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泉州市丰泽区2003~2009年应征入伍青年HBsAg及ALT检查结果分析

卢海景;饶华春;郭庆昕

关键词:征兵体检,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摘要:征兵体检向来都是检验科为重要的体检工作之一,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查一直以来都是征兵体检必查项目.为了解泉州市丰泽区应征男青年HBsAg携带及肝功能情况,并对其动态变化、分布特点、影响因素进行了解,分析2003~2009年1 861名健康适龄男青年HBsAg及ALT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多功能数字C臂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多功能全数字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年间经日本东芝多功能全数字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12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随访观查、分析.结果 7例术后1 d内疼痛明显缓解,5例术后3 d内明显缓解,术后摄片及CT复查未发现明显骨水泥渗漏,3 d后在腰围的保护下均能下床活动,手术后7~14 d出院,平均住院9.5 d.2例随访2个月,10例均随访6个月,未发现椎体进一步压缩征象.结论 多功能全数字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是一项安全有效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其临床疗效显著,术前评估及术中细节是影响疗效的决定因素.

    作者:吴奇华;杨仕海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和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甲亢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 对甲亢患者初诊组32例,复诊组32例(经他巴唑治疗时间大于1年),对照组20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清ADPN、FFA、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lated hemoglobin,GHb)检测分析.结果 (1)血清ADPN和FFA水平:甲亢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2)FBG水平:甲亢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GHb水平:甲亢患者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甲亢治疗前后ADPN和FFA水平存在差异,甲亢的药物治疗对患者血清ADPN和FFA水平有下调作用,其产生及下降的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检测血清ADPN和FFA水平对甲亢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振忠;王永伦;李传达;袁平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儿童感染革兰阳性菌1639株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郴州市儿童感染患者中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常规分离培养并鉴定菌种,对鉴定出的病原菌做抗生素敏感试验,以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从郴州市儿童感染患者中检出的革兰阳性菌1 639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4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30株,肺炎链球菌390株,粪肠球菌51株,屎肠球菌19株.检出的革兰阳性菌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大于50%,对氯霉素、利福霉素的耐药率小于3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小于5%.肺炎链球菌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大于50%,对其他抗菌药物大部分敏感.结论 检出的革兰阳性菌对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等儿童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等儿童禁用药的耐药率较低.因此,在儿童感染患者中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非常重要.

    作者:吴志坚;史文元;欧阳育琪;黄红卫;刘巧突;黄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实施治疗前、治疗3 d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动脉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通气,提高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玮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衡水市参保人员体检血脂血糖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体检者血脂、血糖水平变化.方法 调查2009~2010年18 574名健康体检者血脂、血糖5项指标水平,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男性血脂、血糖异常比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随年龄的增长血脂、血糖呈增高趋势,到51~60岁年龄段达到高峰后呈下降趋势,女性各年龄组结果无趋势性变化.结论 年龄、性别、不良生活行为等是糖尿病、高血脂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人群的健康体检,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多参加体育锻炼,预防疾病发生.

    作者:池洪治;张建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单采血小板与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单采血小板与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2例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后的血小板数值进行检测,根据血小板计数增加指数(CCI)、血小板回收率(PPR)以及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单采血小板和浓缩血小板均有输注疗效,单采血小板有效率CCI 89.09%,PPR 93.64%,浓缩血小板有效率CCI 63.73%,PPR 69.61%;单采血小板组和浓缩血小板组在输注后1 h CCI、24 h CCI以及1 h P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 P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临床出血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输注单采血小板可明显提升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并能迅速起到止血的目的,防止大出血并发症,而浓缩血小板效果不显著.

    作者:易筱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提高痰涂片检测抗酸杆菌阳性率的体会

    肺结核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对人类具有威胁性的传染性疾病,是发展中国家的头号传染性疾病杀手.由于肺结核病的生物学性和社会因素以及近几十年来对结核病的忽视,造成全球性的疫情回升.在我国肺结核病是国家重点控制的乙类传染病.建国后党和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使我国肺结核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因近十几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及人口的流动性增加,结核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部分地区有蔓延趋势.特别是近年来艾滋病毒及艾滋病患者多的地区,肺结核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均有大幅增高[1].常规的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是诊断肺结核病的依据和考核疗效随访病情的重要指标,疑诊肺结核病的患者均应痰涂片或培养[2].

    作者:范辉泽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β2-微球蛋白在肾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β2-微球蛋白在肾功能检测中的敏感性.方法 选择疾病组不同年龄段与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0岁以下组尿素、肌酐及β2-微球蛋白三项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50~60岁组β2-微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素、肌酐无差别;60岁以上组三项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β2-微球蛋白在肾功能检测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能及早反映肾功能损害.特别是中老年人,体检时更应检查该项目,对肾功能损害早期防治将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朱华芳;陈光利;李永枝;杨光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某机关干部151例血尿酸检测结果分析

    2010年5月,对本院机关及文职干部151例进行了血尿酸检测.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机关及文职干部151例,男142例,女9例,年龄22~46岁.

    作者:沈武龙;吕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生物群的研究

    目的 建立解脲脲原体生物群Taqman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解脲脲原体生物群MBA基因差异,分别设计并合成引物和探针.优化引物和探针浓度及试验条件,并进行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评价.结果 生物1群适缓冲体系:25 μL反应体系中包含2.5 U Taq酶,Mg2+ 2.5 mmol/L,上、下游引物0.1 pmol/L,TaqMan探针0.2 pmol/L,模板DNA 2 μL.生物2群适缓冲体系:25 μL反应体系中包含2.5 U Taq酶,Mg2+2.5 mmol/L,上、下游引物0.2 pmol/L,TaqMan探针0.3 pmol/L,模板DNA 2 μL.PCR反应条件:95 ℃ 2 min;95 ℃ 10 s;55℃(检测荧光信号)20 s,循环40次.该方法线性范围在1.0×102~8 copy/mL之间,检测限达到100~200 copy/mL,特异性达到100%,CV值为2.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PCR检测解脲脲原体生物群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特异性及重复性好,能够快速进行解脲脲原体生物群检测.

    作者:董春雷;朱长太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免疫调节剂乌体林斯治疗胰腺癌48例免疫功能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免疫调节剂乌体林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胰腺癌患者接受HIFU治疗后,辅以乌体林斯免疫调节治疗.结果 4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联合治疗后VAS评分、P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免疫学指标糖类抗原CA19-9及癌胚抗原也有明显下降,CD3+、CD8+及CD5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FU联合乌体林斯治疗胰腺癌能控制肿瘤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可提高胰腺癌患者远期生存率.

    作者:张喆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危重患者常见感染细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分析

    本文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和临床各科危重症患者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耐药菌株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携带状况,及是否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进行检测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控制耐药细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明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3702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四川地区儿童体内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含量情况,为儿童科学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3 702例儿童全血进行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检测.并按0~1岁、1~2岁、2~3岁、3~4岁、4~10岁5个年龄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 四川地区儿童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缺乏率分别为2.78%、39.22%、24.39%、0.22%、34.06%.且不同年龄组间各种微量元素缺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岁组锌、铁缺乏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4~10岁组儿童钙缺乏较多,为34.30%.结论 四川地区儿童全血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缺乏普遍存在,以锌缺乏为普遍,钙、铁次之.提示各级政府医疗卫生保健单位应加强儿童保健,加大儿童微量元素监测力度,做到科学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胡雪梅;周先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调查

    目的 了解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方法 对2008~2010年3 667例住院患者中154例医院感染新生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4.20%,送检标本中痰液占56.49%、分泌物占20.13%、血液占15.58%,3者占送检标本92.2%;分离的革兰阳性菌(G+菌)占32.47%、革兰阴性菌(G-菌)占66.23%、真菌占1.30%,排列前5位的感染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22.08%,鲍曼不动杆菌17.5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93%,铜绿假单胞菌12.33%,金黄色葡萄球菌10.39%.G+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G-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四代头孢耐药率为54.5%,非产ESBLs菌对四代头孢敏感性为100%,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和四代头孢有较好敏感性,另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酶抑制复合剂对G-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结论 该地区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有其地域性特点,产ESBLs菌株和非发酵菌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比例较高;迫切需要加强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管理,提高医务人员预防感染和勤洗手的卫生意识,加强病区感染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保障患儿安全.

    作者:温绍霞;周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52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确诊患者实验室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52例甲型H1N1流行感冒(简称流感)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探讨其变化特点对甲型H1N1流感诊断及评估病情发展变化的价值.方法 在诊疗中进行血细胞、肝肾功能、无机离子、心肌酶、血糖及血气等实验室指标检测.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院时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细胞分析中有34.6%的患者白细胞总数下降,其中44.2%的患者中性粒细胞下降,76.9%的患者单核细胞升高;生物化学指标中有28.8%的患者钾离子下降,13.5%的患者乳酸脱氢酶升高,30.8%的患者肌酸激酶升高或明显升高;血气指标中有13.5%的患者氧分压下降,48.1%的患者氧饱和度下降.数据显示部分血细胞及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与病毒的感染时间长短有关,病毒感染时间越长,上述指标的变化越大.结论 外周血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百分比和钾离子浓度、肌酸激酶及血气指标,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鉴别诊断以及病情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动态观察其变化对患者的病情发展、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严芝光;林世锋;姚海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诊治指南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泌尿外科研究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以诊治指南为基础,提高临床实习教学效果.方法 将本科实习的泌尿外科研究生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以诊治指南为基础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一定时间后,采用试卷加问卷的形式进行考核,比较两组之间的区别.结果 实验组基础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临床病例分析优于对照组.临床技能考试两组无明显区别.问卷结果表明,学生更乐意接受以诊治指南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结论 以诊治指南为基础的临床实习带教可以提高泌尿外科临床实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何云锋;张尧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自拟排脓通窍汤治疗慢性鼻-鼻窦炎81例疗效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鼻渊的范畴.尽管目前对其治疗方法很多,但临床仍缺乏特效药物.经过多年临床探索和对文献的梳理研究,拟定出本科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协定处方,并运用现代制剂技术制成合剂用于临床,以观察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作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限远;文清泽;曾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28例血清样本.结果 TRUST、TPPA、ELISA的敏感性分别为85.83%、98.33%、99.17%;特异性为95.37%、99.07%、98.15%.其他两种方法与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的TPPA比较,TRUS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和TP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与TRUST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与TRUST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A和ELIS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目前用于检测梅毒抗体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辉;魏聪;李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从血液常规分析看贫血

    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和性别人群的参考值下限的一种症状.

    作者:葛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临床1021株细菌耐药监测分析

    目的 调查临床感染细菌类型及其耐药趋势.方法 采用湖南天地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鉴定卡,采用K-B纸片扩散法,英国Oxoid公司的药物敏感纸片.结果 本院分离的1 021株感染菌前5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碳青酶烯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药对革兰阴性杆菌保持低水平耐药,第一至三代头孢对革兰阴性杆菌高水平耐药,且有上升趋势.结论 通过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周锋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