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目的 对化学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估.方法 在自动化仪器上用化学法检测200例患者阴道分泌物中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同时对受检样本进行假丝酵母菌的培养鉴定.结果 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阳性110例,阴性90例,培养出白色假丝酵母菌阳性69例.以培养法为标准,化学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白色假丝酵母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分别为:62.3%、48.9%、39.0%、71.1%.结论 化学法还不能作为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白色假丝酵母菌阳性的过筛试验.
作者:刘运双;陈慧玉;李红霞;蒋文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为真实反映质控尿中氟化物检验结果的精确度,评定质控尿中氟化物的不确定度.方法 应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理论,结合实验方法,确定和计算测定过程中各不确定分量,分析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质控尿中氟化物的不确定度.结果 本法测定尿中氟化物含量为0.61 mg/L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4 mg/L.结论 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同时给出,才能说明测定结果的可信程度.
作者:韦凤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ROCH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由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它具有快速、简便、灵敏、标准化、故障率低、系统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等优点;是中大型医院青睐的产品,特别随着检验溯源的推广,更是首选.本院于2004年购买了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Module ISE及Module P800组合,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仪器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维护和保养,仪器运行状态良好,但也偶尔有一些故障报警,作者对其常见故障排除进行了总结,现总结如下.
作者:汤希凡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人们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使用药品后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程度严重的则为药源性疾病.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或用药量较大时,情况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严格地讲,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受药物因素、人体因素、与药物吸收、分布、排泄有关的因素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因素的影响.所以药师积极参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赵洪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通过对1例因多根肋骨骨折患者在治疗中出现肺栓塞后的成功救治,从中可以得到一些诊治的经验和教训:有高凝因素的患者要注意止血药物的运用,过度的使用止血药物可以使患者出现下肢栓塞的概率增加;治疗中及时的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及时有效使用呼吸机、抗凝药物等,可以增加肺栓塞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杨文;陈峰;姚跃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质量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及对策,确保血液检验质量.方法 通过分析血液标本出现的质量问题影响检验结果的机制,同时对血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处理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结果 标本溶血现象占不合格标本的12%,血清混浊占不合格标本的71%.结论 加强血液检验前标本质量控制,可避免检验结果出现误差.
作者:肖拥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高校的科学研究是教师的基本职能之一,高校科研评价的结果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高校建立制度化、科学性、符合本校实际状况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已成为教师职称评定、岗位津贴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且能激发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的健康发展.
作者:蔡萍;李晓玲;杨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含量与HBV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肝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南平市人民医院肝内科住院的200例HBV携带患者血清样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样本中HBV DNA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样本中HBV标志物含量,同时检测肝功能.3项检测指标使用同一患者标本,分析3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经相关性分析,HBV DNA与肝功能指标的r在±0.2以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g含量与肝功能指标的r在±0.2以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g含量与HBV DNA含量的r分别为0.457、0.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sAg、HBeAg含量只反映HBV在血清中的复制情况,不能以HBsAg、HBeAg含量及病毒载量的大小作为判断肝功能受损程度的指标;要综合分析HBV DNA含量与HBV标志物定量检测结果及肝功能,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对疾病进行评估.
作者:官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Sysmex仪器公司生产的XE-2100与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分析结果有无差别.方法 收集本院门诊患者新鲜全血30份(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为抗凝),分别在XE-2100与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在分析前和分析中均加做室内质控),对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进行精密度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精密度均在仪器设定的范围内,各参数中血红蛋白(Hb)相关系数r为0.795,其余各参数r均大于0.945.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经配对t检验,除红细胞相关参数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百分率、单核细胞百分率、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红细胞、Hb、血小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均可满足临床检测的需要;其中Hct、MCV、MCH 和MCHC有所欠缺,但其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作者:王金铎;崔云卿;王福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对类风湿关节炎(RA)伴慢性贫血(ACD)患者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A患者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并检测RA患者血清铁、总铁结合力(TIBC)、铁蛋白(SF)及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对RA伴贫血患者行骨髓涂片铁染色检测.结果 无贫血组、ACD不伴缺铁组、ACD伴缺铁组的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D不伴缺铁组、ACD伴缺铁组的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无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不伴缺铁组血清铁、TIBC、sTfR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SF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伴缺铁组血清铁、SF显著低于ACD不伴缺铁组,TIBC和sTfR显著高于ACD不伴缺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髓涂片铁染色示ACD不伴缺铁组细胞内、外铁均高于ACD伴缺铁组.结论 RA 患者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异常增高是导致ACD的重要原因.
作者:钱超;余建华;汤巧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广西柳江县婚检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情况,为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数据.方法 取柳江县妇幼保健院6 152对(12 304例)婚检育龄男女做血常规检查,一旦发现其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红细胞分布宽度正常或稍低者,均进一步做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结果 6 152对(12 304例)婚检育龄男女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高风险者2 744例,检出率为22.30%,其中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897例,占7.29%;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 766例,占14.35%;异常血红蛋白病 81 例,占0.66%.结论 柳江县是广西省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高发区,也是柳州地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高发区.因此,应加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检测及宣传力度,对育龄男女进行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遗传病学咨询,降低中、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新生儿的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覃日吉;范微;李建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539例次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三系细胞变化分析,结合仪器分类异常报警与血涂片瑞吉染色分类情况,探讨对疾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三分群、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确诊的白血病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外周血三系细胞的变化,并对外周血标本涂片瑞吉染色,查找异常细胞,观察仪器报警与手工分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539例次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白血病287例次,慢性白血病252例次.急性、慢性白血病患者三系细胞变化,白细胞计数升高明显,分别占64.8%,97.6%;血红蛋白下降占多数,分别占96.5%,90.5%;急性白血病血小板降低占95.1%,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升高占66.7%.在有直方图的438例次白血病患者中,仪器警示有异常白细胞患者共401例次(占91.6%);而37例次仪器无警示者,其外周血涂片镜检均有异常细胞.结论 由于白血病标本影响因素较多,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在所难免.为避免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白血病患者漏诊,提高检验报告质量,应该对各种提示异常或警戒标记数据的血标本染色镜检,将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列入血常规工作中.
作者:杨瑞宁;王红;王兰;牛雷;陈斌斌;张飞;张丽;江淑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8例有炎症或组织损伤患者纳入研究,同时设健康体检者70你还为健康对照组,测定hs-CRP、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结果 炎症组hs-CRP浓度[(26.2±11.5)mg/L]及中性粒细胞比率(78.5%±4.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s-CRP浓度(3.2±1.6)mg/L及中性粒细胞比率62.4%±5.8%],hs-CRP浓度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89,P<0.05).结论 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hs-CRP比传统检验方法更敏感,结果更稳定,建议将hs-CRP作为常规检验项目随血细胞分析一起检验.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用血清学指标和超声联合筛查唐氏综合征(DS)的临床价值.方法 妊娠11~14周采用超声检查胎儿颈部透明膜厚度(NT);妊娠15~21周,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含量,用风险统计软件进行风险率计算,以1∶380作为高风险的切割值;二者结合以确定高危人群.结果 4271例孕妇中,胎儿NT超声筛查阳性率为1.12%,3例确诊,1例漏筛,检出率为75.00%;血清学筛查阳性率为5.29%,3例确诊,1例漏筛,检出率为75%.结论 血清学指标联合超声诊断筛查DS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钱晨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54株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16S-23S rR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为临床分离株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用16S-23S rRNA ITS序列分析法对54株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计算相似性百分比.结果 除灰尘与微黄分枝杆菌;田野与千田分枝杆菌;抗热与副偶然分枝杆菌,奥布与母牛结核分枝杆菌;杜氏与猪分枝杆菌;金色与东海分枝杆菌,海与溃疡分枝杆菌、科莫斯分枝杆菌;2株结核分枝杆菌与田鼠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的16S-23S rRNA ITS序列完全相同无法鉴别外,其他各分枝杆菌菌种间16S-23S rRNA ITS序列均不相同,可以得到很好的鉴别.结论 16S-23S rRNA ITS序列分析是一种很好的鉴定分枝杆菌的方法,国际标准株16S-23S rRNA ITS序列的研究弥补了基因数据库的不足.
作者:闫李侠;黄至澄;段达荣;陈保文;王国治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微创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优势.方法 对2010年以来本科收治的2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微创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连接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持续排气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自发性气胸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术后不留瘢痕,且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结论 微创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兰芳;谭继玲;何代忠;张颖;夏庆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浙东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率及其亚型的分布状况,为本区域女性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 790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18种HR-HPV亚型检测.结果 1 790例受检者中HR-HPV总感染率为21.1%,HPV16感染率高,占HR-HPV的24.8%,HPV52、58次之,分别为13.2%,11.3%.不同年龄段HR-HPV感染率不同,高组为大于50岁组,占30.2%,其次为大于25~30岁组,占22.1%.结论 HPV16、52、58是本区域女性HR-HPV感染的优势亚型,同时应重视HR-HPV的筛查,尽可能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进行规范性治疗.
作者:项静婉;林秦燕;周仁芳;王攀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针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吸痰过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提高人工气道护理效果.方法 对永川市中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7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在吸痰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症干预措施.结果 吸痰时,并发症发生频次多是低氧血症,依次是气道损伤、心律失常、气管痉挛、误吸、感染.吸痰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中,吸痰操作不规范占46.9%,吸痰时间过长占19.7%,吸痰负压过大占15.9%,吸痰管不适占13.3%,其他原因占4.2%.结论 正确规范吸痰操作过程是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同时从患者病情及全身情况综合分析,设定相关吸痰系数,选择合适吸痰管以及吸痰后护理对预防气道损伤、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运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为临床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提供直接依据,了解本地区母婴血型不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分布.方法 ABO及Rh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液抗体检测、放散液抗体试验.结果 经血型血清学检测证实由血型抗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为243例,总阳性率为58.41%,其中ABO-HDN 242例(99.59%),Rh-HDN 1例(0.41%).在69例O型患儿中,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均阴性.在被证实为ABO-HDN的242例患儿中,A型103例,占42.56%;B型139例,占57.44%.结论 本地区因血型抗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中,以ABO-HDN多见,在其中又以母亲为O型的B型新生儿多见.开展新生儿溶血病血型相合的检测工作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保才;黎海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为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本中心每年都参加江苏省或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的微生物盲样考核工作,接受质控菌株的分离鉴定工作,以不断提高致病菌的检测能力,现将2010年11月接受上级疾控中心微生物质控样品考核的检测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质控样品常州市疾控中心下发的编号为质2010007的25 g豆奶粉1份.
作者:杨一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