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文静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等生化指标与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健康人(C组)90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B组)52例、2型糖尿病有血管并发症患者(A组)68例,分别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HbA1c、GSP、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 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HbA1c与GSP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HbA1c、GSP提示长期糖代谢紊乱在血管病变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临床监测HbA1c、GSP、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对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血管病变的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朱建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江油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分布情况,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 995例大于或等于2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结果 1 995例患儿病原学检测阳性426例(21.35%),其中常见细菌阳性324 例(16.24%),病原菌中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非典型病原体102 例(5.11%),包括肺炎支原体、细菌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肺炎衣原体等.结论 肺炎链球菌是江油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
作者:贾海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双联便隐血检测方法 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联合免疫法与化学法检测198例临床疾病患者大便隐血的阳性检出率,其中包括76例阴性病例、78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和44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例.结果 化学法对人和动物的血红蛋白均发生反应,常出现假阳性;联合免疫法只对人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阳性检出率.对于76例阴性病例、78例上消化道出血和44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例,化学法检出阳性74、44、22例,联合免疫法检出阳性76、76、42例.结论 联合免疫法灵敏度高,同时测定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可提高消化道出血及大肠肿瘤检出率.
作者:蒋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对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与手工分类计数结果 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非正常细胞的能力和准确性.方法 对80例体检者标本和95例住院患者标本在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分类计数白细胞后用手工分类计数,对二者的结果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80例体检者标本的比较结果 显示,除嗜酸、嗜碱粒细胞外其余细胞的分类计数结果 与手工分类计数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95例住院患者检测结果 表明,除淋巴细胞外其余细胞的分类计数结果 与手工分类计数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相关性不好.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细胞的分类计数存在一定的漏检和错误分类.结论 迈瑞-BC5180血细胞分析仪对正常细胞具有较好的分类计数能力与准确性,但对异常细胞只能提示为大而未染色细胞,存在一定的漏检和错误分类.对这类细胞仪器还不能替代手工分类,只能通过手工分类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特别是对儿童及血液病患者这类细胞过氧化物酶发育不成熟或活性明显变化的人群除进行仪器分类外还应进行手工分类,以免漏检和分类计数错误.
作者:吴金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糖尿病患者按肌酐清除率(Ccr)分成4组:60~80 mL/(min·1.73 m2)为A组(肾功能代偿期),40~59 mL/(min·1.73 m2)为B组(肾功能不全期),20~39 mL/(min·1.73 m2)为 C组(肾衰竭期),<20 mL/(min·1.73 m2) 为D组(尿毒症期).测定各组患者血清Cys C、尿素(Urea)、肌酐(SCr)浓度和阳性率,并将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组SCr、Urea值均在在正常范围内,Cys C异常率32.6%;B组Cys C异常率77.8 %,SCr异常率 36.1%,Urea异常率27.8%;C组Cys C异常率93.3 %,SCr异常率73.3%,Urea异常率66.7%;D组Cys C、SCr、Urea异常率均为100.0%.结论 Cys C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较Urea 、Scr更有价值.
作者:陈爱静;陈梅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为适应现代医院信息化管理需要,本院于2009年引进了血库管理系统,实现了输血科与临床科室、血站的无缝连接,使输血科的规范化管理上了一个台阶,确保了临床输血的安全、可靠.现将本科室对系统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生吉;程长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的处理.方法 用胶体金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孔法对HBsAg弱阳性标本复查.结果 63份初筛ELISA弱阳性标本中,立即采用胶体金层析法复查,查出47份阳性,第2天用ELISA双孔法对63份标本再次复查,查出51份阳性,其中有2份继续为弱阳性,假阳性12份.结论 基层医院对HBsAg弱阳性标本首先用胶体金层析法复查,复查阴性者可采用ELISA双孔法再次复查.
作者:朱德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ADVIA CentaurR CP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是拜耳公司推出的一款小型自动免疫分析仪,它采用化学发光技术和磁性微粒子分离技术,广泛用于内分泌激素、过敏源、心肌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等重要指标的测定[1].该仪器可以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更换试剂及消耗品、仪器内自带冷藏系统供试剂长久存放并自动混匀,保持了工作的连贯性,充分提高了免疫急诊工作效率,因其操作简单、高效、快速、精密度高而深受临床和检验科欢迎.
作者:张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血糖浓度是人的一项重要生命体征,为了更快、更方便地检测患者血糖水平,近年来血糖的床旁检验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然而,快速血糖仪的检测原理与检验科传统的方法原理不同,而且,快速血糖仪品牌众多,不同品牌、型号之间也存在差异,同一医疗机构内血糖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为此,本文对泰兴市人民医院3个品牌、13台快速血糖仪的检测结果与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下称日立7600)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比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顾桂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脂、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特征及意义.方法 选择68例妊高征待产孕妇(妊高征组)和160例正常待产孕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血脂、Fib浓度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结果 妊高征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组Fi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高征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比容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分析妊高征患者血脂、Fib浓度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妊高征的诊断、病情判断及治疗有一定价值.
作者:蒋丽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全程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牵引护理、康复护理及出院护理,并定期随访.结果 40例患者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婷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利用校准周期图建立日立7600生化仪检测系统校准周期.方法 利用校准周期图,更换试剂后对日立7600生化仪检测系统进行校准,每2 h检测一批质控血清,每批3种水平,每个水平做4次重复检测,以累积CV小于CLIA′88允许误差的1/6作为评价标准.结果 肌酐从校准后8 h即有低水平的质控血清累积CV>2.59,其校准周期短,ISE离子类校准周期每12 h需要校准一次,酶类校准周期可达30 d以上.结论 在确立检测系统的校准周期时,一定要选用接近于检测下限的质控血清,选用高浓度的质控血清可能会造成确立的校准周期过长.
作者:邰文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近1年临床常见标本细菌检出率及分布.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 统计分析5 659份培养标本的来源、阳性率及分布.结果 5 659份培养标本主要来自痰液和咽拭子2 606份(46.05%),血液培养1 411份(24.93%),尿液748份(13.22%);培养标本阳性检出率排前3位是脓液(61.08%)、分泌物(60.48%)、尿液(38.24%);培养标本科室分布前3位为呼吸心内科(17.99%)、儿科(9.86%)、感染科(11.5%).培养出的阳性菌株(真菌除外)中,大肠埃希菌占30.89%,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占12.22%,铜绿假单胞菌占8.11%.结论 临床培养标本痰液及咽拭子标本多,其次是血液标本,但它们阳性检出率却相对较低.阳性率较高的是脓液、分泌物和尿液,分离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
作者:张淑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护理人员作为临床药学服务临床用药的执行者,同时作为临床给药监护的实施者,应该树立药学服务的概念,适应药学服务和药学发展的新要求.方法 从临床护理实际出发,结合阅读相关文献,探讨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树立药学服务在细节上对护理人员的新需求.结果 在临床用药中,护理人员应熟悉相关药品知识;在药物监测与不良反应监测等这些药学中的新体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个人的责任感和修养.在实践工作中全面树立药学服务的概念.结论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充分树立药学服务的理念,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王艾萍;黄淑君;岑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tago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APL采用骨髓涂片在显微镜下按常规分类计数400个有核细胞.结果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PL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并随病情的好转而改善.因此,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指标之一,也是预防白血病并发症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在全身麻醉下采取常规三孔法置入腹腔镜器械,根据不同疾病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如输卵管开窗术、输卵管切除术、一侧附件切除术、卵巢部分切除术及脓肿切开引流术.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80.55±24.23)min,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安全、有效、快速,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手术加以推广.
作者:唐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精神病院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分布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出院的4 820例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监测.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137例,感染率为2.84%;发生医院感染171例次,上呼吸道感染77例次(45.03%),下呼吸道感染54 例次(31.58%),其次为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口腔感染和生殖道感染;病原学检查4例,病原学送检率为2.92%;其中男性、年龄较大、住院天数长的住院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针对精神病院医院感染现状,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呼吸道感染,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杨蕉;杨芳;李天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综合了临床医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临床抗生素学和流行性病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微生物检验教研室以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成绩评定体系等多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
作者:柴志欣;陈晶;冯平锋;王前;裘宇容;芮勇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AVL compact3和Bayer248 2台血气分析仪测定结果 进行比对评估,为减少测定结果 偏差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EP9-A文件要求,每天随机抽取8例患者动脉血标本,标本包括高、中、低3种水平,同时在AVL compact3和Bayer248 2台血气分析仪上对分析直接对pH值、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进行测定,连续测定5 d.结果 经SPSS10.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行差异性分析.并计算线性回归方程和方法 间的系统误差,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建议的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来判定两种仪器之间的可比性.另用质控品进行精密度、准确度试验.结果 40份标本分析得到相同的趋势结果,pH值、PO2和PCO2检测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检测项目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均在允许误差内.且质控品批内变异系数小于1.0%.2台血气分析仪均具有高精密度及准确度.结论 2台仪器精密度、准确度间差异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相关性良好,均可向临床提供准确一致的报告.
作者:李丽华;刁志宏;雷达;张知洪;黎永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罗氏诊断Cobas e411免疫分析系统是一个自动化、随机存取、多通道的分析仪,用于免疫分析.通过使用电化学发光(ECL)技术,进行体外定量和定性测定多种分析物.系统由一个分析仪和一个控制装置组成,其中分析仪能执行全自动化标本和分析操作所需的所有功能,而控制装置则通过用户软件控制分析仪.分析仪实时监测,允许系统在无人监视下运行,警报信息可通过声音的方式告知操作员.本科室自2008年购入此分析仪以来无大的故障发生,现将1例少见故障报道如下.
作者:曹贤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