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目的 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结核病的传染.方法 通过对78例肺结核患者进行随访、电话跟踪、家庭访视等方法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了家庭护理指导,包括心理、用药、饮食、药物不良反应、健康宣教以及痰液的管理.结果 家庭护理提高肺结核病的治愈率,防止了结核的传播.结论 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护理在康复治疗管理中的作用是明显、有效的,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作者:杨四吉;曹能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促甲状腺激素(TSH)初筛和确诊阳性结果 的符合率.方法 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DELFIA)初筛测定干血片TSH值阳性结果 的患儿,采集静脉血运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确诊复查TSH值,统计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25例DELFIA法测定干血片TSH值阳性结果 与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的总符合率达88.8%,其中86例筛查TSH>20 μU/mL阳性结果 的符合率达到了98.8%.结论 DELFIA法是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的可靠方法.
作者:徐燕;霍颖;袁幼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 所有MDS患者均接受十一酸睾酮基础治疗;治疗组35例,予以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治疗;对照组32例,予以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有效率为74.3%,对照组为5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发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治疗MDS疗效明显,且用药安全.
作者:吴文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测定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用酶联荧光分析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30例病毒感染性疾病和30例健康者血清的PCT、CRP,对其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细菌感染组、一般细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感染组间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PCT与CRP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病毒感染组PCT与CRP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PCT和CRP测定均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在细菌感染中PCT比CRP更敏感、更特异,动态联合检测PCT和CRP对鉴别诊断重症、一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性疾病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静;卢卫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收治的120例阑尾周围脓肿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经过Ⅰ期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未发生死亡.除2例发生切口感染,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3.6 d.结论 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提高阑尾周围脓肿治愈率,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前提.
作者:黎伟;陈当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气管切开时间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56例)在受伤后12 h内气管切开,对照组(56例)在受伤后12 h后气管切开.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的控制率、控制感染的时间以及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的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控制感染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可以很好地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且感染容易控制,同时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忠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福州地区胃蛋白酶原(PG)水平.方法 利用ELISA法检测3 241例在医院体检中心检查的人员PG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男性组PGⅠ、PGI/PGⅡ和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PG水平显著低于女性.结论 在人群中普查PG水平,尤其是对有吸烟、饮酒、熬夜习惯的男性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日进;陈云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 检测尿红细胞时的差异性,比较不同仪器检测方法 对红细胞尿的携带污染率情况.方法 对来自临床1 000例尿液标本分别用URISYS2400干化学分析仪、UF-5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显微镜镜检进行检测.对健康成人尿标本和与之混合的不同浓度红细胞悬液交叉排列分别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进行检测.结果 分别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显微镜镜检检测尿红细胞的阳性率为41.1%(411/1 000)、22.6%(226/1 000)、19.7%(197/1 000),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分别与显微镜镜检比较复合率分别是76.8%(768/1 000)、97.1%(971/1 000).干化学和尿沉渣同时红细胞检测阴性为512例,采用显微镜复检均为阴性.携带污染率URISYS2400干化学分析仪为0.000%、UF-500i尿有形成分析仪为0.113%.结论 干化学法、尿沉渣法检查尿红细胞可以提高检测效率,两者相互补充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但仍有影响因素不可避免,所以当两者检测不符时,仍然需要显微镜镜检确认.
作者:马萍;聂庆东;李洪利;张秀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复方角菜酸酯栓对肠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直肠息肉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于术后由肛门塞入1枚复方角菜酸酯栓,对照组则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2组术后首次大便的隐血阳性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首次大便的隐血阳性率为3.23%,低于对照组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镜下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应用复方角菜酸酯栓能减少术后出血风险,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大鹏;王忠;谢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经皮肾镜建立皮肾通道方法 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从2007年5月至2011年12月共施行复杂结石手术6例,通过建立经皮肾通道时,采用3 cm腰部皮肤小切口,钝性分离肌肉,腰背筋膜,手指引导下触及肾,穿刺肾盏或肾盂.结果 所有病例均穿刺成功,未出现大出血、尿漏、肠道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手指辅助肾穿刺造瘘对患者损伤较小,传统定位方法 经皮肾穿刺通道难以建立时,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作者:陈峰;鲁伟;游刚;窦红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采用荧光标记法实现对实验材料的检测,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荧光染料一般存在细胞毒性与不良反应较大、激发光谱窄、光稳定性差、荧光强度弱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金纳米团簇(Gold nanoclusters,Au NCs)由于其特有的量子尺寸效应以及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等特点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生物监测、生物标记、药物传递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罗雅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临床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及对策.方法 统计2009~2010年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尿、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大便、各种分泌物等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原因及分布情况.结果 两年共收到18 216份微生物培养标本,1 858份为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率为10.2%,其中痰标本的不合格率占首位57.0%,其次是尿标本占17.0%,血标本位居第3位占15.0%,分泌物标本占6.0%,其他标本占5.0% ;不合格的原因是医护人员对标本的正确采集缺乏认识,不规范选择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及无菌观念差,导致所采集的标本污染或阳性率降低.结论 应重视微生物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注重与相关科室的联系与合作,加强检验、医护及运送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确保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准确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杨秀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会阴部烧伤因为病变部位特殊,经在院期间积极治疗与护理,愈合出院,患者仍然需要功能恢复、心理辅导等社区护理工作.本院自2006年开始对会阴烧伤患者提供出院后1年的社区护理服务,经后期随访达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文琴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等11种生化指标在急性脑出血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其在急性脑出血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经头颅CT或头颅MRI确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3例为实验组,并选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于入院次日清晨和对照组于健康体检当日空腹抽取肘正中静脉血5 mL,采用西门子ADVIA 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的Hcy等11种生化指标.结果 实验组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GLU)、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ys C)、肌酐(CRE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尿酸(UA)的表达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出血患者与对照组的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码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cy、hs-CRP、GLU、Cys C、UA、CREA测定对有脑出血高危因素患者或不明原因脑出血患者的早期预防和预后预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李曼;温冬梅;吴剑杨;邢世会;张秀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大理地区志贺菌的血清型分布以及多重PCR技术在志贺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用常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法对腹泻患者粪标本进行检测,分离到的标本再用多重PCR法对志贺菌的毒力基因shetA、shetB、ial和ipaH进行扩增检测.结果 通过常规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得到68株志贺菌.血清学鉴定显示福氏志贺菌41株,宋内志贺菌25株,鲍氏志贺菌2株.通过多重PCR扩增后68株志贺菌均在423 bp(ipaH)处出现了条带,检出率为100%,其余在147 bp(shetB)、309 bp(shetA)处以及320 bp(ial)处均出现了至少一个条带,与常规鉴定法的符合率达100%.5份直接用阳性粪便标本提取DNA为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后,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结论 大理地区细菌性痢疾患者感染以福氏志贺菌为主,多重PCR技术可用于志贺菌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国富;薛士鹏;吴利先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评价其诊断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阴道液涂片镜检、pH试纸、IGFBP-1检测试剂盒分别对113例入院时临床确诊为胎膜早破的患者、113例未胎膜早破的者和236例入院时临床疑诊为胎膜早破的患者进行检测,并将结果 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FBP-1检测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7.3%、98.2%、97.8%,pH试纸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1.4%、90.3%、85.8%,涂片镜检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65.5%、100.0%、82.7%.IGFBP-1检测法的灵敏度与其余两种方法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FBP-1检测法较pH试纸法和涂片镜检法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诊断胎膜早破可靠,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蒋红;吴海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贝前列素钠联合厄贝沙坦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在降糖、调脂、饮食控制等标准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贝前列素钠40 μg口服每天3次和厄贝沙坦150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应肾功能变化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贝前列素钠联合厄贝沙坦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独立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生兵;汤世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HIFU联合CIK治疗后,观察外周血CD3+,CD4+,CD56+、sIL-2R、NK细胞百分率及嗜银蛋白(AgNORs)水平的变化.结果 HIFU联合CIK治疗后,CD3+,CD4+,CD56+、NK细胞百分率及AgNOR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sIL-2R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HIFU联合CIK治疗可以通过有效的免疫激活作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张喆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镜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通过对11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镜下手术的分析,寻找清除上颌窦病灶的好方法.结果 随访6~12个月,一次性治愈107例,一次性治愈率97.3%,复发3例,占2.7%.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是上颌窦腔内病灶清除的彻底性.结论 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尽量扩大上颌窦开口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关键.
作者:郭子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生脉散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调控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60例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结果 ACS患者血清hs-CRP显著增高,阿司匹林治疗4周后hs-CRP水平显著下降,在联合生脉饮治疗后,hs-CRP下降趋势较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更为明显.结论 生脉散可增强阿司匹林对ACS患者血清 hs-CRP的抑制作用,且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汪志稀 刊期: 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