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娣
目的 通过对血糖、血脂和牙周情况的检查、分析,探讨血糖、血脂水平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对参加体检者检测空腹静脉血中血糖、血脂的含量,抽取高血糖、高血脂患者225例(病例组)进行牙周检查,并随机抽取1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牙周状况采用牙周指数以及牙周综合分值评价,并将年龄分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缺失牙数为6.10±2.30,牙周指数1.62±0.32,健康对照组缺失牙数为3.21±1.40,牙周指数0.70±0.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层后,老年组缺失牙数为7.20±2.68,牙周指数1.98±0.10,青年组缺失牙数为4.56±1.56,牙周指数1.42±0.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血脂水平与慢性牙周炎炎症程度有相关性.
作者:刘萍;曾诚;周淑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全血细胞减少并非特发于某一种单一的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主要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少部分可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均持续低于正常范围.为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鉴别常见全血细胞减少症相互间的区别,作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98例全血细胞减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其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63例脑卒中患者发病24 h内血清中CRP的含量,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脑卒中患者中95例CRP明显增高,异常率为58.28%;依病情轻、中、重程度不等,CRP的异常率及含量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好转组的CRP异常率(43.16%)明显低于无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41%,P<0.01).结论 CRP有助于判断脑卒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彭梅;甘健;李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对1 512例城镇居民体检的超声、血糖、血脂及肝功能结果进行统计,选择体检中经超声确诊的脂肪肝患者203例,并随机抽取同期体检的非脂肪肝体检者10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脂肪肝患者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分别为(5.65±3.04)mmol/L、(5.85±2.29)mmol/L、(6.45±2.03)mmol/L、(79±69)U/L、(56±25)U/L、(70±20)U/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40±0.60)mmol/L、(4.56±0.79)mmol/L、(5.47±1.23)mmol/L、(27±15)U/L、(25±13)U/L、(34±19)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与高血糖、高血脂及肝功能损害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孟祥翠;祁从辉;李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对免疫比浊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0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分别进行精密度、线性范围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比浊法与HPLC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1%~14.8%和4.0%~18.1%,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均小于5%,两种方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好,回归方程为Y=1.016X+0.336%(r=0.977 8).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均能较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吴长蓉;唐熟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婴幼儿网织红细胞(Ret)与出生日龄及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用Svsmex XT- 20000i血液分析仪,对160例正常婴幼儿作了Ret计数、性别与日龄的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男性婴幼儿平均日龄(23.950±17.062)d,Ret百分数为3.519%±1.710%;女性婴幼儿平均日龄为(26.080±18.098)d,Ret百分数为3.458%±2.072%.男性婴幼儿与女性婴幼儿的Ret百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出生日龄不同的婴幼儿Ret百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et百分数与日龄、性别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杨华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梅毒血清学临床常用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制订结合实际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案.方法 对152例疑诊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先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初步检测,TPPA单独阳性16例,RPR单独阳性6例,二者均阳性130 例.再将130例二者均阳性标本原始血清、TPPA单独阳性16例及RPR单独阳性6例的倍比稀释血清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及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SYP)进行复检.结果 130例二者均阳性原始血清检测后TRUST与SYP阳性例数下降为明显,ELISA及TPHA与TPPA初检结果比较一致.TPPA单独阳性的16例血清倍比稀释至1∶16后,RPR和TRUST出现1例阳性.16例TPPA单独阳性的样本经ELISA和TPHA复检后均为阳性,经TRUST复检后均为阴性,经SYP复检后阳性例数也有所下降.6例RPR单独阳性血清倍比稀释后,RPR和TRUST的阳性例数随稀释倍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少.结论 临床检测梅毒时应选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方法联合检测.
作者:夏映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从2011年4月起,因修建长春至珲春高速铁路,蛟河市来了1 000余名南方人(以安徽省为主),由于这些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与当地人差异较大,从7月下旬至10月,因食用炒豆角(豇豆宽)引发了3次群体性食物中毒.为总结经验和教训,特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齐文信;张瑞忠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痰液降钙素原(PCT)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12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分别测定患儿痰液PCT值、血清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与50例对照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痰液PCT浓度为(3.41±1.45)μg/L,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0.81±0.36)μg/L]和对照组[(0.34±0.0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液PCT阳性检出率为83%,均略高于血清PCT(74%)及CRP(7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液PCT检测可作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辅助诊断,检测快速、方便,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永丽;施秀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1例患者胸腔积液进行EGF定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EGF水平为(1.87±0.59)μg/L,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的(0.89±0.3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EGF水平为(0.94±0.43)μg/L,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EGF水平[(0.83±0.30)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积液中的EGF定量检测,对鉴别胸腔积液性质和肺癌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尤其对缺少病理证据的肺癌患者有初诊价值.
作者:王玉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OX-LDL-Ab)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50例健康对照组及60例AS组患者血清中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复合物中OX-LDL-Ab进行测定.结果健康对照组与AS组OX-LDL-Ab阳性率分别为0和91.67%,OX-LDL-Ab水平分别为(88.2±5.1)U/L和(285.2±5.5)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X-LDL-Ab可作为早期诊断AS发生的一个可靠指标.
作者:赵炜;刘小玲;田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判断.方法 检测110例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cTnT、cTnI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并与40名健康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心功能Ⅱ级组cTnT为(78.56±25.65)pg/mL,cTnI为(0.85±0.57)ng/mL,LVEF值为57.46%±4.42%;心功能Ⅲ级分别为(249.25±76.21)pg/mL、(3.75±1.83)ng/mL、44.27%±10.13%;心功能Ⅳ级组分别为(375.62±81.29)pg/mL、(8.57±2.56)ng/mL、36.75%±5.66%,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65±0.96)pg/mL、(0.02±0.01)ng/mL、65.52%±8.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心功能越差,cTnT、cTnI浓度越高;cTnT、cTnI与LVEF值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87、-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cTnT、cTnI对于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早期评估患者风险的重要方法.
作者:董文;刘息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父系表达基因10(PEG10)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11年5月52例肝细胞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PEG10表达,分别以31例癌旁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和10例胎盘组织作为对照.回顾52例肝细胞癌患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并分析各项指标与PEG10表达的关系.结果 PEG10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0.38%(47/5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7.74%(21/31)]和正常肝组织(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G10表达的阳性程度与肝细胞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441,P<0.01).PEG10表达在肿瘤大小、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10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程度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对肝细胞癌的敏感性好,但其特异性不强.
作者:陈锟;解新;孙和国;谭龙益;黄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4个不同检测系统间血常规检测结果是否具可比性,为检验结果互认和临床实验室认可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EP9-A文件,以Sysmex XT 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组成的系统为目标系统,用患者新鲜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标本对不同实验检测系统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4项常规项目的检测结果与目标检测系统进行比对,计算实验检测系统(Y)和目标检测系统(X) 之间的相对偏差,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 允许总误差(Tea)的1/2为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结果实验检测系统2(Y2)和实验检测系统3(Y3)血小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TEa;实验检测系统3(Y3)血红蛋白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TEa;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TEa.结论 不同检测系统的血常规结果某些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当用不同检测系统检测同一项目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临床可接受性评价,以实现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结果互认.
作者:杨莉;侯文权;侯文锋;张高明;胡礼仪;刘鸿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炎后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7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sICAM-1和TNF-α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sICAM-1和TNF-α水平分别为(943.4±99.8)ng/mL、(53.4±12.8)ng/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24.1±32.7)ng/mL、(6.7±2.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ICAM-1水平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r=0.893 2,P<0.01),与清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910 8,P<0.0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呈显著正相关(r=0.856 6,P<0.01).结论 sICAM-1和TNF-α在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升高程度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强;刘燕;张平;王苏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标志物的准确性、灵敏度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00例临床血清学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RFIA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6%、8%、52%、29%、35%,ELISA阳性率分别为25%、7%、46%、24%、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具有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不污染环境、操作简便等优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放射免疫法和ELISA水平,可作为临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重要手段.
作者:潘继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学管理是以现代药学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合理用药为核心、药物使用为手段,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开展药品供应、使用监测等药学服务管理工作,从而实现改善或维持患者生活质量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型药学分支学科[1].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品供应、药品调剂、药物制剂、药物质量监控、药学信息、药学研究、临床药学等.在此,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药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
作者:蔡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对糖尿病无肾病组4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42例、糖尿病明显肾病组27例患者进行血清CysC、尿mAlb/肌酐含量检测,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mAlb/肌酐、血清CysC含量分别为(148.25±35.42)mg/g、(2.87±0.98)mg/L,糖尿病明显肾病组分别为(396.56±62.80)mg/g、(5.26±1.74)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6.95±6.53)mg/g、(1.03±0.48)mg/L及糖尿病无肾病组的(18.90±8.30)mg/g、(1.14±0.7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中mAlb、血清CysC含量在糖尿病肾功能早期损伤中变化较明显.
作者:朱建峰;顾锦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胆囊癌是一种致命的恶性病变,由于症状不典型,术前确诊较困难.近年来超声诊断的应用,有助于胆囊癌的诊断.本院几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16例胆囊癌患者,现将其超声诊断的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雷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近几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比率明显高于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特别是脑梗死的发病率呈加速上升趋势.
作者:杨梅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