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林
目的 探讨运用简便经济的方法获得较准确的血型鉴定结果.方法 由初检人员用玻片凝集法做血型正定型,结果为拟报血型,由审核人员用试管凝集法做反定型,其结果和拟报血型核对,结果相符后签发报告.结果 采用此法后,无1例血型错误投诉,交叉配血时未发现因血型错误而引起的交叉配血不舍.结论 该方法简便、经济,有很好的质量控制效果.
作者:徐路琼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IgM)检测对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年龄阶段阳性率的意义.方法 对602例呼吸道感染者进行MP-IgM检测,按照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小于10周岁、11~20周岁、21~35周岁、36~45周岁、46~55周岁、56~65周岁、大于66周岁各组的MP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6.2%、51%、42.7%、41.3%、28%、23.3%、12.3%.结论 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呈升高的趋势.
作者:姚雯颖;赵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有效控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9年3月检测的17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17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 135株占76.3%(135/177),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42株占23.7 oA(42/177).标本来源以痰液多106株,占59.9%(106/177),其次为引流分泌物29株,占16.4%(29/177),尿液为9.0%(16/177);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外科、呼吸科居多,分别占41.8%(74/177)、27.7%(49/177)、11.9(21/177);MRSA科室分离率为ICU 83.8%(62/74),神经外科81.6%(40/49),呼吸科66.7%(14/21),普外科57.9%(11/19).从耐药性来看,MRSA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氨基苷类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了80.0%,氯霉素、复方磺胺显示了较低的耐药率,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丁、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MSSA对红霉素、头孢唑啉、氨苄西林、青霉素等的耐药率均在70%以上.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脓肿、泌尿系统感染;ICU、神经外科、呼吸科为感染的主要科室;MRSA分离率已达很高水平,MRSA的耐药性高于MSSA,应严格隔离、消毒,加强监测工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张保荣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在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采用速痒散射法对9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老年健康对照组进行尿液α1-M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微量清蛋白(MA)、转铁蛋白(TRF)的检测.结果 高血压组中Ⅰ级、Ⅱ级、Ⅲ级尿中α1-M、β2-M、M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Ⅱ级、Ⅲ级尿中TR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中微量蛋白联合检测是老年高血压肾脏早期损害的指标,与老年高血压痛程有相关性.
作者:谌捷;钟琼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用物理治疗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对83例住院期间反复焦虑、抑郁症发作的神经症患者进行物理治疗结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经干预后焦虑、抑郁症程度明显比干预前低(P<0.01).结论 利用物理治疗结合心理护理可以缓解住院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态.
作者:彭芙蓉;袁金莲;潘梅;李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临床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住院及门诊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液培养中分离出的795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及体外耐药性试验,并对大肠埃希茼、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测.结果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795株,革兰阴性杆菌398株占50.1%,革兰阳性茼230株占28.9%,真菌167株占21.0%.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54株(31.9%)、真菌167株(21.0%)、粪肠球菌77株(9.7%)、屎肠球菌74株(9.3%)、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41株(5.2%).ESBL确证试验:254株大肠埃希菌检出152株,产酶率59.8%;41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32株,产酶率78.1%.病原菌分离率及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结论 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真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重视细菌耐药性动态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性菌株的播散,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少梅;林桢;李婪;周芸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据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只有6.1%.
作者:邹凡文;文中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DNA(HBV-DNA)与血清免疫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荧光定量聚舍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血清样本中HBV-D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A组(大三阳)、B组(小三阳)、C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阳性]、D组(HBsAg、抗-HBc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7.3%、57.8%、100%、54.3%,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HBV-DNA病毒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DNA与乙肝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HBV-M)联合检测,能更准确地反映HBV复制情况,更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治.
作者:蒋丽华;曹进平;冯岚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23种常用生化试剂在使用时存在的交叉污染情况.方法 把23种常用生化试剂分别当标本进行23个项目的 检测,筛查出某些试剂对某个项目的 污染,基于基质效应,进一步将1例混合血清分为2例,1例加等量生理盐水,另1例加等量试剂进行检测,从而确定交叉污染存在的情况.结果 在常用的23种试荆中,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清蛋白(ALB)、总胆汁酸(TBA)、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P)、钱(MG)、肌酐(CREA)、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尿酸(UA)分别受到不同试剂、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在常用的生化试剂中,有相当部分的试剂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污染情况,因此,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时,应注意项目间的合理设置,以减少交叉污染.
作者:黄倩婷;贾璋林;吕伟标;唐跃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稽留流产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一种流产类型,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治疗稽留流产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来本院治疗稽留流产患者68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5.8岁,米非司酮片50 mg,每天早、晚空腹各服用1次,连续2 d,第3天后空腹服用米索前列醇片600μg,5 d后常规B超复查,观察服药效果.结果 39例治愈(57%);不全流产19例(28%);行刮宫清宫术,有黄体酮保胎史,刮宫时宫口松弛,能顺利刮出宫腔内组织者3例(4%).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孕的治疗,方法简便、服药时间短、剂量小、成功率高,且因宫颈软化不用扩宫,减少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雨汛;王小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黄石市妇女阴道炎的患病情况,探讨简便有效的细菌性阴道病(BV)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对3 650例阴道分泌物进行滴虫、真菌、细菌性阴道疾病及阴道清洁度的检查,并对阴道分泌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及细菌评分.结果 3 650例阴道分泌物中,检出BV 1 240例,占33.97%,滴虫性阴道炎检出177例,占4.85%.真菌性阴道炎检出456例,占12.49%.BV合并滴虫和(或)真菌感染110例,占3.01%.细菌评分与BV呈明显的正相关(P<0.0001).结论 黄石市妇女中BV患病率远远高于滴虫性和真菌性阴道炎,且BV常伴有滴虫和(或)真菌的感染.提示临床工作中应常规开展BV的检查,以提供及时准确的诊疗信息.
作者:匡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治早期异位妊娠的意义.方法 2005年以来,应用腹腔镜诊治早期异位妊娠63例,均行榆卵管开窗取胚术及病灶清除术.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1例并发症,42例再次妊娠.结论 运用腹腔镜手术诊治早期异位妊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三腺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期提高小儿鼾症的治疗与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总结34例进行三腺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患儿的术前、术后及出院后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本组34例患儿全部治愈,无1例发生手术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 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提高小儿鼾症手术治疗疗效的关键.
作者:黄春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问题认知教学法(PBL)在临床护理学生(下称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及作用.方法 选择89名临床实习护生及20名带教老师,按实习时问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法和PBL进行临床带教,比较两组护生成绩、满意率及带教老师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平时成绩、出科成绩、护生满意率及带教老师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临床护生带教中应用PBL能明显提高教师及护生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侯黎莉;徐蕾;姚丽文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缺血修饰性清蛋白(IMA)和I)-二聚体(D-dimer)的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清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血浆中的IMA,结果以吸光度单位(ABSU)报告,用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比对照组IMA、D-二聚体值明显升高,AMI组与UAP组IMA、D-二聚体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MA和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ACS的生化指标.
作者:丁雪晴;刘俊慧;闾爱斌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对临床生化定量测定项目一段时间质量控制(下称质控)数据累积的均数、标准差作为该批号的靶均值和标准差,从而进一步提高生化质控水平.方法 采用EXCELL2003进行数据累积的管理,得出当月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和累积的均数、累积标准差和累积变异系数.结果 使用连续6个月的累积均数、累积标准差和累积变异系数作为该批号的靶值和标准差,能基本真实地反映该批号生化项目在该系统的真值及标准差.结论 质控品在一个检测系统的靶值和标准差通过几个月的累积而尽可能得到接近真值的靶值,标准差也大程度地反映了检测系统的日常精密度,从而有利于对检测系统性能的监控.
作者:何文军;黄永攀;陈丽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和一氧化氮(NO)水平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集肺癌患者血清100例,良性肺病患者血清80例,并与80例健康人作比较.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的CEA和NO.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CEA和NO分别是(39.42±24.61)ng/mL、(123.30±25.21)μmol/L,明显高于良性肺病组(8.21±3.42)ng/mL、(99.12±21.61)/μmol/L及健康对照组(7.31±4.30)ng/mL、(77.81±17.61)μmol/L,P均小于0.01.结论 肺癌血清中CEA和NO水平显著升高,提示CEA与NO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故CEA和NO检测是肺癌患者非常有用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龙显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白内障术中玻璃体脱出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对48例白内障术中玻璃体脱出患者妥善处理脱出玻璃体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并分析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除外伤性白内障伴角膜伤口术后视力较差外,其余均获得较好视力.此类手术并发症较多,但经处理后不影响手术疗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白内障术中玻璃体脱出患者,只要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脱出玻璃体,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并取得较好疗效,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汤伟华;罗添场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5例行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胃镜检查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患者痛苦程度反应小,并发症少,检查中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一过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严密的观察与处理很快恢复乒常.结论 静脉麻醉胃镜检查,护理措施得当,安全可靠,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谭荣秋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流动采血车已成为血站采集血液的重要途径.流动采血车开往街头、机关、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部队、农村,能方便公民参加献血,同时也是对无偿献血进行宣传的一种有效方式,由原来等献血者上门献血改为血站主动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卫生的服务形式,增进献血者与血站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情,流动采血车为开展无偿献血提供便捷的服务.
作者:刘明;廖宇虹 刊期: 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