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心律失常患者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徐亚芬

关键词:心律失常, 疲劳, 相关性,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伴发疲劳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心内科门诊诊治的92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和疲劳量表(FS-l4)评价疲劳,对92例心律失常患者的疲劳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根据 FSS 的测评结果(>4分为疲劳组),92例心律失常患者中49例有疲劳症状,占53.27%,平均评分为(5.61±0.91)分;43例无疲劳症状,占46.73%,平均评分为0分。疲劳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及 FS-14总分均明显高于非疲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障碍、年龄、睡眠障碍(PQSI)、抑郁、焦虑与疲劳相关。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PQSI 、抑郁、焦虑、年龄是影响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律失常患者疲劳的发生率高,疲劳是诱发心律失常的一项危险因素,PQSI 、抑郁、焦虑、年龄是影响疲劳的危险因素。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选取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昆明地区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602例,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医疗系统生产的 Lunar Prodigy骨密度仪测定所有患者腰椎 L1~4、左右股骨颈的骨密度。结果(1)仅有年龄、BMI 、其他疾病及运动能够进入多元回归模型,以上4项因素的 OR <1,为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2)体质量偏胖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低。(3)非骨质疏松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超重与体质量正常的腰椎骨密度有差异,体质量偏胖的腰椎骨密度偏高。结论 BMI 是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密度的重要预测指标,体质量偏胖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低,超重或肥胖是骨质疏松的一项保护性因素。

    作者:郭瑞金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肾康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 )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肾康注射液和贝那普利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 尿蛋白定量、尿微量清蛋白、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和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可提高 DN 治疗效果。

    作者:马力群;王莉;付荣国;芦宁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医院CA认证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逐步改革,积极发展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是当前医疗管理的趋势。而电子病历系统作为区域性医疗卫生共享信息的重要内容,其必然得到对应的完善和标准化。而电子病历信息的公信力与安全性是构建在数字证书技术的 CA 认证基础之上的。随着 CA 认证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其给数字证书的正常使用提供了技术性基础。卫生部于2011年1月1日颁布并实施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其中第二章第六条就明确规定:电子病历系统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用户授权与认证,同时结合审计、数据存储、隐私保护以及数据管理等方式,确保电子病历数据的安全、可靠。因此,医院在区域医疗信息管理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网络情况下 CA 认证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

    作者:张立群;熊剑;陈亚婕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少量腹水中查到腺癌细胞1例

    腹水常规检查是临床上常开展的检验项目,同时也是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的主要方法之一。作者多年来在做胸、腹水常规检查时,特别留心于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并从1例患者少量腹水中查到腺癌细胞,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29岁,半月来因上腹部胀痛,进食后加剧。全身乏力伴消除疲劳,于2012年5月24日入院。入院后检查:体温(T )38.2°C ,血压(BP)126/80 mm Hg ,精神尚可,自动体位,体质偏瘦,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坦,脐周轻度压痛,无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不亢进。B超检查:腹腔内有少量液性暗区,未发现腹腔脏器器质性病变。

    作者:刘爱华;郑幼桥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缺陷并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整改措施。方法针对2011年护理缺陷对急诊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整改,比较整改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护理缺陷发生率从2011年的8.21%降到2012年的2.32%。结论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作者:童家竹;张小敏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两种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对 C-反应蛋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规则肝叶切除和开腹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及其对 C-反应蛋白(CRP)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 HCC 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 CRP 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总有效率为89.28%,显著优于开腹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腹腔镜组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禁食时间、平均腹腔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 CRP 、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1年生存率亦显著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规则肝叶切除术是治疗 HCC 的有效微创方法,CRP 和凝血功能是其潜在的生物标志。

    作者:施文武;游红勇;李兵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两种方法检测降钙素原的正确度性能评价

    目的: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降钙素原(PCT ),对其正确度性能进行评价。方法连续检测10 d ,每天取不同浓度的6~7份临床血清样本,其中高值18份,中值22份,低值28份,共计68份样本分别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品的免疫荧光层析法仪器与配套试剂(实验方法)和罗氏公司的电化学发光法仪器与配套试剂(比较方法)定量检测 PCT ,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偏倚和相关性,评估两种方法的可比性。结果两种检测方法配对 t 检验,t =0.479,单侧 t0.05(67)=1.668,故 P >0.05;直线回归检测,相关系数0.992,P<0.05,回归方程:Y =0.960 X +0.257,检测结果具较好一致性,PCT 医学决定水平0.5 ng/mL 和2.0 ng/mL 处的总符合率为97.06%。结论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PCT 结果具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能够满足临床检测的基本要求。

    作者:顾向明;胡嘉华;方玲;彭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干化学法检测肝素抗凝血浆与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干化学法检测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 Vitros5600全自动干化学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200例急诊患者的肝素抗凝血浆与血清标本的23项急诊常规生化指标,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及差异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血清与血浆检测结果比较,23项指标中钾、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γ-谷氨酰转移酶、总蛋白、清蛋白、肌酐、钙、磷、镁、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脂肪酶12项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经临床可接受性分析发现,仅 ALT 、AST 2项血清与血浆检测结果差异为临床不可接受,其余10个项目差异均小于1/2CLIA′88允许误差,其差异为临床可接受。结论肝素抗凝血浆可代替血清用于急诊干化学法检测多项指标,且具有快速分离血浆,无凝块等优点,更符合急诊临床需求,而 ALT 、AST 2项应用肝素抗凝血浆进行干化学检测时需重新建立血浆参考范围。

    作者:王银玲;周立平;王齐晖;李花;周博;李富顺;王亿龙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实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MIPPO)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MIP-PO 治疗胫骨平台59例,其中男34例,女25例,年龄17~78岁,平均37.9岁。其中闭合伤46例,开放性损伤13例。按 Schatzker 分类方法:Ⅰ型12例,Ⅱ型21例,Ⅲ型15例,Ⅳ型11例。术中骨折处塌陷严重者行植骨。结果所有59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6个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3.2个月,无延迟愈合、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及畸形愈合,终随访采用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优43例,良11例,可5例,总优良率为91.5%。结论 MIPPO 结合锁定钢板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感染率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洪林;蒋电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临床生物化学指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目的:通过对临床生物化学指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探讨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和程序。方法利用室内质控数据计算批内变异及批间变异系数,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数据计算偏倚不确定度,利用3个来源的不确定度综合评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 )、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葡萄糖、尿素、肌酐、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钠(Na)、钾、氯(Cl)、钙、磷(P)等指标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19项临床生物化学指标中,低浓度 Cl 及高浓度 Na 扩展不确定度值小,低浓度 P 及高浓度 ALP 扩展不确定度值大。低浓度 ALT 、ALP 、P 及高浓度 ALP扩展不确定度大于10%,检测结果与真实值差波动较大,其他各项指标扩展不确定度均较小。结论本研究采用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简单方便,能分析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可用于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

    作者:刘密凤;刘蔚;郭海;韩晓禹;林凌云;黄山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两种内固定置入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骨科接受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彻底清创后内固定治疗,波及关节面骨折的35例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胫腓骨骨干部位骨折的30例患者给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交锁髓内钉组)。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并采用 Johner-Wruhs 标准评价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为(152.36±35.28)min ,骨折愈合时间为(120.78±15.22)d ;Johner-Wruhs 评分为(80.68±5.12)分,有2例发生感染;交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为(126.72±28.95)min ,骨折愈合时间为(122.92±12.73)d ,Johner-Wruhs 评分为(81.05±4.96)分,有5例发生感染。两组手术时间和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可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

    作者:廖乙名;徐跃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动态心电图与食道电生理检查对病态窦房结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动态心电图结合食道电生理检查对病态窦房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2年内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动态心电图检查的50例患者,选择 R-R 间期超过1500 ms 的患者,随后行食道电生理检查,其中确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8例。结果窦房结恢复时间大于或等于2000 ms ,窦房结传导时间大于或等于220 ms ,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大于或等于750 ms ,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中可见长 R-R 间期大于1500 ms ,部分大于2000 ms ,明显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房传导阻滞。结论动态心电图检出长 R-R 间期大于1500 ms ,应行食道电生理检查(窦房结功能测定),二者结合是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较好方法。

    作者:刘燕;金海霞;姬晋芳;郭培;程晓曙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康复新液防治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行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采用康复新液防治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兴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5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以康复新液进行含漱,对照组19例以庆大霉素+5%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比较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发生急性放射损伤的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在肿瘤患者行放射治疗时,以康复新液作为口腔清洁药物,可有效降低口腔黏膜所受的放射损伤,减少严重损伤发生率。

    作者:周学海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排尿顺畅的措施和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症状的改变情况及临床分析。方法选择上海市长宁区同仁医院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排尿症状,如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QOL )评分等进行评定。结果术前 IPSS为(23±8)分、QOL 评分为(5.2±1.2)分、平均梗阻症状评分为(3.9±1.2)分及平均刺激症状评分为(3.8±0.9)分;术后 IPSS 为(9±2)分、QOL 评分为(1.5±0.9)分、平均梗阻症状评分(2.1±1.1)分及平均刺激症状评分为(1.4±0.8)分,术后与术前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广;杨登科;黄翼然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两种方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及微残留病变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与毛细管电泳免疫分型在多发性骨髓瘤初诊及微残留病变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毛细管电泳免疫分型方法,对多发性骨髓瘤初诊及微残留病变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3例多发性骨髓瘤初诊病例流式结果阳性30例,阳性率为90.9%;免疫分型阳性31例,阳性率为93.9%,采用可靠性(信度)分析,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例追踪病例监测30次微残留病,流式阳性10次,阳性率为33.3%;免疫分型阳性5次,阳性率为16.7%,采用可靠性(信度)分析,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式细胞术与免疫分型都能比较好地检测出初诊患者,两种方法结合能减少患者漏诊,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胡淑芬;潘婉华;罗韬;谭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小儿颅内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目的:阐述小儿颅内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方法以及药物治疗方法,分析药物治疗小儿颅内真菌感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在威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儿童颅内真菌感染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予氟康唑、两性霉素 B 和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予氟康唑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本文60例小儿颅内真菌感染的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链格孢霉和烟曲菌。氟康唑、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两性霉素 B 等药物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结论小儿颅内真菌感染通过联合应用鞘内注射两性霉素 B 、氟康唑和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长期使用不良反应不明显,非常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刘方硕;翟卫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3项联合检测对感染性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 )和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WBC)3项指标在感染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3例 AECOPD 患者,测定他们治疗前后PCT 、hs-CRP 、WBC ,并且进行肺功能测定、肺功能多项参数系统指数计算,分析 hs-CRP 和 PCT 水平与感染程度和 BODE 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hs-CRP 、PCT 、WBC 在感染性 AECOPD 中的表达比其他指标更为灵敏,治疗后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与 BODE 指数皆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 PCT 、hs-CRP 及 WBC可作为监测 AECOPD 炎性反应状况及其控制情况的敏感性指标,可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作者:黎颖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卵巢粒层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卵巢粒层细胞瘤(OGCT )是一种卵巢性索-间质性肿瘤,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5%~8%,而 OGCT 只占所有性索-间质性肿瘤的40%,故 OGCT 只占卵巢肿瘤的2%以下[1]。国外有研究报道,OGCT 年发病率为0.4/104~1.7/104[2]。OGCT 的病因目前尚不很明确,有研究发现患有不孕和诱导排卵的女性发病率增高。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根据OGCT 的临床表现、肿瘤病理学特征及复发潜能,将其分为幼年型粒层细胞瘤(JGCT )和 成 年 型 粒层细胞瘤(AGCT )两种[3]。

    作者:刘娜娜;龙腾(综述);谭兴平(审校)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150例,测定其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组和非 AS 组。分别测定患者年龄、性别、红细胞计数、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AR 发生率为3.3%;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为32.7%。非 AS 组吸烟百分比、红细胞计数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 A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吸烟、红细胞计数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是 AR 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艳杰;张坤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的可行性。方法本文选择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福建省泉州180医院接受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予以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支持等一系列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焦虑程度及其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整体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与焦虑程度均显著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充分表现了医务工作中“以人为本”这一护理理念,这种护理模式使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社会与心灵在手术期获得和谐统一,是手术室护理模式的首要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庄华敏;张梅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