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信秀
目的 分析该院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该院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门诊和住院的所有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鉴定及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率为63%,分别是非发酵菌、大肠埃希菌、沙雷菌、阴沟肠杆菌、克雷伯菌,常见于呼吸道、泌尿道和各种分泌物.阴沟肠杆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非发酵菌、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结论 应加强对产酶菌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为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贾冀川;柏艳;张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引起血液标本检验异常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控制管理,提高血液标本检验准确率.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对1 688例献血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在采血过程中采集2份样本,溶血样本和不溶血样本共3 376份,通过检查3 376份样本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并对不同放置时间的不溶血样本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筛查,分析采血方式以及样本放置时间对血液标本检测的影响.结果 溶血组的ALT、AST水平明显高于非溶血组,γ-GT水平明显低于非溶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样本的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以及艾滋病检出率明显降低,不同时间点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采血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液样本检验的准确率,对于血液标本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讨论女性乳腺增生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自乳腺结构边缘开始,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连续转动扫查,显示乳腺管长、短轴及乳腺质地特征.结果 参照WHO对乳腺结构不良病理分类,将乳腺增生超声表现分5型:导管增生型、小叶增生型、囊肿型、局灶性纤维化型及纤维腺瘤样增生型.按其图像特征诊断,发病率符合年龄变化和病理发生过程,导管增生型、小叶增生型发病年龄稍低;囊肿型、局灶纤维化型与纤维腺瘤样增生型发病年龄稍高.随着年龄增长,间质型增多,导管型减少.结论 女性乳腺增生的声像图特征有助于超声鉴别诊断.
作者:周蕾;王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该院2011~2012年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细菌分析仪行药敏鉴定和数据分析.结果 共收集细菌967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仍较高,敏感率在90%以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属产ESBLs株阳性率分别为64.6%和28.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率在90%以上,较其他医院的耐药率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莫西沙星敏感率为90%以上;其耐甲氧西林株占22%,较其他医院低.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高度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临床应合理选用抗菌药,及早检测耐药菌,加强感染控制是当务之急.
作者:王华丽;蒋洪彦;赖富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该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血红蛋白(Hb)水平,为生长发育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HiCN),分别对989名2~7岁儿童进行Hb测定.结果 该地区学龄前儿童Hb的医学参考值为98~135 g/L,男女童Hb均值低于总体均数;贫血率与龋齿数呈正相关;走读制和农村儿童的Hb值低于住宿制和城区儿童;不同转化液测得的H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CN法是测定Hb较准确的方法;合理的膳食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作者:李玉乾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恶性肿瘤已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已占人类死亡原因的第2位.研究显示,有50%~90%的恶性肿瘤患者出现体质量下降、营养不良的现象[1].一般认为,3个月内体质量下降超过平常的5%,6个月内下降超过10%,就会存在营养不良[2].据报道,每年全球大约有200万肿瘤患者死于严重的营养不良[3].因此,提高对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视程度,及时做出准确有效的营养评估是非常必要的.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对化疗等抗肿瘤治疗的耐受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期缩短.针对肿瘤患者运用正确的营养评价方法,准确全面地评估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患者营养的潜在隐患,对于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和饮食护理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施黎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支原体抗体检测在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该院儿科初诊患儿408例,患儿均有下呼吸道感染.另选59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人群的静脉血分离血清,4 ℃冰箱保存,2~5 d内测定,以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法和ELISA法同时检测支原体抗体.结果 对照组59例两种方法测试结果均为阴性.被动凝集法支原体抗体检出阴性率为16.9%;ELISA法支原体抗体检出阳性率为18.1%.被动凝集法与ELISA法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3,P>0.05).结论 ELISA法和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均可作为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指标之一.被动凝集法用于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但ELISA法更适合大批量标本的检测,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近年来,中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纠纷时有发生.经调查发现,许多纠纷所涉及的医疗事件,往往本身并不构成医疗事故或医疗过失,而只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够或不当所造成.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是未来的专业医疗技术工作人员,是医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要面临与患者沟通的问题.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成为一名合格专业技术工作人员不可缺少的条件.但由于检验医学专业实习生刚从学校走入临床,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在与人沟通的实践中倍感困惑.如何和患者沟通,如何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都是检验医学专业实习生亟待解决的问题[1].
作者:丰先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手术输血前患者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输血前19 195例患者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丙肝、艾滋、梅毒标志物.结果 乙肝病毒感染率18.52%,丙肝感染率0.25%,梅毒感染率1.36%,艾滋感染率0.15%.结论 输血前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
作者:曹霜;曾若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各亚型感染的分布情况,为重庆地区HP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同时检测21种HPV亚型,其中高危型HPV 13种,低危型HPV 5种和中国人群常见型HPV 3种.结果 3 884例临床标本共检出阳性1 144例(29.45%,1 144/3 884),单一HPV亚型感染 750例(19.31%,750/3 884),复合感染394例(10.14%,394/3 884),其中高危型HPV 515例(13.26%,515/3 884,不含复合感染);21种HPV亚型均被检出,其中HPV52、16、58、33、68是常见的高危型;58例男性标本中检出31例(53.45%)阳性,主要为复合型和HPV6型.结论 HPV各亚型检测对于HPV感染的诊断、治疗及宫颈癌的早期干预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童;李甜;马永鹏;贺淑丹;廖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扁桃体剥离法为常见手术方法,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等[1].扁桃体切除术中突发呼吸心搏骤停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本院成功抢救1例行扁桃体切除术中突发病情变化、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信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前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可达10%左右,特别是在部分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感染率可高达10%~20%.检测和防治乙型肝炎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1].在基层医院及医疗机构中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在开设实验室和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过程中会受诸多因素影响[2].因此在开展到检测都必须得以规范,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刘锋;李坚;隆维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对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培养,了解物体表面细菌的污染情况.方法 取ICU物体表面(常规消毒前),如医务人员手表面、床头柜物体表面、门把手等共80个标本,作培养、革兰染色、生化编码鉴定,以了解ICU物体表面菌群分布.结果 80个物体表面标本,共分离出带菌件数27件,污染率33.75%,分离出细菌27株共9种,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37.04%,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70%,微球菌占11.11%,枯草杆菌占18.5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占7.41%,鲍曼不动杆菌占3.70%,铜绿假单胞菌占3.70%,肺炎克雷伯菌占7.41%,大肠埃希菌占7.41%.结论 物体表面污染是医院感染潜的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应提高医护人员对物体表面污染的认识度,制定好预防对策以减少和避免各种感染的发生,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李童;徐顺军;李甜;廖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分析龙鑫LX-5000、迪瑞FUS-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离心沉淀涂片镜检3种方法计数尿液RBC的优缺点.方法 用2 317例尿液标本分别使用3种方法计数RBC.结果 龙鑫LX-5000、迪瑞FUS-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RBC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可直接发送结果;出现阳性结果时均需要离心沉淀涂片镜检.结论 尿沉渣分析仪是一种快速、高效、定量分析的初筛方法,检测时有一定的假阳性、假阴性结果出现;阳性结果需结合离心沉淀涂片镜检进行,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手工显微镜检测.
作者:徐少华;谢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的分析.方法 测定所有自愿者不同溶血程度的情况下,21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并探讨.结果 溶血对所有检验结果均有影响,并对其中六项敏感性好的项目进行回归分析,分析校正的方法.结论 不同浓度的溶血样本均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采用回归分析后,可以有效地对结果进行校正.
作者:赵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的相关性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44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PreS1-Ag和HBV-M,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448例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Ag的阳性率为61.61%,显著高于HBeAg的28.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5,P<0.01);PreS1-Ag在HBeAg(+)组的阳性率为85.16%,明显高于在HBeAg(-)组的52.1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6,P<0.01).结论 PreS1-Ag能反映HBV的复制情况和传染性,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判断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韩文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救护的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58例颅脑外伤患者在院前救护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主要分析病情观察情况和护理措施.结果 5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院前无1例死亡,均安全转运到院内进一步救治.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做好院前初步评估、做好现场伤情评估、呼吸支持和静脉通路、减轻脑受压、安全转运、做好心理护理,可以提高院前救护质量,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辉;魏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不同临床分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的声像图特征,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方法,将子宫内膜癌分为Ⅰ~Ⅳ期,将TVCDS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经TVCDS检查的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对无肌层浸润的准确率为80.0%(4/5),对浅肌层浸润的准确率为80.0%(16/20),对深肌层浸润的准确率为86.0% (13/15),宫颈与周围组织出现转移的符合率为88.9%(8/9),总符合率为83.7%.结论 应用TVCDS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分期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周蕾;王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将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与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这2个项目作为甲状腺功能检查常规项目的 可行性.方法 提取这2个项目的 强阳性结果,调阅病历并查看诊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TG与A-TPO的假阳性率比较高,而且其真阳性的辅助诊断作用也很有限.结论 A-TG与A-TPO不宜作为甲状腺功能检查常规项目.
作者:张知;刘顺军;张燕萍;梁海琦;李远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加强对维生素B1缺乏性疾病的认识,提高对维生素B1缺乏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维生素B1缺乏的成年患者13例,入院给予维生素B1及对症治疗.结果 该组病例均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中如遇到有多系统器官损害的病例时,应引起高度警惕,尽早予以维生素B1治疗,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谢柯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