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凯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7年301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肝功能正常组:胎膜早破17.7%,早产3.3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称妊高征)3.82%,产后出血1.91%,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6.22%,新生儿低体质量2.39%,新生儿窒息4.78%;肝功能异常组:胎膜早破27.17%,早产20.65%,妊高征23.91%,产后出血17.39%,ICP13.04%,新生儿低体质量15.22%,新生儿窒息16.30%.结论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容易引起胎膜早破、早产、妊高征、产后出血、 ICP、新生儿低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如肝功能异常影响则更为显著.
作者:王昊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院内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念珠菌显色平板进行初步鉴定,再使用ID32C和ATB FUNGUS3分别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在全自动鉴定与药敏测试仪(ATB Expression)上读板.结果 送检1 045例标本,检出酵母样真菌198株,院内感染真菌分离率为18.9%(198/1045).其中白色念珠菌140株,热带念珠菌25株,清酒念珠菌13株,光滑念珠菌8株,克柔念珠菌4株,其他念珠菌8株,分别占检出真菌的70.7%、12.6%、6.6%、4.0%、2.0%、4.0%.结论 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热带念珠菌和清酒念珠菌其次,3种念珠菌占总分离真菌的89.9% (178/198).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以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较低,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较高.
作者:夏厚才;张辉亮;马瑞红;严小勖;黄树华;黄苑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性中毒,是基层医院较常见的急症之一,且居农药中毒之首位.众所周知,有机磷具有强烈的毒性,中毒后可致强烈的神经毒作用,引起脑水肿、呼吸衰竭、反跳等并发症,占5%~6%以上.反跳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准确无误的抢救措施.若有延误,患者常常来不及治疗即迅速死亡.因此,临床上应高度警惕,预防是抢救的关键.本文以本科室收治的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反跳患者为例,分析反跳预防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秀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测定对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速率法检测10例伤寒、15例副伤寒、20例其他发热患者(15例上呼吸道感染和5例肺炎)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结果 伤寒组、副伤寒组、其他发热患者组及健康体检组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分别为:(45.2±14.4)、(48.2±12.8)、(15.6±4.8)及(14.2±4.4)U/L,各组数据进行t检验,伤寒组、副伤寒组与其他发热组和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寒组、副伤寒组、其他发热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苷脱氨酶测定可作为伤寒和副伤寒与其他发热患者的辅助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朱合;滕剑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描述并分析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后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合并膀胱癌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6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统计分析参数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原发肿瘤部位(肾盂或肾盏)、肿瘤分级和分期、是否伴发膀胱癌、有无泌尿道外器官转移等.结果 男性患者占57%,无痛性肉眼血尿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大多是非浸润性(54%)和低级别(62%)肿瘤,其中1例在上尿路上皮癌发生前1个月伴有膀胱癌,2例在确诊时伴有膀胱癌,4例在手术后8~36个月发生膀胱癌(平均术后16个月),1例肾盂癌发生双肺转移.结论 上尿路上皮癌容易合并膀胱癌,所有患者在外科根治手术后需要一个严格的临床随访期,浸润性高级别的肿瘤可以发生远处转移.
作者:李祖茂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电泳系统在检测产前孕妇和产后新生儿地中海贫血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法国 Sebia 全自动蛋白电泳系统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结果 共检测产前孕妇及新生儿8 093例,其中新生儿4 676例,共检出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红蛋白病患者 844例,占10.43%(844/8 093).结论 全自动电泳系统具有很高的分辨率,避免人工操作的某些技术及客观条件的误差,用于高危人群产前孕妇和产后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的筛查简单、方便、快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春荣;黄小明;马巧蓉;吴斯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前列腺按摩液(EPS)卵磷脂小体和精浆锌元素的数值变化,研究二者的关系.方法 测量18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卵磷脂小体数值,以百分比表示,同期分离精浆,测定锌浓度,口服有机锌制剂(复合蛋白锌),1个月为1个疗程,再复查上述2项数值,数据用SPSS软件包分析处理.结果 183例患者口服复合蛋白锌后,显效72例,有效71例,无效40例,总有效率78.14%.服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浆锌浓度与卵磷脂小体有正相关关系,补充锌元素可增加前列腺卵磷脂小体,进而可有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作者:姚艺雄;李凯英;区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大便潜血试验免疫法测定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黑色便分别使用邻联甲苯胺法、血红蛋白法和转铁蛋白法进行潜血试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另对2003~2008年先后使用上述3种方法检测的10 473例随机大便标本的潜血试验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60例黑色便潜血试验阳性率邻联甲苯胺法假阳性率16.7%,血红蛋白假阴性率10.0%,转铁蛋白法假阴性率2.0%;随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率邻联甲苯胺法为38.7%,血红蛋白法为11.4%,血红蛋白法与转铁蛋白法联合检测时为16.2%,3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红蛋白法和转铁蛋白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邻联甲苯胺法,二者联合使用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梁华英;黄胜;肖伟泉;程洪周;洪流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全血质控品在仪器检测中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和检测次数之间的关系,找到其变化规律,检测的血小板结果随检测次数的增加而失控是否代表仪器失控.方法 仪器按常规方法测定,在不同的时间段,打开同一批号同一批次质控品,同时对所打开的质控品进行仪器检测,在仪器检测的同时用手工法对这几只质控品进行血小板计数,以检验血小板的稳定性.结果 仪器检测的血小板结果会随质控品的使用次数增加而增高,结果出现失控,手工计数血小板结果仍然稳定.结论 采用阻容式或阻抗式进行细胞计数的仪器,血小板的检测结果会随质控品的使用次数增加而增高,乃方法的局限性所致,失控结果不代表仪器本身的真正失控.
作者:罗乾元;苟必庆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室收治的41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的发生与脑伤程度重、伤后发生呕吐误吸、合并多发伤及患者年龄大有关.所有患者中恢复良好14例,中残7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5例.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气管切开并合理使用呼吸机,及时处理颅脑损伤及合并伤,加强输液管理,早期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血氧饱和度是成功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患者的关键.
作者:韩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本室Hitachi 7170和Olympus AU1000两种生化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不同生化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以Hitachi 7170为参比系统,Olympus AU1000为试验系统,检测40例患者血清的16个生化项目,计算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和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SE%),并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能力验证(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评价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结果 两种不同生化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各项目的 相关系数大于0.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了清蛋白及尿酸各有一个医学决定水平处的SE%>1/2 CLIA′88,超出临床可接受范围外,其余项目的 SE%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结论 当同一实验室内同一检测项目存在两种以上分析系统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以实现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梁瑞莲;周远青;谢丽明;唐跃华;卓伟;罗建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来本院就诊的孕前及孕妇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U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Ⅰ/Ⅱ)(统称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的现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孕妇血清TORCH的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TORCH阳性率为:TOX 1.85%,RUV2.23%,CMV2.04%,HSV 3.31%.结论 TORCH筛查对提高生育质量,防止出生缺陷完全必要.
作者:李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卡托普利和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尿清蛋白排泄率(UAE)的效果.方法 4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卡托普利组19例、厄贝沙坦组23例.卡托普利组:开始给予卡托普利25 mg,每天3次;厄贝沙坦组:开始给予厄贝沙坦75 mg,每天1次.血压以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为目标.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4 h UAE,并于整个过程中反复多次观测血压,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卡托普利和厄贝沙坦的剂量,必要时加服利尿剂.结果 UAE用自然对数值表示,卡托普利组治疗前后从(6.71±0.38)In降至(6.12±0.39)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从(6.78±0.45)In降至(6.23±0.48)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UAE下降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厄贝沙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作者:徐可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静脉血样本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有无影响.方法 50例体检健康者静脉血经乙二胺四乙酸三钾抗凝,置室温(18~25 ℃)分别于即刻、30 min、2 h、 6 h采用Sysmex K-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结果 2 h内测定血常规各项参数与即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放置6 h后,中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与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测定应在2 h内完成.
作者:何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为了预防医院感染,减少医患纠纷,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方法 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各临床科室部分住院患者进行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下称丙肝)病毒抗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不同科室患者乙肝和丙肝感染率不同,4.60%和1.23%的患者在住院前就已分别感染了乙肝和丙肝.结论 临床医生应按病种按科室收治患者,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消毒隔离和预防交叉感染.
作者:董志辉;张东生;袁粉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妇科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对照组及盆腔炎治疗前、后组病例各75例,对其血清CRP水平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与急性盆腔炎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分别为(2.1±1.5)g/L、(35.3±51.0)g/L、(3.2±1.7)g/L;急性盆腔炎治疗前CRP水平比对照组与治疗后CRP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与治疗后的血清CRP水平虽有差异,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CRP水平对急性盆腔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意义,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监测.
作者:李北坤;陆翠群;黄美琼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交联纤维蛋白二聚体(D-D)含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为临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6例、COPD缓解期患者42例及健康体检者45例,抽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浆中D-D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D含量在COPD急性加重期分别与对照组及COPD缓解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中D-D含量高,处于血栓前状态,D-D定量检测对临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马兴璇;刘春明;张冰松;黄海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快、病理改变重、临床表现轻、手术后并发症多,已引起的人们的高度重视.本院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囊炎107例,其中手术治疗95例.现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中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溶血标本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步法和二步法中对乙型肝炎两对半(HBVM)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80例健康人(HBVM均为阴性)的血液标本,人为造成不同程度溶血,用ELISA一步法和二步法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通过对检测结果的观察来分析溶血对检测结果的干扰程度.结果 当溶血程度大于或等于10 g/L时,ELISA一步法40%以上的标本OD值均大于临界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二步法仅为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溶血程度大于或等于10 g/L对ELISA一步法检测HBVM的结果有干扰,可造成临界假阳性;ELISA二步法干扰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薛俊太;邓翠华;王惟;母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医嘱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医嘱书写.方法 依据医嘱书写标准,对759份归档病历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问题医嘱271份,占抽查病历总数的35.70%.结论 不规范医嘱所占比例较高,给护理人员执行带来难度,给医疗安全带来潜在隐患.
作者:刘晓云;郑德君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