管情况、术后监测指标、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儿认知功能评分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直到正常.观察组患儿在拔管1h、拔管6h、术后1d时认知功能评分[(17.2±1.0)、(21.6±0.7)、(27.5±1.2)分]高于对照组[(13.1±1.4)、(17.1±1.3)、(23.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停用麻醉药0、10、30 min和1h时Ramsay镇静评分[(3.6±0.4)、(3.1±0.3)、(2.7±0.2)、(2.3±0.2)分]低于对照组[(4.2±0.5)、(3.6±0.5)、(3.1±0.4)、(2.6±0.4)分].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为(12.8±1.3)min,拔管时间为(15.9±1.6)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19.8±1.7)min,早于对照组的(14.6±1.2)、(19.2±1.8)、(23.5±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48.2%)低于对照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深度对小儿术后躁动有影响.麻醉深度过深,会增加术后躁动风险.

    作者:杨丽;任贤俊;董文理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miR-218调控DKK2在结核感染机制中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miR-218调控DKK2参与结核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择62例结核病患者(结核组)和6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8及其靶基因DKK2的表达水平;在结核感染细胞模型中,分别在6、12、24 h检测miR-218、DKK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iR-218在结核组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DKK2明显上调(P<0.05).在结核感染细胞模型中,6h时miR-218的表达显著下降而DKK2表达明显升高(P<0.05);随时间延长两者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 h时TNF-α表达增高(P<0.05),IL-6出现表达下调(P<0.0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可能通过诱导宿主miR-218表达下调,靶向抑制DKK2作用减弱,Wnt通路活性降低,进而打破免疫调节平衡促进结核病的发生.

    作者:李引钰;尚孟乔;胡雪姣;赵珍珍;彭武;应斌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清抗dsDNA抗体参考区间的探讨

    目的 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C28-A3,建立适合该地区人群和检测系统的抗双链DNA抗体的参考区间,为临床医生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美国CLSI C28-A3文件关于健康者的原则要求,分别选择该地区不同年龄段健康男女共471例.使用德国EUROIMMUN公司的抗dsDNA-NcX抗体检测试剂盒以及山东省烟台爱得康公司的ADDCARE500全自动酶标仪定量测定血清抗dsDNA-NcX抗体水平.采用基于非参数有放回的抽样方法(Bootstrap法)估计参考区间.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的抗dsDNA-NcX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数据合并性别、年龄后进行分析,推断的医学参考区间的上限值为53 IU/mL.结论 初步尝试建立了该地区健康人群血清抗dsDNA-NcX抗体的参考区间.

    作者:董一红;于洋;田野;李卓敏;王雪;高萱;王迎辰;李格;刘勍;韩旭;张岩;谭延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患儿中的诊断效果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儿童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效果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儿童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方法),再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试验组的血浆γ-干扰素水平;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采用抗酸染色法对100例结核病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染色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参数指标.结果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00%(82/100)、90.00%(90/100)、89.13%(82/92)、91.84%(90/98),显著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方法60.00%(60/100)、70.00%(70/100)、66.67%(60/90)、63.64%(7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肺结核患儿抗酸染色阳性有33例,阴性有67例,其中抗酸染色法阳性肺结核患者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为84.85%(28/33),阴性肺结核患者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82.09%(55/67).结论 在诊断肺结核病方面,γ-干扰素释放试验方法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方法相比,前者效能更高,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与同源性分析

    目的 分析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和同源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减少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宣武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菌株,采用Whonet5.6分析耐药情况及分布,产酶表型检测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碳青霉烯酶失活法(CIM)试验,PCR方法扩增耐药相关基因(K PC、OXA48、NDM、IMP、VIM、TEM、DHA),运用质谱技术分析试验菌的同源性.结果 共收集耐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50株,占同期该院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比例为28.1%(50/178),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高耐药性;50例中Hodge试验和耐碳青霉烯失活试验阳性者均占84.0%(42/50),二者同时阳性者占82.0%(41/50),符合率为97.6%.PCR扩增KPC基因型的阳性率为82.0%(41/50),其他耐药基因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TEM 52.0%(26/50)、IMP 20.0%(10/50)、DHA14.0%(7/50)、VIM 12.0%(6/50)、NDM6.0%(3/50)和OXA48 2.0%(1/50),同时存在3种耐药基因型的菌株占36.0%(18/50),同时存在2种耐药基因型的菌株占26.0%(13/50),未检测到任何耐药基因菌株占10.0%(5/50).质谱同源性分析分为两大群,包括A1(42.0%)、A2(25.5%)和B(33.3%)型.结论 该院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率高,携带NDM、DHA、IMP、VIM、TEM、OXA-48等多种耐药基因型,以KPC-2基因型多见;同源性以A型为主要流行株.

    作者:曹敬荣;于跃;陈典典;王岩;闵嵘;王培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国内外护理人文精神培育方法与实践研究及思考

    人文精神是护理人员不可缺少的职业精神,从文艺复兴时期发起至今一直是护理教育科研的热点话题,如今医患、护患矛盾白热化,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人文关怀再次成为当下的焦点话题.人文精神的树立培育是关键,本文拟通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护理人文培育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总结近几年在护理人文培育中教学过程、培育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索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724和糖类抗原199对胃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及糖类抗原199(CA199)对胃癌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病理诊断为胃癌的85例患者为A组,62例胃黏膜良性病变患者为B组,65例健康查体者为C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CEA、CA724及CA199水平,比较肿瘤标志物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3组研究对象的CE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8,P=0.01);A组患者CEA水平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研究对象CA72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3,P<0.05);A组患者CA724水平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研究对象CA19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6,P<0.05);A组患者CA199水平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研究对象CEA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41,P<0.05),且A组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3组研究对象CA724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80,P<0.05),且A组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3组研究对象CA199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00,P<0.05),且A组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肿瘤标志物双联及三联检测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其中,CEA+CA724+CA199三联检测的灵敏度高.结论 CEA、CA724及CA199可作为胃癌早期的辅助诊断指标,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检测的灵敏度.

    作者:罗玉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细菌培养联合Tem-PCR在肺炎患儿病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细菌培养联合靶序列富集多重聚合酶链反应(Tem-PCR)在肺炎患儿病原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住院肺炎患儿141例,收集深部呼吸道引物进行细菌培养,采用Tem-PCR检测常见病原菌的特异性DNA.结果 141例患儿中83例患儿标本培养呈阳性,阳性率为58.87% (83/141);共分离出85株病原菌,病原菌检出率为60.28%(85/141);Tem-PCR检测阳性率为40.43%(57/141),病原菌检出率为50.35%(71/141).细菌培养联合Tem-PCR检测的病原菌检出率为78.01%(110/141),明显高于细菌培养和Tem-PCR的检出率(P<0.05);其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依次为28.37% (40/141)、19.15%(27/141)、8.51%(12/141)、6.38%(9/141)、5.67%(8/141)、5.67%(8/141)、2.84%(4/141).结论 细菌培养联合Tem-PCR检测能够提高住院肺炎患儿的病原菌检出率,提高临床细菌病原学评估价值.

    作者:庹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钦州地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钦州地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对钦州地区常住人口进行调查,统计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血尿酸组,比较两组生活习惯、合并疾病情况,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3 783例被调查者中痛风患病率1.67%(63/3 783),其中男性患病率2.81%(51/1 818),高于女性的0.61%(12/1 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血尿酸水平(377.49±72.52)μmol/L高于女性[(291.38±39.1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患病率21.04%(796/3 783),其中男性患病率26.90%(489/1 818)高于女性[15.62%(307/1 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发生率依次为31.03%、41.96%、58.92%、11.18%、24.87%、10.93%、40.95%,与血尿酸正常组的17.01%、23.97%、37.93%、8.37%、12.76%、5.42%、15.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年龄≥50岁、超重或肥胖、饮酒、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钦州地区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早期预防措施,患者应积极治疗.

    作者:陈晓波;李诺利;陈樱君;莫辉艳;李丽;莫筱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电图对心脏再同步化疗效预测价值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心电图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临床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该院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后1年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少大于或等于15%为治疗有效的评判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24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效的患者为观察组,62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有效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实时心电图检查QRS波时限、ST段下移值、QTc间期、QRS波切迹、有无病理性Q波.比较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并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心电图指标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应答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QRS波时限以及术前QRS波切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术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术前室内阻滞、术前QRS波时限、△QSR时限、术前ST下移水平、术前QTc间期以及术前有病理性Q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QRS波时限以及QRS波切迹与心脏再同步化的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心电图对于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刘和波;高天林;路飞;周代秀;白一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清标本的冷冻保存对胰岛素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 分别探讨低温(-20℃和-80℃)以及冻存时间对血清胰岛素(INS)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集72份静脉血并分离血清,于-20℃及-80℃分别放置3、7、14 d,使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其INS水平,并按INS水平分为低、中和高3组.除使用Bland-Altman分析法评估两种温度条件间,以及各时间点间INS水平的可比性,还将两个时间点INS水平差异率与INS的总变化极限(TCL)值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评估偏差的可接受性.结果 在-20℃和-80℃条件下储存相同时间的标本,其INS水平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冻存后第3天的标本,Bland-Altman法显示其INS与即时水平无可比性,但3d后趋于稳定;相对于即时水平,多数血清标本冻存不同时间后INS降低幅度低于TCL值(低值组TCL为13.3%,中、高值组TCL为15.6%),变化幅度基本可被接受.结论-20℃和-80℃保存血清标本,对防止INS被降解的效果相当;即使低温保存,血清INS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降解,但如无法及时检测,低温保存仍为防止INS被降解的有效方法.

    作者:谭延国;张旭东;郑芳芳;李卓敏;李佩;聂秋燕;刘晴;王晓宁;田野;古媛;车冬丽;林红;张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儿童膝关节局灶性骺板区水肿的MRI影像特点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膝关节局灶性骺板区水肿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点,旨在为临床治疗儿童膝关节局灶性骺板区水肿提供相应的影像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36例膝关节疼痛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外伤的临床特征将患者分为无外伤组和外伤组;两组患者均行X线平片和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MRI影像特点并将其影像学表现与手术或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并由双盲法分析确认.结果 无外伤组患者局灶性骺板区水肿的MRI特点为以骺板为中心波及邻近骨骺和干骺端的局灶性斑片状范围较小的T1WI低信号、PD-FS高信号区,边界清晰;外伤后膝关节疼痛患者骨骺板区水肿的MRI特点为骨骺板周围关节面下范围较大的T1WI低信号、PD-FS高信号区,边界不清晰.无外伤组骺板区水肿范围为(14.3±6.7)mm,外伤组骺板区水肿范围为(26.3±8.9)mm,无外伤组小于外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非外伤膝关节局灶性骺板区水肿的边界较清晰,水肿范围较小,可能与自身的生长期疼痛相关;外伤膝关节局灶性骺板区水肿的边界不清晰,水肿范围较大,可能与患者的关节损伤有关.

    作者:张成芳;张堃;范磊;高辉;谭利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山莨菪碱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球蛋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及对免疫球蛋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9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32例、山莨菪碱组32例和联合组32例.3组患儿均限盐低脂饮食,保持充足营养与水分,常规监测体温,给予止咳、化痰、退热、平喘、抗感染、鼻导管吸氧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对症处理.阿奇霉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分2次;山莨菪碱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注射液0.1 mg/kg,肌肉注射1次/天.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用法如上.3组患儿疗程均为7d.比较3组患儿临床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IgA、IgM、IgG、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退热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时间、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心率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及胸片吸收时间明显低于阿奇霉素组和山莨菪碱组(P<0.017);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3.7%)显著高于阿奇霉素组(68.8%)、山莨菪碱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IgA、IgM、IgG、每千克体质量潮气量(Vt/kg)、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tE)明显高于阿奇霉素组和山莨菪碱组,CRP、PCT、TNF-α、IL-6、呼吸频率(RR)显著低阿奇霉素组和山莨菪碱组(P<o.017);联合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莨菪碱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仇丽华;厉娜;牛庆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克氏针合并U型钉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克氏针合并U型钉治疗肘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克氏针合并U型钉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术后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畸形矫正程度.疗效评定参照Bellimore标准,评定患肢外观矫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患儿6个月至3.1年,截骨处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6.5周,未出现截骨不愈合和移位现象.无明显外观畸形及功能障碍者.28例患儿随访到6个月时参照Bellimore评分标准,优26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 克氏针合并U型钉治疗肘内翻畸形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泓淼;孙雅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铁皮石斛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铁皮石斛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20例病理活检诊断为干燥综合征的受试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服药组和未服药组),每组10例.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服药组连续服用铁皮石斛(每天3次,每次5 mL),而未服药组和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给药1周后,检测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唾液流量、唇腺病理分级及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颌下腺水通道蛋白5(AQP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服药组患者唾液流量显著高于未服药组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组患者外周血中TNF-α、IL-1β表达明显低于未服药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组唇腺中AQP5 mRNA表达则显著高于未服药组;此外,相关分析显示TNF-α、IL-1β和AQP5与唇腺的病理分级具有直线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铁皮石斛可通过改变干燥综合征患者TNF-α、IL 1β和AQP5 mRNA的表达,从而改善腺体的病理状态,因而对干燥综合征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肖胤;罗玲;杨军;梁新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化脓链球菌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化脓链球菌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SS)的实验室检查特征,为临床诊治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化脓链球菌感染致STSS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对分离株进行emm基因分型,并检测其常见超抗原基因.结果 该患者因左脚趾皮肤溃破致左下肢严重感染,并伴多器官功能衰竭及STSS.伤口分泌物分离出化脓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分离株为emm 1.1型,携带speA、speC、spek、ssa和smeZ等5种超抗原基因.临床采取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青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化脓链球菌致STSS可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与其携带多种超抗原基因有关.外科治疗和有效抗感染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宁兴旺;朱惠斌;钱纯;邓兰平;谢小兵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Gd-EOB-DTPA增强MRI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肝硬化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细胞癌的Gd-EOB-DTPA增强MRI表现,并将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0例肝硬化患者发现了23个结节,根据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为小肝细胞癌共19个,另4个结节诊断为肝硬化结节;Gd-EOB-DTPA肝胆期扫描诊断为小肝细胞癌共23个.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细胞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3.0%,Gd-EOB-DTPA肝胆期诊断符合率为100.0%,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EOB-DTPA作为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能提高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细胞癌的诊断率.

    作者:熊廷伟;龚明福;廖翠薇;张冬;张启川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儿童稳定期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白癜风患儿在进行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过程中实施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90例白癜风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接受常规化护理;试验组接受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情绪状况;对比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及随访过程中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患儿上述两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对照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4.44%)明显高于试验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中发现,对照组患几中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复发情况,而试验组仅1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癜风患儿在接受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过程中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情绪,提高治疗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