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在复杂胆囊结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赖俊谕;陈川;姚健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大部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 胆囊炎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本科自2005年7月至2011年4月128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原因、方法和体会.结果 126例手术顺利完成,2例中途转开腹手术,无死亡,手术时间25~160 min,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10~100 mL,平均51 mL.术后5~10 d痊愈出院,平均7.46 d.随访3个月~3年,无症状复发,效果满意.结论 在化脓性胆囊炎或胆囊三角严重黏连疤痕化等不能够常规行胆囊切除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简便而安全可行,不但能够达到胆囊切除的目的,又能减少肝外胆管和血管损伤,避免了中转开腹,不失为复杂胆囊手术治疗的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处理胆囊残余部分.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GC护牙素治疗牙本质敏感的8周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GC护牙素治疗牙本质敏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为期8周的单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共80例.分为GC护牙素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在基线、4、8周时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对冷空气及探针刺激的VAS疼痛评分,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处理.结果 无论是冷刺激还是探针的方式进行的评分,GC护牙素在4周及8周时都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护牙素治疗牙本质敏感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易黔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实施治疗前、治疗3 d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动脉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通气,提高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玮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免疫调节剂乌体林斯治疗胰腺癌48例免疫功能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免疫调节剂乌体林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胰腺癌患者接受HIFU治疗后,辅以乌体林斯免疫调节治疗.结果 4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联合治疗后VAS评分、P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免疫学指标糖类抗原CA19-9及癌胚抗原也有明显下降,CD3+、CD8+及CD5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FU联合乌体林斯治疗胰腺癌能控制肿瘤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可提高胰腺癌患者远期生存率.

    作者:张喆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61例羊水过少孕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方法 对该院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61例羊水过少孕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主要相关因素是妊娠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明显增高.结论 羊水过少结局较差,除胎儿畸形外,应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可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喻文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94例矽肺患者痰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矽肺患者痰标本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94例矽肺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对其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病原菌种类,并对主要病原的耐药性进行试验.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地位,占67.59%,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分别为16.99%和15.42%.矽肺患者病原菌感染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卡他莫拉菌、铜绿假单胞菌、黏质沙雷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普遍升高,真菌感染也呈上升趋势.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解决矽肺患者耐药问题和预防双重感染的关键.

    作者:陈贤云;薛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展望

    近年来,老年人肺结核患病率居高不下,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老年肺结核成为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1].为此,作者就老年人肺结核的流行现状、临床特点、治疗和督导策略等做如下简要分析,为老年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2-3].

    作者:宋关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从护理角度分析如何防治白内障术后眼内炎

    目的 从护理角度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 调查近5年来眼科2 363例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眼内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无1例患者发生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结论 严格执行完善的术前准备,避免术中使用的耗材被污染,正确消毒灭菌,同时严密监测灭菌效果,让患者在相对较好的全身状况下手术.认真做好术前、术后健康教育,严格执行医护人员手卫生要求,是减少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余时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474例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检测及药物敏感分析

    目的 通过对474例拟诊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NGU)的标本进行支原体检测和药物敏感分析,初步了解合浦地区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上选择治疗支原体的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支原体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剂盒(改良肉汤稀释法)进行支原体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74例标本中,支原体感染阳性212例,总阳性率为44.73%,解脲支原体(Uu)感染168例,检出率为35.44%;人型支原体(Mh)感染4例,检出率为0.84%;Uu+Mh混合感染40例,检出率为8.45%.对8种常用的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Uu敏感率由高到低为交沙霉素95.24%、克拉霉素83.33%、强力霉素75.00%、罗红霉素72.62%、阿奇霉素71.43%、红霉素71.43%、美满霉素59.52%、可乐必妥50.00%;4例Mh感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可乐必妥均敏感,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及克拉霉素均耐药;Uu+Mh混合感染敏感率高的为交沙霉素70.00%,其次为强力霉素65.00%和美满霉素50.00%.结论 本地区泌尿生殖道炎症中,支原体有较高的阳性率,呈现单纯Uu感染阳性高,Uu+Mh混合感染其次,单纯Mh感染少.对单纯Uu感染首选敏感性高的交沙霉素,其次克拉霉素和强力霉素;Uu+Mh混合感染首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次之;单纯Mh感染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上看可选择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及可乐必妥.

    作者:李富南;包欢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儿童感染革兰阳性菌1639株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郴州市儿童感染患者中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常规分离培养并鉴定菌种,对鉴定出的病原菌做抗生素敏感试验,以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从郴州市儿童感染患者中检出的革兰阳性菌1 639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4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30株,肺炎链球菌390株,粪肠球菌51株,屎肠球菌19株.检出的革兰阳性菌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大于50%,对氯霉素、利福霉素的耐药率小于3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小于5%.肺炎链球菌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大于50%,对其他抗菌药物大部分敏感.结论 检出的革兰阳性菌对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等儿童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等儿童禁用药的耐药率较低.因此,在儿童感染患者中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非常重要.

    作者:吴志坚;史文元;欧阳育琪;黄红卫;刘巧突;黄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流式细胞术在精液检测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FCM)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单细胞快速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精子质量检测是诊断男性不育的重要手段,由于检测精子数低及主观因素影响,常规的精液检查只能反映精子的形态特征和有限的功能,不能为生育力提供准确评估的依据.将FCM用于精液检查,可把定性的描述过渡到定量的研究,并可进行数据统计,大大提高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而且可对精液进行高通量、多参数分析.因而FCM为客观地评价男性生育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流式细胞术在精液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靳韶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和结核抗体(TB-Ab)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113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结核积液组(72例)和恶性积液组(41例),检测胸腔积液中的LDH、ADA、CRP和TB-Ab,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核组胸腔积液中的ADA、CRP浓度和TB-Ab阳性率显著高于恶性积液组(P<0.01);结核组胸腔积液中LDH阳性率明显低于恶性积液组(P<0.01).结论进行胸腔积液中LDH、ADA、CRP和TB-Ab的联合检测在鉴别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乐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临床分离的解脲脲原体耐药性的变迁

    目的 了解本院2007~2009年临床分离的解脲脲原体耐药性的变迁,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7~2009年就诊的可疑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及药物敏感检测.结果 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 3年中耐药性均小于10%;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的耐药性均较高;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司巴沙星的耐药性呈较高水平.结论 解脲脲原体的药物敏感性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定期监测解脲脲支原体的耐药性十分必要.

    作者:陈贤云;夏春;薛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诊治指南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泌尿外科研究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以诊治指南为基础,提高临床实习教学效果.方法 将本科实习的泌尿外科研究生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以诊治指南为基础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一定时间后,采用试卷加问卷的形式进行考核,比较两组之间的区别.结果 实验组基础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临床病例分析优于对照组.临床技能考试两组无明显区别.问卷结果表明,学生更乐意接受以诊治指南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结论 以诊治指南为基础的临床实习带教可以提高泌尿外科临床实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何云锋;张尧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13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对13种抗菌素的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采用美国其昌达生物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剂盒,对该院442例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做体外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42例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241例,阳性率54.52%;单纯Uu感染204例,单纯Mh感染10例,Uu+Mh混合感染27例,阳性率分别为46.15%、2.26%、6.11%;女性感染率58.05%明显高于男性感染率9.38%(P<0.01).13种抗菌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单纯Uu或Mh感染者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敏感性高(≥92.16%),壮观霉素、克拉霉素、司帕沙星的敏感性其次(52.45%~63.73%),对林可霉素、诺氟沙星的耐药率高(≥90.2%),罗红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其次(51.96%~80.00%);混合感染者对所有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单纯Uu或Mh感染者,敏感药物中只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的疗效较高.结论 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人群感染率高,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沈小健;李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双语教学是指用外语(主要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教学体系.我国教育部2001年8月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1],明确提出了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 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3 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交流与竞争意识、扎实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也是21 世纪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之一,其重要性与紧迫性毋庸质疑.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医学生的需要.为提高检验人才的素质,使之能适应国内外医学检验科学的发展,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在专业课教程教学中引入双语教学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作者:陈晶;芮勇宇;王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是脑外科常见的创伤之一,由于车祸、撞伤、挤压、高空坠落、井下受伤及头部外伤所致,并在急救中占有相当比重.患者伤势重、病情危急且复杂多变,死亡率极高,抢救必须争分夺秒,所以应急诊手术治疗.术前处理和术后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层析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的方法,评价它在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高效液相层析法(HPLC)测定HbA1c.结果 50名健康人的平均值为4.1%±0.2%,48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值为5.7%±1.0%.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适应于全自动分析,HbA1c测定对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和观察愈后有价值.

    作者:麦爱芬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亲环素A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基因BamHⅠ多态性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10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123名健康对照人群的CyP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状况,同时测定白细胞数、血糖、血清钙离子和尿素氮.结果 两组均存在3种基因型:AA型、AG型和GG型;急性胰腺炎组AA型频率高于对照组,GG型频率低于对照组,基因型构成比有明显差异(χ2=20.206,P<0.05);对照组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急性胰腺炎组,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有明显差异(χ2=22.364,P<0.05).结论 AA型可能是致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G等位基因可能具有降低正常人群患急性胰腺炎的作用,CyP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急性胰腺炎有相关性.

    作者:符自清;周明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多功能数字C臂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多功能全数字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年间经日本东芝多功能全数字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12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随访观查、分析.结果 7例术后1 d内疼痛明显缓解,5例术后3 d内明显缓解,术后摄片及CT复查未发现明显骨水泥渗漏,3 d后在腰围的保护下均能下床活动,手术后7~14 d出院,平均住院9.5 d.2例随访2个月,10例均随访6个月,未发现椎体进一步压缩征象.结论 多功能全数字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是一项安全有效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其临床疗效显著,术前评估及术中细节是影响疗效的决定因素.

    作者:吴奇华;杨仕海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在各种疾病出现比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8种病毒性感染患者血涂片异型淋巴细胞分型统计.结果 76例中Ⅰ型(空泡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45例(占59.2%),Ⅱ型(不规则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19例(占25%),Ⅲ型(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12例(占15.8%);同时异型淋巴细胞检出在5%~10%的占48.7%,异型淋巴细胞检出大于10%的占51.3%.结论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出率以Ⅰ型(空泡型)居多,异型淋巴细胞检出率可提高对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确诊率.

    作者:覃小梅;刘勇;陆颖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