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周欢
目的:研究并分析百草枯中毒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基本原理,并总结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对26例百草枯中毒致使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其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将其中接受一般治疗的1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采用血液净化、清除氧自由基以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法的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以胃肠道不适、气胸、皮下气肿以及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入院当天至入院后第3天,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动脉血氧分压(PaO2)、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白细胞(WBC )均显著升高,PaO2与入院当日比较降低。出院当天除PaO2以外,所有生化指标项目检测数值均下降。观察组中毒病死率(22.2%)要低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大部分患者存在肺间质病变、肺部毛玻璃样变,两种病变所占百分比要高于其他病变类型,渗出性病变所占百分比要高于纵隔病变和心包病变。结论炎性反应、基因表达异常和氧化损伤等是百草枯中毒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基本原理,对患者进行催吐、灌肠和洗胃的同时,结合血液净化、清除氧自由基以及免疫抑制剂等多种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磨静佳;张剑锋;李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是 HBV感染的一种特殊形式,指血清HBsAg阴性,肝脏组织 HBV DNA阳性,伴或不伴血清HBV DNA阳性的 HBV感染。国内报道OBI在献血者及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为0.0106%~2.7100%[1]。OBI患者能够经输血、器官组织移植等传播HBV ,合并OBI可能会对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或引发肝癌。研究显示,作为OBI血清学表现形式之一,单独抗‐HBc阳性患者 HBV DNA检出率达8.1%[2],提示临床工作中对抗‐HBc阳性者的 HBV DNA检测不容忽视。目前临床上检测OBI的方法主要有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及肝组织穿刺免疫组化法。这些方法均存在不同的优缺点,本文就 OBI常见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优势及缺陷进行综述,以寻找 OBI检测的适宜方法或方法组合,从而减少临床上OBI的误诊和漏诊。
作者:何成禄(综述);石洪琼;李梦瑶;杨玚;万秋涵;李庆(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246例为Ⅲ组,结直肠癌患者246例为Ⅱ组,非癌息肉患者246例为Ⅰ组,健康体检人员246例为对照组,均行粪便钙卫蛋白检测。结果Ⅰ组粪便钙卫蛋白[(145.52±4.14)μg/g ]高于对照组[(18.05±3.76)μg/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Ⅱ组粪便钙卫蛋白[(557.63±24.81)μg/g ]高于对照组和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Ⅲ组粪便钙卫蛋白[(896.50±113.57)μg/g ]高于对照组、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肠癌患者粪便钙卫蛋白[(205.36±31.24)μg/g ]高于直肠癌患者[(126.84±19.07)μg/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期粪便钙卫蛋白[(197.58±23.16)μg/g ]高于A期[(107.36±11.25)μg/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期粪便钙卫蛋白[(143.09±18.27)μg/g ]高于 A期,却低于B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D期粪便钙卫蛋白[(168.25±16.38)μg/g ]高于A期和C期,却低于B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可为结直肠癌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并且操作方便、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高,适用于门诊筛查,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对有不良生育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与多态变异与不良生育的关系,为优生优育进行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5年来该院咨询有不良生育患者1465对,进行外周血培养,细胞收获,制片以及G显带,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1465对夫妇中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5.19%,其中男性1.84%,女性3.34%,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具有不良生育史的患者中,早期流产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8.05%),其次是有缺陷儿出生史的患者(8.00%),明显高于其他不良生育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具有不良生育史的患者中,染色体多态性总检出率为11.74%,男性检出率为10.85%,女性为0.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死胎检出率(14.52%)以及早产检出率(12.68%)高于其他不良生育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异常及多态变异可以导致不良生育的发生,所以染色体核型分析应作为优生优育的常规检查项目,为更好的优生优育进行指导。
作者:谢德纯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银屑病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变化特点。方法比较分析93例不同类型银屑病确诊患者和体检健康者红细胞参数检测结果。结果银屑病患者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比容(HCT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低于健康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大于健康者(P<0.05),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RDW‐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Hb、HCT ,脓疱型银屑病 HCT水平低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0.05),其他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红细胞参数水平与存在异常改变,可通过红细胞参数检测辅助诊断银屑病。
作者:周挺;王婧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及其配套的原装一次性耗材采集血小板,将未采集成功的献血者按照不同原因分类统计。结果2015年3~11月共采集单采献血者7047例,其中采集失败的有46例(0.65%)。采集失败的主要原因有:血管因素(30.4%)、乳糜血(19.6%)、血小板冲红(15.2%)以及献血反应(13.0%)。结论针对不同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发生,从而达到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血液成本。
作者:杨培;余利华;何涛;曾北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压力管理在改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4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7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压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压力管理护理后,焦虑评分[(32.89±8.21)分]低于对照组焦虑评分[(36.92±9.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在压力管理护理干预后,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开展压力管理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梁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患者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的病情发展情况,并将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从本院接受诊治的基底节内侧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时间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三组,甲组患者手术时间选择在脑出血后5h内,乙组患者手术时间选择在5~23h,丙组患者手术时机大于23h;观察三组患者选择不同手术时间对患者的影响,并比较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的血肿量以及 Glasgow 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神经功能损伤得分[(20.13±1.39)分]低于乙组[(29.01±2.78)分]和丙组[(38.17±3.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乙组(66.67%)和丙组的总有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及早对患者进行手术,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以及后期脑功能恢复的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江春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因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合并多种并发症,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外对此病的治疗的研究很多,本文综述了针刺治疗,电刺激治疗,康复训练,中药治疗等数种当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疗法,并为之归类,以便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更直观的选择一种或多种更为有效地治疗方案,造福广大患者。
作者:赵浩;陆云婷;刘丽娜(综述);刘路然(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在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主要指标的性能测试,结合设备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调研情况,分析使用维护过程中影响设备性能的因素和测试指标选择的合理性。方法依据行业标准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3台生化分析仪中A、C全部符合所选指标的测试要求,B在3项指标中有2项不符合要求。结论在设备的计量、维护保养、消耗性部件更换、清洗液配套等情况相同的情况下,设备的生产和使用年限以及设备的开机频次和日常维护频次对吸光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影响较大,对样品携带污染率没有显著影响。本次测试和所选测试指标能够反映在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对性能的影响,达到了客观评价在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的目的。
作者:杨忠;刘竞争;陈燕;赵丙锋;张国军;王军;孙京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炎淋球菌基因突变与多重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炎患者中分离出50株淋球菌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及m t r基因测序,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结果不耐药菌株6株,单纯耐药菌株8株,多重耐药的菌株数量为36株。不耐药与单纯耐药的菌株数明显少于多重耐药的菌株数量。与标准菌株相比,不耐药与单纯耐药的菌株未见mtr基因改变,36株多重耐药菌株均可见mtr基因突变。结论淋球菌多重耐药性的发生率较高,淋球菌mtr基因突变在其产生多重耐药性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常旺燕;程俊;张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探讨其治疗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医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专科护理的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同时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治疗一段时间,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其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住院治疗前,治疗前后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白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52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1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胫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香平;宗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检测内皮素(EDN )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实验组)及50例正常乳腺组织(对照组)中EDN‐1 mRNA、EDN‐2 mRNA和EDN‐3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EDN‐1 mRNA和EDN‐2 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5,P<0.05;t=4.732,P<0.01),而 EDN‐3 mRNA 在实验组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P<0.01);在各临床特征比较中,对于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肿瘤的大小,组间EDN‐1 mRNA和EDN‐2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年龄和肿瘤组织类型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 EDN‐3 mRNA表达在各临床特征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N与乳腺癌密切相关,EDN‐1 mRNA和EDN‐2 mRNA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相关,而EDN‐3 mRNA只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与其发展转移无关。
作者:赖金国;潘小平;洪晓绿;蔡高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术前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且行根治性手术的205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2年后的生存资料,化疗之前检测C‐反应蛋白、清蛋白、癌胚抗原(CE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CEA、FIB、NLR分组之间以及肿瘤分期组间G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CEA升高(OR=2.255,95% CI:1.092~4.658),肿瘤分期越高(OR=7.750,95% CI:3.539~16.973),GPS评分越高(OR=2.911,95%CI:1.298~6.529),术后患者死亡或者复发风险越高。结论术前GPS评分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PS评分高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龚兰;吴瑜霞;陈振宇;冯志强;陈林强;杨英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与基于课堂的学习(LBL )结合教学法在老年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科实习护生90人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 LBL教学法带教,观察组采用 PBL结合LBL的教学法,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并通过问卷调查实习护生满意度及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教学法,实习护生表现出更高的兴趣及认可度,满意度(50.00%)高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综合能力得分(50.00±2.62)高于对照组(46.08±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与LBL结合法在老年科护理教学中开展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成绩,实习护生满意度高,带教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夏莘;王依贵;曾颖;廖化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同基因型别感染后患者血清脂联素(ADP)水平及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确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乙肝病毒B基因亚型50例,C基因亚型50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 DNA 载量、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空腹血糖、ADP、肝纤维化指标,包括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的检测。结果不同乙肝病毒基因亚型感染患者血清AD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基因感染者ADP水平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 ADP 水平与AST/ALT、PT、TBIL、PCⅢ、C‐Ⅳ、LN、HA、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1、0.452、0.397、0.459、0.532、0.591、0.591,P值均<0.005),与 ALB水平呈负相关(r=-0.372,P<0.05),而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基因亚型感染的患者血清AST/ALT、HBV DNA载量和H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基因型感染者高于B基因感染者,其他相关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C亚型感染组血清 ADP、AST/ALT、HBV‐DNA、HA四个指标水平高于B亚型感染组,提示C基因亚型感染者病毒复制更活跃,有更强的致病力,感染者更易发展为严重肝病。
作者:邵锦欢;肖翔;詹剑锋;钟阳青;张达秀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和评估基于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TB‐SA )研制的结核诊断试剂盒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胶体金法分别检测结核组、非结核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组、健康对照组血清 TB‐SA结核抗体。结果 TB‐SA结核抗体检测结核的灵敏度为72.2%,特异度95.8%,检测结核病患者阳性率(72.2%)明显高于涂片法(44.9%)和培养法(3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SA抗体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槑;徐园红;朱玛;曾义岚;刘勇;罗东霞;吴桂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急性白血病严重威胁着现代人们的健康,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患病率有着逐年上升的趋势。细胞形态学镜检是急性白血病诊断的基础和核心,但凭形态分型有一定困难,诊断符合率只有60%~70%。随着生物分子学的发展,不少融合基因在病程中有稳定且有独特的形态学和临床特点,在急性白血病分型及分析预后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急性髓性白血病进行鉴别分析。
作者:王丽斌;于远军;姜丽杰;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建立多重微球芯片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自身抗体的评价及应用。方法采用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以聚苯乙烯微球为反应界面,将8种[SSA(60 kD)、SSB、α‐fodrin、M3、ds‐DNA、nRNP/Sm、Sm、M2]抗人IgG单克隆抗体包被微球后,用该方法检测同一血清样本中的多种可溶性蛋白抗体。选取pSS患者206例、非pSS患者110例和健康人69例,用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8种自身抗体。结果多重微珠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8种抗体的批内差异及批间差异均较小;检测pSS组的8种抗体水平与非pSS组、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诊断pSS的总敏感度可达97.20%,总特异性可达96.34%。结论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pSS自身抗体方法可以一次同时进行8种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为pSS及其他自身免疫病的确诊创造了一种准确、便捷的检测新方法。
作者:牛广华;高玉洁;张程;张艺凡;吕丹;崔百慧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