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个不同品牌POCT血糖仪临床应用评价与分析

冯勤颖;陈洁;令狐颖;田禾;许健;黄山

关键词:POCT血糖仪, 临床应用, 评价
摘要:目的 对不同品牌POCT血糖仪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对4个不同厂家的POCT血糖仪在使用不同抗凝剂和不同时间内的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并与日立生化仪检测结果 相比较.结果 3个机型的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 与日立生化仪检测结果 有显著差异;肝素抗凝、乙二胺四乙酸抗凝、柠檬酸抗凝的全血检测值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机型不同时间段的抗凝全血检测值无显著性.结论 加强POCT血糖仪的仪器比对,正确使用比对方法 是保证POCT血糖仪检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S100蛋白水平与大肠癌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S100蛋白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分期及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及肿瘤科大肠癌患者111例,其中低分化腺癌27例,中分化腺癌35例,高分化腺癌49例;按照Dukes分期标准又分为Ⅰ期31例,Ⅱ期29例,Ⅲ期34例,Ⅳ期17例.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经病理切片和组化染色确诊.健康对照组为本院健康体检人群104例.两组年龄和性别比例匹配.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清S100蛋白水平.检测方法 为化学发光分析法.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大肠癌组血清S100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Dukes分期间血清S100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之间比较,血清S100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100蛋白水平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和分期相关,但与病理类型无关.

    作者:张青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干扰素联合高三尖杉酯碱加阿糖胞苷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联合高三尖杉酯碱加阿糖胞苷(HA)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内江市二人民医院27例CML患者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21例CML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干扰素联合HA治疗;对照组给予α-干扰素及口服羟基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部分缓解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初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干扰素联合HA治疗CML是一种合理、经济且有效的方法 .

    作者:廖晓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与肿瘤治疗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重要信号转导通路之一,参与了细胞增殖、凋亡及分化等功能的调控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在许多肿瘤中发现PI3K/Akt通路活性异常,而其通路的活性紊乱不仅能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并与肿瘤细胞的迁移、黏附及肿瘤血管生成等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该通路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肿瘤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PI3K/Akt信号通路的组成、功能及其目前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的各类肿瘤治疗的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雨虹;史红飞;韩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酶谱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的心肌酶谱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患儿经大便RV抗原检测,阳性编入RV肠炎组,阴性编入对照组,对患儿均空腹抽血,采用连续检测方法 对心肌酶谱5项指标进行分析,分别对两组患儿心肌酶谱、脱水程度与心肌酶谱关系、伴心肌损害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V肠炎组患儿的心肌酶谱5项图谱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脱水、轻度脱水、中度脱水患儿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是逐次递增的;伴心肌损害患儿治疗后心肌酶谱中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所有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RV肠炎患儿采取早期的心肌酶谱检测能够有效判断患儿病情、脱水情况及心肌损害情况,有助于辅助临床施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武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346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前,临床上开展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项目有HBV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定性、定量检测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检测.HBV-DNA定量检测通常被当作HBV感染和复制的金指标.随着对HBV研究的深入,HBV前S1抗原作为一项新的HBV血清学检测指标已逐步应用于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和疗效观察.为了解HBV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作者对346例HBV HBsAg(+)血清同时检测HBV前S1抗原.

    作者:杨红樱;王敏;庄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将2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水平的高低分为高血压1级(H1)组、高血压2级(H2)组和高血压3级(H3)组,同时选择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清AP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BG),同时测定各组的血压、身高和体质量,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AP)和体质量指数.结果 H1、H2和H3组的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H3组的APN水平明显低于H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PN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TC、LDL-C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显示,SBP、MAP和TG是影响APN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r2=0.612).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内APN水平明显降低,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胡荷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515例梅毒患者血清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周浦医院2006年2月至2010年4月就诊人群中梅毒患者的分布情况.方法 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为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检测515例门诊梅毒患者血清.结果 周浦医院2006年2月至2010年4月诊断出的515例梅毒患者中男性患者320例,女性患者195例,所占比例分别为62%、38%,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组患者151例,第2组患者256例,第3组患者108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9%、50%、21%.第2组比例明显高于第1组和第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组和第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周浦医院2006年2月至2010年4月就诊人群中梅毒患者以男性为主,高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

    作者:杨德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GEB-600尿液分析仪维生素C干扰能力分析

    目的 对GEB-600尿液分析仪在分析过程中维生素C造成隐血(BLD)、葡萄糖(GLU)假阴性的浓度进行研究.方法 分别向Ⅰ组BLD阳性、Ⅱ组GLU阳性的尿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维生素C后,用GEB-600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并观察尿液BLD、GLU测定结果 为阴性时维生素C的浓度.结果 维生素C浓度达到100 mg/L(±)时,可造成BLD假阴性;维生素C浓度达到250 mg/L(+)时,可造成GLU假阴性.结论 低浓度维生素C即可对BLD、GLU造成假阴性干扰.同时,随着维生素C浓度增加,负性干扰增大.

    作者:隆维东;刘万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直肠肿瘤及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 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及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方法 对8例早期瘤体较小的直肠肿瘤患者经肛门内镜实施局部切除术.结果 8例手术均完整切除肿瘤,手术用时55~240 min,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量5~100 mL,平均45 mL.患者苏醒良好,无一例因护理操作引起的机体损伤.病理诊断:直肠绒毛腺瘤(恶变1例)或绒毛管状腺瘤.结论 TEM是治疗早期直肠肿瘤的有效微创手术方式,手术室护士应做到器械准备充分,给予患者精心护理,同时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作者:付莉;姚健;余利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喀什地区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hs-CRP高于正常值的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140例作为治疗组,每天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对照组为同期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于服药后2个月抽血检查hs-CRP水平.实验室检查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 治疗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个月后hs-CRP较前明显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可降低炎症因子hs-CRP,这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振华;胡玉英;韦新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检验报告审核中的问题与技巧

    根据ISO/DIS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具体要求,对分析后的检验报告单要建立完整而有效的审核制度.检验报告的审核属于分析后质量控制中的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检验报告单如果没有认真进行审核,一旦有错误的报告发送到临床医生和患者手中,科室工作会相当被动,容易造成医疗纠纷,特别是由此产生临床医生或患者对科室的不信任,很难消除.目前,大家都比较重视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对分析后检验报告单的审核则相对忽视.检验报告单的审核需要良好的医学综合素质和工作经验,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和同行进行探讨.

    作者:刘春明;孙一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全自动ABX6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白细胞分类的比较

    目的 采用全自动ABX6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法对白细胞分类进行比较,探讨其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全自动ABX6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100例门诊患者白细胞分类,同时进行手工血液涂片染色与显微镜镜检白细胞分类进行比较.结果 全自动ABX6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分类的重复性良好,与显微镜镜检白细胞分类结果 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在单核细胞计数上,这两种方法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全自动ABX6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进行全血白细胞分类不可以完全替代显微镜分类法.对于单核细胞大于10%时必须结合显微镜检查,以提高其准确性.

    作者:宗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尿羧肽酶B激活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的分析

    目的 探讨尿液羧肽酶B激活肽(CAPAP)检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1995年1月至2010年11月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采用QVADAS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应用Meta-Disc 1.4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并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曲线(SROC).结果 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异质性检验提示存在异质性.按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CAPAP诊断SAP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优势比等汇总值分别为0.73、0.85、6.40、0.34、22.99.SROC下面积(AUC)为0.930 3,Q值为0.865 5.结论 尿CAPAP对SAP临床诊断价值有较低的敏感度和较高的特异度,测定尿液CAPAP可作为诊断SAP的辅助指标.

    作者:方乐;李俊明;万腊根;王娜;罗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多个不同品牌POCT血糖仪临床应用评价与分析

    目的 对不同品牌POCT血糖仪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对4个不同厂家的POCT血糖仪在使用不同抗凝剂和不同时间内的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并与日立生化仪检测结果 相比较.结果 3个机型的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 与日立生化仪检测结果 有显著差异;肝素抗凝、乙二胺四乙酸抗凝、柠檬酸抗凝的全血检测值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机型不同时间段的抗凝全血检测值无显著性.结论 加强POCT血糖仪的仪器比对,正确使用比对方法 是保证POCT血糖仪检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冯勤颖;陈洁;令狐颖;田禾;许健;黄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淋球菌感染性淋病9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淋病的方法 ,达到早期愈合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门诊就诊的淋病患者,进行医学统计,得出治疗的佳方案.结果 对96例病例进行分析,中医组治愈率达28.1%,西医组治愈率达29.1%,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达30.3%.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淋病,缩短了疗效,消除了后遗症,不易复发.

    作者:李长如;陈灵敏;曾秋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005~2009年临沧市献血者2项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临沧市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及血液学检测指标不合格率在献血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用速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临沧市2005~2009年40 345(人)份献血者进行ALT和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两种试剂检测结果 均为阴性时,判定为阴性;两种试剂检测结果 均为阳性时,判定为阳性;一种试剂检测结果 阴性,另一种试剂检测结果 为阳性时,用检测结果 阳性的同种试剂复检,复检结果 为阴性时,判定为阴性;复检结果 为阳性时,判定为阳性.抗-HIV初、复检阳性时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确认试验.结果 2005~2009年在临沧市40 345名献血人群中,实验室检出ALT不合格率为5.73%(2 313/40 345),HBsAg阳性率为0.62%(251/40 345),抗-HCV阳性率为0.76%(310/40 345),抗-TP阳性率为0.54%(216/40 345),抗-HIV确认阳性率为0.28%(113/40 345).结论 临沧市不合格献血者ALT占首位,抗-HI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已成为HIV感染重灾区.

    作者:王学秀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HBsAg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目的 以制备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室内质控物,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以复检HBsAg阳性的报废全血作为原料,制备0.5、4、8 U/mL室内质控血清,使用上海科华和意大利DiaSorin公司HBsAg诊断试剂盒对其进行检测,并比较其结果 .结果 科华和DiaSorin HBsAg诊断试剂检测室内质控血清比较,t值分别为0.058、0.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两种不同的试剂连续检测不同浓度的质控物20次,检测的CV范围分别为6.75%~11.65%、4.82%~10.30%;使用两种不同的试剂检测不同浓度的质控物30 d,检测的CV范围分别为7.37%~12.50%、4.84%~13.92%.结论 ELISA法进行HBsAg检测的质控物制备简单,稳定性良好,质控图操作方便,适合临床实验室应用和推广.

    作者:樊冬碧;唐小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 用CHEMCLIN(R)600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仪(CLIA)法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并对两种方法 进行方法 学评价.方法 将150例门诊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使用CLIA法与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观察二者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 150例血清标本中,CLIA法检测阳性148 例,阳性率为98.67%;TPPA法检测阳性144 例,阳性率为96.00%.结论 CLI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操作简便,结果 易于保存,敏感度优于TPPA法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临床的认可和应用.

    作者:孙俊;刘美华;闫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TORCH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

    目的 在TORCH(T指弓形体、R指风疹病毒、C指巨细胞病毒、H指单纯疱疹病毒)日常检测中建立适用于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运用自配的外部质控物随标本一同检测,运用即刻法和Levey-Jennings(L-J)质控图法对质控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将即刻法和L-J质控图法联合运用,实现对TORCH检测的质量控制.结论 运用自制的临界质控物可以将实验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即刻法与L-J质控图法两种质控方法 联合运用,能更好地进行TORCH检测的质量控制工作,该方法 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徐真;季晓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在前列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F-PSA与T-PSA比值(F/T)对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用美国雅培公司的i2000 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AI)分别检测经临床确诊的31例PCa、127例BPH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T-PSA、F-PSA,并计算F/T.结果 PCa组和BPH组的T-PSA、F-PSA及F/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a组和BPH组分别有4例和32例T-PSA测定值在4.0~10.0 ng/mL范围内,且T-PSA、F-PSA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PSA、F-PSA及F/T等是诊断和鉴别诊断 PCa和BPH的很好指标,但当T-PSA在4.0~10.0 ng/mL范围内时,T-PSA、F-PSA不能作为PCa和BPH鉴别诊断的依据,必须结合F/T才能更好地鉴别诊断PCa和BPH.

    作者:李录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