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及相关因素分析

刘艳杰;张坤

关键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血小板聚集率, 阿司匹林抵抗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150例,测定其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组和非 AS 组。分别测定患者年龄、性别、红细胞计数、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AR 发生率为3.3%;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为32.7%。非 AS 组吸烟百分比、红细胞计数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 A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吸烟、红细胞计数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是 AR 发生的危险因素。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3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肌钙蛋白(cTnT )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8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 )52例,同时选取同期行身体检查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检验试剂盒测定3组血清中 H-FABP 、cT-nT 和 CK-MB 水平。结果 AMI 组与 UA 组相比,3种标记物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FABP 、cTnT 和 CK-MB 联合检测诊断 ACS 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高于单一标记物及两种标记物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 、cTnT 、CK-MB 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 ACS 诊断的准确性及灵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美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两种方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及微残留病变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与毛细管电泳免疫分型在多发性骨髓瘤初诊及微残留病变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毛细管电泳免疫分型方法,对多发性骨髓瘤初诊及微残留病变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3例多发性骨髓瘤初诊病例流式结果阳性30例,阳性率为90.9%;免疫分型阳性31例,阳性率为93.9%,采用可靠性(信度)分析,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例追踪病例监测30次微残留病,流式阳性10次,阳性率为33.3%;免疫分型阳性5次,阳性率为16.7%,采用可靠性(信度)分析,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式细胞术与免疫分型都能比较好地检测出初诊患者,两种方法结合能减少患者漏诊,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胡淑芬;潘婉华;罗韬;谭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两种方法检测降钙素原的正确度性能评价

    目的: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降钙素原(PCT ),对其正确度性能进行评价。方法连续检测10 d ,每天取不同浓度的6~7份临床血清样本,其中高值18份,中值22份,低值28份,共计68份样本分别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品的免疫荧光层析法仪器与配套试剂(实验方法)和罗氏公司的电化学发光法仪器与配套试剂(比较方法)定量检测 PCT ,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偏倚和相关性,评估两种方法的可比性。结果两种检测方法配对 t 检验,t =0.479,单侧 t0.05(67)=1.668,故 P >0.05;直线回归检测,相关系数0.992,P<0.05,回归方程:Y =0.960 X +0.257,检测结果具较好一致性,PCT 医学决定水平0.5 ng/mL 和2.0 ng/mL 处的总符合率为97.06%。结论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PCT 结果具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能够满足临床检测的基本要求。

    作者:顾向明;胡嘉华;方玲;彭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术后化疗的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系统,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负性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实验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命质量,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作者:赵爽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实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MIPPO)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MIP-PO 治疗胫骨平台59例,其中男34例,女25例,年龄17~78岁,平均37.9岁。其中闭合伤46例,开放性损伤13例。按 Schatzker 分类方法:Ⅰ型12例,Ⅱ型21例,Ⅲ型15例,Ⅳ型11例。术中骨折处塌陷严重者行植骨。结果所有59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6个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3.2个月,无延迟愈合、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及畸形愈合,终随访采用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优43例,良11例,可5例,总优良率为91.5%。结论 MIPPO 结合锁定钢板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感染率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洪林;蒋电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1776例变态反应疾病患者体外过敏原检测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绵阳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常见的体外过敏原种类及其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为绵阳地区过敏性疾患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欧蒙印迹法检测试剂盒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抗体(sIgE)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76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 sIgE 阳性率为59.5%,吸入性变应原检测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屋尘(32.1%)、猫毛(21.8%)和尘螨(19.4%);食物性变应原检测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淡水鱼(12.0%)、鸡蛋白(10.5%)和虾(10.4%)。<14岁、14~44岁、>44岁就诊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94%、55.49%、38.87%。结论绵阳地区常见的体外过敏原种类分别为屋尘、猫毛、尘螨、淡水鱼、鸡蛋白和虾;不同年龄段其阳性检出率有所差异,以低年龄段患者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过敏原阳性检出率呈逐渐降低趋势。

    作者:吴茜;胡冬;朱华强;向礼贤;陈刚;王春泽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前列地尔脂微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前列地尔脂微球组(实验组),实验组在心力衰竭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10μg/d ,连续用药14 d 。观察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实验组治疗后纽约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6 min 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何席民;李瑞宇;曹优文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产科护理质量、患者心理状况和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在产科病房中引进人性化护理模式,分析对产科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经验。方法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产科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研究组引进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结果(1)研究组母乳喂养有效率、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会阴切口感染率及健康教育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研究组心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产妇而言,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产妇不良心理状况,还能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佳彤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150例,测定其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组和非 AS 组。分别测定患者年龄、性别、红细胞计数、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AR 发生率为3.3%;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为32.7%。非 AS 组吸烟百分比、红细胞计数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 A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吸烟、红细胞计数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是 AR 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艳杰;张坤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低离子强度溶液在抗人球蛋白试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离子强度溶液(LISS)在抗人球蛋白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好IgG型抗-D的佳稀释度,用试管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微柱凝胶卡分别在盐水介质和LISS介质中检测,观察其凝集强度。结果0.03 mol/L LISS液10 min的致敏效果和盐水介质60 min的致敏效果和凝集强度相当;与高稀释度抗-D血清在微柱凝胶卡上反应相比较,盐水介质的低于LISS介质的凝集强度。结论 LISS可加快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速度,缩短反应时间,提高试验的敏感度,对于输血安全和及时性提供了保障。

    作者:邓安彦;周守容;吴春磊;穆万洋;刘敏;邓小倩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实用性。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于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给予自制的膳食,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营养支持。观察并分别测定两组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7天营养监测相关指标和术后恢复程度判断。结果术后第7天实验组患者体质量和上臂中部平均周径较术前第1天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患者体质量和上臂中部平均周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指标中总蛋白、清蛋白、载铁蛋白及淋巴细胞总数也较实验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P<0.05)。结论术后肠内营养对于改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情况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较快恢复患者的身体情况,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刘科星;杜俊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不同比例抗凝剂对凝血4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抗凝剂对凝血4项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抗凝剂(109 mmol/L 枸橼酸钠)与血液不同比例分为 A(1∶7.3)、B(1∶6.7)、C(1∶6)、D(1∶5.3)4组,检测各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与正常参考组(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9)比较,A 、B 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 、D 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检测标本中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造成检验结果的差异可接受,这部分标本可让步接受。

    作者:白垚;廖君群;赖晓霏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在下肢骨折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在下肢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港口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80例股骨、胫骨中段的闭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且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4.7±0.4)个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6.4±0.7)个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6.7%,并发症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正茂;林浙龙;蔡荣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构建医学高效活力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医学专业课程多,学制长,学生负担重,医学课程活力课堂的构建有助于医学生品性修养、情感发展、能力提高。更新教育理念,培育教师科学优良的教学品质,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精心提炼教学内容,不断加强对教学的反思是实施活力课堂的关键所在。

    作者:于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头顶部髓外浆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浆细胞病系指浆细胞或产生免疫球蛋白的 B 淋巴细胞过度增殖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髓外浆细胞瘤(EMP)、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和多发性骨髓瘤(MM )[1]。其中 EMP 是原发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浆细胞增殖性肿瘤,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较为罕见,约占所有浆细胞肿瘤的3%~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本文结合本院1例头顶部 EMP 并进行文献复习,对 EMP 的诊断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诊断水平,避免漏诊和误诊。

    作者:袁斌;李斓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58型 L1基因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

    目的:了解莆田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58型 L1基因结构特点和变异规律,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分型芯片(HybriMax)进行 HPV 基因分型,随机选4例HPV 58型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克隆测序;进一步用 DNAstar ,clustalx 2.0和 Mega5.0软件对测序结果与 GenBank中发布的其他国家及国内的32株 HPV 58型病毒株 L1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建立同源性矩阵并分析,同时进行进化树构建。结果4株 HPV 58型病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6%~98%,氨基酸同源性为92%~98%;1986年法国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3%~86%,氨基酸同源性为84%~89%;1987年英国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53%~54%,氨基酸同源性为39%~42%;国内2010年香港分离株、2004年江苏分离株之间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6%~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2%~99%。从构建系统进化树图可以看出,4株本地区 HPV 58型病毒株分别与上海和香港 EV999963、DQ057326、HM639611病毒株基因背景紧密。结论本地区 HPV 58型 L1基因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

    作者:涂海健;俞柳敏;李励军;陈智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手术方巾和沙袋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手术方巾和沙袋在剖宫产术后保护切口和促进子宫收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0例,60例患者为处理组,采用术后腹部切口用手术方巾保护切口和沙袋按压宫底;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腹部切口直接腹带固定宫底免压沙袋,观察切口愈合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处理组切口愈合甲级59例(98.3%),对照组切口愈合甲级48例(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底高度较低时,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底高度较高时,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巾和沙袋同时使用能有效促进切口愈合,促进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特别是在宫底高度较高时。

    作者:徐学敏;费云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肾康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 )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肾康注射液和贝那普利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 尿蛋白定量、尿微量清蛋白、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和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可提高 DN 治疗效果。

    作者:马力群;王莉;付荣国;芦宁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2011~2013年住院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及预防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提供警示。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感染大肠埃希菌的住院患者采集临床资料,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在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住院患者中检出大肠埃希菌328株,ESBLs 158株,阳性率为48.17%,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检出较多的科室为泌尿外科28株,17.72%;标本多的为尿液71株,占44.94%。 ESBLs 阳性菌株中,tem 基因检出85例,检出率53.80%,其中 TEM-1检出63例,占74.12%。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对各种抗菌药物均产生耐药。结论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耐药明显,tem 基因型以 TEM-1为主。

    作者:陈灿锋;周伟;梁有卓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在长沙市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诊断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与以往在长沙市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给予对照组患者院内常规治疗措施以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医嘱依从性及溃疡复发等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后医嘱依从性为7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院后溃疡复发率1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依从性差的患者开展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对疾病认识不足是导致其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结论对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降低溃疡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