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楠;叶启彬(综述);匡正达(审校)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影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50例行颈动脉支架置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常规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术后局部血肿、缺血性卒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且护理满意度调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预后较差,必须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大限度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许会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磁性抗菌沸石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采用浓度梯度稀释法,测定磁性抗菌沸石颗粒混悬液的低抑菌浓度和抑菌率。结果磁性抗菌沸石颗粒混悬液对10种需氧菌的抑菌浓度在10~100 m g/L ;低抑菌浓度的磁性抗菌沸石颗粒可抑制所选的10种需氧菌,抑菌率均大于99.0%。结论该磁性抗菌沸石对医院感染常见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叶炼;方堃;赵政;王芳;姜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左甲状腺素钠与夏枯草胶囊对本甲状腺炎(H T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桥本甲状腺炎(H T )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夏枯草胶囊,2次/日,2粒/次。治疗3个月后,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并记录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的水平及外周血 Th17细胞占CD4+ T 细胞的百分比(Th17/CD4+ T )。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TSH、TGAb、TPOAb和Th17/CD4+ T都比其治疗前有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也都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与夏枯草胶囊联用治疗 HT ,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甲状腺功能,降低自身免疫反应和T h17细胞水平。
作者:魏静;田建卿;陈江辉;沈云玲;何小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 HR)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垫江县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接受T HR术式的51例患者归入观察组,接受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RIFFO )的51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分别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近期疗效情况,再手术率情况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90.20%)明显高于对照组(6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再手术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84%)明显低于对照组(4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R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近期疗效更佳,且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丁文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辅助伤口闭合(V AC )联合悬浮床对难愈性创面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复合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VAC治疗和护理配合,试验组采取VAC联合悬浮床技术进行治疗和护理配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治愈率100%,但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VAC联合悬浮床辅以相应的护理,可有效治疗难愈性创面,两种方法同时采用达到了取长补短,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钱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孕妇血浆中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与 PE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同时分析AOPP水平对PE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PE患者72例,分为轻度PE组(40例)和重度PE组(32例),同时选取入住本院的足月分娩的健康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方法检测血浆中胱抑素C(CC)、尿酸(UA)、肌酐(Cr)和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免疫比浊法检测24 h尿蛋白,分光光度计法检测AOPP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度 PE组患者的 AOP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PE组和对照组孕妇,且轻度PE组患者的AOP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E组的CC、UA、Cr和BU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轻、重度PE组间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患者AOPP与24 h尿蛋白、CC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和0.601(P<0.05)。结论 AOPP与24 h尿蛋白和CC明显相关性,可以推断PE患者体内AOPP水平对患者肾功能有一定影响。
作者:汪琳;王欣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作者:杨伶俐;杨柳;陈鸿(综述);廖淑梅(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运用131 I治疗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前先较长时间服用抗甲状腺的药物对Graves甲亢治愈率的影响。方法将临床明确诊断为Graves甲亢的100例患者按是否经过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为用ATD治疗少半年而未愈的患者,治疗组为未经ATD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同时采用131 I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2%,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甲状腺功能比较,治疗组的治疗结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 I治疗Graves甲亢前较长时间的应用ATD能够降低131 I对Graves甲亢的治愈率,从而影响其疗效。
作者:呼双琴;李伟;白小岗;徐杰;李社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因及致病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江都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患者40例,分析治疗方法,并对疗效进行评估和随访1年,讨论手术治疗效果和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的手术治疗。结果静止型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保守治疗有效,活动型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患者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选择治疗方案,1例抗菌药物治疗后病损修复良好,15例患者治疗后种植体部分行使功能,12例患者上述治疗无效后行种植体拔出后再植,4例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治疗后疗效良好。结论根据患者自身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洁治术、逆行性种植体根尖部切除术和GBR是治疗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的有效外科手段。
作者:高卫星;仲庆军;郑凌云;朱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或治疗措施,即可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佳抢救机会[1]。中国医院协会颁发的《2013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第6条明文规定各医院需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管理制度。ISO15189、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 A P )等临床实验室认可体系也有相应规定[2]。本院自2009年开始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2013年因适应江苏省住院病历质量评定标准(2013版)等医疗质量的新标准与要求,本院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对危急值项目的设置和具体阈值进行了修订,现将本院在建立危急值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报道如下。
作者:唐国建;张欢妍;葛锁华;邰文静;芮星;孙露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析反馈式健康教育在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京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确诊为肿瘤并进行化疗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反馈式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化疗生存质量、对化疗的依从性和焦虑心理。结果化疗结束,观察组患者K PS评分改善率(57.4%)显著高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化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QOL评分改善率(63.0%)显著高于对照组(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疗程末、化疗周期末观察组患者化疗依从性分别为(35.63±3.47)、(35.47±1.23)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化疗依从性( P<0.01);观察组患者护患满意度(92.6%)、化疗患者健康知识合格率(9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馈式健康教育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工作中,能帮助改善患者QOL、提高患者对癌症及化疗相关知识的掌握,帮助临床更有效地进行化疗患者的护理工作,值得推广。
作者:陈晶;任秀芹;徐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Ⅱ型糖尿病血脂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无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吡格列酮,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糖、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所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情况则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水平,有效平稳的降低血糖、血脂,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钱冬;杨凯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Ⅰb2~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分为研究组(新辅助化疗后行子宫切除术)和对照组(直接手术)。研究组行1~2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观察化疗前后癌灶的变化及手术切除的效果评价,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新辅助化疗使肿瘤体积缩小或消失,有效率高达80.77%。研究组术后淋巴潴留囊肿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入选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83.33%(研究组为84.62%,对照组为81.82%),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体积缩小或消失,扩大了手术适应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仲召霞;徐秋石;张光才;赵计端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 FP )、甲胎蛋白异质体3(A FP‐L3)、铁蛋白(FER )和α‐L‐岩藻糖苷酶(AFU )的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鼓楼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200例,包括良性肝病患者87例和PHC患者113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其 AFP、AFP‐L3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标本中FER和 AFU 的水平,判断其之间的关系。结果 PHC患者AFP、AFP‐L3、FER和AFU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 ROC曲线分析,AFP 405.4 ng/mL、AFP‐L336.6 ng/mL、FER 321.6 ng/mL和AFU 40.2 U/L联合应用的临界值,敏感度可达84%,特异度可达82%,均高于单项指标诊断。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AFP‐L3、FER和AFU 在诊断PHC中有重要价值,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作者:魏雪菲;徐佩;陈载融;郭万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引起的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COPD患者124例,分为急性加重期伴肺心病组52例(通过治疗缓解),COPD不伴肺心病组72例,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浆BN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进行比较。将急性加重期伴肺心病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Ⅱ~Ⅳ,比较各级血浆BNP水平变化。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用 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伴肺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COPD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且血浆BNP水平与PaCO2呈正相关(P <0.05),与PaO2呈负相关(P<0.05)。Ⅱ~Ⅳ级肺心病患者血浆BNP浓度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与NYHA心功能分级成正相关(P<0.01)。结论 BNP参与了COPD伴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评估COPD患者加重程度及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谭琳琳;赵清;毛雁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5年332例初筛阳性标本使用的多种血清学方法的检测结果,为临床实验室推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 )初筛实验的优选方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者的331968份样本进行 H IV抗体初筛,332例初筛阳性样本用第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复检,以蛋白印迹试验(WB)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第三代 ELISA试剂、第四代ELISA试剂以及分别与胶体金组合检测的结果。结果332例H 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经WB试验确证阳性189例。第三代ELISA试剂检测确证阳性符合率为57.27%,第四代ELISA试剂检测确证阳性符合率为89.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第三代ELISA试剂检测漏检1例确证阳性标本和1例确证不确定标本;第四代ELISA试剂检测未发现漏检阳性标本,并检出1例窗口期标本。第四代ELISA与胶体金组合后,确证阳性符合率较第三代ELISA与胶体金组合提高了3.91%。结论第四代ELISA试剂用于 HIV抗体筛查优于第三代 ELISA试剂,尤其是与胶体金的组合,明显提高了H IV检测的确证阳性符合率,并有利于H IV感染窗口期的检测,推荐作为临床实验室 H IV优选筛查方案。
作者:吴志奇;刘雁雁;倪芳;宋为娟;谢而付;徐华国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的误吸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西安解放军323医院收治的住院老年患者250例(住院组),另选取同期在莲湖区西大街社区居住的老年人250例(社区组),回顾性分析老年人的误吸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比较两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不同量表的评分结果及近1年内的误吸发生情况,并对调查结果与误吸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样本的性别比例和个人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既往疾病史中,心脑血管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和各个量表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组近1年的误吸发生率(24.40%)高于社区组(9.60%),两组样本近1年的误吸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2.41, P<0.05);患者年龄、异常进餐、进餐体位改变、各种既往疾病和4种量表的评分结果与误吸的发生明显相关(P<0.05)。结论住院老年人的误吸发生率较社区老年人高,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临床上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充分考虑多种危险因素,避免误吸的发生。
作者:刘媛媛;王新平;李晓玲;王晓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0~3岁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 H )D ]水平,为科学合理地补充维生素D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0~3岁婴幼儿1296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25‐(OH)D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0~3岁婴幼儿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64.62±31.34)nmol/L ,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者为986例(占76.1%);不同季节检测血清25‐(O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血清25‐(O H )D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波动,7~11个月组25‐(O H )D水平高,且与0~6个月、2岁、3岁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0~3岁婴幼儿维生素D水平普遍较低,应加强宣教和防治工作,增加婴幼儿的维生素D摄入量及加强户外活动,降低儿童佝偻病的发病风险。
作者:黎青;杨瑞霞;成祥君;王敏;董宁;蔡针针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连云港市灌南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髓内钉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创伤性关节炎、骨不连以及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aird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各愈合情况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在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具有积极价值。
作者:王玉仑;陆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对妇科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的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24 h内肠道通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且术后24 h内肠道通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科术后患者实施规范化的护理流程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及术后肠道通气,对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柏燕铭;周雯珺;陈警予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