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娟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DNA(MP-DN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 采用MP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的MP-DN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hs-CRP和MP-IgM的浓度,并与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MP-DNA和hs-CRP对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敏感性均高于WBC计数,3个指标中敏感性以hs-CRP高;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以MP-DNA高;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MP-DNA和hs-CRP二者相差无几.结论 MP-DNA检测时肺炎支原体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吴宏图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医院血液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美国Dade公司的Micro Scan Walk 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NC31、PC20复合板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25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46株(57.7%);革兰阳性球菌105株(41.5%);真菌2株(0.8%).居前6位的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溶血不动杆菌.结论 血液感染患者菌种复杂,耐药性比较严重,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用性发生.
作者:张琼;姜良飞;胡永林;陈泽慧 刊期: 2009年第21期
COULTER AcT.DIIF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自动化血液细胞定量分析仪器及白血球分类计数器,它定量分析人体外周血相关18项参数和3种直方图.该仪器具有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功能丰富、体积小和操作方便快捷等优点.
作者:吴颖涛;容东宁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探讨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配制硼酸缓冲液、聚乙二醇(PEG)-硼酸缓冲液,通过721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的浊度,计算其OD值.对确诊的176例RA患者、其他疾病30例、健康成人48例进行CIC检测.其中RA患者中抗核抗体(ANA)阳性为88例,弱阳性7例,阴性81例.结果 RA患者CIC的平均OD=0.21(0.69~0.03);,ANA阳性RA患者CIC的平均OD=0.24(0.44~0.03);ANA阴性RA患者CIC的平均OD=0.19(0.69~0.07);其他疾病CIC的平均OD=0.17.结论 CIC在RA的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科室CIC的0D正常参考值为0~0.15.
作者:焦鑫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提高Genos System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质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 研究Genos System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结果 通过对其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的研究,制定出一套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将之实施于实际工作中.结论 仪器的故障率大大降低,定期的维护保养对于仪器的使用质量及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作者:安映红;马红雨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3种洗板方式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IV抗体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同一批号试剂盒的阴,阳性标准品及同一批号的质控品.将质控品平行检测31孔(A行前5孔依次为空白1孔、N对照2孔、P对照2孔).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洗板方法有3种:方法1洗液按1:20稀释,采用人工方式洗板,每次浸泡60 s,洗涤6次;方法2洗液按1:20稀释,采用洗板机洗板,每次浸泡60 s,洗涤6次;方法3洗液按1: 20稀释,用洗板机洗板,不需浸泡,洗涤8次.结果 方法1与标定值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5);方法2与标定值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P>0.05);方法3与标定值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3,P>0.05);方法1与方法2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1);方法1与方法3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5);方法2与方法3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叉(t=0.23,P>0.05).结论 方法3既能节省人工又能避免人为操作而形成的偏差,值得同界人士借鉴.
作者:唐柳生;刘和艳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同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国内学者通过大量研究,结合我国医院的实际提出了新世纪我国医院应从10个方而加强管理,以保证医院在日益激烈和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作者:王田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研究464:例体检者体质量、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水平及其关系,为制定合理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464例体检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按性别、年龄分组比较体质量指数(BMI)和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水平及相关关系;按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比较两组之间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水平;进一步按性别、BMI比较两组之间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水平.结果 在464例体检者中男性血清尿酸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血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也有差异.肥胖组的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与血脂、血糖、血尿酸、年龄之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肥胖者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肥胖影响血脂、血尿酸、血糖代谢,降低体质量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丽华;李庆瑞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神经母细胞瘤是小儿常见的实体瘤,是容易发生早期转移的肿瘤之一,奉病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现针对2007~2008年本室发现的发牛骨髓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在骨髓中的细胞学形态进行分析和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朱君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mAlb)/肌酐(Cr)与早期肾损害关系,以便发现早期肾损害,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方法 采用快速免疫透射法检测145例糖尿病患者和133例高血压患者尿中mAlb、cr及mAlb/Cr,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mAlb/Cr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lb/Cr是作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一项敏感指标,对诊断早期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辉;臧晓陵;谢而付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子女的心理状态和家庭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3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子女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对其进行家庭干预.结果 两组子女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以强迫、焦虑、抑郁、人际关系不良等症状为主.观察组子女通过1年家庭干预后,SCL-90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庭干预能有效减轻老年精神病患者子女的心理障碍.
作者:朱跃平;冉江峰;唐丽;邓梅;曹亚兰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T细胞亚群、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在川崎病(KD)患者中的变化,运用ROC曲线分析它们在K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本院收治的KD患儿33例(实验组)和具有相似体征的非KD患儿34例(对照组),于入院3 d内分别测定T细胞亚群、PLT、ESR和CRP,并观察其ROC曲线特征.结果 实验组的CD3+、CD3+CD4+、CD3+CD8+测定值分别为:(67.2±9.42)%、(39.0±9.93)%、(24.8±7.42)%;对照组的CD3+、CD3+CD4+、CD3+CD8+测定值为:(65.1±12.6)%、(38.2±10.8)%、(24.3±8.42)%,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PLT、ESR和CRP测定值分别为:(406.2±167.3)×109/L、56.0(59.5)mm/h、21.0(60.2)mg/L;对照组PLT、ESR和CRP测定值分别为:(284.7±105.9)×109/L、12.0(18.75)mm/h、8.0(10.5)mg/L,其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LT、ESR和CR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1.2%、89.1%、70.2%;诊断界值分别为:336.5×109/L、15.0 mm/h、14.5 mg/L.结论 T细胞亚群在KD早期的变化不明显,其诊断可靠性较低;而PLT、ESR和CRP分别在336.5×109/L、15.0 mm/h、14.5 mg/l,时具有较好的诊断效力,能作为KD早期诊断的观察指标.
作者:黄家禹;宋秀宇;洪强;戴淑惠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本院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8年1~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尿培养阳性非重复分离的164株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有125株(76.2%),其中尤以大肠埃希菌分离率高,有104株(63.5%);革兰阳性球菌35株(21.4%);真菌4株(2.4%).大肠埃希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60.6%(63/104),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严重.结论 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建敏;王佳玲;杨士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慢性前列腺炎在病原学捡查及药敏试验指导下,常规途径应用抗菌药物的疗效.方法 对16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以手淫方式采集精液,做细菌培养及应用12种抗菌药物做药敏试验.结果 共培育178株细菌,发现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152株(85.39%),革兰阴性菌26株(14.61%),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有效144例,有效率85.71%.结论 根据精液的病原学和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常规途径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陈梅卫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人群中抗一HIV阳性率并对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对所有无偿献血人群标本先采用2家抗-HIV(1+2)试剂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首次呈反应性标本再重新留取血袋辫标本与原试管标本进行双孔复试,仍呈反应性者标本送孝感市疾病控制中心复检,并送湖北省疾病控制中心用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诊试验.结果 82 659例无偿献血者标本中有107例抗-HIV初筛试验呈反应性,其中5例确诊为抗-HIV阳性,阳性率为0.006%.结论 抗一HIV初筛呈反应性标本应及时报送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确诊,同时该血液应报废不能用于临床,以确保输血安全,严防艾滋病病毒经输血传播和蔓延.
作者:万莉萍;邓曦;邓群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病毒.方法 对20名接触艾滋病患者出现职业暴露者的工作人员的暴露途径、暴露后的处理方式和工作人员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职业暴露发生率为62.5%,暴露的主要途径是经皮肤性损伤暴露,医护人员对发生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够,职业防护能力较低.结论 只要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严格执行艾滋病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防范和处理措施,可以大大减少艾滋病的职业暴露,预防职业感染.
作者:韩志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生物化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而实验课是生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验证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科学思维的能力,是联系教学与科研和临床的桥梁.
作者:王含彦;李红林;汤建才;张蜀敏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0.45%氯化钠液对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方法 采用气道湿化满意程度判断标准,对89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用0.45%氯化钠液作为气道湿化液,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湿化满意,无一例患者发生痰痂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0.45%氯化钠液作为气道湿化液湿化效果满意,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文文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CD3700与BC5500及用显微镜法直接计数嗜酸性粒细胞,以了解不同方法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方法 采集150例住院患者的标本,分别用CD3700、BC5500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对嗜酸性粒细胞进行计数;另取高、中、低值嗜酸性粒细胞标本各1份,分别用CD3700、BC5500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进行计数,得出变异系数(CV)值.结果 计数150份标本,CD3700、BC5500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700和BC5500的结果呈正相关(r=0.98);CD3700、BC5500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的平均CV值分别为2.19%、2.25%和9.45%.结论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测定嗜酸性粒细胞操作繁琐,重复性稍差.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CD3700和BC5500计数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
作者:徐金花;林赛玲;张丽娟;肖艳辉 刊期: 2009年第21期