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刚
目的 研究动力髋关节系统(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骨折分型按Evans分型,均为Ⅰ型、Ⅱ型骨折,采用透视下复位,导针临时固定,股骨上段外侧小切口,DHS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20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按Clawson评分评定:优16例,良3例,可2例,无股骨头切割等并发症.结论: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固定牢,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仝国强;丁华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比较TR—Band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局部压迫止血时不同首次减压放气时间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来探讨TR—Band止血器佳的首次放气时间.方法冠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穿刺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80例.A组:30分钟首次放气,其后每隔30分钟放气1次,每次2ml,连续放气3次,后8-10小时放完.B组:60分钟首次放气,其后每隔30分钟放气1次,每次2ml,连续放气3次,后8-10小时放完.观察患者局部出血、青紫、肿胀、疼痛等情况.结果两组出血概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人出现青紫、疼痛、肿胀情况比较:A组病人出现疼痛、肿胀、青紫情况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TR Band止血气囊减压方法以首次减压放气时间为30分钟放气为好.
作者:丁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宫内节育器我国育龄妇女使用多的一种避孕方法,其作用于局部,取出后对生育没有影响,具有安全、简便、经济、可塑等优点,但节育器安放不当也会产生一些并发症,宫内节育器异位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就此类并发症进行分析,为预防及治疗该疾病提供帮助.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锤状指畸形是临床上较多见的伸指肌腱损伤,大多数为外伤性指伸肌肌腱止点断裂造成.既往多采用石膏或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克氏针内固定、肌腱止点缝合等手术治疗.指间关节融合手术治疗(1),因肌腱止点断裂,短缩明显,直接缝合较为困难,且外固定拆除后、或术后4-6周克氏针取出后进行功能锻炼时,部分患者缝合肌腱止点再次断裂,导致手术失败,部分情况下锤状指畸形治疗效果不满意,很多人放弃手术治疗,错过了手术佳治疗效果.
作者:焦见海;沈宏达;汪银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年来,CT技术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然而CT检查产生的医疗辐射造成的危害也成为涉及所有社会成员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研究表明0.5~21 Gy的射线量即可引起可察觉的晶体混浊,也有文献报道4~5Gy的射线量即导致获得性白内障[1];同时,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的报告中也指出,患者的影像诊断及治疗所产生的辐射剂量与癌症发病率存在线性关系[2].因而,如何在较好的心脏图像质量和降低患者受照剂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目前影像工作者不断研究的课题,现将降低辐射剂量的措施涉及新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雄;龚欢;方佳;王志芳;宋法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比较对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及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 所有患者均为2007年3月-2008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维吾尔族患者,共计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给药时间均为24周.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检测血压、腰臀比、体重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给药1周、给药2周及以后每3个月由专人负责随防.结果:经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BG、PB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格列美脲对血糖的降低均优于二甲双胍.胰岛素敏感指数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改善胰岛素敏感指数相当于对照组.体重指数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应用磺脲类降糖药物格列美脲并不增加体重,对体重指数的干预与二甲双胍的作用相当.结论:格列美脲使维吾尔族使2型糖尿病在获得良好血糖控制的同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质量.
作者:玛依努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兵团医院医学影像科54例(其中包括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4例支架置人术后)受检者按心率≤55次/min,55次/min<心率≤75次/min,心率>75 /min分为3组,运用320排CT在前置心电门控条件下冠状动脉成像,并选择心动周期的相位窗10%~90%,每间隔15%进行相位窗和重建算法重建.结果 54例检查中显示冠状动脉血管总数为634节段,第一组(心率≤55次/分)的20例中240节段血管全部显示,显示率达100%,所有显示血管节段均可用于评价;第二组(55次/min<心率≤75次/min)的27例中共显示324段血管,显示率达96.1%,其中6段血管节段不满足评价标准,占所有血管节段的1.9%;第三组(心率>75次/min)的7例中共显示了84段血管,显示率达95.2%,其中有7段血管节段不满足评价标准,占所有血管节段的8.8%.结论 在控制心率(75次/min)下,16层螺旋CT能有效显示冠脉及大部分支,是无创、简便、优良、准确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
作者:方佳;杜向东;波拉提;王慧民;何新雄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全身麻醉维持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近期手术患者95名,分成A、B组,A组55名患者为观察组,B组40名患者为对照组,分别给予瑞芬太尼加异丙酚麻醉和芬太尼加异丙酚麻醉方法.结果 A组对象收缩压值,舒张压值均低于B组,心率低于B组,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 瑞芬太尼加异丙酚应用于全身麻醉维持,效果较好.
作者:周永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国糖尿病从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间患病率增加了两倍多,20岁以上人群中总体患病率达到了9.7%,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200万,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加上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饮食无节制、缺乏体育锻炼、生活紧张、肥胖等,这些因素使糖尿病的患者迅速增多.随着对糖尿病的不断认识,降血糖药被广泛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临床认可.而二甲双胍降糖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有优势,本文总结如下.
作者:李玲;韩爱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利活检的技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肺内病变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方法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中,穿刺成功率100%,活检诊断准确率91%,2例发生轻度气胸,1例穿刺后咯血痰.结论: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内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杜向东;王江宁;程琦珉;王慧民;阿热甫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治疗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术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固定掌指骨骨折,术后根据内固定牢固程度决定是否应用外固定及功能煅炼时间,定期复查.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骨折愈合后6-12个月取出内固定.结果 根据TAM评分68例患者中65例均为优良,优良率为95.58%,所有病例均Ⅰ期愈合.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可提供牢固的固定,早期功能煅炼,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手部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全功;王国选;付涛;马军;丛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九师地区外用季德胜蛇药片治疗丘疹性荨麻疹240例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240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用季德胜蛇药片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对照组单用炉甘石洗剂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2),结论 用季德胜蛇药片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疗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安全性较高,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崔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之一,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危及生命的严重合并症,出血早期病死率高达30%,再发出血率高达47%~74%[1].随着内镜技术的提高,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EVL)成为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安全有效的方法.EVL是对食管下段曲张静脉行密集式结扎治疗,使其缺血坏死,通过机械性套扎静脉曲张而达到止血目的.
作者:柯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经导管封堵器闭合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具有无需开胸、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已经在临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手术成功与术前正确选择病例,选择合适大小的封堵器[1]及术中监测等有密切的关系.现将超声心动图在ASD封堵术前病例筛选,术中监测及术后疗效评价的价值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丽;符洁;田振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急诊科是接受急诊病人就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前线的窗口,急诊病人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等特点,容易发生护理纠纷.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理、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1].护理风险管理是指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护理不安全事件前的积极预防,处理更全面、更科学[2].急诊病人来诊突然,急、危、重病人多,病人及其家属心情急躁,如果护士在病人抢救过程中处理不当,不仅造成病人人身受到损害,而且会发生护患冲突和医疗纠纷.因此,在急诊科病人安全管理中存在着危险因素,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使护理风险降低到小程度,自2010年1月以来,我科在病人安全管理中,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永红;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降压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慢病门诊高血压病患者降压不达标的原因.结果 服用短效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导致降压不迭标者52例;担心药物的副作用,用量过小,甚至拒绝服药者25例;对疾病认知不足,频繁换药,间断服药,甚至自行停药、不规律用药者20例;不注意非药物治疗者48例;对疾病错误认识,信心不足者12例;存在并发症者23例.结论 基层高血压患者降压不达标的原因较多,且多种原因不是孤立的,有些是几种因素交叉并存,应综合施治.
作者:何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奎屯农七师医院及新疆肿瘤医院262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ICBN保留组112例及ICBN切除组150例),比较两组术后的皮肤感觉、清扫淋巴结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临床资料.结果:保留组在手术时间多于切除组;在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与切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在1、3、6月术后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明显好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和转移方面与切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虽增加手术时间,但能减少术后患者上肢感觉异常,而不增加术后复发率.
作者:姚书圣;张继运;沙新海;耿忠利;孙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我院抗肿瘤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对我院2009-2011年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3年我院抗肿瘤药用量及频度呈快速上升趋势,其DDDs值与整体销售金额排序差异较大.抗肿瘤辅助用药所占比例较大,连续三年排序第一位.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用药金额连续三年增幅较大.结论:我院抗肿瘤药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品种有少许变化,肿瘤治疗应考虑疗效与经济成本等多种因素,减少抗肿瘤药物资源的浪费.
作者:任晓辉;黄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消化道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而且容易复发,所以在临床用药方面要做到合理配伍,用法、用量亦要辨证统一,采用抗溃疡药物(如奥美拉唑、胶肽次枸橼酸铋等)和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甲硝唑、替硝唑等)联合应用.按治疗的疗程连续足量用药,在用药治疗同时还要与合理的饮食、休息相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海瑛;孙东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9700万[1],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其并发症可影响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其治疗目标是防止急性糖尿病并发症,避免和减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可防可控,加强糖尿病防治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推动健康生活方式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场所、进家庭、努力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与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积极主动参与监测和治疗.因此,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爱梅;赵建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