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宗奎
目的 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胆碱酯酶(CHE)在肝功能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96例患者血清PA、CHE活性及其它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PA以免疫比浊法,CHE以速率法在日立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 血清PA、CHE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降低程度随病情的加重而增加.结论 PA、CHE水平与肝脏合成功能有关,其异常程度随肝功能检测中异常项目增多而越发明显,肝脏痰病时PA的改变比CHE更为敏感.因此,在肝功能检测中PA、CHE这两项指标只需包含PA.
作者:周林华;段慧英;邓德耀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白内障术中玻璃体脱出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对48例白内障术中玻璃体脱出患者妥善处理脱出玻璃体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并分析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除外伤性白内障伴角膜伤口术后视力较差外,其余均获得较好视力.此类手术并发症较多,但经处理后不影响手术疗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白内障术中玻璃体脱出患者,只要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脱出玻璃体,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并取得较好疗效,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汤伟华;罗添场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血液分析仪因其操作简单,测定参数多,工作效率高,已被医院和疗养院广泛使用.但血小板(PLT)分析计数结果波动较大,重复性相对较差,易受许多因素影响,常出现结果误差,给临床诊断带来不便,故搞好PLT计数质量控制十分必要.现以瑞典产AC-920EO+血液分析仪为例,将PLT计数全程质量控制,提高结果准确性的方法和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邓宗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其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6倒,轻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2例)、22例健康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血浆D-D.结果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D-D检测含量明显增高(P<0.05),但轻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与健康妊娠妇女间差异元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D-D检测含量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致.
作者:黄文军;包文芳;文耀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氟是水中微量元素之一.正常值在(0.2~1.0)mg/L.如长期饮用低氟水,龋齿发病率将增高;饮用含氟过高的水,对人身体也不利,严重者可得氟骨症.因此氟化物测定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某慈善机构(下称机构)内所有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抑郁现状,并探讨其存在的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方法 采取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SDS)时机构所集中抚养的80名孤儿(父母双方均死于HIV/AIDS)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80份,收回79份,有效问卷75份.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状总发生率为66.67%(50/75),男童总发生率为66.67%(30/45),女童总发生率也为66.67%(20/30),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状发生情况与年龄、年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此机构内的艾滋病致孤儿童抑郁症状的发生总体比较普遍;社会各界对于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作者:宋歌;王红红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冰冻(-20℃)保存对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质量效果及有效期.方法 (1)将预先制好并经灭菌后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置于-20℃保存,在1、3、6个月和1、2年后取出,隔水加热浇制成平板,用标准质控菌株做质量控制;(2)将预先制好并经灭菌后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置于-20℃保存,1个月后取出,加热融解浇制一部分平板后再冰冻2 d,如此反复6次,用标准质控菌株来鉴定其质量.结果 (1)用标准质控菌株鉴定各期限冰冻保存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质量,均与新鲜时一样,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不生长,大肠埃希菌生长,菌落呈红色与新鲜时一致,变形杆菌生长,菌落呈无色也与新鲜时一致,均符合质量控制鉴定标准.(2)用标准质控菌株鉴定反复冻融6次以内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质量均与新鲜时一样,均符合质量控制鉴定标准.结论 冰冻保存不影响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质量,其有效期长达2年,且可反复冻融6次,该保存法适用于基层医院,也为商品化批量生产提供了长期保存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新华;马美琴;王昭蓉;朱高层;孙竹华;徐青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肌酐又称甲基胍基乙酸内酰胺,分子式为C4H7ON3,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小(Mr=113.118 8),熔点255℃,具有水溶性(80.1 g/L,16℃)的极性有机含氮化合物.肌酐在肌肉中从磷酸肌酸通过自发和不可逆转化而形成.
作者:程海平;廖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黄石市妇女阴道炎的患病情况,探讨简便有效的细菌性阴道病(BV)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对3 650例阴道分泌物进行滴虫、真菌、细菌性阴道疾病及阴道清洁度的检查,并对阴道分泌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及细菌评分.结果 3 650例阴道分泌物中,检出BV 1 240例,占33.97%,滴虫性阴道炎检出177例,占4.85%.真菌性阴道炎检出456例,占12.49%.BV合并滴虫和(或)真菌感染110例,占3.01%.细菌评分与BV呈明显的正相关(P<0.0001).结论 黄石市妇女中BV患病率远远高于滴虫性和真菌性阴道炎,且BV常伴有滴虫和(或)真菌的感染.提示临床工作中应常规开展BV的检查,以提供及时准确的诊疗信息.
作者:匡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问题认知教学法(PBL)在临床护理学生(下称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及作用.方法 选择89名临床实习护生及20名带教老师,按实习时问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法和PBL进行临床带教,比较两组护生成绩、满意率及带教老师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平时成绩、出科成绩、护生满意率及带教老师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临床护生带教中应用PBL能明显提高教师及护生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侯黎莉;徐蕾;姚丽文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退药原因分析,讨论如何加强管理,减少退药行为发生,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门诊药房患者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以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病情变化、不合理用药等为主.结论 退药问题是影响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之一,在用药过程中必须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加强药品管理质量,合理用药,强化服务意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汪洲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中位值倍数在唐氏综合征生化指标筛查中的重要性.方法 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分别时2 893例孕妇(孕期14~21+6周)的血清AFP、F-β-HCG 2项指标进行检测,并用艾博罗(Apple Tree)唐氏产前筛选系统进行评估.结果 结果表明艾博罗唐氏产前筛查系统对唐氏综合征的筛查阳性率为3.7%;对神经管缺陷(NTD)高风险孕妇的筛查阳性率为1.3%.结论 孕早期血清AFP和-β-HCG标记物是产前筛查异常胎儿的有效指标,再结合产前诊断对防止先天缺陷有实用价值.
作者:陈仲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产后30 min内吸吮对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1~6月单月120例健康新生儿,据出生后开始吸吮的时间分为早吸吮组(生后30 min吸吮)和非早吸吮组(6 h后吸吮),观察两组产生乳头错觉的情况.结果 两组新生儿乳头错觉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吸吮组乳头错觉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早吸吮组.结论 有效的早吸吮完全可以避免发生新生儿乳头错觉,让其得到初乳,还可刺激产妇泌乳,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朱白丽;王琳;卫徐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运用简便经济的方法获得较准确的血型鉴定结果.方法 由初检人员用玻片凝集法做血型正定型,结果为拟报血型,由审核人员用试管凝集法做反定型,其结果和拟报血型核对,结果相符后签发报告.结果 采用此法后,无1例血型错误投诉,交叉配血时未发现因血型错误而引起的交叉配血不舍.结论 该方法简便、经济,有很好的质量控制效果.
作者:徐路琼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治早期异位妊娠的意义.方法 2005年以来,应用腹腔镜诊治早期异位妊娠63例,均行榆卵管开窗取胚术及病灶清除术.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1例并发症,42例再次妊娠.结论 运用腹腔镜手术诊治早期异位妊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BC-550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提示的白细胞警示信息与手工镜检结果对比分析.方法 将连续20 d提示有白细胞警示信息的158例标本住院患者,同时用传统的手工法制成薄厚适宜的血液涂片,经瑞氏-姬姆萨染色后进行手工白细胞分类,结果与仪器白细胞分类结果相比较.结果 158例白细胞警示信息主要有核左移、未成熟细胞、异型或异常淋巴细胞、白细胞总数及五类白细胞数的升高或降低,白细胞分类散点图(DIFF)灰色散点图.手工分类符合率分别为45.7%、29.6%、25.0%、96.1%、90.9%.其中11例DIFF灰色散点图,仪器未能进行白细胞分类,手工镜检发现幼稚血细胞10例,结合临床诊断基本为白血病细胞;另147例白细胞警示信息标本BC-5500白细胞分类与手工镜检白细胞分类结果进行相关性对比分析,中性粒细胞(γ)0.997 0、淋巴细胞(γ)0.929 9、单核细胞(γ)0.962 7、嗜酸性粒细胞(γ)0.997 2、嗜碱性粒细胞(γ)0.859 2.结论 对于白细胞警示信息中白细胞总数及各分类细胞数与手工镜检相关性良好,但是DIFF灰色散点图,白细胞未能分类标本必须手工镜检复查.因为BC-5500无法检测各类幼稚细胞的性质及质量,无法分别出中性粒细胞杆状核及分叶核.
作者:谢曼娥;朱一喜;张雨相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本院ICU住院患者因感染而分离出的403株细菌用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菌种鉴定、药敏分析和耐药机制检测.采用WHONE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ICU 620例住院患者的标本中共分离出403株细菌.分离率排在前6位的细菌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占19.4%,铜绿假单胞菌占18.1%,肺炎克雷伯菌占17.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5.4%,大肠埃希菌占7.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5.5%.药物敏感试验提示所分离到的病原菌绝大多数呈现多重耐药.特别是对临床上常使用的头孢三代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从本院ICU病房分离到的病原菌来看,其耐药问题相当严重,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感染.
作者:吴晓燕;赵思阳;邹立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临床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住院及门诊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液培养中分离出的795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及体外耐药性试验,并对大肠埃希茼、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测.结果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795株,革兰阴性杆菌398株占50.1%,革兰阳性茼230株占28.9%,真菌167株占21.0%.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54株(31.9%)、真菌167株(21.0%)、粪肠球菌77株(9.7%)、屎肠球菌74株(9.3%)、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41株(5.2%).ESBL确证试验:254株大肠埃希菌检出152株,产酶率59.8%;41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32株,产酶率78.1%.病原菌分离率及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结论 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真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重视细菌耐药性动态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性菌株的播散,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少梅;林桢;李婪;周芸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和一氧化氮(NO)水平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集肺癌患者血清100例,良性肺病患者血清80例,并与80例健康人作比较.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的CEA和NO.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CEA和NO分别是(39.42±24.61)ng/mL、(123.30±25.21)μmol/L,明显高于良性肺病组(8.21±3.42)ng/mL、(99.12±21.61)/μmol/L及健康对照组(7.31±4.30)ng/mL、(77.81±17.61)μmol/L,P均小于0.01.结论 肺癌血清中CEA和NO水平显著升高,提示CEA与NO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故CEA和NO检测是肺癌患者非常有用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龙显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将同一临床实验室不同检测原理的2台检测仪器测定的免疫球蛋白G(IgG)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台仪器的IgG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分别在德国BN-Ⅱ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和日立全自动7080生化分析仪器上测定患者的血清IgG,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试验方法(Y)和比较方法(X)之间的相对偏差(SE%).以CLIA'88规定的允许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可比性.结果 两种检测系统间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结果的误差临床均可以接受.结论 不同检测系统即德国BN-II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和日立全自动7080生化分析仪测定IgG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当同一实验室同一检测项目存在两种以上检测系统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差评估,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姚庆;袁红 刊期: 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