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管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黄登红

关键词:医院-社区-家庭, 三级健康管理模式, 糖尿病, 治疗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管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对120例接受社区门诊随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按常规方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和再住院次数。结果120例患者均完成为期2年的随访。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再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糖尿病防控作用明显。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203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03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3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体外循环时间大于或等于2 h、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或等于100 min、心脏功能Ⅳ级以及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诱发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体外循环时间大于或等于2 h、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或等于100 min及心脏功能Ⅳ级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应通过术前评估,及时干预可诱发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疗效。

    作者:黄小龙;吴西林;宋之昭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血肌酐水平增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血肌酐水平升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00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治疗且病历资料完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45例为研究对象,将住院期间血清肌酐水平较入院时增加25%的患者纳入肌酐增高组,其他患者纳入肌酐未升高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肌酐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645例患者中,33例纳入肌酐水平增高组,612例纳入肌酐水平未增高组。肌酐水平增高组患者院内全因病死率,以及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均高于肌酐水平未增高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酐水平增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比值比为15.02,95%置信区间为10.64~40.05,P<0.05)。结论血清肌酐水平增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院内死亡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之一。

    作者:刘林琼;唐杨;耿召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本院外科100例护理工作人员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52例,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采取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分问卷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理工作进行质量考核及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安全质量指标。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总评分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4.62±3.22)分、(95.36±5.6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7±4.13)分、(91.87±7.89)分(P<0.05)。实施层级管理前后,患者意外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千红;陆颖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咸阳市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咸阳市手足口病病原体构成特征的变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咸阳市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及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送检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标本549份,检出肠道病毒(EV )阳性标本126份,阳性检出率为22.95%,其中 EV71阳性77份(占61.11%)、柯萨奇病毒 A组(CoxA)16型(CoxA16)阳性10份(占7.94%)、CoxA10阳性9份(占7.14%)、其他未分型 EV 阳性30份(占23.81%),未检出CoxA6阳性标本。不同病情病例EV71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高峰期及非高峰期送检标本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试剂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咸阳市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型为主,首次检出CoxA10。重症病例EV71阳性检出率高于普通病例。在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采样,可以提高EV阳性检出率。

    作者:张俊君;成翔;秦龙;魏战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甘肃省陇南地区不同基因型 HCV 分布特征研究

    目的:了解甘肃省陇南地区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HCV )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HCV感染确诊患者5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 HCV抗体检测,以重组免疫印迹法进行结果确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病毒载量。采用多重 PCR对病毒载量大于103 copy/μL的标本进行 HC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共检出1b基因型40例,占75.5%,检出2a基因型9例,占17.0%,检出3a基因型4例,占7.5%,各基因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甘肃省陇南地区HCV感染患者以1b型HCV感染为主,其次为2a、3a型。

    作者:王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产前护理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分娩的孕妇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产前护理干预。对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67.9%)高于对照组(34.0%),对照组剖宫产率(49.0%)高于观察组(22.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产前护理干预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俊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耐多药结核病指至少耐2种或2种以上主要抗结核药物的结核病。中国是全球27个耐多药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发耐多药结核病患者12万例,新发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900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与普通肺结核患者相比,传染危害大,受感染者一旦发病即为原发耐多药肺结核病,且传染期更长;耐多药和广泛耐药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时间长达2~3年,治疗费用较普通肺结核患者明显升高[1]。因此,防止耐多药肺结核病的发生,控制其蔓延,做好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护理对结核病控制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李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性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性头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于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90例纳入试验组,并根据病变血管部位将其分为颈总动脉组(45例)和颈内动脉实验组(45例)。以45例无颈动脉粥样病变的体检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头痛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动脉管径、血流量、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颈总动脉组、颈内动脉组和对照组头痛发生率分别为82.22%、91.11%和42.22%,颈总动脉组、颈内动脉组头痛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但颈总动脉组、颈内动脉组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老年性头痛密切相关。

    作者:王文进;毛亚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外文医学信息检索方法及技巧

    随着互联网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其在医学信息检索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通过使用互联网,可以获得大量的外文医学信息。然而,如何从不同医学信息检索平台提供的大量信息中,方便、快捷地检索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始终困扰者医学临床及科研工作者。本文分析了外文医学信息来源类型、检索方法及检索技巧等内容,旨在为医学临床及科研工作者更为科学、合理地检索外文医学信息提供参考。

    作者:陈开红;王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里攻下法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将6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经十二指肠镜治疗后,均予以急性胰腺炎规范化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之上,经胃管注入复方大柴胡汤。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天、第7天,治疗组、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清热利湿通里攻下法,以复方大柴胡汤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疗效确切,在缩短病程、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博;王玉梅;温桂海;王涛;姚利;周少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临床路径下单病种护理成本的核算研究

    目的:以单侧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为例,探讨单病种护理成本的核算方法,为制订单病种收费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医院各类统计报表及自行设计的临床护理路径跟踪记录表,按照项目成本核算的6大要素,核算临床路径下单侧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各护理项目的平均成本,计算病种护理总成本,并根据实际收费情况计算成本回收率。结果临床路径下单侧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成本为597.23元,其中人力成本269.97元,占总成本的45.20%;平均实际护理收费为145.15元,成本回收率为24.30%。结论开展以单病种临床路径为基础的护理成本核算研究,有助于合理制订护理收费标准,体现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

    作者:刘世芳;刘必兰;李富兰;杨利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癌症患者人白细胞抗原G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癌症患者检测人白细胞抗原G(HLA-G)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并比较300例健康者及268例癌症患者血浆 HLA-G浓度。结果健康者、癌症患者血浆 HLA-G浓度均值分别为24.2、75.6 U/m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健康者或癌症患者,血浆 HLA-G浓度均不受性别及年龄的影响(P>0.05)。结论血浆 HLA-G检测可用肿瘤筛查,也可用于肿瘤患者机体免疫水平评估。

    作者:程运洪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乙型肝炎病毒 PreS1抗原及抗体检测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PreS1)抗原及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3年3~11月,随机选择具有不同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的患者120例进行PreS1抗原及抗体检测,分析PreS1抗原及抗体检测结果与两对半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大三阳及小三阳患者 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为89%和7%,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为14%,单纯 HBsAg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为5%。PreS1抗原与 HBsAg、乙肝 e抗原和 HBcAb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两对半联合PreS1抗原、抗体检测能够更灵敏、准确地反映乙肝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在HBV感染早期诊断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青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PDCA 循环在创建二甲医院中的应用

    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于2012年颁布了《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其中的编制说明指出:评审工作将强调由技术评价,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系统性评价目标转换;由过去强调医院人财物等硬件条件达标,转向对医院内涵建设的评价[1]。由此可见,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的“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主题非常鲜明。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于2008年8月开始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简称二甲医院)创建工作,并在新的评审标准颁布后,将PDCA循环应用于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实现了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并于2013年9月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将PDCA循环在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的具体运作模式及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幸建红;冯国绪;钟小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产后出血佳治疗方案研究

    目的:探讨可应用于产后出血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9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宫缩剂组、宫腔填塞组、背带式缝合组及子宫切除组,每组患者24例。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研究组的起效时间、出血量、止血率及总有效率。结果各研究组患者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切除组、宫腔填塞组总有效率高于宫缩剂组合背带式缝合组,但起效时间晚于后两者(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不同治疗方案中,背带式缝合手术难度较大,耗时较长,不建议使用;宫腔填塞止血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若产妇产后出血病情严重,可酌情考虑采用子宫切除治疗。

    作者:周旭;贾莉;常冬梅;薛爱琴;王梦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M K-801对海洛因成瘾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M K-801对海洛因成瘾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海洛因成瘾组、MK801组及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定位航行实验以及空间探索实验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定位航行实验中,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搜索距离均随训练进程延长而逐渐缩短;成瘾组大鼠搜索距离大于M K-801组和对照组( P<0.05)。空间搜索实验中,成瘾组大鼠安全岛所在象限搜索时间及安全岛所在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均小于对照组及M K-801组( P<0.05),但对照组与M K-80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海洛因成瘾可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M K-801可减轻海洛因造成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

    作者:肖邦;潘贵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预见性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预见性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将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预见性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 QOL-BREF量表)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为(15.54±3.59)分,高于对照组的(11.48±3.54)分( 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分别为生理领域(19.64±6.26)分、心理领域(18.16±5.52)分、社会领域(18.09±4.96)分、环境领域(18.65±5.81)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评分(14.42±4.40)分、(13.43±4.33)分、(14.89±4.27)分、(13.93±4.98)分( P<0.05)。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实施预见性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研究

    目的:探讨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患者30例,给予骨折端明显位移患者闭合复位手术治疗,其他患者给予切开复位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微创锁定系统治疗。对疗效及初次显效时间进行分析。结果12例(40.0%)患者行闭合复位手术治疗,经微创锁定系统治疗后,治愈8例、好转3例、显效1例,初次显效时间为(2.2±0.5)个月。18例(60.0%)患者行切开复位手术治疗,经微创锁定系统治疗后,治愈12例、好转5例、显效1例,初次显效时间为(3.5±0.5)个月。所有患者均愈合出院。结论采用微创锁定系统治疗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学寨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接受放射治疗的290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因素对真菌感染的影响。结果290例患者中,74例发生真菌感染,感染菌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使用3种及其以上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大于或等于35 d、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可导致真菌感染率升高( P<0.05)。患者年龄大于60岁、存在2种以上合并症、有皮肤或黏膜损伤、免疫抑制剂治疗、住院时间大于或等于50 d、接受侵入性诊疗操作、采用常规放射治疗等,均为诱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真菌感染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严格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对预防真菌感染至关重要。

    作者:颜婕;李红;易良;孙启荻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miRNA-29c表达水平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微小RNA-29c(miRNA-29c)表达水平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癌组织、正常胃上皮组织、正常胃上皮细胞系GES-1、胃癌细胞系 SGC-7901与BGC-823中miRNA-29c的表达水平。结果 miRNA-29c在胃癌组织、正常胃上皮组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1±0.32)、(1.21±0.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29c在GES-1、SGC-7901、BGC-823细胞系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3±0.07)、(0.62±0.11)、(0.32±0.12)。miRNA-29c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Ming分型、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侵润程度无关(P>0.05)。转染miRNA-29c模拟物可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增加细胞凋亡率;减少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结论 miRNA-29c表达水平与胃癌生物学特征具有密切的联系,可能参与了胃癌的侵润与转移。miRNA检测在胃癌患者预后判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靖;李伟;田戬;黄卫;王东旭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