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道福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降低既往无顽固性便秘史的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需长期卧床的既往无顽固性便秘史的骨折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防便秘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通过制订系统的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对患者实施各项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较对照组的便秘发生率明显降低,干预前后干预组自身便秘防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系统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更好地降低骨折卧床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提高患者便秘防治知识水平.
作者:贾尚琼;田继书;李舜尧;蒋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微创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优势.方法 对2010年以来本科收治的2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微创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连接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持续排气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自发性气胸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术后不留瘢痕,且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结论 微创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兰芳;谭继玲;何代忠;张颖;夏庆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对850例疑似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女性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专用宫颈刷采集妇女宫颈的脱落细胞,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850例患者HPV临床样本,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850例样本中,HPV感染325例,阳性率38.2%.共检出18种HPV亚型,检出感染单一HPV亚型177例(20.8%),感染两种亚型以上148例(17.4%).单一型别阳性中低危型主要为HPV 11、42、CP8034、44,高危型主要为HPV 16、18、31、33、45、52、53、56等.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可一次检测多种亚型,有利于HPV多重感染的诊断和宫颈癌的防治,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手段.
作者:陈朴;张立营;彭宇生;王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539例次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三系细胞变化分析,结合仪器分类异常报警与血涂片瑞吉染色分类情况,探讨对疾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三分群、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确诊的白血病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外周血三系细胞的变化,并对外周血标本涂片瑞吉染色,查找异常细胞,观察仪器报警与手工分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539例次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白血病287例次,慢性白血病252例次.急性、慢性白血病患者三系细胞变化,白细胞计数升高明显,分别占64.8%,97.6%;血红蛋白下降占多数,分别占96.5%,90.5%;急性白血病血小板降低占95.1%,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升高占66.7%.在有直方图的438例次白血病患者中,仪器警示有异常白细胞患者共401例次(占91.6%);而37例次仪器无警示者,其外周血涂片镜检均有异常细胞.结论 由于白血病标本影响因素较多,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在所难免.为避免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白血病患者漏诊,提高检验报告质量,应该对各种提示异常或警戒标记数据的血标本染色镜检,将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列入血常规工作中.
作者:杨瑞宁;王红;王兰;牛雷;陈斌斌;张飞;张丽;江淑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尿常规的检验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寻求应对措施,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研究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risys 2400尿干化学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用上述两种仪器和显微镜检查法分别对同一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三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速度快,但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其检验结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检查.结论 目前尿常规检验的佳组合方式为:尿干化学分析仪筛查+尿沉渣分析仪筛查+显微镜镜检确认.
作者:韩小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肝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及放置时间对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方法 分别取静脉血经肝素、EDTA-K2抗凝,于即刻,0.5、1、2、3、4、5、6、12 h在MET(迈瑞)BC5500血细胞分析仪上以全血模式检测WBC、RBC、Hb、Hct和PLT.结果 WBC在3 h内与EDTA-K2 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C在6 h内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 h内,以肝素抗凝的静脉血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在12 h内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在即刻以肝素抗凝的静脉血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 h内与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在1 h内与EDTA-K2 抗凝的静脉血即刻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测定应使用EDTA-K2抗凝,并在1 h内检测完毕.
作者:牛玉峰;樊卫;夏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曙光医院宝山分院2010年临床常见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药物敏感试验采用低抑菌浓度(MIC)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08年制定的判断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 软件.结果 2010年共检出2 142株细菌,革兰阳性菌893株,革兰阴性菌1 24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71.1%,并发现了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因本院的链球菌检出率极低,故未进行统计.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0.4%、27.9%.产ESBLs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检出对亚胺硫霉素耐药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非发酵菌分离率排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率和泛耐药率达到30.8%.结论 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定期进行耐药性检测,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和延缓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尹利娟;王文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对类风湿关节炎(RA)伴慢性贫血(ACD)患者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A患者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并检测RA患者血清铁、总铁结合力(TIBC)、铁蛋白(SF)及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对RA伴贫血患者行骨髓涂片铁染色检测.结果 无贫血组、ACD不伴缺铁组、ACD伴缺铁组的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D不伴缺铁组、ACD伴缺铁组的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无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不伴缺铁组血清铁、TIBC、sTfR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SF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伴缺铁组血清铁、SF显著低于ACD不伴缺铁组,TIBC和sTfR显著高于ACD不伴缺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髓涂片铁染色示ACD不伴缺铁组细胞内、外铁均高于ACD伴缺铁组.结论 RA 患者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异常增高是导致ACD的重要原因.
作者:钱超;余建华;汤巧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使剖宫产术后妇女了解避孕的重要性,并掌握避孕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方法 适时采取安全、可靠、适宜的避孕措施,减少意外妊娠的发生率.结果 有5例妇女发生意外妊娠,都及时到本院采用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的方法,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意外妊娠率为1.7%.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妇女进行及时有效的避孕知识宣教和指导已成为临床上非常重要的任务.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原发性肝癌(HCC)是成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高,治疗预后不佳,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数仍高居我国恶性肿瘤致死率的第2位.血清甲胎蛋白(AFP)是目前应用广泛的HCC血清标记物,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肝癌相关肿瘤标记物研究近年有较大进展,现将部分结果综述如下.
作者:麦爱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广西柳江县婚检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情况,为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数据.方法 取柳江县妇幼保健院6 152对(12 304例)婚检育龄男女做血常规检查,一旦发现其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红细胞分布宽度正常或稍低者,均进一步做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结果 6 152对(12 304例)婚检育龄男女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高风险者2 744例,检出率为22.30%,其中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897例,占7.29%;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 766例,占14.35%;异常血红蛋白病 81 例,占0.66%.结论 柳江县是广西省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高发区,也是柳州地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高发区.因此,应加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检测及宣传力度,对育龄男女进行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遗传病学咨询,降低中、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新生儿的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覃日吉;范微;李建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Roche 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相关性能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以测定甲胎蛋白(AFP)为例,收集患者高、中、低值新鲜血清混合标本,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颁布的EP10-A2对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通过CLSI EP10-A2程序评价显示,E411检测系统偏差、不精密度都在可接受范围内,也未见交叉污染、线性漂移等因素对精密度有明显影响.结论 E411全自动电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分析性能可靠,适合临床实验室使用.
作者:王焱;杨娟;张雪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48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不论是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还是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但对照组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在护理后焦虑、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癌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可大大提高喉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能以积极态度面对现实、配合治疗,并且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作者:吕家其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体外不同浓度泥土悬液在不同时间对百草枯的吸附作用.方法 配制含有600 mg/L百草枯的10%、15%、20%、25%、30%泥土悬液混匀后沉淀,分别于10 min、30 min、1 h、2 h、4 h取上清液离心,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百草枯浓度.结果 (1)10 min、30 min、1 h、2 h、4 h百草枯经泥土悬液吸收后剩余的百草枯含量分别为0.737%±0.138%、0.716%±0.136%、0.737%±0.139%、0.673%±0.121%、0.664%±0.119%.(2)百草枯经10%、15%、20%、25%、30%泥土悬液吸收后剩余的百草枯含量分别为0.906%±0.031%、0.893%±0.035%、0.790%±0.007%、0.738%±0.017%、0.201%±0.002%.结论 本地泥土悬液对百草枯有吸附作用,30%泥土悬液的吸附效果佳,不同浓度泥土悬液对百草枯吸附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大.
作者:张志;张昊;景莉;白寒松;韩丽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54株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16S-23S rR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为临床分离株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用16S-23S rRNA ITS序列分析法对54株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计算相似性百分比.结果 除灰尘与微黄分枝杆菌;田野与千田分枝杆菌;抗热与副偶然分枝杆菌,奥布与母牛结核分枝杆菌;杜氏与猪分枝杆菌;金色与东海分枝杆菌,海与溃疡分枝杆菌、科莫斯分枝杆菌;2株结核分枝杆菌与田鼠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的16S-23S rRNA ITS序列完全相同无法鉴别外,其他各分枝杆菌菌种间16S-23S rRNA ITS序列均不相同,可以得到很好的鉴别.结论 16S-23S rRNA ITS序列分析是一种很好的鉴定分枝杆菌的方法,国际标准株16S-23S rRNA ITS序列的研究弥补了基因数据库的不足.
作者:闫李侠;黄至澄;段达荣;陈保文;王国治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8例有炎症或组织损伤患者纳入研究,同时设健康体检者70你还为健康对照组,测定hs-CRP、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结果 炎症组hs-CRP浓度[(26.2±11.5)mg/L]及中性粒细胞比率(78.5%±4.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s-CRP浓度(3.2±1.6)mg/L及中性粒细胞比率62.4%±5.8%],hs-CRP浓度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89,P<0.05).结论 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hs-CRP比传统检验方法更敏感,结果更稳定,建议将hs-CRP作为常规检验项目随血细胞分析一起检验.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男性中老年体检中的重要性及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健康体检224例男性标本的PSA.按年龄分为两组,I组小于50岁104例;Ⅱ组大于或等于50岁120例.以PSA≤4.0 ng/mL为正常范围,PSA>4.0 ng/mL都进行直肠指检和病理确诊.结果 I组PSA[(1.65±0.65)ng/mL]与Ⅱ组[(2.87±1.08)ng/m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4.0 ng/mL 180例;PSA>4.0 ng/mL 44例,50岁以下者3例,≥50岁41例.确诊前列腺增生30例,占总体检人数的13.4%,占PSA>4.0 ng/mL的66.7%;前列腺癌3例,占总体检人数的1.9%,PSA>50.0 ng/mL的2例,前列腺癌都已发生骨转移.结论 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体检都应该查PSA,PSA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意义,PSA>50.0 ng/mL提示有发生骨转移的可能.
作者:杨帆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质量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及对策,确保血液检验质量.方法 通过分析血液标本出现的质量问题影响检验结果的机制,同时对血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处理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结果 标本溶血现象占不合格标本的12%,血清混浊占不合格标本的71%.结论 加强血液检验前标本质量控制,可避免检验结果出现误差.
作者:肖拥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外逃的原因,制订防范措施.方法 对发生外逃行为的4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47例外逃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以年龄在35岁以内及文化素质低的患者多;以精神分裂症居首位;外出辅助检查是外逃常见的借助条件;外逃时间多在入院20 d以内.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外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及早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精神病患者外逃的概率.
作者:赵维敏;李明芳;祝鑫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生存素基因蛋白(Survivin)和阻抑素(Prohibit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中Prohibitin与Survivin的表达,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及Prohibitin与Survivin的关系.结果 Survivin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5.5%(40/5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P<0.05);Prohibitin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84.9%(45/5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P<0.01);胃癌组织中Survivin与Prohibit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和Prohibitin在胃癌中过度表达,提示二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和Prohibitin通过抗凋亡机制协同参与胃癌的发生.
作者:王波;邵晴;秦继宝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