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学农
目的 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WBC)水平在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前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76例AECOPD入院患者,记录入院时及出院时及出院后随访的临床症状,并测定患者血清中CRP、WBC水平等情况并于健康志愿者的相同指标相比较,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急性加重期CPR及WBC水平较临床症状缓解后及健康志愿者血浆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联合白细胞水平可作为评估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病情程度,并能提示其病情转归变化,具有一定敏感性,可动态检测两者水平联合评估患者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
作者:廖洪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单项不合格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降低ALT不合格血液报废对策.方法 对广东省中山市红十字中心血站2009~2010年无偿献血者中ALT单项检测不合格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2010年无偿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3 154例,其中男性占91.13%,女性占8.87%.不合格者平均年龄29.9岁,平均体质量74.33 kg,体质量大于70 kg的占71.76%.结论 本地区ALT单项不合格者体型偏胖,男性占绝大多数,而献血者的年龄对ALT影响不明显.
作者:易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超敏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185例ACI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MMP-9、hs-CRP水平.结果 (1)ACI患者血清MMP-9、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及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1);颈动脉内膜增厚组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P<0.01);颈动脉内膜正常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血清MMP-9、hs-CRP水平随着IMT值增大而升高.(2)ACI患者血清MMP-9、hs-CRP与IMT值呈显著正相关(r=0.357、0.409,P<0.01),且血清MMP-9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415,P<0.01),其相关性良好.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MMP-9、hs-CRP水平,可作为判断AC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及评估预后的重要参数.
作者:贾士全;杨文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在2型糖尿病早期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组66例及合并血管病变组37例)和58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有血管病变组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MPV、PDW、PLT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MPV、PDW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PLT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的监测对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有重要意义.
作者:黎素琴;谷忠茨;张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在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他表现主要包括关节症状晨僵,关节破坏后伴有关节疼痛,关节畸形等;关节外症状主要包括有胸闷、心前区疼痛、消化道出血、头疼、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RA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32%~0.36%[1],有90%以上RA患者先累及手关节,尤其是近端指间关节显著[2].很多人在本病急性期得到有效治疗控制后,疼痛减轻,便不重视其后续的锻炼及护理,从而造成病情反复,重者肢体关节畸形,活动功能日益下降.由于本病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的全身结缔组织病,其在积极治疗的前提下,在慢性迁延期还应及早做好长期的有效的功能恢复锻炼.在不同季节天气条件下,更应该坚持注意做好各项护理措施,以防止病情反复甚至加重而影响了恢复效果.
作者:邓秀兰;黄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本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承担着汉川市的院前急救工作.院前急救也称现场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密切相关,其目的是更有效的抢救急、危、重伤员和应对各种灾难性事件[1].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急救的全过程.持续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灵魂,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2].2008年以来,本科经过护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体会到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护士行为,控制院前急救的服务关键护理过程,使院前急救向着确保质量、重视安全和服务的方向发展,提高了危重患者转院途中的抢救成功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作者:雷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确认1例初筛为Rh阴性的无偿献血者.方法 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等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Rh阴性确认.结果 该献血者Rh血型不同于正常Rh阴性或Rh阳性结果,经检测是一例RhD抗原变异体.结论 Rh阴性确认试验使用的试剂尽可能多选择几个不同厂家、不同细胞株试剂,包括人源血清、单克隆IgG和单克隆IgM/IgG混合性质血清,避免RhD抗原变异体误定为Rh阴性.
作者:舒群峰;刘冬;崔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12S(警告限),13S规则和X-B质控方法联合应用于全血细胞计数检测室内质量控制,来寻求临床实验室全血细胞计数不同参数室内质控的质控方法的适用者.方法 迈瑞全自动血液分析仪BC-5500上所做的原装高、中、低三个水平质控品的质控数据,用12S (警告限),13S规则和仪器自带的X-B功能同时对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进行质控分析.结果 X-B质控图上全部质控结果在控,而L-J规则进行判断的质控图上随着时间的延长部分参数MCV、血细胞比容(HCT)、MCHC开始出现假性失控.结论 全血细胞计数质控品部分参数MCV、HCT、MCHC稳定性受限于开瓶时间的限制,临床实验室全血细胞计数室内质控不适宜用L-J质控规则进行判断,而更适合用X-B进行判断.
作者:唐继海;李炎鑫;黄文方;税含;王太芬;王川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的低氧性急性呼吸衰竭,可认为是由急性肺损伤(ALI)严重的阶段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常见诱因为严重的感染、烧伤、胸部创伤和多发伤等.ARDS病死率高达18.0%~54.7%[1],因此,尽早诊断ARDS,准确的病情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就ARDS新氧合指数及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吕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汕头市城镇健康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和核酸分型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FH)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对3 399例健康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高危型HPV感染阳性人群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结果 3399例妇女HPV阳性315例,总阳性检出率为9.27%(315/3 399),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8.15%(277/3 399)、低危型HPV感染率为2.62%(89/3 399),本地区健康妇女HPV亚型感染常见依次分别为HPV52、HPV58、HPV16,该人群未检出HPV43.在315例HPV阳性中,以单一HPV亚型感染为主,占86.3%(272/315),并以高危型HPV为主,排在前3位依次为HPV52(21.6%,68/315),HPV16(11.1%,35/315),HPV58(11.1%,35/315).各年龄段HPV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感染高危型HPV人群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为5.4%.结论 健康妇女中有相当比例的女性感染HPV,并以单一高危型为主,HPV亚型感染具有独特的地方特征;结合TCT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及癌变发生、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陈绩才;杨晓珊;许少武;陈韧;王惠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在甲状腺功能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全自动微粒子发光法分析20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的TGAb、TPO-Ab水平.结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及桥本甲状腺炎组与单纯性甲状腺肿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TGAb和TPO-Ab定量检测值及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单纯性甲状腺肿组与健康对照组的TGAb和TPO-Ab定量检测值及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定量检测TGAb和TPO-Ab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作者:罗雪平;郭满盈;邱黎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为培养的小鼠神经元蛋白质含量测定选择佳方案.方法 采用四种较为常用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酚试剂法(Lowry)、二喹啉甲酸(BCA)和Bio-Rad DC法分别对培养的小鼠神经元全细胞蛋白质提取样品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蛋白质含量测定及重复性实验对比分析可见,用Bradford、BCA和Bio-Rad DC法测定神经元蛋白质样品,结果均较稳定;而Lowry法不稳定.结论 确定神经元蛋白含量的佳测定方法为Bio-Rad DC法.
作者:魏聪;刘远程;刘寒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乙二胺四乙酸(EDTA)因对血细胞计数影响小,在1993年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建议为血细胞计数的抗凝剂.但是,EDTA盐可以诱导极0.09%~0.21%[1]血小板(PLT)体外聚集成团,使得PLT计数明显低于实际数值,这就是EDTA依赖性假性PLT减少症(EDTA-PTCP).关于EDTA-PTCP的报道很多,主要有肿瘤、自身免疫疾病、败血症、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以及受低温环境影响等.EDTA-PTCP本身虽无任何病理学意义,由于发生率低极易被忽视,导致临床误诊误治,严重者甚至有可能进行不必要的PLT输注.本文就今年本院发现的3例EDTA-PTCP处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荣辉;高莉莉;姜蕾;金红;徐明鑫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液细菌培养在菌血症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2例临床怀疑菌血症患者采用双抗免疫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其PCT水平,同时进行血液细菌培养.根据血液细菌培养结果,按照培养时间分组,分别统计每组的平均PCT值,然后比较各组PCT值的差异性.结果 血液细菌培养报阳时间能反应患者血液中的含菌量,血培养第1~2天阳性组PCT平均含量为(16.29±4.20)μg/L,第3~4天阳性组PCT平均含量为(9.44±2.70)μg/L,第5天后阳性组PCT平均含量为(1.50±0.85)μg/L,血培养阴性组PCT平均含量为(0.30±0.51)μg/L,各研究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菌血症患者中PCT检测结果与血培养结果是一致的,PCT升高的水平及其动态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愈后有关,PCT能及时反映临床过程,PCT检测的便利、快速、动态监测要优于血培养.
作者:刘传桂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联合细菌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19例下呼吸道感染者分为细菌感染组(75例)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4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荧光分析及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PCT及CRP,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同时对患者的痰及血液进行培养.结果 细菌感染组的PCT及CRP水平均高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以PCT>0.5 ng/mL、CRP>8.0 mg/L为阈值,PCT及CRP的敏感性分别为89.3%和84.0%(二者比较,P>0.05)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特异度为88.4%高于CRP的78.8%(P<0.05);痰培养和血培养联合检测可提高细菌的阳性检出率(41.3%);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实验的敏感度依次为:PCT与CRP大于细菌培养.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对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的阳性检出率为56.8%.结论 PCT及CRP适宜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PCT的特异度高于CRP;同时联合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检查及细菌培养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熊大迁;张朝明;余修中;高志芬;许安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肌红蛋白(Mb)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高度疑似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就诊后,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测,同时采静脉血检测Mb水平;结合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心肌梗死诊断.记录检测时间,综合评价Mb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40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26例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14例患者的心电图出现特异波形,6例患者的心电图未出现特异波形.AMI组患者的Mb的阳性率为92.30%,非AMI组患者阳性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检测是AMI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高的优点,适合于院前急救诊断.
作者:焦文学;王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比血小板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评估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出血症状改善情况、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为标准,对比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结果 25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9例; 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交叉配型前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配型后输注的 1 h和24 h CCI、PPR数值明显高于配型前输注的.结论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血小板配型输注可以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血小板,提高单采血小板的输注有效率,避免滥用血小板.
作者:陈活强;蔡葵;容伯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巴雷特食管(BE).1934年,美国胃肠病学家Winkelstein首先将烧心和反流导致的食管炎联系起来,建立了GERD概念.典型表现为烧心和反流.反流相关的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明显负面影响时,称为不适症状.GERD西方国家发病率约10%~20%,国内较低.据北京、上海两地统计,GERD为5.77%,RE为1.92%.40~60岁为发病高峰,男女之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RE中,男女之比约为2~3∶1.由于GER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分类与治疗等方面也有较多争议[1-3].因此,一直受到消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其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作者:杨健;刘梅;何键;张兴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6~12月期间,本院各科住院患者采集血液作生化、免疫、血液细胞学检查的630 份血液标本作为统计分析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由临床护士采集.所有检验标本均由护理人员采集、送检.采取严格监管措施,判断标本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标本进行详细登记,注明不合格标本的原因,针对原因探讨解决方法.结果 共收集血液标本630份,其中血清430份,血浆149份,全血51份.其中不合格标本41份,占总标本的6.51%(41/630).依据不合格标本的不同原因分为5类:即溶血、凝固、错用抗凝、量不准及其他,各自的所占的比例为29.27%、14.63%、12.20%、31.71%以及12.20%.结论 医护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标本采集规范,注意标本采集、送检、处理等事项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陈锦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鹤壁市孕前及妊娠妇女TORCH感染状况.方法 应用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鹤壁市1 789例孕前及妊娠妇女血清中TORCH-IgM和TORC-HIgG.结果 在1 789例孕妇中,弓形虫IgM抗体(TOX-IgM)阳性5例,阳性率为0.28%;弓形虫IgM抗体(TOX-IgG)阳性5例,阳性率为0.28%;风疹病毒IgG抗体(RUV-IgM)阳性8例,阳性率为0.45%,风疹病毒IgG抗体(RUV-IgG)阴性6例,阳性率为0.33%;巨细胞病毒IgM抗体(CMV-IgM)阳性6例,阳性率为0.33%;巨细胞病毒IgG抗体(CMV-IgG)阳性5例,阳性率为0.28%;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HSV-IgM)阳性10例,阳性率为0.56%,单纯疱疹病毒IgG抗体(HSV-IgG)阳性12例,阳性率为0.67%.结论 鹤壁市孕前和妊娠妇女中有一定数量的TORCH感染者,开展TORCH检测可提高人口出生素质.
作者:苑瑞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