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式体外碎石法与常规碎石法疗效比较

王淑琴;代强;赵子丹;柯国萍;仙登沁;段霄燕;黄云峰

关键词:改良式体外碎石法, 电容, 常规体外碎石法, 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改良式体外碎石法与常规碎石法疗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结石粉碎率、排净率、并发症及电容耐用程度。方法:输尿管结石患者6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常规组。结果:改良组结石两次粉碎率96%(288/300),0.05,常规组结石两次粉碎率84%(252/300);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结石排净率分别为92%和80%,0.05,改良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分别为0.66%和4.0%,相同电容改良组和常规组冲击次数分别为1.5和1.0万次,0.05。结论:通过改进及增加体外碎石机及电容的使用方法,明显提高碎石疗效,提高电容的耐用与功效,减少材耗、提高效率,是临床首选的碎石方法。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在住院药房的应用

    总结使用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的情况,根据实践工作进行问题归纳、整理、分析。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是药师非常有益的工作好帮手。

    作者:张权林;杨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石河子市3所中学1014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父母对男学生惩罚及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及否认、过度保护得分显著高于女生(<0.05或<0.01);不同年级高中生在父母惩罚及严厉、拒绝及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高中男生更多地感受到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年级越高的高中生越多地感受到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

    作者:谌德荣;郭沛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0例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为冠心病进行早期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0例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检测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分析冠脉狭窄程度、年龄、性别及不同类型冠心病之间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男性高于女性(0.05),冠心病组高于正常组(0.05),冠脉狭窄程度越高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越高(0.05)。结论:高HCY 水平是冠心病的高危险因素之一,检测HCY对于冠心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腾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体积测量联合灌注成像对肝硬化储备功能的评价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肝体积测量联合灌注成像评价肝硬化肝功能储备的应用价值。方法:肝硬化组30例及正常肝脏组30例均行CT肝体积测量和灌注成像,比较肝硬化组与正常肝脏组之间、肝硬化组肝功能A、B、C 级之间的肝体积值、血流灌注参数值及肝体积血流灌注乘积参数值的差异,并将肝功能分级分数与肝体积值、血流灌注参数值及肝体积-血流灌注综合参数值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硬化组A、B、C级肝体积( liver volume,LV )呈逐级递减,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0.01);肝硬化组血流灌注参数的肝血流量(BF)、肝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与正常肝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肝血流量(BF)和肝血容量(BV)呈逐级递减,C级与A、B 级间有统计学差异(0.01);肝体积-血流灌注指数(volume blood perfusion index, VBPI)呈逐级递减,各级间有统计学差异(0.01);与其他指标相比,肝体积-血流灌注指数(VBPI)与肝功能分级具有更高的相关性(=-0.835,0.01)。结论:肝体积及肝血流灌注参数的改变与肝硬化的临床分级相关,64层螺旋CT肝体积测量联合灌注成像能准确地评价肝储备功能。

    作者:李勇;李娜;王成伟;韩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疆某校中职护生临床实习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石河子地区中职护生临床实习效果及需求,为学校及医院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13年6月至7月对500名就读于石河子大学护士学校且已完成临床实习的中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77.8%的学生表示喜欢护理专业;96.3%的学生表示临床实习较为重要;76.5%的学生表示想学到基础护理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在60%左右,健康教育能力为50%;98.3%的学生表示经过临床实习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护理操作;87.5%的学生表示喜欢一对一固定的带教方式;93.8%的学生表示对实习医院满意。结论:石河子地区中职护生对专业认可度较高,对临床实习需求主要表现在基础操作能力方面及一对一固定带教模式。临床带教应多注重中职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周静;钟慧琴;高静;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运用品管圈分析基层医院综合ICU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原因及改进效果评价

    目的:运用品管圈探讨基层医院综合ICU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原因。方法:运用管理工具品管圈,通过对基层医院综合ICU科VAP的发病率的回顾性分析,发现VAP的影响因素,从患者自身、呼吸机管理、护理操作、手卫生、科室制度等方面进行干预,制定护理对策,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发现,呼吸机管理、护理操作、科室制度对VAP发病率的影响明显,通过相应的护理对策,影响VAP 发病率的主要因素发生改变,且较前明显降低,VAP发病率较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品管圈的实施,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规范护理操作程序,规范呼吸机管理,优化科室环境等可降低VAP的发病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段秀玲;何艳芳;张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良式体外碎石法与常规碎石法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改良式体外碎石法与常规碎石法疗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结石粉碎率、排净率、并发症及电容耐用程度。方法:输尿管结石患者6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常规组。结果:改良组结石两次粉碎率96%(288/300),0.05,常规组结石两次粉碎率84%(252/300);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结石排净率分别为92%和80%,0.05,改良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分别为0.66%和4.0%,相同电容改良组和常规组冲击次数分别为1.5和1.0万次,0.05。结论:通过改进及增加体外碎石机及电容的使用方法,明显提高碎石疗效,提高电容的耐用与功效,减少材耗、提高效率,是临床首选的碎石方法。

    作者:王淑琴;代强;赵子丹;柯国萍;仙登沁;段霄燕;黄云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食管小细胞癌伴高分化鳞癌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食管碰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可能病因。方法:回顾性研究1例食管碰撞癌(小细胞癌伴高分化鳞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大体和镜下形态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例肿瘤由食管小细胞癌和高分化鳞癌组成,两者独立存在,相邻处由纤维组织分隔;小细胞表达NSE、Syn和CgA等神经内分泌标记,高分化鳞癌则不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癌组织侵及食管深肌层。确诊后给予手术治疗,6个月后肿瘤远处转移,治疗无效死亡。结论:碰撞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结合,食管小细胞癌合并高分化鳞癌更为罕见,相关的临床特点有待进一步总结。

    作者:申耀元;崔晓兵;李曼;黎成芳;赵瑾;陈云昭;李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分型的囊型肝包虫囊内环境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囊型肝包虫PH值、囊内压、渗透压及内囊生发层的变化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方法:应用精密PH值测定仪检测肝包虫囊肿囊液PH值的变化;采用穿刺测压法检测肝包虫囊肿囊内压力的变化;应用渗透压测定仪检测肝包虫囊肿囊液渗透压的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包虫囊肿存活情况及内囊生发层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不同分型囊型肝包虫,其囊液的PH值、囊内压力、囊液的渗透压、内囊生发层的变化有显著差异(<0.01)。结论:不同分型的囊型肝包虫随着其活性的变化,囊内环境亦呈有规律的变化。

    作者:李江;彭心宇;杨宏强;张示杰;孙红;张宏伟;刘桂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检验科是医院各种标本集中检验的主要科室,是样本污染的集中场所。检验科工作人员长期接触肝炎、艾滋病、梅毒、结核等各种病人样本,存在标本离心时产生气溶胶、试管破裂及标本溢出造成手部及工作台污染等、穿刺伤等多种职业性危害,为降低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必须加强实验室职业暴露培训,认真高效地进行职业防护。

    作者:张蕾;程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提高门诊患者健康教育质量”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健康教育质量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拟定实施对策,并将实施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门诊患者健康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达到了活动目标。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了团队凝聚力,使门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畅婕;韦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IS系统在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医院信息系统,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管理水平。方法:介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并进行分析。结果:HIS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库与各中心(站点)药房的药品往来在网络上运行,同时能够快捷精确的查询统计药品相关信息,简化病人看病流程,降低药品库存量,避免浪费。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助于药品管理的正规化与科学化。

    作者:付丽萍;张银玲;戴芸;闫晓霞;陈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未婚意外妊娠女性生殖健康、避孕知识、性行为态度调查报告分析

    目的:为提高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女性生殖保健水平,对未婚意外妊娠女性进行生殖健康及避孕知识问卷调查分析。方法:对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2014年5月-6月就诊的未婚意外妊娠女性17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6.1%的患者对自己生殖系统结构不了解,62.7%的患者对异性生殖系统结构不了解。仅49.4%的患者愿意采用避孕套作为主要避孕措施,7.2%的采用避孕药避孕,27.7%的患者采用体外排精避孕,3.6%的患者采用安全期避孕。32.5%的女性避孕态度为无所谓,56.6%的男方避孕态度为无所谓。此次意外妊娠的原因59.0%是因为未避孕。结论:未婚意外妊娠女性生殖健康及避孕知识欠缺。避孕意识差,避孕效果低。预防性传播疾病方面知识不足,意识欠缺。石河子妇幼保健院应采取积极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妇女生殖保健水平。

    作者:王永琴;李慧;刘玉;赵鹏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药流和无痛人流终止早孕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目的:观察药流、无痛人流终止早孕的疗效,为需要终止早孕的患者选择适宜方法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到我院进行人流终止早孕的52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采用药流或无痛人流终止妊娠。其中药流组257例,无痛人流组263例,比较两组终止早孕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发生宫腔残留药流组高于无痛人流组,3个月内月经多于正常无痛人流组高于药流组,盆腔炎药流组与无痛人流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附件炎药流组与无痛人流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工流产、药流各有优缺点,应当结合患者的病情及意愿选择适宜的方法。

    作者:张玉琴;孟凡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红花注射液与高钾血症相关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报道1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红花注射液出现高钾血症,停用后血钾恢复正常。据此推断为红花注射液相关。查阅相关文献分析红花注射注引起的临床不良反应症状和类型,并分析可能原因,以期引起临床用药重视。

    作者:柯国萍;王淑琴;仙登沁;王本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生护理技能比赛培训的现状及分析

    本文对开展护生技能比赛及培训的实验管理、培训方法、培训组织、学生学习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各院校可结合自身条件,借鉴合理方法,综合运用,以提高比赛效果。

    作者:马雪;何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后失语症的类型分类及影像学检查,探究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脑卒中单元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患者36例,采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汉语失语检查法(ABC)的利手评定标准进行利手判定,运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对失语进行分类,波士顿诊断性失语分级标准进行失语严重程度分级和影像学检查。结果:36例患者采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汉语失语检查(ABC)的利手评分标准均为右利手;失语症类型分为完全性失语5例,Broca失语13例,Wernicke失语4例,传导性失语1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2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3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2例,命名性失语6例,病变位于经典语言中枢28例,非语言中枢8例;分级评定结果:0级16例,1级7例,2级6例,3级2例,4级5例,其中0级、1级主要在经典语言中枢。结论: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有一定的相关性,非语言中枢也可引起失语,少数失语严重程度较高的也可位于非语言中枢。

    作者:陈营;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上颌切牙倒置阻生矫治时机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上颌倒置阻生牙患者的矫治,探索此类病人的佳矫治时机。方法:外科助萌,根据倒置牙的位置、角度和骨埋伏深度,采用活动矫治器或固定矫治器进行牵引。结果:19例患者,21例倒置阻生牙。1例弃诊,成功病例18例,20例牙。结论:虽不同年龄段患者均获得成功,但倒置牙牙根的生长方向和形态提示了此类患者早发现、早治疗的必要性。

    作者:熊焱;张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石河子市石总场镇2012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总场(石河子市石总场镇)法定传染病流行状况和流行特征,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石总场网络直报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2年石总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978.21/10万,与2011年相比上升了22.30%。手足口病、梅毒发病率大幅上升,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下降了19.92%,乙类和丙类传染病上升了4.04%和75.27%。发病前5位病种新增了手足口病病种,减少了痢疾病种。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梅毒是目前严重威胁石总场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病种,提示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这几类传染病的防控力度。

    作者:田启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痰培养2049例细菌谱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小儿肺炎细菌构成现状及其耐药状况。方法:对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的2049例患儿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细菌培养2049例,检出病原菌74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17株(82.3%),革兰阳性球菌109株(14.5%),检出致病菌排列前3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阴性菌多对碳青酶希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结论:随着抗生素的广泛运用,小儿肺炎病原菌构成发生了变化,应根据本地区病原菌谱及药敏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抗生素滥用,预防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作者:袁萍;施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