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张丽;朱瑾
目的:了解在校护生的职业态度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培养在校护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188名在校护生进行职业态度调查。结果188名在校护生职业态度总分均值(5.782±1.017)分,79.25%护生的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20.75%护生的职业态度中立偏消极;不同民族护生的职业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专业选择方式、职业兴趣、社会认同、职业自我概念、个人认知、就业前景及形势对在校护生职业态度有影响。年级、性别、生源地、民族、学历层次五方面因素对护生职业态度有影响。结论在校护生对职业态度总体较积极,应加强在校护生专业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
作者:李慧;张玉凤;林素兰;张燕荣;陈娟红;朱雅如;张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应用 DWI 及 ADC 值观察肝泡状棘球蚴病(HAE)的 MR 特征。方法35例患者经 MR 常规扫描及 DWI 扫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测量中心病变区域、边缘带和周边区域 ADC 值;对比分析病变在不同区域的ADC 值和相应区域组织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探讨 ADC 值评价 HAE 病灶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可行性;病灶标本行HE 染色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分析病灶边缘带 ADC 值与 MVD 的相关性。结果35例 HAE 病灶中心、边缘及外周区域的 ADC 值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17.95、29.23,P 均<0.05);ADC 值与 MVD 无相关性(P =0.747、0.659);结论DWI 图像可以反映 HAE 病灶的组织异型性特征;病灶边缘区域的 ADC 值与同一区域的微血管密度(MVD)值无相关性。
作者:任波;王静;刘文亚;张魏;肖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专题研究 作者简介:刘文亚,女,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留学瑞典归国博士后,医学影像学博士生导师,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新疆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目前担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主任,兼任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影像系主任、新疆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新疆放射质控中心主任。学术任职包括:新疆骨质疏松学会主任委员、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肿瘤影像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会影像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会腹部学组委员、教育部医疗技术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全国委员。目前担任《中华放射学杂志》等国内9家专业核心期刊的编委。近5年来主编著作7部,参编6部,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12篇。承担国际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6项。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二等奖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共计7项、新疆医科大学教学二等奖1项。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 MRI-DWI 在早期大鼠肝泡球蚴病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种9 w 并经超声筛查确认接种成功的40只 SD 大鼠进行 MRI-DWI 检查,记录病灶在 MRI-T1、T2以及 DWI 图像上的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早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在 T1WI 图像上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类圆形低信号,T2及 DWI 图像上均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类圆形高信号,DWI 成像中病灶周边可见稍低于病灶内部的环形区,类似“月晕”征。病灶边缘区的 ADC 值较病灶内部及邻近正常肝组织高(P <0.05)。HE 染色镜下见单个或多个囊泡样红染结构,正常肝组织交界区富含微血管,伴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早期大鼠肝泡球蚴病灶周边“月晕区”可作为 DWI 诊断该病较特异的依据,该区域的 ADC 值高于病灶内部及正常肝实质,经病理证实该区域为富含微血管的区域。
作者:曾红春;郭莉;肖虎;张梅;蒋奕;刘文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双源 CT 双能量扫描技术对正常甲状腺组织碘含量及增强后碘含量的应用价值,为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0例经超声检查排除甲状腺疾病的门诊病例,进行双源 CT 甲状腺扫描。将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 MMWP 上的双能量软件中,选择“Liver VNC”模式得到碘基图像,测量正常甲状腺组织、胸锁乳突肌的碘含量,并计算二者碘含量比值,采用 t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甲状腺平扫碘含量为(1.41±0.22)mg/mL,增强碘含量为(4.55±1.32)mg/mL;男性甲状腺平扫碘含量为(1.35±0.19)mg/mL,增强碘含量为(5.23±1.41)mg/mL。甲状腺平扫与增强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0.4244,P =0.000)。甲状腺平扫与胸锁乳突肌碘含量比值为(5.71±2.43),女性比值为(5.65±2.63),男性比值为(6.09±2.57),男女性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668,P =0.358)。甲状腺增强与胸锁乳突肌碘含量比值比为(6.86±4.57),女性比值为(6.77±3.55),男性比值为(7.03±3.82),男女性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750,P =0.235)。甲状腺平扫左叶碘含量为(1.49±0.19)mg/mL,右叶碘含量为(1.42±0.17)mg/mL,左、右叶碘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153,P =0.754)。甲状腺增强左叶碘含量为(4.89±0.22)mg/mL,右叶碘含量为(5.42±0.33)mg/mL,左、右叶碘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323,P =0.645)。结论双源 CT 双能量扫描技术能够准确测量正常甲状腺组织碘含量,为临床对诊断状腺疾病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牛桂华;王禄伟;王云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万年子午流注选穴卡择时选穴艾灸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以及择时选穴艾灸与非择时选穴艾灸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运用周铭心教授1986年研创的万年子午流注选穴卡,将60例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子午流注择时选穴艾灸加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茵颗粒(妈咪爱)、蒙脱石散(必奇)。对照组:非择时选穴艾灸加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茵颗粒(妈咪爱)、蒙脱石散(必奇)。药物组:单纯枯草杆菌二联活茵颗粒(妈咪爱)、蒙脱石散(必奇)。其中子午流注选穴采用纳子法按时循经法,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穴位相同,施灸时间不同,连续治疗8 d,于治疗后分别对3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中医症状体征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0%,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便恢复时间缩短(P <0.05),治疗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呕吐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腹胀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单纯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与单纯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午流注选穴艾灸对小儿慢性腹泻具有确切疗效。子午流注择时选穴与非择时选穴疗效亦有差异,子午流注选穴卡操作简便,且精确性高,适宜推广及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方丽娜;牛相来;景福权;周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933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马斯勒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和自制个人情况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年龄、从事专业类别、学历、职称、日工作时间等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 SCL-90量表不同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年龄、从事专业类别、学历、职称、日工作时间等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不同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及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心理干预,以促进与保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缓解其职业倦怠状况。
作者:王莹;刘新亚;张晓洁;刘衍琼;贾慧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显像特征及其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收住院的34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及同期在体检中心体检的75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双侧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 MR 扫描,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均进行坐骨神经盆腔出口处探查手术,对正、异常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的 MR 成像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将所有患者术中所见与术前坐骨神经 MR 成像进行比较。应用 BMRC 周围神经功能恢复评价系统评定手术疗效。结果(1)34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与健康志愿者 MRI 的对比发现异常坐骨神经的 MR 成像特点:健康志愿者的正常型占65.3%,异常型占34.7%;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的正常型占11.8%,异常型占88.2%;坐骨神经周围脂肪组织消失;坐骨神经的特征性条纹结构消失或不清楚;坐骨神经与梨状肌之间界限不清楚、模糊。(2)34例患者中术前 MRI 显示坐骨神经与梨状肌存在变异者30例,坐骨神经周围脂肪组织消失或不清楚者26例,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界限不清者25例;术中发现神经、肌肉变异者30例,梨状肌明显变性挛缩者16例,周围组织粘连者20例,神经上血管骑跨者4例。(3)术后疗效:优67.6%,良26.5%,可5.9%,优良率为94.1%。结论坐骨神经 MR 斜矢状位成像有助于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
作者:梁青福;蒋昆利;田征;陈宏;白靖平;锡林宝勒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提高实习学生妇科临床教学的效果、学习兴趣的方法。方法将临床医学本科实习学生分为两组,比较试验组学生及对照组学生对腹腔镜及妇科相关知识的掌握,并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在模拟器下1 min 内传递黄豆数量、5 min 内剥葡萄皮数量、5 min 内缝合及打结的数量都明显多于对照组学生(P <0.05),试验组学生在妇科解剖、疾病诊断的病变特征、手术过程、腹腔镜操作、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 <0.05)。结论将腹腔镜操作训练引入临床教学中能提高妇科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张媛媛;朱明玥;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高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某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恶性肿瘤住院病人死亡统计分析,了解医院恶性肿瘤死亡的构成、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肿瘤院2010-2014年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中死亡病例资料,根据 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采用 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0-2014年该院恶性肿瘤病死率为0.56%,男女比例为1.65∶1,恶性肿瘤各年龄段中50~59岁、60~69岁、70~79岁3个年龄段死亡人数较多,占死因构成比的73.31%。恶性肿瘤死因构成的前10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和卵巢癌。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通过其死因构成分析,建议中老年人(尤其男性)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恶性肿瘤的病死率,提高人群的期望寿命。
作者:买丁·都生拜;周君;何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异常黑胆质成熟剂(ASMq)总黄酮对人宫颈癌 HeLa 细胞增殖的影响,为 ASMq 的利用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细胞株及细胞培养、传代方法,对 HeLa 细胞进行培养、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并进行药物干预,通过 MTT(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探讨其抑制人宫颈癌 HeLa 细胞增殖的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动态情况。检测 ASMq 总黄酮作用下 HeLa 细胞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GSH)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含量。结果MTT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 ASMq 总黄酮均具有抑制人宫颈癌 HeLa 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中浓度为400μg/mL、作用时间为72 h 时,作用较为明显。倒置显微镜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给药组中悬浮细胞增多,细胞质混浊,细胞胞体缩小、变圆、皱缩,核固缩碎裂,细胞折光性减弱,细胞内出现颗粒样物质,培养液中有较多的细胞碎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可见,ASMq 总黄酮浓度为100μg/mL 时,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发生的凋亡现象较为明显。当作用时间为24 h时,随着浓度的增高细胞发生的凋亡现象较为明显;ASMq 总黄酮作用于 HeLa 细胞24、48、72 h 后,不同剂量均增加 HeLa 细胞 T-AOC 及 T-SOD、GSH 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高剂量组较为明显。结论ASMq 总黄酮对人宫颈癌 HeLa 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能够增强人宫颈癌 HeLa 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米合勒阿衣·艾克帕;麦合苏木·艾克木;木塔力甫·艾买提;艾斯克尔·吐拉洪;阿不都热依木·玉苏甫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2014年麻醉药品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醉药品的用量及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口服吗啡缓释制剂逐渐成为治疗癌痛的首选药物。结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从品种、剂型到给药途径均趋于合理。
作者:孟新源;张倩;王松芝;王晓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新疆骆驼蓬药材中游离氨基酸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建立新疆骆驼蓬游离氨基酸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日本岛津 VP-ODS 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0 mol/L 乙酸铵溶液(pH 6.5)-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40℃,测定新疆骆驼蓬药材地上部分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以骆驼蓬游离氨基酸含量之和为考察指标,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新疆骆驼蓬游离氨基酸超声提取工艺。结果测定的12种氨基酸分别在其线性范围内且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衍生化重复性均良好,RSD 均<2.0%,12种氨基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8%~102%。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超声提取法优选的工艺条件为:80%乙醇60倍量,超声功率400 Hz 条件下下超声40 min。结论建立的 HPLC 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准确可靠,优选的佳提取工艺合理、可行、稳定。
作者:李岩;孙婷;赵欣;孟庆勇;宋建忠;程雪梅;王长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外科住院的1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分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路径)和干预组(实施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院内感染、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意外事件。结果(1)干预组患者院内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干预组管道脱落及堵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坠床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降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并发症及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俊;张弘炎;郭小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植入性缓释氟尿嘧啶同步放化疗与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初治宫颈癌患者共80例,临床分期为Ⅱb~Ⅲb 期,按治疗方法不同分试验组40例(氟尿嘧啶瘤内植入区域化疗配合根治性放疗组),对照组40例(顺铂静脉周疗配合根治性放疗组)。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 CR 为22例,PR 为13例,NC 和 PD 为5例。对照组 CR 为19例,PR 为14例,NC 和 PD 为7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35/40)、83%(32/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级以上的急性反应中,试验组出现骨髓抑制6例,消化道反应3例;对照组出现骨髓抑制17例,消化道反应5例,两组间骨髓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植入性缓释氟尿嘧啶同步放化疗与顺铂周疗疗效相当,毒副反应较小。
作者:佐合拉古丽·木塔力甫;李小文;张云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疆不同民族老年舌体鳞癌(OTSCC)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新疆不同民族老年舌体鳞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用 Kaplan-Meier 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 log-rank 方法检验组间差异。结果120例患者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4%、63.9%和42.9%,老年汉族舌鳞癌患者不同治疗后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48.8%,而其他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患者为3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手术治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9.5%、43.1%和19.5%;治疗组晚期患者手术的3年和5年总生存率均高于非手术治疗组(χ2=8.014,P =0.003)。单因素结果显示:吸烟、分化程度、T 分期、N 分期、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周围神经侵犯、复发、肿物浸润深度是影响老年舌鳞癌患者存活的预后因素。Cox 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周围神经侵犯、肿物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复发、N 分期是影响老年舌鳞癌患者存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老年汉族舌体鳞癌患者3年和5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少数民族;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周围神经侵犯、肿物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复发以及 N 分期。
作者:阿不都克力木江·买买提;艾尼瓦尔·米吉提;居来提·吐尔逊;阿地力·莫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是由多房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超声是筛查本病的首选影像检查技术,CT 和 MR 对于本病的诊断及分期发挥着关键作用。FDG-PET 是目前公认的无创评价泡型包虫代谢活性的方法,能为适时终止服药治疗包虫病提供决策依据,然而 PET-CT 设备尚未普及,加之检查费用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普及应用。超声造影、双能/能谱 CT 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目前已经能够检测病变的血供情况及判断代谢活性,有望用于评价肝泡球蚴生物的活性。
作者: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综述);刘文亚(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伴穿孔的临床诊疗特征及合理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手术治疗的37例嵌顿性食管异物伴食管穿孔的患者。对食管穿孔无明显纵隔感染或纵隔感染不重者行一期食管异物取出穿孔修补术;对食管穿孔合并纵隔脓肿或脓胸的患者,如瘘口周围食管壁水肿不重,行一期修补缝合,如食管破裂较大且食管局部严重水肿、充血、坏死,无法修补,行纵隔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病情平稳后二期行食管带膜支架介入治疗。结果21例早期食管穿孔无明显纵隔感染或纵隔感染不重者行一期食管穿孔修补术后有1例出现食管瘘,经过积极颈部引流换药后自行愈合;16例合并纵隔脓肿或脓胸者中12例行一期修补缝合,术后留置胃肠减压管及空肠营养管,4例行纵隔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1 w放置可收性带膜食管支架。所有患者术后3 w 左右均顺利出院。结论对义齿等边缘锐利、带钩、带刺的异物及胃镜下取食管异物失败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对食管异物瘘口周围食管壁水肿不重者行一期修补缝合,瘘口较大且周围食管壁水肿严重伴充血坏死无法修补者保持纵隔充分引流,病情平稳后食管带膜支架介入治疗。
作者:邓彦超;孙清超;张海平;张昌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骨关节结核患者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骨关节结核患者94例,分为标准化治疗组和个体化治疗组,每组各47例。标准化治疗组术后采用异烟肼300 mg+利福平450 mg +乙胺丁醇750 mg+链霉素750 mg 每天1次联合用药,强化治疗3个月后停用链霉素,继续用异烟肼300 mg+利福平450 mg +乙胺丁醇750 mg 治疗9~15个月;个体化治疗组术中取病灶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术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个体化抗结核治疗方案,疗程12~18个月,耐多药结核可延长至24个月,两组术后1、3、6个月及1、3 a 随访,复查 X 线片或 CT,必要时复查核磁、肝肾功能及有无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标准化治疗组治愈33例,治愈率为70.2%,个体化治疗组治愈41例,治愈率为87.2%,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标准化治疗组和个体化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1例和3例,标准化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23.4%,个体化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6.4%,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关节结核术后采用个体化治疗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作者:杨晓辉;李君莲;杨毅;何康;金格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2种保温方法对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循环和电解质变化的影响。方法34例晚期重症肝病患者(ASA Ⅲ~Ⅳ级),随机分为 H 组(肢体保温+大范围恒量毯组)和 Q 组(肢体保温+气热被组),两组患者均行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与后、无肝期前、无肝期后5 min、无肝期后30 min、再灌注期5 min、再灌注期30 min、术毕即刻8个时点抽取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钠、钾、钙离子浓度,监测温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芬太尼用量、无肝期时间、总入量及总出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无肝期后30 min、再灌注期5 min、再灌注期30 min 时心率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间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无肝期后30 min、再灌注期5 min、再灌注期30 min 时的体温和 pH 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8个时点的 K+、Na+、Ca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体温得以很好保护的基础上,运用气垫被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小,机体代谢正常,不会出现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肢体保温+气热被保温更有利于围术期病人生命体征的稳定,更有利于手术成功和术后恢复。
作者:刘惠;韦桂玲;邵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