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旭华;乔国强
目的 建立快速血糖测定的全面质量管理,保证检测质量.方法 成立医院内快速血糖测定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相应质量管理文件,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结果 使快速血糖测定结果得到了有效保证.结论 建立和实施快速血糖测定全面质量管理是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必浩;王宇;梁天北;杨诚;白锦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回顾本院尿路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总结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本院门诊、住院患者送检的尿路感染阳性标本,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163例尿培养阳性标本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1.47%,其次为肠球菌属(28.83%)和克雷伯菌属(9.80%).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敏感率较高,万古霉素对肠球菌属100%敏感.结论 尿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为主,病原菌种类较多,耐药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剑荣;张勇;陈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O139群霍乱弧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按K-B法对2次疫情中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分别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34株O139群霍乱弧菌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抗菌药物敏感,对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高度耐药.结论 在传染病疫情控制中应及时开展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监测工作,为临床提供针对性的指导用药,对疫情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郎中凯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测定对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速率法检测10例伤寒、15例副伤寒、20例其他发热患者(15例上呼吸道感染和5例肺炎)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结果 伤寒组、副伤寒组、其他发热患者组及健康体检组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分别为:(45.2±14.4)、(48.2±12.8)、(15.6±4.8)及(14.2±4.4)U/L,各组数据进行t检验,伤寒组、副伤寒组与其他发热组和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寒组、副伤寒组、其他发热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苷脱氨酶测定可作为伤寒和副伤寒与其他发热患者的辅助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朱合;滕剑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如何在新时期特殊医疗环境下使院外急救护理工作适应医疗改革发展的需求.方法 分析了院外急救患者的来源构成、院外急救患者和家属心理需求表现等资料.结果 市场经济条件下院外急救范畴拓宽;患者和家属需求增加;开放式急诊医疗环境弊多利少;家属参与存在不利因素;患者和家属负性心理状况影响院外急救.结论 培养护士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缩短心理等候时间;加强对出诊人员的法制教育;重视院前急救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均有助于医护人员应对这些问题.
作者:刘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多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疾病,目前是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因此,针对AMI病因的研究始终没有中断过.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之外,家族史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成禄;谢健敏;王前;郑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电泳系统在检测产前孕妇和产后新生儿地中海贫血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法国 Sebia 全自动蛋白电泳系统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结果 共检测产前孕妇及新生儿8 093例,其中新生儿4 676例,共检出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红蛋白病患者 844例,占10.43%(844/8 093).结论 全自动电泳系统具有很高的分辨率,避免人工操作的某些技术及客观条件的误差,用于高危人群产前孕妇和产后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的筛查简单、方便、快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春荣;黄小明;马巧蓉;吴斯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主动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常见的项目就是检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5项.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本院乙肝5项检测结果的模式,本文对本院2 956例门诊和住院就诊者的乙肝5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旭华;乔国强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L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26~71岁,平均42.3岁.根据Neer分型,Neer3部分骨折18例,其中5例伴前脱位,10例伴有原发性骨质疏松;Neer4部分骨折7例,其中4例伴肱骨头前脱位,3例伴后脱位.手术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将锁定钢板置于结节间沟后缘1 cm,近端距肱骨大结节顶点下5 mm的位置.复位后骨折断端如有骨质缺损,进行自体或异体骨植入,骨折远近端分别用锁定及非锁定螺钉固定.术后第3 天肩关节适量被动活动,1周后开始主动活动,2周后加强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25例手术患者均获得6~13个月的随访,平均11.5个月,骨折12个月内全部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8例,可3例,全组优良率88%.结论 锁定钢板的螺钉锁定于接骨板上,明显提高对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及伴有骨质疏松患者固定的稳定性,可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但应注意对锁定接骨板的合理操作,尽量避免锁定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刘云华;王如彪;谢文军;王伟;陈波;张宏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从临床的角度探讨鼻中隔偏曲与应变性鼻炎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问卷和前鼻镜检查,对3 856例体检后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702例患者,同时在体检人员中随机选择702例非鼻中隔偏曲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鼻中隔偏曲合并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有309例,占44.0%(309/702),季节性鼻炎35例,占5.0%(35/702);对照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77例,占11%(77/702),季节性变应性鼻炎28例,占4.0%(28/702).两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发生的差异性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中隔偏曲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有相关性.
作者:曾蓉;莫远江;黄伟;向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卡托普利和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尿清蛋白排泄率(UAE)的效果.方法 4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卡托普利组19例、厄贝沙坦组23例.卡托普利组:开始给予卡托普利25 mg,每天3次;厄贝沙坦组:开始给予厄贝沙坦75 mg,每天1次.血压以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为目标.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4 h UAE,并于整个过程中反复多次观测血压,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卡托普利和厄贝沙坦的剂量,必要时加服利尿剂.结果 UAE用自然对数值表示,卡托普利组治疗前后从(6.71±0.38)In降至(6.12±0.39)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从(6.78±0.45)In降至(6.23±0.48)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UAE下降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厄贝沙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作者:徐可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对检验医学专业本科生兼职辅导员工作方式进行探讨及实践,通过填写调查表、E-mail联系、电话、个别谈话等形式,收集同学们对专业课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短期实习、课外科研活动、报考研究生、毕业分配或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分类归纳总结,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给予解决或改进.
作者:芮勇宇;王前;裘宇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2型糖尿病(DM)动脉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 109例2型DM患者和61例健康对照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oxLDL和sICAM-1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09例2型DM患者血清oxLDL与sICAM-1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DM动脉硬化患者血清oxLDL与sICAM-1水平明显高于DM无动脉硬化患者,2型DM动脉硬化患者血清中oxLDL与sICAM-1呈一定的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8、P<0.01).结论 oxLDL与sICAM-1与2型DM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提示这2项指标可能在2型DM动脉硬化病变过程中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国明;徐庆雷;胡礼仪;张高明;王洪建;葛林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痔静脉丛屈曲扩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内痔是长在肛门管起始处的痔,如果膨胀的静脉位于更下方,几乎是在肛管口上,这种曲张的静脉就叫外痔.外痔有时会脱出或突现于肛管口外.正常情况下,包围在肛管周围的组织称为肛垫,里面充满血液以帮助肠的运动.当内部的压力过大或其他因素引起这些肛垫过大的膨胀便形成痔疮.在骨盆部和直肠部的肛垫内过大的压力是引起痔疮的原因,体质量过大也可以促进痔疮的形成.
作者:汪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照组予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两组用药次数及疗程均相同.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比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疗效更好,能明显缩短病程,缓解症状.
作者:余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交联纤维蛋白二聚体(D-D)含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为临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6例、COPD缓解期患者42例及健康体检者45例,抽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浆中D-D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D含量在COPD急性加重期分别与对照组及COPD缓解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中D-D含量高,处于血栓前状态,D-D定量检测对临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马兴璇;刘春明;张冰松;黄海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大便潜血试验免疫法测定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黑色便分别使用邻联甲苯胺法、血红蛋白法和转铁蛋白法进行潜血试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另对2003~2008年先后使用上述3种方法检测的10 473例随机大便标本的潜血试验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60例黑色便潜血试验阳性率邻联甲苯胺法假阳性率16.7%,血红蛋白假阴性率10.0%,转铁蛋白法假阴性率2.0%;随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率邻联甲苯胺法为38.7%,血红蛋白法为11.4%,血红蛋白法与转铁蛋白法联合检测时为16.2%,3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红蛋白法和转铁蛋白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邻联甲苯胺法,二者联合使用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梁华英;黄胜;肖伟泉;程洪周;洪流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南通地区淋病奈瑟菌(NG) 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选择147株NG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和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 NG对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2.10%、68.08%和8.85%,NG对菌必治(头孢三嗪)、壮观霉素的敏感率为100.00%、94.56%.结论 菌必治(头孢三嗪)和壮观霉素仍可作为南通地区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但淋球菌对壮观霉素已出现耐药株,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惕;建议临床应在药敏试验的指导下用药.
作者:孙亚军;袁建芬;喻海忠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因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经济安全等特点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操作步骤复杂,一般包括试剂准备,样本收集,加样,温育,洗涤,显色,比色,结果判定等,其中任何一项操作不当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强ELISA检测的全面质量控制,保证其结果的准确可靠.结合本院临床免疫室工作的实际经验,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周艳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酶活性的改变情况.方法 测定201例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酶活性,并与98例非肝病患者肝脏酶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例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4项酶活性均高于非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各种酶显著增高,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显著,高者达2 915 U/L,与非肝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肝炎各种酶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以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增高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项无明显差异;肝癌患者ALP、GGT增高极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升高不明显;酒精性肝炎时,以GGT升高较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AS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无显著性差异.其他肝病组各酶系升高程度不一,AST、GGT、ALP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ST仅轻度升高.结论 肝病患者定期进行肝脏酶谱的检测和结果分析对肝病的诊疗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世亮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