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模态影像学特征与肝泡状棘球蚴病生长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关键词:多模态, 影像学特征, 肝泡状棘球蚴病, 生长状态, 指导委员会, 医科大学, 新疆, 医学影像学, 放射学, 学会, 科技进步, 维吾尔自治区, 医院影像中心, 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 管理委员会, 博士生导师, 专家, 质量安全, 影像研究
摘要:专题研究 作者简介:刘文亚,女,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留学瑞典归国博士后,医学影像学博士生导师,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新疆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目前担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主任,兼任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影像系主任、新疆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新疆放射质控中心主任。学术任职包括:新疆骨质疏松学会主任委员、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肿瘤影像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会影像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会腹部学组委员、教育部医疗技术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全国委员。目前担任《中华放射学杂志》等国内9家专业核心期刊的编委。近5年来主编著作7部,参编6部,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12篇。承担国际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6项。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二等奖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共计7项、新疆医科大学教学二等奖1项。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MRI-DWI 在早期大鼠肝泡球蚴病模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 MRI-DWI 在早期大鼠肝泡球蚴病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种9 w 并经超声筛查确认接种成功的40只 SD 大鼠进行 MRI-DWI 检查,记录病灶在 MRI-T1、T2以及 DWI 图像上的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早期大鼠肝泡状棘球蚴在 T1WI 图像上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类圆形低信号,T2及 DWI 图像上均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类圆形高信号,DWI 成像中病灶周边可见稍低于病灶内部的环形区,类似“月晕”征。病灶边缘区的 ADC 值较病灶内部及邻近正常肝组织高(P <0.05)。HE 染色镜下见单个或多个囊泡样红染结构,正常肝组织交界区富含微血管,伴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早期大鼠肝泡球蚴病灶周边“月晕区”可作为 DWI 诊断该病较特异的依据,该区域的 ADC 值高于病灶内部及正常肝实质,经病理证实该区域为富含微血管的区域。

    作者:曾红春;郭莉;肖虎;张梅;蒋奕;刘文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继发乳糖不耐受症的疗效及饮食指导

    目的:探讨婴幼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饮食疗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5例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婴幼儿,按不同喂养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补充微生态制剂,对照组只予以一般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第3天、第5天大便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婴幼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辅助治疗中饮食加入微生态制剂,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总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艾素梅;刘亚萌;陈春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种保温方法对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循环及电解质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2种保温方法对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循环和电解质变化的影响。方法34例晚期重症肝病患者(ASA Ⅲ~Ⅳ级),随机分为 H 组(肢体保温+大范围恒量毯组)和 Q 组(肢体保温+气热被组),两组患者均行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与后、无肝期前、无肝期后5 min、无肝期后30 min、再灌注期5 min、再灌注期30 min、术毕即刻8个时点抽取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钠、钾、钙离子浓度,监测温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芬太尼用量、无肝期时间、总入量及总出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无肝期后30 min、再灌注期5 min、再灌注期30 min 时心率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间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无肝期后30 min、再灌注期5 min、再灌注期30 min 时的体温和 pH 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8个时点的 K+、Na+、Ca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体温得以很好保护的基础上,运用气垫被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小,机体代谢正常,不会出现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肢体保温+气热被保温更有利于围术期病人生命体征的稳定,更有利于手术成功和术后恢复。

    作者:刘惠;韦桂玲;邵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尿酸对人肝细胞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探讨尿酸对人肝细胞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对肝细胞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细胞(HL-7702),分别加入0(对照组)、5、10、20、30 mg/dL 的尿酸进行干预,于24、48、72、96 h 后收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化学比色法检测肝细胞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5、10、20、30 mg/dL 尿酸组细胞活力(MTT)、ALT、AST 均高于对照组(P <0.05),作用48、72、96 h 均高于24 h (P <0.05)。5、10、20 mg/dL 尿酸组 SOD 均较对照组减小(P <0.05);作用48、72、96 h 与24 h 比较均减小(P <0.05)。培养96 h 后 GSH-Px 较24 h 减小(P <0.05),30 mg/dL 尿酸组 GSH-Px 对照组增大(P <0.05);作用96 h 时 MDA 与24、48、72 h 比较均增大(P <0.05)。结论尿酸可以促进肝细胞增殖,并可能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加强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

    作者:杨艳;周勇;马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缓释氟尿嘧啶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植入性缓释氟尿嘧啶同步放化疗与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初治宫颈癌患者共80例,临床分期为Ⅱb~Ⅲb 期,按治疗方法不同分试验组40例(氟尿嘧啶瘤内植入区域化疗配合根治性放疗组),对照组40例(顺铂静脉周疗配合根治性放疗组)。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 CR 为22例,PR 为13例,NC 和 PD 为5例。对照组 CR 为19例,PR 为14例,NC 和 PD 为7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35/40)、83%(32/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级以上的急性反应中,试验组出现骨髓抑制6例,消化道反应3例;对照组出现骨髓抑制17例,消化道反应5例,两组间骨髓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植入性缓释氟尿嘧啶同步放化疗与顺铂周疗疗效相当,毒副反应较小。

    作者:佐合拉古丽·木塔力甫;李小文;张云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复杂性食管异物伴食管穿孔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伴穿孔的临床诊疗特征及合理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手术治疗的37例嵌顿性食管异物伴食管穿孔的患者。对食管穿孔无明显纵隔感染或纵隔感染不重者行一期食管异物取出穿孔修补术;对食管穿孔合并纵隔脓肿或脓胸的患者,如瘘口周围食管壁水肿不重,行一期修补缝合,如食管破裂较大且食管局部严重水肿、充血、坏死,无法修补,行纵隔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病情平稳后二期行食管带膜支架介入治疗。结果21例早期食管穿孔无明显纵隔感染或纵隔感染不重者行一期食管穿孔修补术后有1例出现食管瘘,经过积极颈部引流换药后自行愈合;16例合并纵隔脓肿或脓胸者中12例行一期修补缝合,术后留置胃肠减压管及空肠营养管,4例行纵隔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1 w放置可收性带膜食管支架。所有患者术后3 w 左右均顺利出院。结论对义齿等边缘锐利、带钩、带刺的异物及胃镜下取食管异物失败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对食管异物瘘口周围食管壁水肿不重者行一期修补缝合,瘘口较大且周围食管壁水肿严重伴充血坏死无法修补者保持纵隔充分引流,病情平稳后食管带膜支架介入治疗。

    作者:邓彦超;孙清超;张海平;张昌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新疆地区不同民族老年舌体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目的:探讨新疆不同民族老年舌体鳞癌(OTSCC)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新疆不同民族老年舌体鳞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用 Kaplan-Meier 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 log-rank 方法检验组间差异。结果120例患者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4%、63.9%和42.9%,老年汉族舌鳞癌患者不同治疗后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48.8%,而其他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患者为3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手术治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9.5%、43.1%和19.5%;治疗组晚期患者手术的3年和5年总生存率均高于非手术治疗组(χ2=8.014,P =0.003)。单因素结果显示:吸烟、分化程度、T 分期、N 分期、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周围神经侵犯、复发、肿物浸润深度是影响老年舌鳞癌患者存活的预后因素。Cox 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周围神经侵犯、肿物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复发、N 分期是影响老年舌鳞癌患者存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老年汉族舌体鳞癌患者3年和5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少数民族;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周围神经侵犯、肿物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复发以及 N 分期。

    作者:阿不都克力木江·买买提;艾尼瓦尔·米吉提;居来提·吐尔逊;阿地力·莫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乌鲁木齐市民营医院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乌鲁木市民营医院发展的影响因素,为乌鲁木齐市民营医院的稳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4所民营医院就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从医疗水平、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就医环境、医疗设施、就医方便、信誉度、医德医风、医疗价格9个因素了解乌鲁木齐市民营医院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患者角度探讨乌鲁木齐市民营医院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民族、月收入、是否参加医保与选择就医医院有关(P <0.05)。民营医院吸引患者就诊的原因依次是医疗水平、医疗质量、医疗价格、服务态度和就医环境,民营医院在服务态度和就医环境方面有明显优势。结论乌鲁木齐市民营医院要更好的发展,应该注重改善医院的医疗水平、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晓婷;姜婷;张静雅;刘金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生职业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在校护生的职业态度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培养在校护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188名在校护生进行职业态度调查。结果188名在校护生职业态度总分均值(5.782±1.017)分,79.25%护生的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20.75%护生的职业态度中立偏消极;不同民族护生的职业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专业选择方式、职业兴趣、社会认同、职业自我概念、个人认知、就业前景及形势对在校护生职业态度有影响。年级、性别、生源地、民族、学历层次五方面因素对护生职业态度有影响。结论在校护生对职业态度总体较积极,应加强在校护生专业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

    作者:李慧;张玉凤;林素兰;张燕荣;陈娟红;朱雅如;张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011-2014年某肿瘤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2014年麻醉药品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醉药品的用量及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口服吗啡缓释制剂逐渐成为治疗癌痛的首选药物。结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从品种、剂型到给药途径均趋于合理。

    作者:孟新源;张倩;王松芝;王晓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DiI 在已固定人胚胎周围神经的示踪研究

    目的:观察荧光标记物 DiI 在已固定的人胚胎周围神经中的示踪显影,探讨 DiI 在周围神经示踪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利用人胚胎新鲜标本(非疾病死亡的引产胎儿),胎龄>20 w,经升主动脉灌注10%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并浸泡于固定液8~10 d 后,将微量的 DiI 结晶分别植入人胚胎标本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及三叉神经根中,放入固定液在37℃恒温箱内贮存3个月,经冰冻切片,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评价示踪效果。结果DiI 注入眼神经、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中后,可在三叉神经节内观察到许多逆行标记的神经节细胞和纤维,且细胞及细胞突起显示较好;DiI 注入三叉神经根中后,三叉神经节内也可见许多顺行标记的神经节细胞和纤维,细胞及细胞突起也显示较好。结论DiI 是一种良好的荧光类双向神经示踪剂,用于已固定人胚胎周围神经束路的失踪研究是可行的。

    作者:吐尔逊江·达地汗;穆叶沙尔·吾拉木;阿尔斯朗·卡斯木;古丽尼沙·克力木;廖礼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FGFR2 rs2981582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易感性研究

    目的:探讨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2(FGFR2)rs2981582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检测192例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者(病例组)、200例健康者(对照组)及254例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病例组)及200例健康者(对照组)FGFR2 rs2981582位点多态性,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维吾尔族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汉族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10)。维吾尔族人群 FGFR2基因 rs2981582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CT vs CC:OR =2.375,95% CI =1.502~3.755),汉族人群 FGFR2基因 rs2981582多态性亦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TT vs CC:OR =1.735,95% CI=1.016~2.963;T vs C:OR =1.327,95% CI =1.019~1.728)。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及汉族人群 FGFR2基因 rs2981582位点多态性均表现出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

    作者:王凤林;梁霄;马小平;杨顺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骨关节结核患者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骨关节结核患者94例,分为标准化治疗组和个体化治疗组,每组各47例。标准化治疗组术后采用异烟肼300 mg+利福平450 mg +乙胺丁醇750 mg+链霉素750 mg 每天1次联合用药,强化治疗3个月后停用链霉素,继续用异烟肼300 mg+利福平450 mg +乙胺丁醇750 mg 治疗9~15个月;个体化治疗组术中取病灶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术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个体化抗结核治疗方案,疗程12~18个月,耐多药结核可延长至24个月,两组术后1、3、6个月及1、3 a 随访,复查 X 线片或 CT,必要时复查核磁、肝肾功能及有无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标准化治疗组治愈33例,治愈率为70.2%,个体化治疗组治愈41例,治愈率为87.2%,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标准化治疗组和个体化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1例和3例,标准化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23.4%,个体化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6.4%,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关节结核术后采用个体化治疗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作者:杨晓辉;李君莲;杨毅;何康;金格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型军队医院进修医生科学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探讨科学安排军队医疗单位进修医生的学习科室及指导导师。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3月接收的军队医疗单位的(124名)进修医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名)采用传统的科室安排方法;研究组(59名)采用改革后的科室安排方法。在进修结业后回到本单位1 a 时,进修生匿名填写电子版“进修效果评价表”,并以电子邮件方式传回科训科,统计相关数据。结果根据“进修效果评价表”打分,研究组进修效果评价的分值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结论改革后的进修生科室及导师安排方法,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值得在全军医院进修生的管理中广泛推荐使用,为基层军队医疗单位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

    作者:杨鹏;万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 CT 及血管成像对肝泡状棘球蚴血管受侵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评价肝泡状棘球蚴侵犯血管的诊断价值及其侵犯血管的影像特征。方法25例肝脏泡状棘球蚴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 CT 三期增强扫描,进行三维血管重建,与术后结果进行对照,评价CT 检查对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受侵的诊断效能。结果25例中,肝动脉受累共有23支,门静脉受累39支,肝静脉受累37支,下腔静脉受累14支;与手术结果比较,多层螺旋 CT(MSCT)对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受累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61%、92.31%、94.59%,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 值分别为0.780、0.884、0.896, MSCT 判断下腔静脉侵犯与手术结果完全相符合。结论多层螺旋 CT 能够较准确判断血管受侵的严重程度,能为术前客观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黄玉洁;赵建卿;王健;蒋奕;刘文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T 双能量扫描技术对正常甲状腺碘含量测量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双源 CT 双能量扫描技术对正常甲状腺组织碘含量及增强后碘含量的应用价值,为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0例经超声检查排除甲状腺疾病的门诊病例,进行双源 CT 甲状腺扫描。将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 MMWP 上的双能量软件中,选择“Liver VNC”模式得到碘基图像,测量正常甲状腺组织、胸锁乳突肌的碘含量,并计算二者碘含量比值,采用 t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甲状腺平扫碘含量为(1.41±0.22)mg/mL,增强碘含量为(4.55±1.32)mg/mL;男性甲状腺平扫碘含量为(1.35±0.19)mg/mL,增强碘含量为(5.23±1.41)mg/mL。甲状腺平扫与增强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0.4244,P =0.000)。甲状腺平扫与胸锁乳突肌碘含量比值为(5.71±2.43),女性比值为(5.65±2.63),男性比值为(6.09±2.57),男女性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668,P =0.358)。甲状腺增强与胸锁乳突肌碘含量比值比为(6.86±4.57),女性比值为(6.77±3.55),男性比值为(7.03±3.82),男女性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750,P =0.235)。甲状腺平扫左叶碘含量为(1.49±0.19)mg/mL,右叶碘含量为(1.42±0.17)mg/mL,左、右叶碘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153,P =0.754)。甲状腺增强左叶碘含量为(4.89±0.22)mg/mL,右叶碘含量为(5.42±0.33)mg/mL,左、右叶碘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323,P =0.645)。结论双源 CT 双能量扫描技术能够准确测量正常甲状腺组织碘含量,为临床对诊断状腺疾病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牛桂华;王禄伟;王云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饮食和工作习惯的改变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脑在工作与生活中的普及,使得人们逐步形成久坐的习惯,同时高热量食物的无限制摄取,人们罹患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紊乱性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使肥胖病发率逐年攀升,中医认为“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多食肥甘厚腻易致脾胃湿困,多静少动,湿聚成痰,延误治疗,而生痰湿。因此在脾虚的基础上,内外湿邪合而为病,发为消渴[1]。

    作者:田思敏;唐明敏;刘洋;王晶娟;任晓磊;赵保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子午流注选穴艾灸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万年子午流注选穴卡择时选穴艾灸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以及择时选穴艾灸与非择时选穴艾灸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运用周铭心教授1986年研创的万年子午流注选穴卡,将60例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子午流注择时选穴艾灸加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茵颗粒(妈咪爱)、蒙脱石散(必奇)。对照组:非择时选穴艾灸加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茵颗粒(妈咪爱)、蒙脱石散(必奇)。药物组:单纯枯草杆菌二联活茵颗粒(妈咪爱)、蒙脱石散(必奇)。其中子午流注选穴采用纳子法按时循经法,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穴位相同,施灸时间不同,连续治疗8 d,于治疗后分别对3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中医症状体征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0%,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便恢复时间缩短(P <0.05),治疗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呕吐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腹胀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单纯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与单纯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午流注选穴艾灸对小儿慢性腹泻具有确切疗效。子午流注择时选穴与非择时选穴疗效亦有差异,子午流注选穴卡操作简便,且精确性高,适宜推广及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方丽娜;牛相来;景福权;周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香丹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香丹注射液作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NKI、VIP 和 Wang Fang 数据库,查找有关香丹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2014年6月。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与会议论文。由2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 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 RCTs,包括患者748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香丹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治疗过程中患者面色潮红、轻微头痛、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对病情没有影响。结论香丹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一定优势。受限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尚不能对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出肯定性结论。继续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非常必要。

    作者:王旭;张丽;朱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某肿瘤医院2010-2014年恶性肿瘤患者死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某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恶性肿瘤住院病人死亡统计分析,了解医院恶性肿瘤死亡的构成、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肿瘤院2010-2014年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中死亡病例资料,根据 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采用 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0-2014年该院恶性肿瘤病死率为0.56%,男女比例为1.65∶1,恶性肿瘤各年龄段中50~59岁、60~69岁、70~79岁3个年龄段死亡人数较多,占死因构成比的73.31%。恶性肿瘤死因构成的前10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和卵巢癌。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通过其死因构成分析,建议中老年人(尤其男性)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恶性肿瘤的病死率,提高人群的期望寿命。

    作者:买丁·都生拜;周君;何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新疆医科大学

主办:新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