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滔;陈恩;陈慧;伍宁
目的 建立血清总胆汁酸(TBA)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联合测定模式,探讨该模式对肝胆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Hitachi 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分别对223例肝胆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BA和ALT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各种肝胆疾病患者血清TBA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TBA的阳性检出率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癌、肝硬化分别为100.0%、89.1%、88.4%、84.0%和75.9%.ALT的阳性检出率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道疾病、肝癌、肝硬化分别为100.0%、81.8%、73.9%、36.0%和37.9%.ALT在各种肝胆疾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均P<0.01).血清TBA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胆道疾病中有明显升高(均P<0.01),其阳性检出率均在80%以上.急性肝炎时,TBA和ALT阳性检出率都达到100.0%,但两者在肝癌和肝硬化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道疾病中也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 TBA与ALT都是肝胆疾病的重要而且灵敏的指标,但是两者特异性、敏感性在不同肝胆疾病过程中并不一致,各有优劣,因此TBA与ALT联合测定在监测各种肝胆疾病中的有着现实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预防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血站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其中对照组758例,采用一般护理;试验组815例,采用心理护理.统计两组献血反应的例数.结果 试验组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0.37%(3/815),对照组发生献血反应发生率1.58%(12/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捐献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蔡雪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Olympus 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测定157例心血管病患者,211例脑血管病患者和10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ey浓度.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Hcy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岁以上者高Hcy率明显高于55岁以下者;男性高Hcy率明显高于女性;高Hcy以轻度增高为主.结论 高浓度的血清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松涛;郑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恶性疟疾是迄今为止全世界为严重的热带虫媒传染病之一,也是WHO规定的国际间检测传染病之一.非洲是恶性疟疾的主要流行区.近年来随着赴非洲务工人员的增加,本地输入性恶性疟疾亦明显增加.输入性恶性疟疾易误诊,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易转为危重症.只要及早明确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以避免凶险型疟疾的发生.本院曾收治1例患者经治疗后在短期内获得了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冰倩;陈霜;唐晓霞;周颖;陶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特发于妊娠中、晚期特发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不明.它以妊娠期出现皮肤瘙痒及肝内胆汁淤积的血液学生化指标异常为特点,发病率为0.8%~12.0%,有明显的种族和地域差异[1].
作者:毛英;韩叶;兰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普通人群尿液干化学阳性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收集到某院体检的普通人群的尿液干化学检查资料,按年龄、性别进行整理归类并作分析.结果 普通体检人群尿液干化学结果中隐血测定阳性女性709例(27.77%)比男性286例(8.16%)高,白细胞酯酶测定阳性女性695例(27.21%)比男性227例(6.48%)高,随年龄增长女性性阳性约有增加,男性变化不大;蛋白质测定,不同性别及年龄段阳性率不同,但不呈趋势性变化.结论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尿液干化学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提倡对普通人群进行尿液干化学普查,筛检出更多的亚健康人群.
作者:费中海;张金花;刘文;万松;蒋思思;李君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在临床输血安全中的意义.方法 用凝聚胺法、卡式微柱凝胶法对2005年11月至2011年11月住院的术前备血和预输血的患者15 312例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筛查阳性的进行抗体特异性的鉴定.结果 检出不规则抗体29例,同种抗体10例(其中2例伴自身抗体),自身抗体17例,2例为非特异性抗体.同种抗体以Rh系统为主.结论 对于反复输血的患者,建立不规则抗体卡,并对患者的不规则抗体信息进行共享,及时检测新出现的不规则抗体,对于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会红;张志哲;李日华;黄青枝;宋朝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酒精依赖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采用血液流变仪分别对男性酒精依赖患者和男性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及血浆黏度检测.结果 酒精依赖患者血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酒精依赖患者血流变学各项检测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对酒精依赖的患者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庄华琴;吴琦珀;薛启云;黄肖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书写反思日记与目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手术室实习护生教学的可行性,为今后改进手术室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在医院手术室实习的大专护生84人,随机分为日记组和传统组各42人,日记组实施目标与书写反思日记相结合教学,传统组按一对一传统方法教学,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日记组学生出科前综合考试成绩、工作主动性、反思能力、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均较传统组明显提高,两组的教学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思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工具,促使护生回顾护理实践,又用以指导护理实践,与目标教学相结合,使护生明确实习目的,从而在短时间内达到实习要求.
作者:张会;刘兴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现发病率日趋增加.由于糖尿病患者早期并无明显自觉症状,导致部分患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糖尿病,当查体时才被发现.本文对494例健康体检人员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提出一些问题与建议,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甚至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贾思公;王健;宋瑞卿;代传新;朱蓓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提高美兰染色法诊断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准确率.方法 采用美兰染色法与培养法对256例疑似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进行检测,回顾性分析影响美兰染色法诊断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因素.结果 256例疑似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中,培养阳性210例,经临床诊断及治疗跟踪确诊为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为210例;美兰染色法阳性为201例,其中5例为假阳性,是污染所致,污染率为1.2%;有14例为假阴性,漏检率为5.55%.结论 做好室内质量控制,防止污染和漏检,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可防止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误诊误治,体现实验室存在的价值.
作者:吴绍男;李轶春;吴绪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Rh血型抗原类型及其产生免疫性抗体的概率,引起输血工作者重视.方法 抽查遵义市第二人民医院262例住院手术备血患者Rh血型5种抗原,比较产生各种抗体的概率.结果 产生抗-E的概率大(60%);其次是抗-C(14.5%):或抗-E、抗-c联合抗体存在(50%),抗-e相对前两者较少(9.54%);产生抗-D的概率小(0.38%).结论 Rh血型系统抗原类型比较复杂,常因为输血或免疫等因素产生免疫性抗体,故输血时应筛选抗原类型相同的血液,避免给再次输血时带来配血困难.
作者:文永;徐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喀什地区妊娠期妇女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现状,以便采取相关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2年1月至8月进行孕前或产前检查的1 882例妇女进行HIV检测.结果 妊娠期妇女感染HIV的阳性率为0.91%.结论 喀什地区妊娠期妇女HIV感染率较高,针对目前妊娠期妇女感染HIV后无特效治疗状况,应加强孕前筛查和咨询,以便更好地采取相应的阻断措施,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及保护妇女儿童身心健康.
作者:彭红梅;韩玉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不同检测方法的筛查效果增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减低医务工作者的风险.方法 对该院部分骨科急诊手术患者的血清(4 130份)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检测.结果 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检测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ELISA检测,二者得出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130份急诊手术患者血清中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特异性分别为99.63%、99.9%、99.95%和99.85%,灵敏度分别为96.77%、92.30%、98.29%和95.27%; ELISA特异性分别为99.37%、99.00%、99.97%和99.92%,灵敏度分别为98.37%、93.24%、99.89%和97.47%.结论 与ELISA相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在操作简便、快速得出结果等方面更优于ELISA,故在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应首先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快速检测,然后用ELISA复检,这样能在短时间内给手术医生回报结果,增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减低医务工作者的风险,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丁海军;任杰;林子建;朱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Notch通路处于复杂的多维调控网络之中,在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中发挥着多种功能,是许多重要细胞信号通路的交汇点,不同类型Notch受体及配体在组织器官的发育过程中也起着不同作用.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和抑制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调节Notch信号通路可能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1917年Notch基因被首次发现,因其突变可造成果蝇的残翅,而命名为Notch.
作者:王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浆中(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查阅住院患者病历的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昆明市延安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等,且临床出现感染症状的120例怀疑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所做血浆(1,3)-β-D葡聚糖的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终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的阳性预测值时G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20例住院患者中按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深部真菌感染37例,临床资料不明确的8例(剔除),实际有效病例112例.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试验分别以10、20、50 pg/mL为临界值时,其敏感度分别为73.0%(27/37)、67.6%(25/37)、56.8%(21/37);特异度分别为66.7%(50/75)、76.0%(57/75)、86.7%(65/7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1.9%(27/52)、58.1%(25/43)、67.7%(21/3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50/60)、82.6%(57/69)、80.2%(65/81).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具有简便、快速、阳性率高的优点,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但影响因素也较多,实际应用中需密切结合临床情况和动态监测以排除假阳性.
作者:黄云昆;史玉芹;朱雯梅;王佳;姚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质粒介导的Ⅰ型β-内酰胺酶(AmpCs)的检测方法.方法 用直接法、间接Ⅰ法和间接Ⅱ法对1053株细菌进行了质粒AmpCs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共检出阳性菌156株,可疑菌13株,直接法检出率低,间接Ⅰ法和间接Ⅱ法的检出率相近,在部分可疑结果的判断上,间接Ⅰ法不如间接Ⅱ法.结论 间接Ⅱ法操作方便,可避免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准确性和特异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惠州市主要医疗机构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及时诊治败血症、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惠州市主要医疗机构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送检的血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从8 674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病原菌1 040株,阳性率为12.0%,分离病原菌前5位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发生率分别为36.6%和30.9%.结论 败血症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临床医师应加强疑似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
作者:林定忠;苏兰妹;黎泳成;邱小严;刘镇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癌胚抗原(CEA)定量试剂盒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CEA浓度是否满足临床应用.方法 参照相关评价方案对ELISA法CEA测定试剂进行精密度、回收率、线性试验、低检出限、参考值范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该法低检出限为2 ng/mL,线性范围可达1.25~320 ng/mL(r=0.998 7),批内CV<5%,批间CV<7%.结论 该试剂盒灵敏度高,精密癌胚抗原、线性范围宽,结果准确,且操作简便快速,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陈其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精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其线粒体同工酶(m-AST)的活性进行检测,并分析AST和m-AST活性与精子膜功能完整性的相关性.方法 122例精液标本,分别检测精浆AST和m-AST活性,用低渗肿胀-伊红Y结合试验(HOS-EY)检测精子头-尾膜完整性,用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法检测精子线粒体SDH,同时分析AST和m-AST活性与精子膜功能完整性的相关性.结果 精浆AST与m-AST的活性分别为(238土125)U/L和(147±79)U/L,两者呈明显正相关性(r=0.740,P=0.000).AST和m-AST活性均与(Ⅰ+Ⅱ+Ⅲ)型精子呈明显正相关性(r=0.443,P=0.013;r=0.691,P=0.000).AST和m-AST活性均与Ⅳ型精子呈明显负相关性(r=-0.439,P=0.013;r=-0.689,P=0.000).AST活性与精子SDH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r=-0.187,P=0.313),而m-AST活性与精子SDH阳性率呈明显负相关性(r=-0.471,P=0.007).结论 精浆AST和m-AST活性与精子膜功能完整性具有相关性,而m-AST活性检测更适合评价精子膜受损程度以及精子线粒体受损状况.
作者:彭明;顾向明;梁有娣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