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5~2009年旬阳县高考学生体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分析

张宏兴;吴涛;杨定坤;刘玢

关键词:高考学生, 体检筛查,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安康市旬阳县高考学生体检主要指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异常情况,为旬阳县中学生乙型肝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酶动力速率法对旬阳县2005~2009年高考学生体检项目HBsAg、ALT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测14 698名学生中,HBsAg阳性者共896例,阳性率6.10%;其中男生659例,阳性率7.38%,女生237例,阳性率4.11%.结论旬阳县参加高考体检学生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9.8%的水平,男生高于女生,乡镇中学高于县城中学.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调查

    目的 了解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方法 对2008~2010年3 667例住院患者中154例医院感染新生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4.20%,送检标本中痰液占56.49%、分泌物占20.13%、血液占15.58%,3者占送检标本92.2%;分离的革兰阳性菌(G+菌)占32.47%、革兰阴性菌(G-菌)占66.23%、真菌占1.30%,排列前5位的感染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22.08%,鲍曼不动杆菌17.5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93%,铜绿假单胞菌12.33%,金黄色葡萄球菌10.39%.G+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G-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四代头孢耐药率为54.5%,非产ESBLs菌对四代头孢敏感性为100%,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和四代头孢有较好敏感性,另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酶抑制复合剂对G-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结论 该地区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有其地域性特点,产ESBLs菌株和非发酵菌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比例较高;迫切需要加强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管理,提高医务人员预防感染和勤洗手的卫生意识,加强病区感染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保障患儿安全.

    作者:温绍霞;周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危重患者常见感染细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分析

    本文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和临床各科危重症患者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耐药菌株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携带状况,及是否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进行检测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控制耐药细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明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52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确诊患者实验室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52例甲型H1N1流行感冒(简称流感)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探讨其变化特点对甲型H1N1流感诊断及评估病情发展变化的价值.方法 在诊疗中进行血细胞、肝肾功能、无机离子、心肌酶、血糖及血气等实验室指标检测.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院时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细胞分析中有34.6%的患者白细胞总数下降,其中44.2%的患者中性粒细胞下降,76.9%的患者单核细胞升高;生物化学指标中有28.8%的患者钾离子下降,13.5%的患者乳酸脱氢酶升高,30.8%的患者肌酸激酶升高或明显升高;血气指标中有13.5%的患者氧分压下降,48.1%的患者氧饱和度下降.数据显示部分血细胞及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与病毒的感染时间长短有关,病毒感染时间越长,上述指标的变化越大.结论 外周血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百分比和钾离子浓度、肌酸激酶及血气指标,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鉴别诊断以及病情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动态观察其变化对患者的病情发展、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严芝光;林世锋;姚海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提高痰涂片检测抗酸杆菌阳性率的体会

    肺结核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对人类具有威胁性的传染性疾病,是发展中国家的头号传染性疾病杀手.由于肺结核病的生物学性和社会因素以及近几十年来对结核病的忽视,造成全球性的疫情回升.在我国肺结核病是国家重点控制的乙类传染病.建国后党和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使我国肺结核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因近十几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及人口的流动性增加,结核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部分地区有蔓延趋势.特别是近年来艾滋病毒及艾滋病患者多的地区,肺结核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均有大幅增高[1].常规的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是诊断肺结核病的依据和考核疗效随访病情的重要指标,疑诊肺结核病的患者均应痰涂片或培养[2].

    作者:范辉泽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临床1021株细菌耐药监测分析

    目的 调查临床感染细菌类型及其耐药趋势.方法 采用湖南天地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鉴定卡,采用K-B纸片扩散法,英国Oxoid公司的药物敏感纸片.结果 本院分离的1 021株感染菌前5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碳青酶烯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药对革兰阴性杆菌保持低水平耐药,第一至三代头孢对革兰阴性杆菌高水平耐药,且有上升趋势.结论 通过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周锋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肾脏病理结合肾功能显像评价慢性肾病残余肾功能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肾脏病理结合肾功能显像综合评价慢性肾病(CKD)残余肾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10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慢性肾炎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同时进行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及99Tcm-DTPA肾动态显像(ECT)检查,对CKD残余肾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治疗方案,动态观察CKD进展情况,回顾性验证两种检查方法对CKD残余肾功能判断的可靠性.结果 105例CKD患者中,肾脏病理显示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慢性化程度,多数情况下(92%)与ECT对于CKD残余肾功能的判断是相符的,但8%的患者二者并不相符.根据形态学及功能学检查结果,所有2~5期的CKD患者共105例进行相应的治疗,随访2~3年,共35例进入透析.结论 对于各种CKD的诊断除病因诊断外,肾组织病理形态学诊断及肾脏功能诊断两者间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密不可分.仅根据CKD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判断CKD残余肾功能具有局限性.结合肾功能显像进行综合评价,正确评估保护CKD残余肾功能的治疗价值,对CKD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周祖莲;余荣杰;吴雄飞;李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1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总结硬性支气管镜在儿童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治价值及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体会.方法 对应用硬性支气管镜诊治的148例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48例支气管异物全部由硬性支气管镜成功取出.结论 硬性支气管镜取出异物具有快捷、安全、有效的特点,但手术操作必须迅速、细致、准确.

    作者:徐小鸿;鄢斌成;张恒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对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居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以在本院家庭病房接受治疗的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测定基线血压值和焦虑抑郁得分后,两组患者均按照高血压三级管理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焦虑抑郁得分情况.结果 本研究纳入1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6个月后失访4例,终纳入126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基线人口学及临床学资料的比较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婚姻状况及病程、血压值和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复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相莲;黄华;范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和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甲亢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 对甲亢患者初诊组32例,复诊组32例(经他巴唑治疗时间大于1年),对照组20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清ADPN、FFA、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lated hemoglobin,GHb)检测分析.结果 (1)血清ADPN和FFA水平:甲亢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2)FBG水平:甲亢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GHb水平:甲亢患者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甲亢治疗前后ADPN和FFA水平存在差异,甲亢的药物治疗对患者血清ADPN和FFA水平有下调作用,其产生及下降的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检测血清ADPN和FFA水平对甲亢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振忠;王永伦;李传达;袁平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知检测肺癌患者及肺癌患者手术前后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bg)的含量变化,为肺癌患者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对45例肺癌患者及17例手术后复发者,20例手术后无复发者和43名健康人的D-D和Fbg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D、Fbg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经手术后1年内复发的17例肺癌患者和手术后1年内无复发的20例肺癌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D-D和Fbg含量变化与患者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和疗效观察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陈景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衡水市参保人员体检血脂血糖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体检者血脂、血糖水平变化.方法 调查2009~2010年18 574名健康体检者血脂、血糖5项指标水平,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男性血脂、血糖异常比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随年龄的增长血脂、血糖呈增高趋势,到51~60岁年龄段达到高峰后呈下降趋势,女性各年龄组结果无趋势性变化.结论 年龄、性别、不良生活行为等是糖尿病、高血脂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人群的健康体检,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多参加体育锻炼,预防疾病发生.

    作者:池洪治;张建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在复杂胆囊结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本科自2005年7月至2011年4月128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原因、方法和体会.结果 126例手术顺利完成,2例中途转开腹手术,无死亡,手术时间25~160 min,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10~100 mL,平均51 mL.术后5~10 d痊愈出院,平均7.46 d.随访3个月~3年,无症状复发,效果满意.结论 在化脓性胆囊炎或胆囊三角严重黏连疤痕化等不能够常规行胆囊切除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简便而安全可行,不但能够达到胆囊切除的目的,又能减少肝外胆管和血管损伤,避免了中转开腹,不失为复杂胆囊手术治疗的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处理胆囊残余部分.

    作者:赖俊谕;陈川;姚健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和结核抗体(TB-Ab)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113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结核积液组(72例)和恶性积液组(41例),检测胸腔积液中的LDH、ADA、CRP和TB-Ab,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核组胸腔积液中的ADA、CRP浓度和TB-Ab阳性率显著高于恶性积液组(P<0.01);结核组胸腔积液中LDH阳性率明显低于恶性积液组(P<0.01).结论进行胸腔积液中LDH、ADA、CRP和TB-Ab的联合检测在鉴别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乐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应用ROC曲线分析RF、CCP及AKA抗体对RA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抗角蛋白抗体(AK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49例RA患者,123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和50名健康者血清,分别采用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RF、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CCP抗体及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定性测AKA,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三者及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价值,并确定其诊断临界点.结果 三种抗体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在RA患者组中均显著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RF以400 U/mL临界点时,对RA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59.73%和71.10%,而CCP抗体以60 RU/mL为临界点时,对RA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84.56%和85.55%,AKA诊断敏感度为27.24%,特异度为94.56%.RF、抗CCP抗体、RF与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及三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88、0.88、0.88.结论 合理确定诊断的临界点,联合检测CCP抗体与RF是诊断RA敏感而特异的指标,AKA则有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及预后.

    作者:朱宗林;张淑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化疗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对临床诊治的效果

    本院近3年来收治了各种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通过观察化疗前后细胞形态学的变化,以了解化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0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3例,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15例.

    作者:冯建捷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2005~2009年旬阳县高考学生体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安康市旬阳县高考学生体检主要指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异常情况,为旬阳县中学生乙型肝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酶动力速率法对旬阳县2005~2009年高考学生体检项目HBsAg、ALT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测14 698名学生中,HBsAg阳性者共896例,阳性率6.10%;其中男生659例,阳性率7.38%,女生237例,阳性率4.11%.结论旬阳县参加高考体检学生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9.8%的水平,男生高于女生,乡镇中学高于县城中学.

    作者:张宏兴;吴涛;杨定坤;刘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多功能数字C臂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多功能全数字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年间经日本东芝多功能全数字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12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随访观查、分析.结果 7例术后1 d内疼痛明显缓解,5例术后3 d内明显缓解,术后摄片及CT复查未发现明显骨水泥渗漏,3 d后在腰围的保护下均能下床活动,手术后7~14 d出院,平均住院9.5 d.2例随访2个月,10例均随访6个月,未发现椎体进一步压缩征象.结论 多功能全数字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是一项安全有效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其临床疗效显著,术前评估及术中细节是影响疗效的决定因素.

    作者:吴奇华;杨仕海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96株统计分析

    目的 了解引起本院医院内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率变化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医院内感染.方法 统计分析本院连续两年分离的引起医院内感染的96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和它们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 各病区分离率高的医院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为大肠埃希菌(33.3%),其他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8.7%),克雷伯菌属细菌(17.7%),不动杆菌属细菌(16.6%),肠杆菌属细菌(11.5%),嗜麦芽寡养假单胞菌(2.1%).呼吸道标本分离率高(60.4%),其他标本依次为尿液(14.6%)、分泌物(11.5%)、胆汁(7.3%)、引流液(5.2%)、血液(1.0%).两年中,总耐药率低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13.4%),其他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3.6%),阿米卡星(20.5%),头孢吡肟(25.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从2009年的49.0%和38.2%升高到2010年的53.2%和55.1%.结论 经呼吸道、尿路、手术产生的医院内感染占有较大比重,应加强对环境卫生、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的监控力度.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细菌和肠杆菌属细菌均对亚胺培南保持很高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也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

    作者:高成莲;罗建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GC护牙素治疗牙本质敏感的8周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GC护牙素治疗牙本质敏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为期8周的单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共80例.分为GC护牙素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在基线、4、8周时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对冷空气及探针刺激的VAS疼痛评分,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处理.结果 无论是冷刺激还是探针的方式进行的评分,GC护牙素在4周及8周时都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护牙素治疗牙本质敏感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易黔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从血液常规分析看贫血

    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和性别人群的参考值下限的一种症状.

    作者:葛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