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
居室装修不仅是居住功能和装饰美化的问题,还是关系健康和环保的大事.本文主要介绍居室装修空气污染来源并对污染防治对策提出建议.
作者:万晓梅;王海江;韩正虎;王伟;徐兵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心脏介入治疗术后约束带使用情况,提高心导管术后的护理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2008年1月至12月669例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约束带,加压固定止血;对照组仅加压止血,未使用约束带,应用约束带固定24 h后,分别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失眠、皮下血肿、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应用约束带患者的治疗组中失眠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局部感染率较对照组失眠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局部感染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常规使用约束带,能提高心导管术后的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作者:奚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研制日本Sysmex生产的XS-8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试剂,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 对自研试剂与进口试剂分别进行pH、电导率、渗透压测试,并在XS-8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空白及60例患者标本测试,同时进行精密度、回收、准确度、稳定性试验及吸收光谱测定,对两种试刺的各技术与测试指标进行比较,对所测得的数据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t值.结果 自研试剂与进口试剂主要技术指标对比基本一致.自制与进口试剂各测试指标应用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研制试剂各指标均符合要求,完全可以取代进口试剂.
作者:王玉亮;王正连;郭成伟;王淑龙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体会.方法 收集2005年以来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8例.用消毒脱脂棉球拭净外耳道脓性分泌物,再用温生理盐水和3%的双氧水冲洗外耳道,尽可能洗净中耳内积脓,然后用0.3%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结果 一次性治愈39例,经多次治疗治愈51例,好转11例.治愈率83.34%;好转率10.19%;无效6例,无效率5.57%,总有效率为94.43%.随访6~12个月.结论 本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且疗效较为肯定的治疗方法之一,值得在基层推广和应用.
作者:吕霆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全面了解药物治疗中精神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情况,为临床有效控制不良事件提供客现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5~10月期间药物治疗中精神病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及血、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观察.结果 药物治疗中精神病患者的常规血生化,血常规和尿常规参数都有高于健康人群的阳性比.结论 不排除精神患者在发病期问,精神因素等对血生化指标以及血尿常规指标的影响,精神药物对人体肝、肾功能、脂、糖代谢以及血液细胞的生成,存储和释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精神病专科医院检验科应该及时科学调整开展检验项目,使所开展的检验项目能客观真实反映精神病患者人体状况,为临床有效控制不良事件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陆军民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20例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孕期进行心理护理,分娩期按传染病和产科常规进行护理,产后新生儿进行特别护理,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结果 2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母婴安康出院.结论 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加强护患沟通,并配合临床抗梅毒治疗及不同时期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陈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磁共振显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无创的显像技术,它能够对解剖结构提供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三维立体成像,并且能够提供体内组织的功能及生理信息;它还能够探测到体内深部组织的异常情况及提供全身显像.磁共振显像已成为主要的影像诊断手段.磁共振对比剂(contrast agent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CA)能显著提高不同组织的对比度,使病变组织容易被识别和诊断.
作者:张伟;陈跃 刊期: 2010年第08期
TORCH是一组能引起孕妇宫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即包括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 viru,CMV)、风疹病毒(rebulla vius,RV)、弓形虫(toxoplasma,TOX)、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us,HSV).
作者:张秀贞;刘学亮;刘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唐氏综合征(DS)筛查在本地区运用的有效性,建立本实验室中位数的参考值,提高筛查效率.方法 对3 589例孕妇用微粒子发光酶免疫分析仪(Access)检测甲胎蛋白(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利用配套软件计算风险率.筛查为高风险的孕妇进行遗传咨询,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羊水或B超检查.每例筛查孕妇随访至妊娠结局.结果 3 589例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高危230例、18三体(Trisomy-18)高风险14例、神经管缺陷(NTD)高危52例,筛查阳性率分剐6.41%、0.39%和1.45%,在阳性孕妇中染色体异常2例,发现2例神经管缺陷患儿.结论 母血清标记物进行唐氏综合征及其他先天畸形的产前筛查并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诊断,对降低出生缺陷具有积极意义.各筛查实验室应建立血清指标的中位数水平.
作者:蔡徐山;黄秋兰;齐结华;戴清清;陈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研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全人照顾前后的生存质量.方法 共纳入98例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干预前后比较及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 在为肿瘤患者提供了全人照顾后,患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4个因子维度方面有明显改善,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癌症患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4个因子维度方面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值均小于0.05),干预后焦虑因子维度高于全国常模(P<0.05).结论 全人照顾提升了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该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和推广.
作者:陈相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为了解输血前人群梅毒感染状况,提出检测该群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佳方案.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所有ELISA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肢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试验.ELISA法和TPPA法均阳性者判断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并对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结果 10 350例输血前患者中,共检出梅毒感染者59例,占待检测人群0.57%.结论 对输血前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应采用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TP-ELISA法进行初筛,再用TPPA进行确证试验,后可用TRUST法检测判断是否为现症患者,以及观察梅毒疗效及判断预后.
作者:何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辅助检查在疾病的诊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也逐年提高,检验科的业务也不断增多,由此所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突出,其中门诊检验报告单的发放存在诸多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大多数医院门诊检验报告单的管理不到位,引发了一系列的医息纠纷.
作者:张辉亮;严小勖;李美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把20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分为手术前及手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实验者心理指标变化焦虑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积极给予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促进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立;易定化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奥林巴斯(OLYMPUS)AU640是由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全自动任选式生化分析仪,测试速度为800 T/h(含电解质为1200 T/h),可同时进行47个项目的测试.该机具有操作简单、检查速度快、精确度高、精密度高、故障率低等特点.本院自2008年2月购进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几个故障问题,经自行处理及咨询本机修理工程师,使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将作者在使用该机时摸索出的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雷登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本站中心实验室5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水平和能力.方法 分析2002~2008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各次室间质评结果.结果 随着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各种全自动设备的应用及对室内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各项目检测符合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不断提高.结论 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室内质控,认真做好员工培训,优化试剂选择,加强设备的维护、较验和管理,就能不断提高检验的质量,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
作者:张良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对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显微镜镜检测定尿中白细胞、红细胞、结晶、类酵母菌及黏液丝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2 000例尿液样本,分别进行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结果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联合检测尿中白、红细胞,结晶,类酵母,黏液丝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P-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精确度.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骨折患者按收入院的日期单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后首次排便时间和排便性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 护理干预对卧床患者便秘的改善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朱兵;王章琴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静脉吸毒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与艾滋病病毒(HIV)重叠感染状况,探讨两种不同类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997年1月至2009年8月来自愿戒毒的3 560例静脉吸毒者进行血清抗-HIV、抗-HCV、HBV标志物(HBV-M)(以HBsAg阳性作为HBV感染指标)检测.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其差异性.结果 3 560例静脉吸毒者共检出抗-HIV阳性72例,感染率为2.02%.HBV、HCV感染率分别为34.8%(1 240/3 560)和58.1%(2 070/3 560),均高于非静脉吸毒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有共用注射器史者HIV、HBV、HCV感染率高于无共用注射器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两种不同类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HIV/HCV重叠感染率3.43%(71/2 070),明显高于HIV/HBV 1.29%(16/1 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例HIV/HCV重叠感染者中ALT增高48例,16例HBY/HIV重叠感染者中ALT增高2例,ALT异常率分别为67.6%(48/71)和12.5%(2/1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静脉吸毒者中,HCV/HIV重叠感染概率明显高于HBV/HIV,在静脉吸毒的HCV/HIV重叠感染者中ALT检测尤其重要,对病情观察和HIV的监测有着重要临床意义.抗-HCV阳性者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引起多种病毒重叠感染的主要途径.
作者:黄红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 将12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实验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加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棉球擦洗,定期观察两组发生口臭、口腔炎性反应、口腔渍疡、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显示2组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各种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加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棉球擦洗,可以有效预防各种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措施.方法 将42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0例)和干预组(210例),对照组按机械通气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DVT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DVT发生率为1.43%,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DVT发生率有显著效果.
作者:朱杰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