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胆碱酯酶比值评估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牛芳;宋熔;杨靖;马建华;陈侃侃

关键词:脓毒症,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胆碱酯酶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胆碱酯酶(ChE)水平比值在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107例 ICU 脓毒症患者24 h 内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同时检测血清 NT-proBNP 及 ChE 水平,按患者病情分为轻度脓毒症组(C 组),严重脓毒性及脓毒性休克组(S 组),分析 NT-proBNP 、ChE 、NT-proBNP/ChE 、APACHE Ⅱ评分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 S 组中死亡和存活患者 ChE 、NT-proBNP/ChE 、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C 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 组中 APACHE Ⅱ评分、ChE 、NT-proBNP/ChE 与预后有显著相关(P<0.05),NT-proBNP 与预后无相关(P >0.05)。 C 组中 NT-proBNP 、ChE 、NT-proBNP/ChE 、APACHE Ⅱ评分与预后均无相关(P>0.05)。结论 NT-proBNP/ChE 比值可作为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因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肾病综合征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功能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收治的6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泼尼松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和凝血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χ2=7.85,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SCr 、BUN 、24 h 尿蛋白定量和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Ccr 和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肾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 PT 、APTT 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 PT 、APTT 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肾病综合征采用低分子肝素和泼尼松的联合治疗,可以使两种药物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改善肾功能指标,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周平;谭忠友;秦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综合干预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阻断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母婴传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产科门诊107例妊娠合并 HIV 患者,给予医学咨询,选择终止或继续妊娠,抗病毒药物治疗,妊娠期产时、产后的产科处理等综合干预措施。结果107例孕妇中27例终止妊娠,80例均足月妊娠住院分娩。分娩的80例婴儿随访,在出生6周、3、12、18个月检测 HIV 抗体均为阴性。结论综合干预措施是阻断妊娠合并 HIV 感染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作者:陶兰;刘芳;张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ICM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实验室特征,为临床分组、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104例新诊断的 ALL 进行临床特征、形态学、免疫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融合基因筛查等检验结果作相似性分析。结果新确诊的104例ALL 常见的是 B-ALL ,占91.4%,又以 Common-B 为主,占76.0%;男孩稍多于女孩(63∶4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10岁年龄段,占83.7%(87/104),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在 B-ALL 和 T-ALL 有明显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率为71.05%,在 B-ALL 各分组和 T-ALL 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以 Common-B 为主,占88.9%。融合基因筛查共检出28例占26.90%,其中以 Common-B 中出现的 TEL-AML1为主,占17.30%。结论临床上 ALL以 B-ALL 中的 Common-B 常见,外周血 WBC 计数可作为 ALL 诊断分型和预后判断的重要筛查指标,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融合基因筛查在 ALL 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沈伟;韦永琼;于霞;罗德幸;刘成桂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在肺癌患者中的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胱抑素 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肺癌及肺癌转移后的水平变化。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4例纳入病例组,其中鳞癌52例,腺癌52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2例纳入对照组,采集血清标本检测 CysC 、Hcy 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ysC 、Hcy 在鳞癌和腺癌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类患者2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TNM 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与Ⅲ、Ⅳ期患者比较,CysC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6,P=0.026),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发生远端器官转移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CysC 、Hcy 不是发生远端器官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当肺癌患者发生远端器官转移后,CysC 、Hcy 与肺癌远端器官转移个数呈正相关(r =0.392、0.257,P<0.05)。结论 CysC 、Hcy 不是肺癌患者发生器官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肺癌晚期。 CysC 、Hcy 与转移器官数具有相关性。

    作者:周美文;高晓坤;杜荣龙;唐四海;李栩;汪赛兵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参考区间的探讨

    目的:探讨0~14岁不同年龄段表观健康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参考区间。方法严格筛选北京同仁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3437例表观健康儿童(0~14岁),其中男1989例,女1448例。将所有筛选儿童根据年龄分为5组(0~<3岁、3~<6岁、6~<9岁、9~<12岁和12~14岁)。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原装试剂盒检测 ALP ,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剔除离群值后检验数据是否处于正态分布,并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儿童之间 ALP 差异,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 ALP 的组间差异,并判断是否需按年龄、性别分组;将不需分组的进行合并,并确定实际分组。用非参数方法计算各实际分组参考区间的2.5和97.5百分位数,并计算其90%置信区间。结果不同年龄段(0~14岁)表观健康儿童 ALP 水平较成人明显升高,但0~<3岁、3~<6岁、6~<9岁和9~<12岁年龄段儿童无性别差异;12~14岁年龄段儿童 ALP 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男性 ALP 参考区间为105~405 U /L ,女性 ALP 参考区间为73~275 U /L 。结论表观健康儿童 ALP 水平较成人明显升高,应建立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 ALP 参考区间,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晓红;张趁;刘向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拟肾上腺类药品说明书中有关药物干扰检验的内容分析

    目的:分析拟肾上腺类药品说明书中有关药物干扰临床检验方面的信息。方法收集美国和中国拟肾上腺类药品说明书,比较其中药物干扰临床检验的相关内容。结果根据美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说明书的描述,6种拟肾上腺类药物(硫酸异丙肾上腺素、盐酸索他洛尔、盐酸哌唑嗪、甲基多巴、盐酸甲基多巴、盐酸拉贝洛尔)会对临床检验产生干扰,而国内相应的药品说明书并没有提及此内容。结论相比国内的药品说明书,美国说明书对于临床检验的干扰这方面信息表述更加全面,建议国产药品生产企业在说明书中增加这方面的信息介绍,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的帮助。

    作者:朱莹;凌敏;陈丽华;李天来;李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滋阴活血方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采用滋阴活血方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该院治疗的单纯性 DR 患者248例(406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124例,208只眼)和研究组(124例,198只眼)。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滋阴活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患者眼底治疗前后变化情况,以及评价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视力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眼底总有效率为9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针对证候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 VEGF 和 IGF-1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 VEGF 和 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活血方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对单纯性 DR 患者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患者 VEGF 和 IGF-1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2010~2015年桂林地区腹泻儿童A群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特点

    目的:了解桂林地区2010~2015年腹泻儿童 A 群轮状病毒(RV-A)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2015年该院收治的包括门诊和住院的5岁及以下儿童腹泻大便标本,采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对标本进行 RV-A 抗原检测。结果2010~2015年桂林地区腹泻儿童 RV-A 总感染率为21.75%,2010~2015年检出率分别为36.13%、35.35%、24.82%、22.41%、13.85%、10.15%;0~<6个月、6个月至小于1岁、1~<2岁、2~<3岁、3~<4岁、4~5岁患儿 RV-A 感染率分别为11.84%、32.54%、40.52%、23.39%、19.51%、9.27%,其中1~<2岁组的阳性率高;11、12、1月的检出率分别为27.98%、36.91%、29.54%,与其他月份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A 是桂林地区5岁及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具有性别、年龄和季节差异,感染高峰期在秋、冬季节,尤其在11、12、1月,6个月至小于2岁儿童为 RV-A 感染高危人群,应着重做好 RV-A 感染的预防工作。

    作者:谭秋培;陈建锌;罗厚龙;闻涛;刘行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N T-proBNP 、Ang1~7、ACE2及其抗体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管紧张素(Ang)1~7、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及其抗体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CHF 患者135例纳入 CHF 组,45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分别进行 NT-proBNP 、Ang1~7、ACE2及其抗体的检测。结果 CHF 患者的 NT-proBNP 、Ang1~7、ACE2及其抗体水平随着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增高而增加,且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1~7、ACE2及其抗体与 NT-proBNP 水平均呈正相关(r=0.912、0.899、0.928,P<0.05)。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显示 Ang1~7、ACE2及其抗体是 NT-proBNP 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NT-proBNP 与 Ang1~7、ACE2及其抗体联合检测 CHF 患者,对 CHF 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颜京瑞;古忆;马雪萍;化晓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翻转课堂在物理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学视频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正好迎合《物理诊断学》的教学理念,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全面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的实践能力,因而有必要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课前-课中-课后全程化的个体化《物理诊断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为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闵婕;张峰;康艳霞;附舰;张贺龙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应激反应。结果试验组对血液透析的认识率(96.15%),对并发症的认识率(82.69%),遵医嘱用药率(100.00%),合理饮食率(92.31%),MCMQ 中面对评分[(22.01±5.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血液透析的认识率(51.92%),对并发症的认识率(38.46%)、遵医嘱用药率(69.23%),合理饮食率(51.92%),MCMQ 中面对评分[(19.36±4.05)分]。试验组干预后的回避、屈服、SAS 评分分别为(12.21±3.40)、(6.03±1.61)、(39.11±9.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0±3.91)、(10.73±2.67)、(55.20±14.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颜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SimM an 智能模拟人在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培训医师临床综合急救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该研究以 SimMan 智能模拟人为训练平台,通过模拟真实临床病例及情景对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培训医师进行临床综合急救技能和临床思维训练,培训后对所有参加培训医师分别进行综合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在临床综合急救技能培训方面收到了较好效果,提高了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医师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处理重症患者的能力及综合急救技能。问卷调查显示,90%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医师认为有必要开设此类培训课程,对此类培训的方法表示很满意,93.3%接受培训医师认为对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帮助。

    作者:郭利涛;刘昱;赵渭桥;李萌;张蕾;王莉娟;陈海燕;张小丽;何晓娜;王雪;黄燕萍;柏宏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合并抗E及抗JKb抗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

    目前,人类已检出30个红细胞血型系统,近300个抗原。全部血型系统中,只有 ABO 血型系统抗体产生是有规律的(亚型和疾病导致特殊情况除外),ABO 血型系统以外的其他血型系统的抗体产生不符合 Landsteiner 规则,称为意外抗体,多为免疫球蛋白 G(IgG)抗体,是引起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血型鉴定和配血困难的主要原因[1]。抗 E 抗体是 Rh 血型系统的抗体,抗 JKb 抗体是 Kidd 血型系统的抗体,二者同时出现,较为少见,在临床出现免疫性溶血报道罕见。现将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患者合并抗 E 及抗 JKb 抗体引起输血反应的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姚洁;梁海燕;陈金美;任艳丽;高岩;任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血清肽素水平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血清肽素水平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诊断学价值研究。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9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24 h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勺型高血压组(n=34)和非勺型高血压组(n=56);另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分析比较肽素和非勺型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非勺型高血压患者白天及夜间的平均收缩压(dSBP 、nSBP)、平均舒张压(dDBP 、nDBP)均明显高于勺型高血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清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勺型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OC 曲线分析提示血清肽素水平诊断非勺型高血压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95%置信区间(CI)为0.812~0.933,cut off 值为2.41 IU /mL ,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86%。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肽素水平与非勺型高血压呈正相关(r =0.667,P<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肽素(是否大于2.41 IU /mL)为非勺型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清肽素水平较勺型高血压患者明显升高,肽素是非勺型高血压潜在的诊断学标志物。

    作者:邹晓燕;刘玉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不同方法联合检测 SLE 患者血清中双链 DNA 抗体的性能评估

    目的:探讨双链 DNA 抗体(dsDNA 抗体)在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检出情况,评估不同方法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 dsDNA 抗体的性能。方法使用 ELISA 法(ELISA1、ELISA2)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同时检测300例SLE 和495例非 SLE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以及3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 dsDNA 抗体,分析单独和联合使用不同方法检测 dsDNA抗体对 SLE 的诊断效能。结果 ELISA1、ELISA2和 IIF 在 SLE 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2.3%、35.3%和38.0%,在非 SLE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高检出率为1.2%,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高为0.3%。在 SLE 人群,3种方法中 ELISA1和 ELISA2法, ELISA1和 IIF 法,以及 ELISA2和 IIF 法联合 Kappa 值分别为0.672、0.398和0.512(P<0.05)。而只有 ELISA1和 ELISA2间的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 ELISA1、ELISA2和 IIF 法检测 dsDNA 抗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8、0.672和0.687;ELISA1和 IIF 法的联合检出率高为54.7%,AUC 为0.764;3种方法同时检测,任何1种方法阳性即判断为阳性时,检出率为57.7%,AUC 为0.781。结论联合使用 ELISA 法和 IIF 法,可以明显提升 dsDNA 抗体在 SLE 中的检出率。

    作者:田野;张云聪;冯珍如;闫惠平;张海萍;李佩;郑芳芳;聂秋燕;刘晴;王晓宁;谭延国;张国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Dermcidin 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目的:明确 Dermcidin(DCD)作为原发性肝癌(HCC)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82例已确诊的 HCC 患者纳入肝癌组,其中转移组35例,未转移组47例。33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纳入肝硬化组,44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收集血清标本,通过 ELISA 法检测血清中 DCD 的水平,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肝癌组血清中 DCD 、AFP 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血清中 DCD 的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 AFP 水平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 DCD 及AFP 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受试者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D 有望成为 HCC 新的血清标志物,可判断肝癌是否发生转移,DCD 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受试者上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具有较广的适用性。

    作者:邱芳华;薛志锋;李秋明;梁冬艳;曾亭亭;吴清;肖洪广;余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妊娠期体质量变化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体质量变化的长期因素———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与短期因素与妊娠期增重比例的相互关系,探索适合我国的妊娠期增重的标准。方法对2015年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126例24~43岁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 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26例孕产妇妊娠期体质量变化范围为5%~60%,孕前 BMI 范围为15.78~31.85 kg/m2,产前 BMI 范围为19.57~38.54 kg/m2。孕前 BMI 在妊娠期增重水平4个阶段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孕前 BMI 在增重比例是否过小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孕产妇年龄在妊娠期增重水平4个阶段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妊娠期增重比例与孕产妇年龄显著相关(P=0.001)。孕产妇年龄在妊娠期增重第4阶段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孕前 BMI 作为长期因素的指标,妊娠期增重比例作为短期因素指标,均为指导妊娠过程中增重水平的重要指标。总体规律为孕前 BMI 越小,妊娠期增重比例可能越大;年龄越小,增重比例可能越大。

    作者:叶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白细胞介素-6在 ALD-DNA 诱导的 SLE 模型小鼠 SLE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6对 ALD-DNA 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小鼠 SLE 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健康的雌性 C57BL/6小鼠体内用活化淋巴细胞来源的 DNA(ALD-DNA)免疫,从而诱导小鼠的 SLE ,未免疫的小鼠被用作对照。检测了疾病相关的一些发病指标,包括抗双链 DNA 抗体,尿蛋白和肾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IL-6 KO 基因敲除的小鼠能抵抗ALD-DNA 诱导的小鼠 SLE 模型。在 IL-6 KO 免疫的小鼠中,CD4+ T 细胞的活化状态低于野生型的免疫小鼠。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结果表明,IL-6 KO 免疫的小鼠体内 Foxp3的表达高于野生型免疫的小鼠。结论在 ALD-DNA 诱导的 SLE 模型中,IL-6可以抑制 Treg 细胞的分化,从而促进疾病的发展。

    作者:张小蓉;陈于思;王君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Plackett-Burman 设计与响应面法优化毕赤酵母产重组抗菌肽 LL-37发酵培养基

    目的:通过优化毕赤酵母产重组抗菌肽 LL-37的培养基组成,以大程度提高重组蛋白产率。方法采用 Plackett-Burman 设计法对培养基中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然后进行陡爬坡实验逼近佳响应面(RSM )区域;后通过中心组合设计 RSM 实验建立二次回归模型以确定佳培养基配方。结果经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产重组蛋白水平相较于初始培养基提高了约22%。结论 Plackett-Burman 设计和 RSM 可以很好地对毕赤酵母产重组抗菌肽 LL-37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

    作者:杨浩;胡华;罗鹏程;付靖瑜;汪宏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细菌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可疑感染标本的细菌检查基于形态学显微镜检、培养和生化反应,其操作繁杂、影响因素多、周期长。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感染细菌的检查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如 PCR 技术、基因芯片技术、质谱技术等,大幅缩短细菌检查周期,且自动化程度高,准确可靠,有的还可高通量检测。

    作者:赵茂吉;向瑶(综述);杨朝国(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