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浆锌元素和前列腺卵磷脂小体检测分析

姚艺雄;李凯英;区志刚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 锌制剂, 复合蛋白锌, 卵磷脂小体
摘要:目的 观察前列腺按摩液(EPS)卵磷脂小体和精浆锌元素的数值变化,研究二者的关系.方法 测量18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卵磷脂小体数值,以百分比表示,同期分离精浆,测定锌浓度,口服有机锌制剂(复合蛋白锌),1个月为1个疗程,再复查上述2项数值,数据用SPSS软件包分析处理.结果 183例患者口服复合蛋白锌后,显效72例,有效71例,无效40例,总有效率78.14%.服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浆锌浓度与卵磷脂小体有正相关关系,补充锌元素可增加前列腺卵磷脂小体,进而可有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同室不同生化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和偏倚评估

    目的 通过对本室Hitachi 7170和Olympus AU1000两种生化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不同生化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以Hitachi 7170为参比系统,Olympus AU1000为试验系统,检测40例患者血清的16个生化项目,计算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和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SE%),并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能力验证(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评价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结果 两种不同生化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各项目的 相关系数大于0.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了清蛋白及尿酸各有一个医学决定水平处的SE%>1/2 CLIA′88,超出临床可接受范围外,其余项目的 SE%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结论 当同一实验室内同一检测项目存在两种以上分析系统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以实现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梁瑞莲;周远青;谢丽明;唐跃华;卓伟;罗建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3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7年301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肝功能正常组:胎膜早破17.7%,早产3.3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称妊高征)3.82%,产后出血1.91%,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6.22%,新生儿低体质量2.39%,新生儿窒息4.78%;肝功能异常组:胎膜早破27.17%,早产20.65%,妊高征23.91%,产后出血17.39%,ICP13.04%,新生儿低体质量15.22%,新生儿窒息16.30%.结论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容易引起胎膜早破、早产、妊高征、产后出血、 ICP、新生儿低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如肝功能异常影响则更为显著.

    作者:王昊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诱发痔疮的原因新探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痔静脉丛屈曲扩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内痔是长在肛门管起始处的痔,如果膨胀的静脉位于更下方,几乎是在肛管口上,这种曲张的静脉就叫外痔.外痔有时会脱出或突现于肛管口外.正常情况下,包围在肛管周围的组织称为肛垫,里面充满血液以帮助肠的运动.当内部的压力过大或其他因素引起这些肛垫过大的膨胀便形成痔疮.在骨盆部和直肠部的肛垫内过大的压力是引起痔疮的原因,体质量过大也可以促进痔疮的形成.

    作者:汪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50例胎膜早破期待疗法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胎膜早破(PROM)期待疗法中的效果.方法 把100例PROM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试验组期待疗法中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传统疗法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生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产后病、新生儿窒息率方面,试验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ROM期待疗法中给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立;易定化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患者外周血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哮喘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量,同时测定2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结果 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明显低于非急性发作期患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了哮喘的发生.

    作者:韩雪花;郑玉龙;金跃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L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26~71岁,平均42.3岁.根据Neer分型,Neer3部分骨折18例,其中5例伴前脱位,10例伴有原发性骨质疏松;Neer4部分骨折7例,其中4例伴肱骨头前脱位,3例伴后脱位.手术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将锁定钢板置于结节间沟后缘1 cm,近端距肱骨大结节顶点下5 mm的位置.复位后骨折断端如有骨质缺损,进行自体或异体骨植入,骨折远近端分别用锁定及非锁定螺钉固定.术后第3 天肩关节适量被动活动,1周后开始主动活动,2周后加强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25例手术患者均获得6~13个月的随访,平均11.5个月,骨折12个月内全部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8例,可3例,全组优良率88%.结论 锁定钢板的螺钉锁定于接骨板上,明显提高对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及伴有骨质疏松患者固定的稳定性,可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但应注意对锁定接骨板的合理操作,尽量避免锁定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刘云华;王如彪;谢文军;王伟;陈波;张宏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静脉血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静脉血样本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有无影响.方法 50例体检健康者静脉血经乙二胺四乙酸三钾抗凝,置室温(18~25 ℃)分别于即刻、30 min、2 h、 6 h采用Sysmex K-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结果 2 h内测定血常规各项参数与即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放置6 h后,中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与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测定应在2 h内完成.

    作者:何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基层血站机采血小板用量分析及招募对策

    随着输血学的不断发展,机采血小板以其浓度大、纯度高、临床效果好、输血反应少等优势,越来越被临床治疗所重视,目前临床治疗的需求量也在日益上升.

    作者:钟传村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201例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测定的应用评价

    目的 了解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酶活性的改变情况.方法 测定201例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酶活性,并与98例非肝病患者肝脏酶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例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4项酶活性均高于非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各种酶显著增高,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显著,高者达2 915 U/L,与非肝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肝炎各种酶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以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增高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项无明显差异;肝癌患者ALP、GGT增高极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升高不明显;酒精性肝炎时,以GGT升高较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AS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无显著性差异.其他肝病组各酶系升高程度不一,AST、GGT、ALP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ST仅轻度升高.结论 肝病患者定期进行肝脏酶谱的检测和结果分析对肝病的诊疗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世亮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血清腺苷脱氨酶测定在伤寒和副伤寒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测定对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速率法检测10例伤寒、15例副伤寒、20例其他发热患者(15例上呼吸道感染和5例肺炎)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结果 伤寒组、副伤寒组、其他发热患者组及健康体检组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分别为:(45.2±14.4)、(48.2±12.8)、(15.6±4.8)及(14.2±4.4)U/L,各组数据进行t检验,伤寒组、副伤寒组与其他发热组和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寒组、副伤寒组、其他发热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苷脱氨酶测定可作为伤寒和副伤寒与其他发热患者的辅助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朱合;滕剑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艾滋病患者真菌感染的常见类型及其鉴别特征

    本文为艾滋病(AIDS)患者真菌感染诊治提供实验鉴别特征依据,避免漏诊和误诊.综合分析AIDS患者常见真菌感染的类型及其实验室鉴别特征.血液真菌感染是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且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血液寄生真菌病可引起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肝脾淋巴结大,易被误诊为恶性组织细胞病.AIDS患者真菌感染常见的类型有荚膜组织胞浆菌(Hp)、马尔尼菲青霉菌(PM)、隐球菌、念珠菌和曲霉菌.

    作者:邱春红;丘春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3种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3种肿瘤标志物即β2-微球蛋白(β2-MG)、甲胎蛋白(AFP)、血清铁蛋白(SF)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评价.方法 原发性肝癌组100例与健康对照组100例(本院血库正常献血员血清)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β2-MG、AFP、SF抗体浓度,放射免疫试剂盒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供,其操作方法按试剂盒上说明书进行.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β2-MG、AFP、SF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2-MG、AFP、SF阳性率分别为80%、92%、88%;β2-MG与SF联合测定阳性率为90%;AFP与SF联合测定阳性率为88%;三者联合测定阳性率为96%.结论 肿瘤标志物β2-MG、AFP、SF对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1-2],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张登灿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39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1992年10月至2006年2月本院收治的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39例患者均行囊肿切除术.结果 术后短期胆汁漏6例,无胰漏,急性胰腺炎1例,无死亡.39例经1~15年随访,随访率94.6%,2例表现轻度胆管炎,其余均痊愈,无胆管炎及胆管狭窄表现.结论 上腹痛是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常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成人型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李丹;谭智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陪伴管理对地震伤员身心康复的影响

    目的 初步探讨陪伴管理对震区患者伴发的焦虑忧郁的影响.方法 109例伴发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的震区患者的陪伴管理,并对290例志愿者陪伴进行常规的心理干预措施培训,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前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对比.结果 心理抑郁指数出院时比入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1±4.6比57.6±5.0,P<0.01);焦虑指数出院时比入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5±5.6比59.7±5.1,P<0.01) .结论 良好的陪伴管理对震区患者心理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周畅;张玉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变应性鼻炎与鼻中隔偏曲相关性分析

    目的 从临床的角度探讨鼻中隔偏曲与应变性鼻炎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问卷和前鼻镜检查,对3 856例体检后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702例患者,同时在体检人员中随机选择702例非鼻中隔偏曲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鼻中隔偏曲合并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有309例,占44.0%(309/702),季节性鼻炎35例,占5.0%(35/702);对照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77例,占11%(77/702),季节性变应性鼻炎28例,占4.0%(28/702).两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发生的差异性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中隔偏曲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有相关性.

    作者:曾蓉;莫远江;黄伟;向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26例上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描述并分析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后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合并膀胱癌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6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统计分析参数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原发肿瘤部位(肾盂或肾盏)、肿瘤分级和分期、是否伴发膀胱癌、有无泌尿道外器官转移等.结果 男性患者占57%,无痛性肉眼血尿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大多是非浸润性(54%)和低级别(62%)肿瘤,其中1例在上尿路上皮癌发生前1个月伴有膀胱癌,2例在确诊时伴有膀胱癌,4例在手术后8~36个月发生膀胱癌(平均术后16个月),1例肾盂癌发生双肺转移.结论 上尿路上皮癌容易合并膀胱癌,所有患者在外科根治手术后需要一个严格的临床随访期,浸润性高级别的肿瘤可以发生远处转移.

    作者:李祖茂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抗-E致配血不合1例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保证患者用血安全,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血库工作人员水平及血型鉴定试剂灵敏度的提高,由A、B、O血型鉴定错误引起的速发性溶血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而患者由于输血或妊娠免疫而产生的免疫抗体引起的迟发性溶血反应时有发生.因此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在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下笔者就1例县级人民医院血库交叉配血不合送本站检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楚强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临床路径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名护校学生(下称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名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28名按照临床带教路径制定带教要求对护生进行临床实习带教.两组均于各个实习阶段末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各个实习阶段护生对带教的满意率、患者对护生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带教可使护生尽快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护生对带教的满意率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率均明显提高,保证了临床护理实习带教的质量.

    作者:陈涪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护理病历质量持续改进的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病历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探讨质量持续改进的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08年1~12月的567例护理病历进行分析,查找护理病历中存在的缺陷并分类统计.结果 抽查护理病历合格率约93.47%;主要存在10类缺陷,缺陷发生率约21.69%.结论 针对护理病历中的缺陷进行分析,采取相应对策极大地促进护理病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李小贤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水平的研究

    目的 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的水平.方法 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Inso)、血脂、血清瘦素(Leptin)、身高、体质量,计算其体质量指数和胰岛素抵抗(HOMA-IR).结果 (1)非酒精性脂肪肝组Leptin和HOMA-IR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多元回归相关分析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与Leptin、Inso及HOMA-IR均呈独立正相关.结论 高Leptin、高Inso和HOMA-IR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周贤会;郭开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